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解:18.4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

2020-10-26 23:37:20雲崎07:22 105
声音简介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是什么意思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意思

1、“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意思是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这句诗是出自于唐代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2、《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节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3、译文: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凤歌什么意思?

我本是春秋时楚人陆通,唱着凤歌笑孔丘 这里李白以陆通自比,表现对政治的不满,而要像楚狂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中的楚狂人指谁.

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字接舆,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

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什么意思

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 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参见“接舆凤歌”的典故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啥意思?

《论语》:"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故称凤歌. 楚狂: "陆通,字接舆,楚人也,‘时谓楚狂'。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是什么意思?

我本楚狂人,凤洞粗歌笑孔丘。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纳清镇本是楚狂人正陵,唱着凤歌笑孔丘。 [出自]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含意

我本是春秋时楚人陆通,唱着凤歌笑孔丘 这里李白以陆通自比,表现对政治的不满,而要像楚狂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

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 所用到的典故出自《论语》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第十八》)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原文及翻译

一册顷、原文: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二、译文: 孔子在楚国时,有一狂士走近孔子的车驾,唱着歌从车旁经过。歌声道:“凤凰啊,凤凰啊,为何运气这么衰返姿友?往事已无法挽回,未来却还可把握;隐退吧,隐退吧,从政者今已危殆!”孔子下车,想要与他交谈。那人却快步避开,孔子没能和他说话。 评析: 有人认为“接舆”是“楚狂”的字,说其“姓陆,名通,字接舆”。这一说法可能源自西汉孔安国的注和刘向的《列仙传》。孔注曰:“接舆,楚人。佯狂而来歌,欲以感切孔子”;《列仙传》云:“陆通者,云楚狂接舆也”。但这恐怕多半是个误会。 实际上,“接舆”也可解释为“接近车驾”,与“歌而过”一样,都是在描述“楚狂”的动作,意在引起孔子的关注。孔子在旅途中,应当是坐在车上。“楚狂”在路上有意无意地接近孔漏槐子所乘之车,唱着歌从孔子车旁经过。 孔子闻歌辞有异,便下车“欲与之言”。文中说“孔子下”,便是与前文中的“接舆”相呼应。而“楚狂”则“趋而辟之”,孔子“不得与之言”。既然如此,孔子一行又何以能知其名? 由于《论语》中言及不知名者时,常以其行为或职业等作为代号,比如“晨门”(14.38)、“荷蒉”(14.39)之类,因此《列仙传》很可能也是将“楚狂接舆”当作一个代号,用以指代本章不知其名的楚人,故“接舆”不应被视作“楚狂”的名字。

楚狂接舆的典故寓意

寓意对社会政治状况的批评和对个人选择的思考。 楚狂接舆的典故寓意着对社会政治状况的批评和对个人选择的思考。楚狂接舆的行为可以被视为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不满和批评,通过佯装狂人和歌曲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呼吁人们关注政治的衰败和改变现状。这个典故也可以被解读为对个人选择和生活方式的思考。楚狂接舆选择了隐居和追求自我价值的生活方式,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言辞,向孔子传达了对从政者的警示和劝诫。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