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厥阴病提纲证-寒热错杂

2020-09-25 05:02:52书医泊03:10 1万
声音简介

湿热和厥阴一样病吗?症状一样吗?如何调理?

不同的概念,。

厥阴中厥的意思?

1.中医学名词。经脉名称之一。是阴气发展的最后阶段,开始重新向阳的方面转化的过程。包括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厥阴肝经。参阅《素问.至真要大论》,又《阴阳离合论》。); 2.中医学名词。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咳嗽胸闷等。参阅《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中医学名词。六经病之一。厥阴病为阴阳消长﹑邪正进退的重要关键,常出现寒热错杂的症候。上热下寒者,有消渴,胸脘部灼热疼痛,饥而不欲食,下利,吐蛔等证。厥热胜复者,可预测病情的进退,厥多热少为病进,厥少热多为病退。参阅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寒热错杂,脾阳虚夹杂胃热怎么办

有脾虚寒湿,气血瘀滞又胃炎,可服理中丸和逍遥丸和奥美拉唑,其中理中丸饭前半小时吃,另外的饭后半小时吃。先吃二周看看 脾胃肠病除吃药外,平时养护很重要,不能熬夜,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吃凉食物,不能生气,多吃蔬菜水果多吃五谷杂粮粥,每餐不能吃太多,每晚1O之前睡前热水泡脚,这样才能养护好。

山中杂记的主要内容以及提纲

冰心最喜爱的文学形式是散文,她的散文常给读者一种近似抒情诗和风景画的美感。母爱和童真的内容在冰心的《山中杂记》占重要地位,她的散文文笔清倩灵活,清新隽丽。《山中杂记》就是用孩子般的天真、固执、极端的语气,谈“海”与“山”的比较,从颜色,从动静,从视野,从透视力,力争“海比山强得多”,甚至诅咒发誓:“假如我犯了天条,赐我自杀,我也愿投海,不愿坠崖”!而对于诸如颜色的感受与思索却又是成熟的,在颜色的议论里包含了丰富的、哲学的、历史的甚至心理学的内容,文中描写“海”的文字,最能显示冰心的散文艺术个性。

厥证是什么意思

昏厥吧!应该是这个

阴气将厥是什么意思?

阴气将厥是指中医所说的热厥症。 阴气将厥,是《黄帝内经》中的说法,在中医理论里面提及的最多。 《素问•厥论》认为阴气起于足的五指之里。其认为阳气衰于下,则阴盛而生寒,故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阳盛而生热,故为热厥。 《类证治裁》中厥症论治曰“厥者尽也,危候也”。

读《父与子》有感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要提纲,不要看错!

寒假里,我读完了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创作的漫画《父与子》,觉得饶有趣味。 这是一本以漫画的形式表述父子情感的书,既幽默搞笑,又令人感动。漫画形象地刻画了一对父子的生活情景,他们时常在一起玩耍,一起搞怪,其乐融融。这时候的父亲就像一个老顽童。可是当调皮捣蛋的儿子干了坏事,老爸就会毫不留情地揪住儿子打屁股。有时儿子小小年纪,也会替老爸分忧…… 《父与子》的创作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漫画开始连载时,卜劳恩的小儿子克里斯蒂安才三岁,和儿子在一起的快乐生活为他的创作带来了灵感。《父与子》的幽默诙谐,与处处表现出的浓厚的父子亲情,让这本书备受欢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希望它能给你带去欢笑与温情。

伤寒杂病论中的伤寒

《伤寒论》书睁春名中的“伤寒”指的是病的来路、病的区域,指人体伤于外邪后的演变。 太阳为寒水之经,主周身皮毛,为人体最表最外一层正早辩,凡邪外犯,无论风寒暑湿燥火,首先从皮毛入,伤人最外一层,也就是太阳寒水之经,所以谓“伤寒”,此为广义的伤寒。  《伤寒论》书中提到的“伤寒”,为病的性质,指明外邪之风寒暑湿燥火中的寒邪伤到人体的表现,所以有伤寒、中风、温病、中湿、中暍之说,书中提到的伤寒、中风、温病、中湿、中暍分别说的是,寒邪风邪温邪湿邪热邪进入举缺人体太阳寒水之经的表现,伤于寒邪者,所以谓“伤寒”,此为狭义的伤寒。

伤寒杂病论白话文全译

这个最好还是先背原版

伤寒杂病论的介绍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间,该书和张仲景便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