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课堂话语的分析

2020-08-31 15:23:18邸官儿10:56 58
声音简介
一种自我理解、自我反思与不断修正、逐步完善的关于课堂教学的话语。

结合自己的课堂案例分析哪些互动是有效的

从记忆效果; 学生的听课接受程度 都可以谈, 集智教育网 有的家长任务互动是有利于让学生听课和学习 jizhi360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去专心,

家长进课堂讲什么 家长课堂之教子有方 小学家长进课堂教案

有效的随机教育常常是多种教育手段的灵活运用或综合体现。它虽然不像专门的教育活动那样历时较久、层层展开,但如果运用得当,同样可以对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强化和内化起到不可或缺的、欲专门的教育活动相辅相成的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有意识的引导和教育幼儿,这样一定能在幼儿同情心的培养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老师要有亲和力,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教师要给学生亲善、和蔼之感。且莫过于严肃,让学生觉得教师严厉,不好接近。交流中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表扬和赞赏学生,以便增强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自信力。另外,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要有鼓励性的评价。   2、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这节课,杜老师设计的学生的活动有活力,使得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是多样的,人人都参与,学生动脑、动手、动耳、动口,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

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第四课堂指的是?

我没有查到一些权威的解释,好像目前说法还没有统一,根据我查到的结果,大致如下: 第一课堂:课堂教学; 第二课堂:课外活动; 第三课堂:实践教学; 第四课堂:网络课堂。 说的不对,请勿拍砖,欢迎交流。

幼儿园教学案例分析课堂上幼儿经常去上厕所怎么办

  孩子的这种情况有两种原因,可能是孩子对上课不感兴趣也可能是孩子真的是尿频。 幼儿园老师应该问清楚孩子到底是不是由于对课程不感兴趣才经常请假去厕所,如果是这样,幼儿园老师就要反思一下自己上课有没有什么问题,想办法吸引孩子对课程的兴趣;   如果孩子是尿频,那就要跟家长沟通,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 更多教育资讯请关注西周幼儿园官网

赏析微课堂之马蒂斯(一)

鼎典理念: 让孩子拥有发现美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2018.09.23 ‍今日赏析微课堂分享~ 马蒂斯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法国著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野兽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有《豪华、宁静、欢乐》《生活的欢乐》《开着的窗户》《戴帽的妇人》等。   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21岁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               《自画像 》马蒂斯   为了研究人体,马蒂斯借助于雕刻。他一生创作了大约70件雕塑作品,以粘土来塑造人物,有助于他更好地将坚实的形体压缩在二维的平面上,从而取得整体效应。他说:“这样做是为了构成,为使我的感觉条理化,发现适合于我的风格。当我在雕塑中发现它时,它在绘画上便帮助了我。”   马蒂斯的作品中体现了野兽派的美学观念:即大胆的色彩、简练的造型、和谐一致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性,形成了他独特的画风——那就是世人熟悉的画面简洁、清晰,省略了多余的细节,以单纯的线条和色彩构成画面艺术形象。                   《手稿》马蒂斯             《阿尔及利亚人》马蒂斯           《罗马尼亚人的上衣》马蒂斯   1908年,马蒂斯发表了他的《画家札记》,生动地论述了自己的艺术观,对现代绘画影响极大。   他说:“奴隶式地再现自然,对于我是不可能的事。我被迫来解释自然,并使它服从我的画面的精神。如果一切我需要的色调关系被找到了,就必须从其中产生出生动活泼的色彩的合奏,一支和谐的乐曲。颜色的选择不是基于科学(像在新印象派那里)。我没有先入之见地运用颜色,色彩完全本能地向我涌来。”“我所梦想的艺术,充满着平衡、纯洁、静穆,没有令人不安、引人注目的题材。一种艺术,对每个精神劳动者,像对艺术家一样,是一种平息的手段,一种精神慰藉的手段,熨平他的心灵。对于他,意味着从日常辛劳和工作中求得宁静。” 马蒂斯部分作品欣赏:

《于永正“歇后语编故事”课堂实录与评析》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汉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

高中数学课堂兴趣导入的几种方法探析

数学作为高中阶段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一直受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高度关注。这不仅是因为高中数学在高考中占据重要的分量,还因为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高中数学难度比较大,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空间几何能力等要求相对较高,学生普遍感觉难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好数学成了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了高中数学课堂兴趣导入的方法,希望对广大教师能够起到借鉴作用。 一些高中生感觉数学比较难学,原因不仅在于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还在于与初中数学的差异性较大,尤其是理论性很强的函数内容及立体几何更是让学生一筹莫展。要让学生消除畏难心理,学好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实践证明,教师进行科学的课堂兴趣导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下面就阐述几种比较科学有效的数学课堂兴趣导入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 一、通过兴趣话题,导入课堂主题 教师可以由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要讲主题相关)引出课堂主题,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其聚精会神听讲。 例如:在讲解立体几何中的长方体相关内容时,可以这样引入:“2008年是全体中国人民非常骄傲和激动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第一次成功举办了夏季奥运会,令全世界瞩目,圆了中国人承办奥林匹克的梦想。谁知道我们北京奥运会的水上项目比赛场馆在哪里?”这时肯定会有学生大声说“水立方”。教师可以接着说:“之所以叫它水立方,是因为它的形状是一个立方体,而且是一个长方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立方体。”这样导入很自然地就引入了当堂所要讲解的内容,学生对于这种引入会非常感兴趣,自然会充满兴趣地听教师讲解。 又例如:在讲解椭圆的时候,可以问学生:“同学们觉得我们北京奥运会体育主场馆鸟巢从空中俯视像什么形状呢?”当学生思考的时候,教师可以自然地引出椭圆这一课题。通过这种兴趣话题导入课堂的方法,会使学生喜爱上数学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通过悬念设置,导入课堂主题 通过设置悬念,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于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教师在讲解高中数学人教版的解析三角形一课时,当教师拿着一根长绳子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肯定会纳闷:“老师拿绳子做什么呢?这堂课究竟要讲什么内容呢?”学生的胃口就这样被吊了起来,兴致勃勃地期待着下面的内容。老师可以用三个图钉“啪啪啪”,在黑板上把绳子订成一个三角形,然后告诉学生:“这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解析三角形。”这样的悬念设置,为学生创建一个出乎意料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听课兴趣,进而巧妙地导入教材内容和授课重点。 例如:在讲解排列组合中的隔板法时,教师可以问:把4支相同的钢笔分给3名同学,每人至少分一支,谁知道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学生可以用枚举法答出有三种。教师可以继续问:把20支相同的钢笔分给3名同学,每人至少一支,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这时学生就很难答出,因为数字太大了,根本不可能用枚举法一一举出,设置了解决问题的悬念。学生就会想方设法揭开谜底,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一心想要探究真相,因而非常认真地听教师讲解下面的教学内容,大大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 三、通过有趣故事,导入课堂主题 教师可以讲一些和数学课主题相关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导入课堂主题。例如:可以给学生讲一个“孙二娘智斗土匪”的故事引出高中数学中“排列组合”这一课题。话说孙二娘在半山腰开了一家饭铺,一天,几个生强力壮的土匪来到店里,酒足饭饱后居然不给钱,气得孙二娘三下五除二就把小贼们拿下了,小贼见状不得不跪地求饶。孙二娘见他们确实拿不出钱来,说:“那这样吧,以后你们不要再去抢夺老百姓了,就到这来,你们十位每次都按不同的次序入座,等把所有的次序都坐完了,我就免费提供你们饭菜。但在此之前,你们每吃一顿饭,都必须为村里的一户村民做一件好事,怎么样?”小贼们连连点头。就这样一直过了二、三十年他们都没有吃到一顿免费饭菜。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出当堂要讲的内容:“这就涉及了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排列组合。假设是三个人吃饭,我们先给他们编上1、2、3的序号,排列的次序就有6种,即123,132,213,231,312,321。如果是四个人吃饭,第一个人坐着不动,其他三个人的座位就要变换六次,当四个人都轮流作为第一个人坐着不动时,总的排列次序就是6×4=24种。按这样的方法,可以推算出:五个人去吃饭,排列的次序就有24×5=120种……10个人去吃钣就会有3628****种不同的排列次序。因为每天要吃3顿钣,用3628****÷3就可以算出要吃的天数:1209****天,也就是将近3320年。同学们说,这些小贼能在孙二娘那吃到免费饭菜吗?”这样以新颖的故事导入课堂主题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充分掌握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出最符合学生兴趣的课堂导入技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有一个轻松活跃的开端,进而提高整堂课的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高中教师应该重视课堂兴趣导入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合理运用兴趣话题导入、悬念设置导入、趣味故事导入等课堂导入方法,不断进行新方法的探索,让本来复杂难理解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好课堂

课堂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氛围轻松愉悦,这样的课堂是好课堂。 好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应该是活跃的。和老师的互动应该是积极的。

浅析如何有效组织管理低年级孩子在课堂上有效听课

一般来说,纪律有三种基本含义:(1)纪律是指惩罚;(2)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这三层意思概括出了纪律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反映出良好纪律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在的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到内在自律的过程我们认为,所谓课堂纪律,主要是指对学生的课堂行为施加的外部控制与规则。良好课堂纪律的形成,不仅需要强制性的规则,更需要学生的自制与自律。因此,教师在提出课堂行为规范,进行外部控制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帮助学生自觉发展纪律。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