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一方砚台讲的故事

2020-09-29 19:10:28北国飘雪618:38 805
声音简介

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一说方砚台讲的故事

作者:大老振

播读:北国飘雪


如果不是一个12岁的小男孩儿,我可能永远都是一块石头,一块发着绿光的石头。我永远记得那个阳光暖暖的午后,他把我抱在怀里,惊喜地奔回家的感觉。

他的父亲仔细端详了我半天,对小男孩说出了一句话:儿子,你得到的是一块天砚啊!

从此,我跟随这个男孩儿,走过了他一生的巅峰和低谷。

后来,我们失散了。

一千多年过去了,我被带进了一个叫做“故宫博物院”的地方,跟随着参观的人群,一行大字扑入我的眼帘: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我激动得浑身发抖,竟然是他!泪眼朦胧中,我看到了他亲笔写下的六幅作品,顿时,我似乎回忆起了他提起笔屏气凝思的样子,甜蜜、苦涩、温柔、忧伤……

 

1、治平帖

轼启:久别思念,不忘远想,体中佳胜,法眷各无恙。佛阁必已成就,焚修不易。数年念经,度得几人徒弟。应师仍在思蒙住院,如何?略望示及。石头桥、堋头两处坟茔,必烦照管。程六小心否,惟频与提举是要。非久求蜀中一郡归去,相见未间,惟保爱之,不宣。轼手启上。治平史院主、徐大师二大士侍者。八月十八日。

写这封信的时候,他34岁。那时,他的父亲、母亲,还有他青梅竹马的妻子,都已去世。他把他们埋葬在了家乡眉山,并亲手种下了三万棵松树。

后来,他到京城做官,无法回乡,于是写信给乡亲帮忙照顾亲人的坟茔。

我还记得他写完这封信后,默默地坐了许久,眼角有泪光闪烁。夜来幽梦忽还乡,他一定是想念他们了吧?


我看见这封书信上有后世收藏者写的字,两方印,还有明朝人画的东坡小像,规规矩矩地穿着官员的服装。

他那时的字,清秀、风流,像极了他思考时微微眯起的眼睛。

可是谁能想到,他写完这封信后不久,就赶上了王安石变法。他政见与王安石不同,于是自请外放,很快就离开京城,开始了他一生的漂泊。

那时的他,也许不会想到,多年后,他再也无法踏上老家的土地,再也不能亲手为他的亲人扫扫墓碑上的尘土了。

他只能遥望家乡的方向,吟上一句:

此心安处是吾乡。

 

2、《新岁展庆帖、人来得书帖合卷》


看到“新岁展庆帖”几个字,我忍不住想笑。那时他经历了“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度过了最难熬的时光。

我记得他那时建了屋子,取名“雪堂”。他在房屋东面的坡地上耕种了几亩地,并为自己取号叫做:东坡。

他兴奋地把我捧在手里,对我说:“天砚啊天砚,想不到我东坡大难不死,46岁还能当一回陶渊明,过一把做农夫的瘾。我要写信给季常!”

我还记得,他飞快地在我身上磨墨,写字速度也很快,几乎不假思索。

我看到展示柜的后面,他写的那句“公亦以此时来,如何,如何”,就想到他当时脸上带着笑,房子还没有竣工、就迫不及待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的场景。

我还看到他有两个字漏了,就那么随意地添在旁边。如果他知道一千多年以后,这封信要隆重展出,他还会这么随意吗?

当然会,如果不是这样,他就不是他了。

那么多、那么多的印章主人,也都不仅仅是爱他飘逸的书法,也都会被他的潇洒折服吧。

忽然,我看到了《人来得书帖》,这是东坡忽闻季常兄长去世时写的。没有了他说季常妻子“河东狮吼”时的玩笑口吻,有的只是惊愕和无法前去吊唁的惭愧。


看到他篇末写的那四个大字:苦痛,苦痛,我仿佛看到了他写完后把笔扔在一边痛哭的样子。

这些行草,保留了千年,每一个字都还原了先生当年的眼泪,几乎要从纸上溢出来。

是谁把这两封书信合在一起的?一面潇洒,一面遒劲;一封喜悦,一封悲伤;一个相聚,一个离别。道尽人生悲欢离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题王诜(shēn)诗帖》


看到王诜的名字,我的心情很复杂。

这个驸马,如果不是他太喜爱苏轼的作品,非要结集出版,也不会为后来制造“乌台诗案”的小人提供把柄。

然而又是他,在苏轼身陷囹圄(líng yǔ)之时,不顾一切四处奔走,营救苏轼,结果受到牵连,被贬武当山,也着实算是义薄云天。

苏轼在《题王诜诗帖》中说:

独怪晋卿以贵公子罹此忧患而不失其正,诗词益工,超然有世外之乐。

这不是夸他诗写得多么好,而是夸他“穷而不怨,泰而不骄”,这分明就是两个豁达的人在惺惺相惜嘛!

此时的先生49岁,接近“知天命”的年龄了,很多事都能看得开,字也写得抑扬顿挫,好像没有什么事可以难倒他,一切尽可游刃有余。

我还看到王诜的一幅《渔村小雪图》。远山,白雪覆盖;近岸,疏苇寒塘。山中依稀可见二行人,江边小船上,似乎可以看见有人在对酌。

王诜的诗,王诜的画,王诜的起起伏伏,都和苏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经苦难之后,他们最终都选择了:与生活和解。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可惜不是可惜,遗憾不是遗憾


我就这么在拥挤的人群中,被我的第N个主人放在口袋里,透过缝隙,透过展示柜,贪婪地凝视他的每一幅作品。从他写的每一个字里,我仿佛又一次感受到了他跳动的脉搏、饱满的情感、蓬勃的生命。

忽然听见有人说:“怎么没有看到东坡的《寒食帖》?”

另一个声音传来,我赶紧侧了侧耳朵,:“是啊,《寒食帖》可是天下行书第三呢!”

天下行书第三?我曾听他说过,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都是用生命写出来的。

那么,他的《寒食帖》又何尝不是用生命在书写?那时的他,刚刚经历一场牢狱之灾,“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就像一只离群的孤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只听那两个声音又在对话:“唉,《寒食帖》珍藏在台北博物馆,今日是难得见到了。”

“还有《李白仙诗卷》呢,现在在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真是可惜啊。”

“就是,就是,李白的诗,东坡的书法,一定写得超级漂亮!”

超级漂亮?这叫什么话!这可是他研习了王羲之、颜真卿的字之后独创的写法,岂是“超级漂亮”所能概括的?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和米芾、蔡襄、黄庭坚齐名,这是闹着玩的吗?

那叫气势如虹!除了先生,还有谁能把诗仙的诗写出那种仙气飘飘的感觉?

那两个人一边说着“可惜啊可惜,遗憾啊遗憾”,一边摇着头走远了。我却忽然想到,我的第一任主人东坡先生,他虽遭受打击排挤,然而为官一任,仍造福一方。

任徐州太守,黄河决堤,他身先士卒与民共战抗洪涛;

任杭州太守,带领民众疏通西湖,筑堤防洪;

晚年贬谪荒蛮澹州,仍将先进耕作技术与文化传播给黎族同胞,以造福于民为乐。

所以,可惜不是可惜,遗憾不是遗憾,这世上有不如意才是正常的,因为先生说过:

人间有味是清欢。

5、《西园雅集》


我继续在展柜搜索,看到了先生恩师欧阳修的《灼艾帖卷》、看到了米芾的《盛制帖页》、看到了黄庭坚的《君宜帖》。

哈哈,此刻我很想大笑两声。这个黄庭坚,喝醉了酒,给朋友写小纸条,一上来就说自己“大醉”“不能语”,不能说话还能写字?那些字在酒后竟然写得如此摇曳多姿。

我看到他的最后一句话居然是“东坡诸书一借”,都醉成这样了,还不忘借东坡的书法。难道这就是书法家的本能?好可爱。

先生喝醉了酒,也经常写信,或者写诗词,还有他的很多朋友,都是如此。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时,一幅画闯进我的眼睛,《西园雅集》!

我不禁回忆起了那次著名的聚会:

驸马王诜家有个大花园,叫做西园。宋神宗元丰初,王诜曾邀先生、苏辙、黄庭坚、米芾、秦观、李公麟、以及日本圆通大师等当代十六位文人名士在此游园聚会。


回去后,李公麟画了《西园雅集图》,而米芾书写了《西园雅集图记》。


这次聚会太有名了,而我有幸被带了进去,亲眼目睹了苏轼的朋友圈。这可都是千年难遇的奇才啊,他们聚集在一起,云物草木花竹皆妙绝动人。

今天看到的不是李公麟和米芾的真迹,而是后世书画家描摹的。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6、《春中帖》《归院帖》《三马图赞》

我还看到了先生的《春中帖》《归院帖》和《三马图赞》,这些书法,都是他晚年时期的作品。

《春中帖》是写给范仲淹第四个儿子范纯粹的,就是一封书信,很纯粹。

《归院帖》虽说是做翰林学士时写的公文,然而并不拘谨,带着一贯的潇洒劲儿。

倒是这《三马图赞》,写在他被贬惠州之时,那时他已62岁了,还在被贬官的途中越走越远。

他把好友李公麟的《三马图》一直带在身边,写这篇赞的时候,他心态很平和,没有年轻时的愤世嫉俗、没有遭遇打击时的愤懑不平、没有狂喜、没有悲伤。

他的字看起来很有力、很整齐,看得出,他的内心,很平静。

这时看到一幅《仿李公麟画苏轼像》,我忽然有想要流泪的冲动。

那是先生被贬官海南的那一年,他去拜访朋友,途中突降大雨,他就向农民借来了斗笠和木屐。

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就这样被一群人围着笑看,他自己也笑着,拎起衣服,小心翼翼地不让泥水溅在上面。

是的,在他的心里,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唯一的不同是,他经历的苦难更多。

参观结束了,顺着流动的人群,我走出了故宫博物院。抬头仰望,天空中的白云看上去像是一群大雁,我不由得又想起了先生的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先生已逝,精神永存。

 

附:天砚是东坡最喜欢的一方砚台,为12岁时所得。那年他在家中闲地上掘土洞玩耍,发现一块淡绿石头煞是可爱,有闪闪银"",温润凝莹,试以研墨,极好。其父苏洵也觉好奇,认为此石"是天砚也",于是凿磨了砚池,交代儿子好好爱护。

及至稍长,苏东坡对此砚更是关爱有加,并且在砚背铭"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余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几语。

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东坡被诬陷入囹梧,"天砚"不见踪迹。5年后偶在书笼中找到,苏东坡已年老力衰,交代儿子好好保存呵护,不久撒手人间。

明代时,权倾朝野的奸相严嵩被世宗所杀,抄没家产时竟发现了苏东坡的"天砚",以后不知所终。

本文用天砚作为第一视角,乃作文所需。


只能传十张图,就这样吧。关于“”字的读音:文中和各种我都读的三声,还原当时的情境,都是当时东坡随手写的便条、书信,他也没想到他写的这些帖tie3变成了我们现在临摹的字帖tie4了。

砚台的发展史是什么?

蒙于史前:从研磨器演变过来 兴于秦汉:初步显示美化趋势 盛于隋唐:端砚歙砚问世 卓于宋元:实用与欣赏并重 弘扬于明:由实用转为强调艺术 清砚被视为中国砚史的巅峰之作。清代砚材取用、造型、纹饰、雕琢工艺、题铭诸方面超越前代达到砚史高峰。不仅端、歙、松花、澄泥、红丝、洮河等名砚各擅其长,还出现了水晶、漆砂、翡翠、象牙、玻璃等名贵材质;砚的造型仿古、仿动植物、几何形、随形等,在清砚中各占一席。 纹样题材也更加广博。雕琢技法以阴、阳线刻与浅浮雕为主,参以局部的镂空雕,展现出生动、精致的风格。文人题铭砚在清代发展到极致,题铭内容涉及砚的制作者或拥有者、砚的来源和开采、材质与形制的描写和赞颂,表达文人的认知、感悟、志向等思想情感。 题铭书体则以行、隶、篆、楷、草为主,旁及金文、石鼓文等。此时,文人雅士参与制砚、刻铭已成为一种风尚。 吉林省松花御砚一直为清朝宫廷专用,随着清朝覆灭而失传,直到1979年生产才得以恢复。清砚中还有一类是著录砚。所谓的著录砚,是指在砚图类书籍中出现过的砚,这种砚在古籍中留下了拓图或绘图,以砚与古籍中的砚图相比,如果是同一方,此砚就是著录砚,由于著录砚来路清晰、传承有序,最为人所珍视。 著录砚存世量非常稀少,著录砚中尤以清代高凤翰的《砚史》、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砚谱》等著录过的最为闻名。

苏轼特展在哪个殿?

故宫六百年活动公布:苏轼特展,古代人物画展,明清史论坛。

苏轼乌台诗案前的作品有什么呀?……

《杭州纪事诗》

砚台怎么用,现在还有人使用砚台吗

砚台是磨墨用的,用好墨条磨出来的墨要比墨汁好多了,而且磨墨可以静心。现在还是有一些坚持传统、耐得住性子、喜爱文房的书画爱好者在使用砚台的。

苏轼砚洗“半潭秋月”的故事

        1983年,山东诸城市皇华镇下六谷村的丁某与邻居发生争执,因为丁家门口的一个石制猪食槽的归属问题争得脸红脖子粗。正好有位村民扛着大锤从此经过,三下五除二,大锤一落,一分为二,他以为做了一件好事,岂不知一件堪称国宝的文物被其分了家。         直到三年后的1986年2月底,这件文物才结束了它猪食槽的命运,被当时的文化站站长于建学发现。当时他在丁家门口凑近一看,发现这石槽正面好像有字!这一有字就说明有可能是古人刻上去的,于是他用手擦了擦石槽上的泥土,凑近细看,上面刻有行书“秋月” 两个字,左下方竖刻着“眉山苏轼”(眉山是苏轼故里)四个字。         一看到“苏轼”二字,他顿时欣喜若狂,初步断定此物不凡,应该是苏东坡用过的东西,但是具体是什么东西,他端详了许久,未敢下定论,但是于建学凭借经验断定此物应该是从中间断开的。跟丁某一交流,果不其然,又在邻居家的场院里,找到石槽的另一半。当把两半石槽拼对在一起,让分开长达三年的文物再聚合在一起的时候,众人发现断茬处竟然衔接的天衣无缝。于是一件正面镌刻“半潭秋月”、落款为“眉山苏轼”、背面带跋文的砚洗,时隔900多年后,再现世间。丁某和那位邻居听说这是一件历史文物,毫不犹豫捐献给了国家,于是,这款珍贵的苏轼留下来的“半潭秋月”砚洗被运回诸城市博物馆,成为馆藏珍贵文物。         那这款苏东坡用过的砚洗怎么会出现在诸城,又如何沦落成为猪食槽呢?         据丁家人回忆,这个石槽是其祖上传下来的,经有关资料考证,丁家人所言非虚。原来其祖上丁昌燕,是清光绪十六年进士,曾任四川省大足县知县,荣归故里后,丁昌燕喜好收集古玩,这款苏东坡在密州(今诸城)任职期间所用的砚洗被其收入囊中珍藏。         至于为何此砚洗会沦落成为猪食槽,一是因为年代久远,丁家后人对这个石槽的来历已经失传,充分发挥了其实用性;二是这个砚洗的尺寸为:长64cm,宽45cm,高30cm,池深10-14cm,壁厚6cm,这在农民伯伯眼里头,这简直就是为猪量身定做的,所以它不可避免在文人用其洗笔之后,再一度担当了食槽的功能。         其实这个制成砚洗的毛坯玉石的发现也是偶然,有苏轼跋文为证:“熙宁七年,余来守密,见此石于盖公堂故址西偏,埋没尘埃中,已作敝踪弃矣。余喜其质温润,稍为琢磨,改作砚洗,亦可为不次之擢。东坡又题。囗(邑)人刘庭式隶并镌。”         公元1074年,也就是北宋熙宁七年12月3日,苏轼从杭州通判擢升密州知州,到密州赴任。他到密州首先就派人修建盖公堂。这盖公式何许人也?能让苏轼如此推崇呢?         盖公,汉初胶西人,精通道家学说,当地人对其很是尊崇,有乡人贤者的美誉。这个“半潭秋月”砚洗毛坯玉石,就是在修建盖公堂时被苏轼偶然发现的。这款砚洗,石质温润如玉,形似弯月,水注其中,一池碧水,相映生辉,苏轼即兴题铭“半潭秋月”,既文雅,又狂气十足,妥妥的苏轼的大气狂放之风。         此后,这件砚洗,一直伴随着苏轼在密州,或浓墨重彩,或浅墨留白,这一池碧水中,不知洗出了苏东坡多少诗兴文章。         更难能可贵的是经专家、学者一致认定,砚洗正面所书“半潭秋月”与“眉山苏轼”行笔浑厚,潇洒豪放,是苏轼的真迹无疑。背面的跋文也是苏大家亲作,刘庭式以隶属所篆刻,以记二人之挚友情深。

砚台有什么用?

用来放毛笔。

关于砚台

除石砚以外,我国还生产过一些用其他原料制作的墨砚。汉代有瓦砚,陶砚,玉砚,铁砚和漆砚,晋代有木砚,瓷砚,和铜砚,唐代有泥砚,宋代有水晶砚,石泥砚,砖砚和天然砚,明代有化石砚,清代有纸砚,而今有橡皮砚。 简便快捷的鉴别方法。一是看,看砚台的材质、工艺、品相、铭文等。二是摸,就是用手抚摩砚台,感觉是否滑润细腻。滑润者,石质好,粗糙者,石质就差。三是敲,就是用手指托住砚台,手指轻击之,侧耳听其声音,如果是端砚,以木声为佳,瓦声次之,金声为下。如果是歙砚,以声音清脆为好。四是洗,指的是把砚台上的墨痕洗掉,还其本来面目,这样更容易看清砚台是否损伤或修理过的痕迹。注意补过的地方颜色与砚的原色有很大的差异。五是掂,就是掂一下砚台的分量,同样大小的歙砚,重者好,轻者次之。

我要画一幅从古至今有关的砚台发展历程的绘画怎么构思

没法构思,这根本就是幻想。   你根本就不知道绘画能表现什么。 你说的那种东东,只有电视片能表现。

砚台怎么用?

过去砚台是用墨块研墨的,一边加水,一边磨墨。现在的人为了省事,在砚台里面放棉花或蚕丝把墨汁倒进去直接就可用,快干的时候加水使用,太淡再加墨汁。不加墨,光加水就用,扯淡。

砚台的来历

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阁、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和湖北武汉市的黄鹤楼被人们誉为“江南三大名楼”。这些楼阁一般临水而建,湖光山色,波光粼粼,景色秀美。所以,这些楼阁也是文人雅士们汇聚之所,许多文学名篇也因这些楼阁而诞生,而这些楼阁也因这些文章的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