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 022 削藩镇从珂造反 攻凤翔思同败绩

2020-08-09 20:00:03千沧书苑14:56 6.7万
声音简介

知识卡片 

1.安从进

安从进(?~942),代北振武(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人,沙陀族索葛部落。五代时期大臣。

出身胡人骑将家庭,少以勇力著称。后唐庄宗李存勖时期,从龙起兵,攻灭后梁,夺取天下,所向有功,拜护驾马军都指挥使,领贵州刺史。后唐明宗李嗣源即位,拜保义军、彰武军节度使。后唐愍帝即位,迁顺化军节度使。潞王李从珂起兵于凤翔,杀死枢密使冯赟投向和郊迎,清泰年间,迁山南东道节度使。

后晋石敬瑭即位,拜同平章事,发动叛乱,为高行周所败,举族自焚。


2.王思同

王思同(892-934),幽州(经北京市)人。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将军,营州刺史王敬柔之子,幽州节度使刘仁恭外孙。

个性疏俊,粗有文采,初为幽州帐下军校。投靠晋王李克用,拜飞腾指挥使。后唐庄宗时期,从平山东,累典诸军,拜郑州刺史。后唐明宗即位后,历任同州、陇右、山南西道节度使,参与平定西蜀。潞王起兵谋反后,拜凤翔行营都部署,兵败被杀。

后汉高祖刘知远即位后,追赠侍中。


汉景帝削藩失败,为什么汉武帝削藩成功了呢?

就是因为当时的情况非常的危急,而且他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最后导致汉景帝削藩失早橡败,但是汉武帝借鉴了之枯睁竖前的失败的经验,没大并且改变了之前的一些战略战术,最终削藩成功。

建文帝削藩最终失败,原因究竟出在了哪里?

建文帝毕竟年轻,当时的藩王大多是他的长辈,削藩选的时机不对,自身立足未稳,加上制定政策是有点优柔寡断,使部下无所适从,从而误了战机,并被朱棣抓住了把柄,从而有了后面的结果。

汉武帝削藩能够成功,为何建文帝却一败涂地呢?

我看过一本介绍明朝的书籍《明朝那些事》,然后我觉得文中讲到因为建文帝并不忍心伤害他的叔叔,下令将士不得攻击他的叔叔,体现了建文帝的仁义之心,但是他的仁义之心却使他一败涂地了。

汉景帝和朱允炆都是削藩,为什么朱允炆失败了?

朱允炆没有任用像周亚夫这样的大将

曾国藩不造反是为什么?

因为忠君爱国,他觉得自己不适合当皇帝,只能辅佐。

唐朝用一个半世纪都无法根除藩镇割据,宋朝却轻松削藩,为什么?

这是因为宋朝对此有着严格的规划,而且也有着一些非常好的办法来解决轻这松件事情,所以才可以轻松削藩。

汉景帝和康熙削藩都成功了,为何唯独建文帝却失败了?

汉景帝和康熙削藩都成功了,但是唯独建文帝却失败了。

建文帝在削藩前,本来有绝对的优势,为什么会败给弱小的朱棣?

因为朱棣更有心思一些吧,他更懂得如何去笼络人心。所以建文帝才会败给朱棣。

同样是削藩,为何康熙帝成功了而朱允文却以惨败告终?

因为朱允文的实力是很弱的,并且也是非常胆小的,所以就会有这种情况的出现。

建文帝在削藩前,本来有绝对优势,为何会败给弱小的朱棣?

削藩策略作用的不正确,先削夺那些能力不强的藩王,根本就是在打草惊蛇,而且在对于已经投降的藩王处罚过于严厉,心狠手辣。战争中的大将选择的也不是特别的正确,没有一个在战争上是有很好的造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