颐和园昆明湖景区

2020-07-27 16:15:17茜茜_na05:36 5589
声音简介

昆明湖的主要景点

昆明湖著名的十七孔桥横跨在南湖岛和东岸之间.桥长150米,像一条长虹架在粼粼碧波之上.它系仿著名的卢沟桥之作,桥上每个石拦柱顶部都雕有形态各异的石狮,显得精致、雄伟和美观. 十七孔桥东头湖岸上矗立着一座全国最大的八角亭,附近蹲卧着一座如真牛一样大小的铸造精美的铜牛,昂首竖耳,若有所闻而回首惊顾的神态,非常优美生动,原取神牛镇水之意,现为珍贵文物.由铜牛处循岸往北,湖东岸有知春亭.每年湖冰融解后,此处得春气之先,亭畔桃红柳绿,最早向人们报知春的消息,亭因此得名.从知春亭向北望万寿山景色,最为鲜明. 在湖北岸与万寿山之伺的著名的彩色长廊是中国南北园林中最长又最富於艺术性的游廊.东起乐寿堂的邀月门,穿过排云门,直达万寿山西端的石章亭,全长728米,中间建有”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长廊的每根仿梁上都有彩画,有山水人物,有花卉翎毛,800余幅画面溢彩流金,令人赞叹不已.长廊蜿蜒曲折,穿花拂柳,联殿通阁,犹如一条彩带.在长廊中漫步观湖,步移景换,变化万千. 颐和园的昆明湖,是北京近郊最吸引人的水域。颐和园中昆明湖的水面占公园的四分之三,昆明湖根据水域的分割状况,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大湖、西湖和后湖。其中西湖又可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昆明湖绕流万寿山后山脚下的溪河,称为后湖。后湖也可分为后湖和谐趣园湖两部分,但主要水面集中在大湖。昆明湖总面积有3000亩之阔,比北京市内的五个北海还要大。水域广阔,景色秀丽,每年夏秋季节,大量游人纷纷而至。人们在昆明湖泛舟消暑,微风拂面,微波涟漪。西望玉峰宝塔,立于青山之上,北看佛香高阁,处于翠柏之间。远山近水,诗情画意,使人暑意顿消。当人们在风和日丽的夏秋之际,立于岸边,放眼观看,湖面上汽艇、画舫,载着游客环湖游览,条条小船,乘着游客划桨而航,桥、岛、殿、阁,倒映水中,湖面上生气勃勃。呈现出一幅壮丽的画面。

昆明翠湖公园有哪些景点昆明翠湖公园有哪些景点好玩

昆明翠湖公园景点介绍 水月轩 水月轩前身是昆明的照相馆,水月轩创办者蒋范卿,名楦,云南建水人。宣统年间,蒋范卿将水月轩所在这块荒地买了下来,建盖了昆明第一家照相馆,第一家无声电影放映室,第一家石印厂,尽管清末看电影之风已进入云南,但都是小范围,不收费的方式,而水月轩则是将电影作为正经的营生。 精品茶花园 精品茶花园建成于2012年,面积约900平方米,精品茶花园的建设由五华区国投公司负责完成并进行管养,2015年5月,交由翠湖公园实施管养,公园进行了部分绿化调整,新增山茶花10余株、茶梅500株、比利时杜鹃200株,摆放盆景20余盆,使得园内植物花卉相映成趣,仿古建筑、回廊和茶花景观相得益彰,成为继观鱼楼之后的又一特色鲜明的园中园,现游客服务中心设立在园内,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 观鱼楼 观鱼楼建筑群由“是观堂”和“观鱼楼”两幢主体建筑并配以长廊、亭榭和池中曲桥组成。“是观堂”建筑为两层,坐东向西,一楼悬挂“春醉蓬莱”匾,体现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格。观鱼楼位于南面,坐南向北。整个建筑群内琉璃碧瓦、雕梁画栋,典雅堂皇,小桥流水,水中红鱼、锦鲤无数,每有游客投食,群鱼争抢,颇为乐观,浓郁的江南特色使之成为翠湖的园中之园,别具一格。 莲华禅院 嘉庆元年,工部右侍郎蒋予蒲、迤南道刘钰及昆明倪士元、倪秀以“碧漪亭”为中心建莲花寺,后更名莲花禅院,两次大兴土木,前后历时21年,建成五龙祠、吕祖殿、观音殿、关圣殿等佛、道四重殿宇,供奉白衣送子观音、吕洞宾等佛、菩萨和神像四十多尊,禅院西面建放生池。佛寺落成后,延请永丰寺雨庵和尚在这里驻锡。莲花寺坐北朝南,寺门最初开于“碧漪亭”的右侧,和圆通寺东西并峙,圆通枕山,莲花临水,各具特色,相得益彰,是当时府城中佛教活动的两大中心。 九龙池 九龙池位于湖的东北,和竹林岛紧紧相连,原来池水深达数米,有九泉出水,水量充沛,人们把司水神龙和出水泉联系了起来,九龙池由此而得名,其气势开阔,成为翠湖的一大特色,步入其间,四周景物历历在目,水上曲桥蜿蜒、凉亭如盖,陆上白花争艳、绿草如茵,池边漏窗隔墙,精巧别致。元朝初年,这里则是另一番景象。 竹林岛 竹林岛原是公园的死角区域,游路不通,破旧不堪,2011年,民间爱心企业捐资重新修建,成为竹类植物观赏专类园,展示特色竹类植物约20种,龙竹、方竹、人面竹等都是稀有品种,同时新增了临水平台,夏季可以通过临水平台近距离观赏荷花,竹林岛常年竹绿成林,其间小径幽邃,是夏季纳凉避暑的极佳场所。 西南岛 西南岛因形似葫芦,又称葫芦岛。原来这里地势低洼,1954年、1965年两次填土、植树、铺草,初步形成现有规模。西南岛建成后,十余年失修,地面崎岖,土地裸露,步道积水,1995年再次回填红土,理平地面,铺设游路,补栽棕榈,新植草坪,直至2000年,岛上已经百株棕榈成林,绿草如茵,座椅舒适,呈现出亚热带风光景象。 海心亭 康熙三十一年,云贵总督范承勋和云南巡抚王继文在湖心建碧漪亭,此为海心亭的前身。历史上曾有“东面高楼西面廊,翼然亭子立中央”之说。加之海心亭内悬挂的匾联较多,吸引着众多的文人墨客,在亭阁中,在绿荫下,饮茶休憩,谈古论今,情趣盎然。 唐堤 1919年,由唐继尧主持,在翠湖由东向西筑长堤,与阮堤在湖心岛相交,名“唐堤”。东西堤头建“双节坊”,堤东架铁桥,称“卫东桥”,堤西架石桥,称“定西桥”,唐继尧还在翠湖东堤路侧建“会中亭”。现“双节坊”已经不复存在,东西面可见的2架小石桥为“卫东桥”和“定西桥”的原所在地。阮堤、唐堤将翠湖15公顷水面分成4块水域。 阮堤 清道光十五年,云贵总督阮元倡捐筑堤,在放生池畔建观鱼楼,称“濠上观鱼”。阮元在莲花禅院山门外南堤的基础上,贯通翠湖南北长堤,称“阮堤”。阮堤贯穿湖心岛(现公园中心商业区所在地),堤北架“听莺桥”,堤南架“燕子桥”,中间架“采莲桥”。步入南路,首先看见的拱桥就是“燕子桥”原所在地,“听莺桥”则位于北门附近。 昆明自来水厂泵房博物馆 解放初期,昆明市的饮用水主要是九龙池水供给,1917年,当时的民间资本创立昆明最早的自来水厂,泵房抽九龙池水送至五华山滤水池,再分压至东南西北四路总水管,供应城市用水,1956年,因九龙池水位下降而停用。1999年,在九龙池东南面由市自来水公司负责翻新昆明首座自来水抽水泵房,充实陈列内容,展览昆明城饮用水的历史,使之成为昆明自来水历史博物馆。2011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昆明和湖的传说.

昆明”是掌管春季的昆氏仙族里最年轻动人的千金,她第一次受命到 苏堤 放春;   昆明被路途的美景沉醉,一时忘我,一游就是 三千里 ,误将北方的湖当成了 苏堤 ,错把第一场春雨下给了湖,湖在春意中醒来。   冷漠的湖邂逅暖意的昆明,将错就错,发生了一段动人恋情,“ 昆明湖 ”由此而来。转眼冬季将至,昆明也因误放春而被勒令返回受罚,昆明与湖在离别之时,湖强忍悲痛,外表冷冷地接受了分离的事实,原先已准备好 为爱而战 的昆明,失望地离去;   昆明离去的刹那,湖的泪水再也无法下咽,没有昆明的 昆明湖 ,满湖水变成了满湖泪,在冬天冻成了冰;半年后,满湖的泪开始融化,悄悄地蒸腾起来,乘着云到了南方,在昆明下了一场 泪雨 ,落在了昆明的 普洱茶 里。   当初的一场爱,又默默地还给了昆明。

颐和园必看的几大景点?

苏州街、四大部州、智慧海、画中游等景点。苏州街1990年9月16日对外开放。颐和园北宫门内竖立一方石碑,上书“英法联军烧毁清漪园一百三十周年,于遗址复建苏州街工竣并陈列开放,此志”以示纪念。此后,1991年至1994年又投入大量资金对苏州街铺面房进行维护、抢险维修及重作油饰彩画。 苏州街东岸有一座三孔木吊桥,联接南北两岸。桥面可吊起,方便行船。桥的北面是履祥斋,南面为同顺和。苏州街长桥东北岸有专营各种供器的妙化斋、品泉斋茶馆。妙化斋东侧、中心岛西侧的小香洲牌楼为二柱一楼冲天式,建筑坐东朝西,面积4.62米。 画中游位于颐和园的万寿山前西部,包括画中游、澄辉阁、借秋楼、爱山楼、湖山真意等建筑。此处地势坡度较大,各个建筑因地制宜,随山就势,是一组极具特色的建筑群。

周敦颐的背景故事?

周敦颐的故事   公元1021年,周敦颐时年4岁,重阳节时,父亲周辅成和几位好友饮酒聊天,看着远处怡人的风景,心情十分畅快。村前五个土墩子引起了周辅成和他朋友的兴趣。大家商量着要为这五个土墩子想出别致的名字,大家抓耳挠腮没有头绪。   此时,正在一旁玩耍的周敦颐沉思了一会,脱口而出说,东边的土墩叫木星,南边的土墩叫火星,西边的土墩叫水星,北边的土墩叫金星,中间的土墩叫木星。如果一起叫的话就起名为“五星堆”,周辅成夫人朋友们认为周敦颐说的很有道理,便采用了“五星堆”这个名称。后来,“五星堆”也成为当地著名的一个景观。   周敦颐年少的时候,常常到月岩内读书悟道。月岩距离周敦颐家大约有七公里左右,月岩洞东西两个方向各有一座门。进入洞穴后,如果站立的位置不同,那么视觉也不相同,看到的景物更不相同。如果从东门进入月岩洞,从洞口看月亮只能看见下弦月,再往前走,月亮由缺变圆。行走到月岩洞中间时,月亮便成为望月,随后又开始了由圆变缺的变化进程。周敦颐14岁时,经常在月岩洞中读书,通过观察月岩内月亮的变化形状,他领悟到了“太极阴阳”的思想。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周敦颐开创了理学,而他年少时在月岩洞中对太极的领悟,为他后来理学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新西湖十景和西湖十景分别是什么?

一直想说什么?

昆承湖的来历

昆承湖在东汉中国最早的方志《越绝书》上称“昆湖”:“昆湖,周七十六顷一亩,去县(指吴县治--笔者)百七十五里,一名隐湖。”因其南端界近昆山,昆山“阳城湖之水,皆赖以泄也”(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因而叫“昆湖”。为什么又名隐湖呢?这恐怕与姜尚(太公)隐居常熟有关。古代常熟城邑东南及西南一带,地处低洼,每遇大水,昆承湖与尚湖弥漫相连,合成一湖。《重修常昭合志·山川志》曰:昆承湖、尚湖“虽有元和塘隔绝其间,一遇水淹,弥漫无际矣”。《明一统志》称两湖合而为一,亦名“八字湖”。《孟子》上说姜尚避纣王暴政,隐居东海之滨,唐宋史家考证东海之滨指常熟。姜尚隐于尚湖,而尚湖与昆承湖在古代常合成一湖,所以昆承湖得“隐湖”之名。

昆明一些景点的传说故事(急求)

  昆明东面有一山曰金马山,西面有一山曰碧鸡山,史称“东骧神骏,西翥灵仪”,为云南的象征。早在明代,“金马朝辉”与“碧鸡秋色”就已视为昆明胜景。   《金马碧鸡》的传说在云南广为流传。滇西的大姚、永仁,滇南的墨江、江城境内均有流传。位于滇东的昆明所流传的金马碧鸡内容最为丰富,所遗存的有关民俗风物事项也最多。   流传于昆明的《金马碧鸡》的传说其主要内容有二:其一,与大姚传说相似。说古时昆明为荒凉贫瘠之地,山上无树木花草。一日太阳东升,在“隆隆”巨响声中,大阳里飞出一匹骏马;当天月亮出来,在“哗啦啦”的响声中飞出一只碧玉雕成的雄鸡。于是,昆明处处金花开,满山结金果,坝子成碧海,鸟飞鱼虾跃。其二则说:武勇的滇王同哀牢王美丽的公主联姻,金马碧鸡是哀牢王作陪嫁送给滇王的礼物。后来,因滇王有两位王子,相互都谦让王位。老滇王纳宰相之谋,让两位王子都去寻找放到大山之中的金马碧鸡。结果两位王子去找金马碧鸡之后,一直不见返回,于是便成为昆明民间流传的纪念金马碧鸡的许多民俗事项的缘由。   《金马碧鸡》的传说源远流长,远在公元前的西汉就在民间有流传。史料记载,汉武帝听信方士的说法,认为云岭之南有神鸡,毛羽青翠,能破石凌空飞翔,光彩夺目,其声悠长。汉宣帝封王褒为谏议大夫前往云南求取。王褒因故没有到达,还写《移金马碧鸡颂》以祭之。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里讲到滇池有龙马,龙马交配而出骏马,可“日得五百里”。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72—527年)所著《水经注》里也提到大姚禺山有金马碧鸡“光彩候忽,民多见之”。唐宋之后,这一美妙的传说又被佛家所利用,说金马是佛教阿育王的“神骥”。唐代之后,昆明东西山岳已有金马、碧鸡的词寺,人们把它当作神灵以供奉。历代的文人名士吟咏金马碧鸡的诗文颇多。元·郭进诚有《碧鸡山》诗云:   碧鸡一飞去,空遗碧鸡谷。   寥寥千载下,徒仰山仪形。   夕霭丽冠羽,朝阳纷影钥。   明·金秉清有《龙马蹄石》诗云:   神驹从此骋驰躯,印蹄分明掣电蹄。   一勒嘶风云外去,淡烟芳草落花溪。   旧时,昆明金碧路曾建有金马坊与碧鸡坊。两坊跨街而立,巍然对峙。早在明《景泰云南图经》中就有如下记载:“今城南三市街有碧鸡金马二坊盖表,其为一方之胜也。”金马碧鸡坊最早建于明朝宣德年间,原为石坊,清顺治时毁于战火,康熙年间重修,后又几经修葺。为两座木结构斗拱牌楼,东称金马坊,西称碧鸡坊,两坊各宽三楹,下面可通车行人。牌坊上金马碧鸡四字为呈贡书法家孙清彦楷书,贴以金箔,与整座牌楼的丹漆彩绘相映,雄浑壮丽,金碧辉煌。相传在相隔六十周年的鸡年,到了中秋节的傍晚时分,当太阳西下、圆月东升时,两坊正面相对而日月光亮相射,金马碧鸡坊的倒影随光移动而结合,这就是“金碧交辉”,被称为昆明八景之一。金马碧鸡坊毁于公元1966年,1999年得以重建。

想入行编剧有必要进剧组打杂么?

那你还是放弃编剧这个职业吧。首先,编剧不熬夜,基本不可能。跟组10分必要,由于作为1个编剧,你要了解的不单单是怎样创作故事结构。好的编剧,是带着投资在写剧。你要斟酌好你写出的故事实现可能性,这需要你了解到剧组里每个工种的作用,了解创作进程中得每个细节。以致于你不会交上1个剧本,然后给你打回来讲“这个得改,我们拍不了”你得知道,你剧本上“寂静的夜,山坡上尸横遍野”这几个简单地字,便可能耗掉1个灯光组,1个摄影组,最少310个临演,和各种人力物力。

关于狐狸和猫咪的传说.....

  两个狐狸的传说   曾经 有两个狐狸 他们是青狐和红狐。他们在山中玩耍的时候分别喝了一滴露水   后来他们就变成了人,可是他们身上还是透出来一种妖性。   有一天,一个道士路过这个山,把他们收在结界里。等七七四十九天回来再灭了他们。   他们在结界里互相流泪 ,决定在结界里过完他们的最后日子。   后来孔雀告诉他们,用灵剑加上爱人的血就可以劈开结界   他们又高兴又伤心 。高兴的是可以活下一个,伤心的是死去一个。   可是红狐决定牺牲自己,因为他爱青狐。   当红狐检起地上的灵剑的时候,青狐从她手中把剑抢走了。然后朝着红狐的胸口刺去。 一滩血在地上。   红狐说:“从你刺我的那个刻,我就已经知道我爱的人不是你”   后来青狐拿个染了红狐血的 剑去劈结界,可是怎么也没用   因为从他下剑的那 一刻起,红狐已经不是他的爱人,而是活下去的垫脚石   猫咪的传说   以前,德国有个古堡,对外开放的,有一群游客,其中一个人发见古堡外有一只母猫,嘴里衔着她的猫宝宝,觉得好玩,就拿小石块去砸,结果就把猫宝宝砸死了。那母猫就狠狠的阴冷的注视着那个人,然后慢慢走开了。那群游客继续去古堡里面参观,里面有个“铁处女”(似乎我在以前的文章里大略提到过这个刑具),那个砸死小猫的人就好奇的躺进去感受一下,工作人员把控制开关的线提起来,然后,等他躺好,刚才那只母猫不知从哪儿突然飞快地窜出来,把那个线放开了,然后,刑具上面带钉子的金属盖子就合上了,那个人就惨死在里面了...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