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 第40集 有间文库:警世通言-0040

2020-09-23 17:06:46联合读创书院15:51 28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9.99 喜点
声音简介

《前行广释》第040课3公案

明朝有位儒学大师叫王阳明,从他的亲身经历中看,儒教也承认生命的延续。王阳明是著名的理学家,他50岁时,有一天到江苏的金山寺去朝拜。到了那里以后,他觉得寺中景物似曾相识,非常熟悉,于是就跟寺里的一个出家人到处走走,结果来到一关房前,只见门窗紧闭着,上面还贴了封条。王阳明一看到这个关房,就感觉自己好像曾住过,于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央求出家人打开来看看。 出家人连忙拒绝:“这关房是我们一位老和尚五十年前圆寂的地方,里面供奉着他的全身舍利,他老人家遗嘱交待不可开启。请您原谅,千万开不得!”但王阳明特别想看,就一再地请求,说哪怕只看一眼也可以。出家人实在没办法,只好万分为难地打开关房,让他进去。 王阳明进去一看,果然见到一位圆寂的老和尚端坐在蒲团上,法相庄严。奇怪的是,他竟和自己的容貌非常相像。举头看去,墙上还有一首诗:“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精灵去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原来,王阳明的前生,就是这位坐化的老和尚。 道理:轮回的确是这样,有些人即生是出家人,来世可能是在家人;有些即生是在家人,来世却成了出家人。所以,我们在六道中流转的次数无量无边。 儒教既然承认生命是延续的,那建立前世后世应该不困难。而道教主张长生不老,虽然建立前后世的论典我没看过,但应该是有。比如道教认为,元神是肉体的主宰,它可脱离身体而独自存在。你们应该也听过“铁拐李”的故事,“铁拐李”本名李玄,他通过修炼,达到了元神可自由离体的境地。一天,他跟弟子杨子说:“为师应太上老君之约,神魂离去,肉身留在这里,你要悉心看护。七天后若不见我神魂归来,就将我的肉身焚化。以七天为期,切记!”说完李玄盘膝而坐,元神出窍,飘然而去。     杨子遵循师父的教言,寸步不离地看着他的肉体。到了第六天,杨子叔叔来说他母亲病重,想见他最后一面。杨子恸哭不已,指着李玄的肉体说:“师父神魂出游,临行时叮嘱我小心看护,限期七天。如今已过六天,我若走了,谁来看护?”叔叔觉得他胡说八道,人都死六天了岂能还魂?就劝他把师父的肉体火化掉了。     到了第七天,李玄辞别太上老君,老君赠他一偈:“辟谷不辟麦,车轻路亦熟。欲得旧形骸,正逢新面目。”李玄不知其中奥义。回到山洞中,不见自己的肉身,大吃一惊,出洞寻找,方知已被火化。李玄神魂无依,见不远处有一具乞丐的尸体,便不顾一切地投魂。等起来到河边一照,发现自己衣衫褴褛,跛足拄拐,翩翩少年变成了蓬头垢面的“铁拐李”。 道理:不相信前生后世的人们,应该多看看一些名人和科学家们对佛教的评价,他们不是盲目的追随,有智慧的人能趋入佛门,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呢?北京科技大学的校长兼院士朱清时说:“当科学家费尽了千辛万苦爬到山顶的时候,佛学大师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了。”

通开的两个车库门对着好不好,南北两个车库对着我把中间的墙打通了,然后前后都按门,来着的那扇门对着

没什么问题啊。

中国通史40集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是中国通史40集概括为,再造统一讲述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

关于《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中有哪些小故事 关于知音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警世通言的故事 古文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 原文及介绍 最早记述伯牙钟子期知音佳话的是秦代吕不韦的门客所编成的《吕氏春秋》。其中云:“伯牙鼓琴,钟子期听 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 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其他如《列子·汤问》、《荀子》、《韩诗外传》、《淮 南子》、《说苑》、《风俗通义》、《五知斋琴谱》、《大别山志》、《琴台纪略》等都有记载,可谓史不绝书。特别是明代冯梦龙所 编小说《警世通言》及后人所编的《今古奇观》,使“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故事更加大众化、民间化,以致家喻户晓,是流传最广 的“武汉故事”。 原文: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警通事故

如果对方已对你进行赔偿,且弥补了损失,你不能再找自己的承保机构

《警世通言》的简介

《警世通言》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其三,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 作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一个高峰,《警世通言》构筑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我国古代白话小说,是在“说话”、“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加工、提高而来的。“说话人”的故事底本称为“话本”,现代学者称“三言”“二拍”为“拟话本”。与早期的“话本”相比较,《警世通言》在语言、文体和结构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首先是语言,改变了过去书面语与口头语分离的状况,完全采用通俗、晓畅的白话,力避文白间杂,风格趋于统一。

《警世通言》中的故事

第01卷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第02卷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第03卷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第04卷 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第05卷 吕大郎还金完骨肉 第06卷 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第07卷 陈可常端阳仙化 第08卷 崔待诏生死冤家  第09卷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第10卷 钱舍人题诗燕子楼  第11卷 苏知县罗衫再合 第12卷 范鳅儿双镜重圆  第13卷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第14卷 一窟鬼癞道人除怪  第15卷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第16卷 小夫人金钱赠年少  第17卷 秀才一朝交泰 第18卷 老门生三世报恩  第19卷 崔衙内白鹞招妖 第20卷 计押番金鳗产祸  第21卷 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第22卷 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第23卷 乐小舍弃生觅偶 第24卷 玉堂春落难逢夫  第25卷 桂员外途穷忏悔 第26卷 唐解元一笑姻缘  第27卷 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第28卷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第29卷 宿香亭张浩遇莺莺 第30卷 金明池吴清逢爱爱  第31卷 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第32卷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第33卷 乔彦杰一妾破家 第34卷 王娇鸾百年长恨  第35卷 况太守断死孩儿 第36卷 皂角林大王假形  第37卷 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第38卷 蒋淑真刎颈鸳鸯会  第39卷 福禄寿三星度世 第40卷 旌阳宫铁树镇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