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南朝(南齐)第一百四十四章 东昏侯萧宝卷四、兵临后宫被杀毙命

2022-09-05 23:27:09毒箭特比丘09:20 48
声音简介
四、兵临后宫被杀毙命

平定崔慧景后,萧懿以功升任尚书令。表面看官高位重,但实际上由于放弃了兵权,成了无权无势的空头尚书令。有人见萧懿德高望重,其弟萧畅任卫尉,负责宫廷保卫工作,就劝他趁萧宝卷出门之际,举兵废帝另立,萧懿不从。

嬖臣茹法珍、王咺之等畏忌萧懿,便在萧宝卷面前挑拨说:“萧懿将行隆昌故事,陛下处境危险,命在旦夕。”萧宝卷虽贪玩,但在猜忌重臣方面特别有灵气,听人一说,马上警觉起来,果断地下了收捕萧懿及其诸弟的决心。十月,萧宝卷于尚书省赐药给萧懿,萧懿饮药而死。同时,朝廷又紧急搜捕萧懿在京都的弟弟和侄子,杀害了其弟萧融,其他人皆藏于民间,幸亏无人告发,才幸免于难。

萧懿一死,其弟萧衍以雍州兵力起事。萧宝卷忙派辅国将军刘山阳率3000人前往江陵,欲会合荆州军,袭击襄阳。然而,雍州刺史萧衍联合西中郎长史萧颖胄设计杀死刘山阳,荆雍二州共同举兵而反!荆、雍二州为举足轻重的军事重镇,地广粮足兵强,荆雍联合,声势浩大,不可轻视,所以萧宝卷急忙下诏讨伐荆、雍,宣布内外戒严,一时全国笼罩在一片紧张气氛之中。

永元三年(公元501年)三月,南康王萧宝融在江陵即皇位,改年号为“中兴”,遥废萧宝卷为涪陵王。这样,南齐有了两个朝廷,一个是萧宝卷为首的朝廷,另有一个名义上以萧宝融为首的西台。

萧衍率大军东下,与萧宝卷的军队展开激战。而萧宝卷却不以战事为意,依然游乐如初。

正在这时,京师里又发生了一起事变:桑偃与萧寅密谋立巴陵王萧昭胄。萧昭胄与弟弟萧昭颖在崔慧景起兵围建康时曾前往投奔,崔慧景失败后,兄弟二人向台军自首,萧宝卷未治其罪,仍准他们以王侯还第,但二人心中一直不安。桑偃当年是萧子良的防阁将军,见萧宝卷昏狂无道,遂与萧寅密谋,欲趁其出游之机将兵奉萧昭胄入台城,闭上城门,然后号令天下。但事不凑巧,正碰上萧宝卷建造芳乐苑,一个月也未出游,此计无法实现。桑偃又打算召募勇士百余人,从万春门强行突进,擒住萧宝卷,萧昭胄认为这样做太危险,不同意。因此,他们的废立之谋久久不得实现,其中一个人怕时间久了阴谋暴露,就主动去告发他们,萧寅发现后,派人将其杀死。后来,官府从死者身上搜出了他们的密计,萧昭胄兄弟与桑偃等皆遭杀害。

这时,西线战事已非常紧张,萧衍率军在加湖(今湖北黄陂县东南)一战击溃了萧宝卷的军队,又进逼江州。大将江州刺史陈伯之被迫投降,萧衍乘胜直逼建康。萧宝卷闻知事情紧急,这才停止玩乐,慌忙做固守的准备,左右二尚方与东西二冶里扣押了大量犯人,按萧宝卷的命令,不少囚犯被放出来充实军队,不可活者斩首,朱雀门内每日都杀百余人。

萧衍大军来到建康附近,萧宝卷命征虏将军王珍国、军主胡虎牙率精兵10万余人于朱雀航南列阵,宦官王宝孙手持白虎幡督战,又开航水以绝退路,准备背水一战。两军经过激战,王珍国等渐不能支,开始败退。萧衍军长驱直至宣阳门。

不久,东府城、新亭、琅邪等城守将纷纷降于萧衍,张环弃石头城还宫,台城已失去屏障,萧宝卷命烧六门内诸营署、官府,驱逼士民全部进入宫城,闭门自守。宫城被萧衍军似铁桶般严密包围起来。处于包围之中的萧宝卷并不着急,他与左右商量,认为陈显达当初是一战即败,崔慧景围城也只有十几天即败走,所以这次也只准备了100天的粮食和柴草。兵临城下的紧要关头,萧宝卷仍白天睡大觉,晚上起来玩乐,完全像平时一样。萧宝卷后堂储有不少木头,有人请求拿去加强城防,他舍不得,要留下以后建宫殿。对金银雕镂杂物,更是加倍向民间索求,结果引得众人怨怠,皆不愿为他出力;加上城围日久,人人厌倦,皆盼城中早日发生一个大变故,只是无人敢挑头而已。

茹法珍、梅虫儿见城中人心涣散,为萧宝卷献计:“大臣不留意,致使长围不解,宜全部杀了他们。”此时负责城中军事的是王珍国,张稷为副将,二人惧祸,暗中定计杀萧宝卷迎萧衍大军入城。

十二月的一天夜里,后阁舍人钱强偷偷令人打开云龙门,王珍国、张稷引兵入殿,御刀丰勇之在内接应。萧宝卷刚在含德殿作笙歌取乐,躺下后尚未睡熟,忽听门外有异常响动,知大事不好,忙从北门逃出,欲回后宫,但大门已闭,无路可逃。宦官黄泰平迎上前来,用刀砍伤其膝盖,萧宝卷应声倒地。兖州中兵参军张齐一刀下去,萧宝卷便身首两地。19岁的萧宝卷首尾只当了4年皇帝,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做了刀下之鬼。

萧宝卷一死,张稷召百僚入宫,用黄油裹萧宝卷的首级,以尚书右仆射王亮为首的百官皆在信笺上签上名字,连同萧宝卷的首级一起送到萧衍处。

萧衍率军进入京师后,执掌朝政,以宣德太后的名义下令,依汉海昏侯故事,追废萧宝卷为“东昏侯”。

汉朝的海昏国、海昏县、海昏侯为什么叫海昏?

“海昏”得名甚早,《汉书·地理志》提到汉高帝刘邦时豫章郡就辖海昏等县,很可能在战国后期楚国时这个名字就存在了。 这里的“海”很可能指的是 古代的鄱阳湖(当时叫“彭蠡泽”);“昏”的本义是日下沉、黄昏。海昏在彭蠡泽之西,故名。 到晋代以后,海昏陷入湖中消失。

求凡人修仙 第五卷 名震一方 第七百一十一章 南宫 后面的

窘,还没写。

海昏侯性什么

刘姓,汉武帝的孙子

海昏侯是什么意思

海昏侯为西汉所封爵位,后世代承袭,共传4代。一直延续到东汉。第一代海昏侯为故昌邑王、汉废帝刘贺。 海昏为豫章郡县名,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豫章郡范围大致包括今天南昌市新建区北部、南昌县北部、永修县、武宁县、靖安县、安义县、奉新县,以及被湖水侵袭的鄱阳湖西南部。海昏侯国受封在海昏县境内,侯国遗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北部。

兵临城下 闻达诸侯

闻达 wéndá [illustrious and influential;well-known] 显达;有名望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南朝之中的齐梁君主都姓萧

他们是本家.世系如下: 南齐世系如下 萧整→萧隽→乐子→萧承之→萧道成(齐武帝) 萧梁世系如下: 萧整→萧辖→萧副子-萧道赐→萧顺之→萧衍(梁武帝) 萧衍(梁武帝)是萧道成(齐武帝) 的族侄!!

读故事写成语春秋时齐侯出兵攻打楚国,楚

四面楚歌 sì miàn chǔ gē [释义]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语出] 梁启超《中国国会制度私议》:“殆陷于四面楚歌之中;反恃解释条文以持其说。” [正音] 楚;不能读作“cǔ”。 [辨形] 楚;不能写作“触”。 [近义] 腹背受敌 山穷水尽 [反义] 安然无恙 旗开得胜 [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作定语。

第8卷 第一百二十七章 怎么说都有理

这章网络小说网上已经更新了! 对于球员们来说,比赛结束之后,他们就不会再去想这场比赛了,那已经是过去式。 连续赢得十轮联赛的压力有连续五十轮联赛不败的压力大吗? 我可是要帮助球队赢得五十场不败纪录的,区区一个十连胜怎么可能会有压力?

有关兵临城下的蛮将(满意再加一百)

卑弥呼 蛮族:倭寇 体力:200 力量:82 敏捷:104 统帅:85 附加技能:1-13(随机) 威望等级:10 *月读 蛮族:倭寇 体力:200 力量:102 敏捷:91 统帅:90 附加技能:1-13(随机) 威望等级:10 山越祖郎 蛮族:山越 体力:1580 力量:275 敏捷:136 统帅:401 附加技能:1-13(随机) 威望等级:114 山越尤突 蛮族:山越 体力:1360 力量:261 敏捷:133 统帅:372 附加技能:1-13(随机) 威望等级:114 *蛾遮塞 经验值:0/410 体 力:200/200(+0) 力 量:129(+0) 敏 捷:129(+0) 统 帅:140(+0) 等级10级 *俄何烧戈 等级 10 经验值:0/410 体 力:200/200(+0) 力 量:143 敏 捷:134 统 帅:128 楼班 经验值:0/410 体 力: 500 力 量:130 敏 捷:125 统 帅:120 从官方解释得知,蛮将的成长是1--13之间随机的。 还不清楚是说蛮将成长一直是13,还是每个10级成长值是在1-13分布。 我们以高RP因素为假设,上图的匈奴将成长是13,200级的三围为1251,240级的三围为1423 调出吕布的数据对比下。 吕布84级力量170/敏捷276/统帅213,三围为659,200级的三围为1227,240级的三围为1427 在200级时,蛮将比吕布多24点。 在240级时,吕布比蛮将多4点。 匈奴蛮将从数据看,价值在成长16的历史名将之上 能不能媲美吕布,完全就要看阁下的RP了。 毕竟1档名将都是价值上万元宝,蛮将呢,投入成本可能只要5元宝。 更新: 经过一些计算。 匈奴将RP最差时,也就是每次升级都是成长1时。 200级的三围为1017,与5档名将成长11的向朗200级的三围1017完全一样。 由此得出匈奴将随RP因素影响,最低低到11成长向朗,最高能高到20成长的吕布。 看了上面这些,大家对蛮将的价值应该有所了解吧。

海昏侯墓是怎么发现的

被盗墓者发现的。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