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堂课 曾国藩教科书式的家庭关系是怎样炼成的?

2020-09-21 15:41:23钱塘李洗馬71:03 3744
声音简介

今天是解读曾国藩的第一周,我选择从曾国藩庞大而复杂的家庭入手,以亲情关系话题来切入曾国藩这个核心人物。


在曾国藩之前,曾家祖上没有出过名人,更没有当过官的。而到曾国藩这一辈,因他的经营,曾家从原本一团散沙、兄弟相互嫌隙的困顿人家,到曾国藩转变思路,充分尊重各自兄弟的长处,几十年间不断为曾家积累了声势、家产和人才,成为当时盛极一时的地方大族,豪门。

这一步曾国藩也不是一下子走对的。自己点翰林进京做官开始后,因所谓的「为你好 高标准」先后气走了进京投奔自己的四弟曾国荃、惹恼了三弟曾国华,把家族关系搞得一团糟。曾国藩为此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反省之中。


曾国藩凡事都习惯先拷问自己。在午夜梦回几番思索之后,曾国藩痛定思痛,终于决定转换思维,不再那自己的那套文人标准要求家人,和家人协作,重新经营好自己的大家庭。


尤其是在曾国藩办湘军后,更是成功把全家都动员起来了。如果说曾国藩是董事长,曾那国荃是CEO,曾国潢是财务总监,其他两个弟弟相当于是大区经理。


image.png


那曾国藩是怎么走通自己的「救赎」之路的呢?


1、放下标准


不再拘泥于自己读书人那套苛刻的「高大上」标准:逼着兄弟们走功名之路,而是开放心态。「家里有一个读书考试出来了,就可以带着弟弟们走出家乡,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强求人人都是读书人?都用一个模子刻出来。」


2、经济至上,从具体的小事开始沟通

尊重二弟曾国潢的治家理财之能,家书里不再只是「高头讲章」式的叮嘱,而是商讨具体家长里短。逐渐放权,让曾国潢的充分发挥治家才能,变成守住家庭基业的顶梁柱,而他也成为曾国潘在前方治军杀敌最稳定的靠山。


3、学会协作


曾家真正的厉害,是当他们五兄弟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之后才开始的。


曾国藩在京做官,后来回湖南办湘军之后,三个弟弟纷纷放弃科举,接连进入了军营,后来都做到了独当一面。曾家形成了一个链条:曾国藩负责保护曾国荃,曾国荃负责抢东西,运回家交给曾国潢。整个曾家大后方都交给曾国潢,由他统筹负责打理家产。


能把家人组合在一起,一起创业,这是更高维度的亲情关系,因为它是一种更复杂的社会协作关系。

 

image.png


本周心法:


本周心法:亲情关系是一门大学问,让我们和亲人之间越离越远的不是代沟,也不是文化断层,而是那些高大上的标准,人们制造这种东西是为了制造鄙视链和不平等,用这些来评判家人,最终也就只能拉仇恨,让人心越离越远。只有具体的事务、经济上的关系,才能真正让亲情更稳固。


只有具体的事务、经济上的关系,才能真正让亲情更稳固。

  

为方便大家听后续的课程,这里附注一份曾国藩家庭关系图谱(不是完整的曾氏图谱,主要是课程中会涉及到的人物):


祖父玉屏,字兴阝文(星冈公)(1774——1849)

父毓济,字竹亭(麟书)(1790——1857)

母江氏(1785——1852)

外祖父:江良济(1750——1835);外祖母:熊氏  

叔曾鼎尊,1797——1820,派名毓台,号上台,年24即逝

叔曾骥云,1807——1860,派名毓驷,号高轩,配罗氏,无子,抚国华为嗣

大舅:江明盛,1777——1862

二舅:江宾盛,1790——1843

三舅:江如盛,1754——1874

 

曾国藩共有五个兄弟,四个姐妹,老大是姐姐,曾国藩是兄弟辈里排行最大的。 

曾国潢:1820-1886,曾麟书第二子,族中排行第四。字澄候。

曾国华:1822-1858,曾麟书第三子,族中排行第六。字温甫。

曾国荃:1824-1890,曾麟书第四子,族中排行第九,故人称“曾老九”。原名子植,字沅甫。曾国葆:1828-1862,曾麟书第五子。字季洪,又字贞干。

 

妻妾:

  元配:欧阳氏 (1816——1874)

  如夫人:陈氏(1840——1863)

  岳父:欧阳凝祉(1784——1869)

  岳母:邱氏(长女适曾国藩)

 

子女:

  长子(早夭)

  次子曾纪泽(1839——1890,字吉力刚)

      三子曾纪鸿

  媳:贺氏(1840——1857,元配,婚后一年难产死)

  继配:刘氏(1841——1903,继配,生子女各3人)

  女曾纪静(1841——?,字孟衡);女婿袁榆生(字秉桢,袁漱六之子)

  女曾纪耀(1843——1881,字仲坤);女婿陈松年(1844——1884,陈源兖岱云子)

  女曾纪琛(1844——1912,字凤如);女婿罗允吉(1846——1888,罗泽南子)

  女曾纪纯(1846——1881);女婿郭依永(1845——1869,郭嵩焘子)

  女曾纪芬(1852——1935,晚号崇德老人);女婿聂缉槼(1855——1911,聂亦峰子)


今天片尾曲是电视剧《闯关东》主题曲:家园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要给孩子上好第一堂课,你怎么理解?

     朋友:还记得《孟母三迁》的故事吗?      “孟母三迁,择邻而居。”就是一个流传了数千年的典故,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这个典故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个道理,那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因此,一个好女人就是一所好学校,好女人不仅可以给男人有一个耳濡目染的成长机会,还可以让孩子的灵魂得到一个良好的认知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家庭和谐相处共享快乐。

如何体现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学生讲课,老师补充

乐乐课堂有几科

只有数学一科。

科学小课堂中可以讲什么

科学小课堂中可以讲这些: 与物理相关的知识 1.光的色散,比如利用彩虹引入知识!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 2.凹凸透镜,利用同学们中有近视的凹透镜和放大镜来研究透镜的知识,但适可而止! 3.关于重力,我们可以用牛顿苹果的故事,来说明物体受到引力,然后进一步说明这种使物理往下掉的力是重力 4.虹吸管现象,利用鱼缸换水的常识,用来说明它! 5.连通器原理, 6.大气压强的神奇:用吸管吸水为什么水会从低处流向嘴巴来抛出问题,进一步说明大气压 7.定滑轮:一般小学都有旗杆,旗杆顶部有定滑轮,然后提问定滑轮的作用 8.光沿直线传播:利用日食和月食来引入问题!

找本小说,很多年前看的了,西幻类型的,男主在课堂上穿越,回来也是在课堂,有个炉子忘了是炼丹的

刚好有,点我的头像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方式之一,请简述课堂提问的要求。

【答案】: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有:(1)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探究性、层次性和反馈及时性。(2)问题的设置要抓住问“点”,即学生的兴趣点、知识的疑难点和思维的发散点;把握问“度”,即提问的密度,问题的精度、坡度和难度。(3)注意提问的过程。首先应做好提问的准备,注意提问时机,然后准确提出问题。要先提问后点名,提问后要适当地停顿,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后,教师要及时提供反馈。(4)要注意有效追问。

课堂活动形式有哪些 课堂活动的形式有哪些

比较书面的: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前后四人组交流。全班评议。课本剧表演,情景再现,总之你能想到的让学生参与课堂的都可以,因为新课程的宗旨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优秀的教师有很多种方法。

各高校思政融于课堂的方式?

通过平时的一些老师的讲解,然后带入一些思政的内容,这样的话来互相融会贯通

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哪些

1、直接导入 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上课伊始,教师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和要求以及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安排,通过简短的语言叙述、设问等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情境。 2、直观导入 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标本、挂图、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以及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电脑等媒体设备对与教学内容相关信息的演示的一种导入方法。 3、故事导入 是指教师利用小学生普遍爱听故事、趣闻轶事的心理,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哲理性的故事、寓言、传说等,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造一种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自觉进行新知识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 4、实验导入 是指教师通过演示生动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实验中的各种现象,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5、问题导入 是指教师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顿生疑虑,从而产生进一步思考和学习欲望的一种导入方法。 6、温故导入 是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温故而知新,从中找到新旧知识联系的节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 7、悬念导入 是指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来导入新的内容,使学生产生一种神秘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导入方法。 8、发散思维导入法: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环境——学校、家庭、社会,选择他们熟悉的环境设疑,能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使他们有话可说。 发散思维提出的问题一定结合学生们的生活,用小问题引导,带动他们发散思维。 9、经验导入 是指教师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生产经验作为切入点,通过激活学生内心与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有关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 10、观念冲突导入 是指针对某一自然或社会现象,教师在一开始上课时就向学生呈现两种截然相反、相互矛盾的观点,使学生原本平静的大脑顿掀波澜,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萌发探索事物的强烈愿望的一种导入方法。 11、板书导入 是指教师通过富有变换,新奇独特的板书来使学生集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揭示教学内容的主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12、活动游戏导入 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做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活动或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既紧张又兴奋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13、练习导入 是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练习题,让学生解答,以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练习找出问题,进入新课的一种导入方法。 14、趣味导入法 这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儿歌、谜语、绘画、游戏等形式导入新课的方法。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活动由抑制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15、预习导入法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验证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导入的方式有哪些

1、直接导入 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上课伊始,教师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和要求以及各个重要部分的内容及安排,通过简短的语言叙述、设问等引起学生的关注,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情境。 2、直观导入 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标本、挂图、模型、游唯图表等直观教具,以及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电脑等媒体设备对与教学内容相关信息的演示的一种导入方法。 3、故事导入 是指教师利用小学生普遍爱听故事、趣闻轶事的心理,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哲理性的故事、寓言、传说等,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造一种情境引入新课,使学生自觉进行新知识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 4、实验导入 是指教师通过演示生动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实验中的各种现象,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5、问题导入 是指教师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顿生疑虑,从而产生进一步思考和学习欲望的一种导入方法。 6、温故导入 是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温故而知新,从中找到新旧知识联系的节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 7、悬念导入 是指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来导入新的内容,使学生产生一种神秘感,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导入方法。 8、发散思维导入法: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环境——学校、家庭、社会,选择他们熟悉的环境设疑,能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使他们有话可说。 发散思维提出的问题一定结合学生们的生活,用小问题引导,带动他们发散思维。 9、经验导入 是指教师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生产经验作为切入点,通过激活学生搭搏内心与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有关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 10、观念冲突导入 是指针对某一自然或社会现象,教师在一开始上课时就向学生呈现两种截然相反、相互矛盾的观点,使学生原本平静的大脑顿掀波澜,产生激烈的思想冲突,萌发探索事物的强烈愿望的一种导入方法。 11、板书导入 是指教师通过富有变换,新奇独特的板书来使学生集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揭示教学内容的主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12、活动游戏导入 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做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活动或游戏,激发知磨祥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既紧张又兴奋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13、练习导入 是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练习题,让学生解答,以引起学生的注意,通过练习找出问题,进入新课的一种导入方法。 14、趣味导入法 这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儿歌、谜语、绘画、游戏等形式导入新课的方法。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活动由抑制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15、预习导入法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验证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