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最安静的时候留给自己

2024-02-07 22:50:07晨若曦初08:30 1857
声音简介

蒋勋:最安静的时刻留给自己


许多朋友知道,持续十多年,我清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诵读一遍金刚经。


在一天繁忙的事开始之前,金刚经的诵念,日复一日,成为我的早课。做完这件事,好像心安定了,才开始一天世俗的工作。


我把一天最初的时刻,最清明安静的时刻,留给自己,做自己心目中认为最重要的事。


为什么是最重要的事?为什么是金刚经?有时候也会问起自己。


生活里每个人有一些自己的习惯,持续数十年,不太会去思想为什么这习惯能这样持久。




大学前后,我读过一些佛教经典。像一般人一样,从较简短的心经开始。心经文字很美,——“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我从文字层面去理解欣赏,也赞叹一种信仰,比我当时执著的“知识”要更宽阔包容,不那么执著斤斤计较“生灭”、“垢净”、“增减”。


六祖坛经也是那时爱读的一部经,为了争夺衣钵,派系厮杀,觉得情节像武侠小说,充满戏剧张力。

用这样的方式读佛经大概不入许多学者“法眼”,但我也自得其乐。


当时有一部弘一大师手写的金刚经,书法沉静内敛,不沾一点火气,我常常翻看,还是停在书法线条点捺的静定从容上,经文内容,随意阅读,也还没有深入。


北齐泰山金刚经的刻石字迹极美,当时教书法的庄严老师收有七个字的拓本,每个字有三十公分见方,浑厚不露锋芒,端重凝练,我想象着这样的字,刻在摩崖岩壁上,一整部经,五千多个字,远远看去是多么壮观。


我的父亲也爱书法,他喜欢欧阳询的九成宫,从小逼我们临摹。欧字拘谨严整,孩童容易惧怕。我私下找一些行草来玩,总遭父亲斥责。他常说的是:不会走,就想跑了。


我当时叛逆,不时想逾越一下别人定的“规矩”。


父亲在中学时给我一卷影印的敦煌唐代写本金刚经,装裱成一手卷,装在木盒里。我打开过一次,是用唐代抄经体抄的整部金刚经。一九五〇年代,台湾的印刷技术不好,字迹有些模糊。因为太长,没有全部展开,我就收起来了。那一木盒就一直搁在我书架上端。

父亲严厉,我自幼与他不亲。一九九六年底,一日夜梦父亲,梦中父亲疾走,我怕他跌到,高声叫他慢下来,他无响应,仍然快速前行。我在叫声中惊醒,一身是汗。不多久温哥华妹夫来电,告知父亲突然心脏停止,电击恢复跳动,已在弥留。


我即刻赴机场登机,整理随身带的衣物,忽然瞥见书架上端金刚经木盒,取下来,上面都是灰尘,就随手带着上了飞机。


十几个小时飞行,心中忐忑,也焦虑父亲肉身受苦,不断靠诵经得到安静。第一次把这一卷手抄金刚经从头一点一点展卷念到最后,才读到卷末有抄经人的题记,小小工整的字迹,是唐代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一个叫王玠的人,为亡父母抄的经。


我到温哥华,直接从机场到了医院,父亲还在弥留中,我在床边继续念金刚经,一直到他往生。


“往生”是“死亡”的另外一种说法吧,用“往生”而不用“死亡”,是因为相信“死亡”不一定是结束吧,或许,竟是另一次生命的开始?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对“死亡”都有不同的解读,用“往生”,用“解脱”,用“长眠”,用“走了”,“上天堂了”,“安息了”,都是不同形式的“相信”吧。


因为“无明”所系,我们于死亡还有太“相信”让自己释怀。


有人说,死了就是死了,谁知道是不是“往生”。相信“死了”就是什么都没有了,其实也是一种“相信”。


不同方式对死亡的“相信”,或许使还在生活着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吧。


父亲往生,母亲往生,王玠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相信抄一部金刚经,可以帮助父母在往生的路上走得安心,自己也安心。


不相信抄经,当然也可以找到其他让自己安心的方式。


王玠或许相信,此生的缘分,好像来世还要相认。




《蒋勋说红楼梦》的作者蒋勋到底是作家还是画家?我看他还画过不少画呢?

既是作家也是画家。

蒋勋的诗

祝福 感觉着生命的悲哀,还愿意欢笑的,请受我深深的祝福。 感觉着生命的空虚,还愿意奋进的,请受我深深的祝福。 感觉着生命的欺罔,还待人以真诚的,请受我深深的祝福。 感觉着生命的寂寞,还可以温暖他人的,请受我深深的祝福。 感觉着生命的残酷,还相信善良的,请受我深深的祝福。

蒋勋那本书好看

蒋勋细说红楼梦 解说的挺细致的

蒋勋人生三书怎么样?

如果你想在了解世界重大政治事件的同时,又不失温情与关怀, 如果你想在感受母子亲情的同时,又不失严密冷静的思考, 如果你想从国际视角,国际眼光来重新看待社会事件,或许这本书是最好的选择。 读起来不会觉得累 也没有什么文人架子,什么晦涩的语言,也没有粉妆玉琢,矫揉造作,纯粹是人生平常,柴米油盐,但又不失真善美,无限的哲理。

蒋勋在因缘小聚哪一期讲过万物物静观皆自得

您问的是蒋勋在《殷瑗小聚》哪一期讲过万物物静观皆自得吗?第九期。 蒋勋在《殷瑗小聚》第肢慎九期讲过“万物物静观皆自得”这个话题。他指出,静心观察本就扮首是水火之乐,万物物静观皆自得,心若定,境自清,这就是最好的修行。 蒋勋,中国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祖籍福建福州长乐,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现任《联历缺敬合文学》社社长。

蒋勋那本书好看

蒋勋细说红楼梦 解说的挺细致的

蒋勋的书有哪些

蒋勋的书有:《红楼梦》、《汉字书法之美》《孤独六讲《美的沉思》《蒋勋说唐诗》等等。

蒋勋的诗

春晓 【现代】蒋勋 纯棉布决小,处处蚊子咬。 也来龙卷疯,看你往哪跑。 (⊙o⊙)?

蒋勋说红楼梦的内容简介

蒋勋先生根据其对中国文化美学的精深研究,从人性的、文学的角度挖掘《红楼梦》独特的人文内涵,还原《红楼梦》真正的文学内蕴,让读者不再陷入诸如考据、论证、红学派别的迷阵,真正感受到这部伟大的中国文学巨著非凡的魅力。我们不只是在阅读《红楼梦》,我们也在阅读自己的一生:一本书,可以不断让你看到“自己”,这本书才是可以阅读一生的书。让我们随着蒋勋先生一起重读《红楼梦》,从中感受青春、体悟人性!

蒋勋说《唐诗》第三讲体会

负以灵□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 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 □沙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气 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 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皇及圣相 相与□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後 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过 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 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074 高适  燕歌行并序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