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精选》第四章 一幅壮锦

2022-04-30 15:52:15毓秀2016级05班陈纪钢17:55 2195
声音简介
2016级05班陈纪钢

一幅壮锦是哪个民间传说

壮族的民间故事

一幅壮锦是哪个民间传说

壮族的民间故事

【 一幅壮锦】是哪个民族的民间故事

《一幅僮锦》是一则在壮族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该故事由著名民间文艺工作者萧甘牛搜集整理而成,最初发表于1955年《民间文学》的创刊号上,后萧甘牛又将其改编为电影剧本,该剧本曾获全国电影优秀剧本奖,据该剧本拍摄的影片获1965年卡罗兹。发利第十二届国际电影节荣誉奖。《一幅僮锦》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内容讲,都是一篇少有的民间优秀之作,可以说,它既是壮族民间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学的瑰宝。  

《一幅壮锦》这个民间故事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一幅壮锦》这个民间故事,是讲壮族老妈妈织了一幅美丽的壮锦,被红衣仙女拿走做样子,老妈妈让三个儿子去寻找壮锦。结果,老大、老二怕苦贪财,没有找回壮锦,老三办事认真,找回了壮锦,并且得到了红衣仙女的爱情,老大、老二变成了乞丐。故事赞美了劳动者巧夺天工的手艺,表达了不畏艰苦才能得到幸福的思想。

一幅壮锦的民间故事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壮族老妈妈织了一幅美丽的装锦,被红衣仙女拿走做样子,老妈妈让三个儿子去寻找壮锦。结果,老大、老二怕苦贪财,没有找回壮锦,老三办事认真,找回了壮锦,并且得到了红衣仙女的爱情,老大、老二变成了乞丐。 故事赞美了劳动者巧夺天工的手艺,表达了不畏艰苦才能得到幸福的思想。 文中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对偶,设问等修辞手法

一幅壮锦讲了什么道理?

这是壮族的民间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位壮族老妈妈织了一幅美丽的装进,被红衣仙女拿走做样子,老妈妈让三个儿子去寻找壮锦。结果,老大、老二怕苦贪财,逃避困难,最终没有找回壮锦,老三办事认真,勇于挑战,找回了壮锦,并且得到了红衣仙女的爱情,老大、老二变成了乞丐。从中悟出的道理如下:;故事赞美了劳动者巧夺天工的手艺,表达了不畏艰苦才能得到幸福的思想。;故事还教导我们,做事只有坚持才能成功,不能像大儿子和二儿子一样,遇到困难就退缩,要是像他们一样,做事就永远不可能成功。;我们应该向三儿子学习,学习他孝敬父母,诚实,不怕困难的精神。不能贪图便宜,不孝敬父母,这种行为特别可耻。

一幅壮锦故事的主要内容

一幅壮锦(小学故事)2008-06-12 08:58古时候,大山脚下有一块平地。平地上有几间茅屋。茅屋里住着一位妲布,她的丈夫死了,剩下三个孩子。大孩子叫勒墨,第二个叫勒堆厄,最小的叫勒若。 妲布织得一手好壮锦。锦上织的花草鸟兽,活生生的,就像真的一样。人家都买她的壮锦。妲布一家四口,就靠她一双手过日子。 有一天,妲布拿了几幅壮锦到圩上去卖。她在一家店铺里看见一张五彩的画,画得很好。画上有高大的房屋,好看的花园,大片的田地;还有果园、菜园和鱼塘;还有成群的牛羊鸡鸭。她看了又看,心里乐滋滋的。本来卖锦的钱,打算全都买米的,可是因为爱这张画,她就少买一些米,买了这张画。 在回家的路上,妲布几次坐在路边打开画来看。她自言自语地说:“我能生活在这样一个村子里就好了。” 回到家,她把画打开给儿子们看,儿子们看了,也都笑嘻嘻的。 妲布对大儿子说:“勒墨,我们会住在这样一个村子里吗?” 勒墨撇撇嘴说:“阿咪,这不过是个梦想罢了!” 妲布对二儿子说:“勒堆厄,我们住在这样一个村子里多好啊!” 勒堆厄也撇撇嘴说:“阿咪,等下一辈子吧!” 妲布皱着眉头对小儿子说:“勒若,我要是不能住在这样一个村子里,会闷死的。”说完,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勒若想了想,安慰妈妈说:“阿咪,你的锦织得很好,锦上的东西活生生的。你把这张图画织在锦上,看着它,你就和住在美丽的村子里一样了。” 妲布想了一会儿,说:“你说得很对,我就这样做吧!” 妲布买来五彩丝线,摆正织机,照着画织起来。 织了一天又一天,织了一月又一月。 勒墨和勒堆厄很不满意妲布这样做。他们常常拉开她的手,说:“阿咪,你尽织不卖,光靠我们砍柴换米吃,我们太辛苦了!” 勒若对大哥二哥说:“让阿咪织吧,不让她织,她会闷死的。你们嫌砍柴辛苦,让我一个人去砍好了。” 于是一家人的生活,就靠勒若不分昼夜地上山砍柴来维持。 妲布也不分日夜地织锦。晚上点起油松照亮。油松的烟很大,把妲布的眼睛都熏坏了,可是妲布还是不肯歇手。一年以后,妲布的眼泪滴在锦上,她就在眼泪上织了清清的小河,织了圆圆的鱼塘。两年以后,妲布的眼血滴在锦上,她就在眼血上织了红红的太阳,织了鲜艳的花朵。 织呀织,一直织了三年,这幅大壮锦才织成功。 这幅壮锦真美丽呀! 一片高大的房子,蓝的瓦,青的墙,红的柱子,黄的大门。门前是一座大花园,开着鲜艳的花朵。花园里有鱼塘,金鱼在池塘里摆着尾巴。房子左边是一座果园,果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果子,落着各种各样的飞鸟。房子右边是一座菜园,园里满是青青的菜,黄黄的瓜。房子后面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有牛羊棚,鸡鸭笼。牛羊在草地上吃草,鸡鸭在草地上吃虫。离房子不远的山脚下,有一大片田地,地里满是金黄的玉米和稻谷。清清的河水在村前流过,红红的太阳从天空照下来。 “啧啧,这幅壮锦真美丽啊!”兄弟三人赞叹着。 妲布伸伸腰,擦着红红的眼睛,笑了。 忽然,一阵大风从西方刮过来,把这幅壮锦卷出大门,卷上天空,一直朝东方飞去了。 妲布赶忙追出去,摇着两只手,仰着头大喊大叫。一转眼壮锦不见了。妲布昏倒在大门外。 三兄弟把妈妈扶进屋,灌了一碗姜汤,妲布慢慢醒过来了。她对大儿子说:“勒墨,你到东方去把壮锦找回来吧,它是阿咪的命根子啊!” 勒墨点点头,穿上草鞋,向东方走去,走了一个月,到了大山隘口。 那儿有一间石头砌的房子,房子右边有一匹大石马。石马张着嘴,好像要吃身边一串红红的杨梅果。房子门口坐着一个白发老奶奶。她看见勒墨走过,就问他:“孩子,你去哪里呀?” 勒墨说:“我去找一幅壮锦,是我妈妈织了三年才织成的,被大风刮到东方去了。” 老奶奶说:“壮锦是东方太阳山的一群仙女借去的。她们见你妈妈的壮锦织得好,要拿去做样子。到她们那里去可不容易呢!先要把你的牙敲掉两颗,放进这匹大石马的嘴里。大石马有了牙齿,才会活动,才会吃身边的杨梅果。它吃了十颗杨梅果,你跨在它的背上,它就驮你去太阳山。路上要经过大火山,石马往火里钻,你得咬紧牙根,不能喊痛。要是喊一声,你就会烧成火炭。越过了火山,就到了汪洋大海。海里风浪很大,海水夹着冰块向你冲过来。你得咬紧牙根,不能打冷战。要是打一个冷战,浪头就会把你埋在海底。渡过汪洋大海,就到了太阳山,就可以向仙女要回你妈妈的壮锦了。” 勒墨摸摸自己的牙齿,想想大火烧身,想想海浪冲击,他的脸刷地青起来。 老奶奶望望他的脸,笑着说:“孩子,你是经受不起苦难的,不要去了吧!我送你一盒金子,你回家好好过日子吧!” 老奶奶拿出一小盒金子交给勒墨。勒墨接过来,转身走了。 勒墨一边走,一边想:“有这盒金子,我的日子就好过了。可不能拿回家呀,四个人用哪有一个人享用舒服呢!”想着想着,他就决定不回家了,向一个大城市走去。 妲布病得瘦瘦的,躺在床上等了两个月,不见勒墨回家。她对二儿子说:“勒堆厄,你到东方去把壮锦找回来吧,它是阿咪的命根子啊!” 勒堆厄点点头,穿上草鞋,向东方走去。走了一个月,到了大山隘口,也遇见老奶奶坐在石屋门口。老奶奶对他说了同样一番话。勒堆厄摸摸牙齿,想想大火烧身,想想海浪冲击,他的脸也刷地青了。 老奶奶也给了他一小盒金子。他拿着金子,也和大哥的想法一样,没有回家,向大城市走去。 妲布病在床上,又等了两个月,身体瘦得像干柴棒。她天天望着门外哭,她的眼睛本来就不好,加上天天哭,就哭瞎了。 有一天,勒若对妈妈说:“阿咪,大哥二哥不见回来,大约在路上遇到了什么不幸的事情。让我去吧,我一定要把壮锦找回来。” 妲布想了想,说:“勒若,你去吧!一路上留心自己的身体啊!邻居会照顾我的。” 勒若穿上草鞋,挺起胸脯,大踏步向东方走去。走了半个月就到了大山隘口。他在那里也遇见老奶奶坐在石屋前面。 老奶奶照样对他说了一番话,接着说:“孩子,你大哥二哥都拿了一小盒金子回去了。你也拿一盒回去吧!” 勒若拍着胸脯说:“不,我要拿的是壮锦,不是金子!”说着,他就捡起一块石头,敲下自己两颗牙齿,把牙齿放进大石马嘴里。大石马活了,伸嘴就吃杨梅果。勒若看它吃了十颗,立刻跳上马背,抓住马鬃,两腿一夹,大石马仰起头长嘶一声,飞一样地向东方跑去。 跑了三天三夜,到了火山。红红的火焰向人马扑过来,烧得皮肤地响。勒若伏在马背上,咬紧牙根忍受着。约摸半天才越过火山,跳进汪洋大海。海浪夹着大冰块冲击过来,打得勒若身上又冷又痛。勒若伏在马背上,咬紧牙根忍受着。半天工夫,跑到了对岸,这里就是太阳山了。太阳暖暖和和地照在勒若的身上,好舒服啊! 太阳山顶上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房子,里面飘出女子的歌声和欢笑声。 勒若把两腿一夹,石马四脚腾空跃起,转眼到了大房子的门口。勒若跳下马来,朝大门走去,看见一大群美丽的仙女围在厅堂里织锦。阿咪的壮锦摆在中间,大家照着它织。 仙女们一见勒若闯进来,吃了一惊。勒若把来意说明了。一个仙女说:“好,我们今天晚上就可以织完了,明天早上还给你。请你在这儿等一夜吧。” 勒若答应了。仙女们拿了许多仙果给他吃,仙果的味道真好啊! 勒若很疲倦,靠在椅子上呼呼睡着了。 夜里,仙女们在厅堂上挂起一颗夜明珠,把厅堂照得明明亮亮的。仙女们连夜织锦。 有一个穿红衣服的仙女先织完了。她把自己织的和妲布织的一比,觉得妲布织的好得多了:太阳红灿灿的,鱼塘清溜溜的,花朵嫩鲜鲜的,牛羊活生生的。 红衣仙女自言自语地说:“我要是能在这幅壮锦上生活就好了。”她看见别人还没织完,就顺手拿起丝线,在妲布的壮锦上绣上了自己的像。 勒若一觉醒来已经到了深夜,仙女们都回房睡觉去了。在明亮的珠光下,他看见阿咪的壮锦还摆在桌子上,他想:“明天她们要是不把壮锦还我,怎么办呢?阿咪病在床上很久了,不能再拖延了!我还是拿起壮锦连夜走吧。” 勒若站起来,把阿咪的壮锦折好,藏在怀里。他走出大门,跨上马背,两腿一夹,大石马趁着月光,飞快地跑了。 勒若咬紧牙根,伏在马背上,渡过了汪洋大海,翻过了火山,又到了大山隘口。 老奶奶站在石屋前笑眯眯地说:“孩子,下马吧!” 勒若跳下马来。老奶奶从马嘴里拔下牙齿,安进勒若的嘴里。大石马又站在杨梅树旁不动了。 老奶奶从石屋里拿出一双鹿皮鞋,交给勒若,说:“孩子,穿上鹿皮鞋快回家吧,阿咪快要死了!” 勒若穿上鹿皮鞋,两脚一蹬,转眼就到了家。他看见阿咪躺在床上,瘦得像干柴,有气无力地哼着,真的快要死了。 勒若走到床前,喊了一声“阿咪”,就从怀里掏出壮锦,在阿咪面前一展,光彩耀眼,阿咪的眼睛亮了。她一骨碌爬起来,笑眯眯地看着她亲手织了三年的壮锦。她说:“孩子,茅屋里黑洞洞的,我们拿到大门外太阳光下看看吧。” 妲布走到门外,把壮锦展开,铺在地上。一阵香风吹来,壮锦慢慢地伸展,伸展,不大工夫把几里宽的平地都铺满了。 妲布原来住的茅屋不见了。只见几间金碧辉煌的大房子,周围是花园,果园,菜园,田地,牛羊,同锦上织的一模一样。妲布和勒若就站在大房子门前。 忽然,妲布看见花园的鱼塘边有个红衣姑娘在那里看花。妲布急忙走过去招呼。姑娘说,她是仙女,因为把像绣在壮锦上就被带来了。 妲布把姑娘邀进屋里,跟他们一块儿过日子。 勒若和这个美丽的姑娘结了婚,过着幸福的生活。 妲布邀附近的穷人也来这个村庄上住,因为她在病中受到他们的照顾。 有一天,来了两个叫花子。他们就是勒墨和勒堆厄。他们得了老奶奶的金子跑到城里去住,大吃,大喝,不久,金子用完了,只得讨饭过活。 他们来到这个美丽的村庄,看见阿咪和勒若夫妻在花园里快快乐乐地劳动、唱歌。他们想起过去的事情,没脸进去,拖着叫花子的竹杖走了。

一幅壮锦的故事

从前,在大山脚下住着一位老妈妈和她的三个儿子。老妈妈织得一手好壮锦,靠卖壮锦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有一天,老妈妈在集市上看到一幅美丽的画,那画上有田园、房屋、花园、池塘和成群的鸡鸭牛羊。老妈妈满心喜欢,就买下了这幅画。她决心把画上那美丽的村庄织成一幅壮锦。 老妈妈不分画夜地织锦,松油灯把眼睛都熏坏了。眼泪淌到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小河和池塘。鲜血滴在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太阳。一连织了三年,美丽的壮锦终于织成了。老妈妈真高兴啊! 忽然,一阵大风把壮锦卷上了天空,向东方飞去,一转眼就不见了。 老妈妈着急地对大儿子说:“快去东方寻找壮锦,那是我的命根啊!” 大儿子出发了。走了一个月,来到一个大山口,那里有一座石头房子,门口坐着一位老奶奶,旁边有一匹石马。 老奶奶说:“是东方太阳山的仙女把你妈妈的壮锦借去作样子了。你要去找,先要打落两颗牙齿,放在石马嘴里,等石马吃到第十颗杨梅果时,你就跨到它的背上,然后要经过烈焰熊熊的发火山和漂浮着冰块的大海,才能到达太阳山。如果不能坚持,就会丧命。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了,给你一盒金子,回家去吧。” 大儿子害怕了,拿了金子,跑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老妈妈病倒在床上,不见大儿子回来,又让二儿子去寻找。二儿子也是个贪心怕死的人,他拿了老奶奶的金子,也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老妈妈病得骨瘦如柴,眼睛也哭瞎了。三儿子决心去把壮锦找回来。 三儿子来到大山口,见到了老奶奶。他照老奶奶的话打落了两颗牙齿,然后跨上马。他咬紧牙关,忍着疼痛,翻过了烈焰熊熊的发火山,渡过了漂浮着冰块的大海。终于到达了大海对面的太阳山。 三儿子看见仙女们正在织锦,妈妈的那幅壮锦就摆在中央。三儿子说明了来意,仙女们答应织完后马上还给他。 三儿子收好壮锦,马上往回赶。他没有想到,一位红衣仙女因为喜欢壮锦中的美景,把自己的像也织到了壮锦上。 三儿子回到家里,妈妈已经奄奄一息了。他赶紧拿出壮锦,那耀眼的光彩把妈妈的眼睛都照亮了。 一阵香风吹来,老妈妈住的茅草屋不见了,只见眼前是漂亮的房子、美丽的田园,和壮锦上织的一模一样。 花园里有个红衣姑娘正在看花,原来她就是那个红衣仙女。 三儿子和美丽的仙女结了婚,从此和妈妈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大儿子和二儿子用完了老奶奶给的金子,变成了两个叫花子。他们没脸去见妈妈和弟弟,只得到处去乞讨。

一幅壮锦主要讲了什么?

《一幅壮锦》是一则在壮族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该故事由著名民间文艺工作者萧甘牛搜集整理而成,发表于1955年《民间文学》的创刊号上。 这个民间故事,是讲壮族老妈妈织了一幅美丽的壮锦,被仙女拿走做样子,老妈妈让三个儿子去寻找壮锦。结果,老大、老二怕苦贪财,没有找回壮锦,老三办事认真,找回了壮锦,并且得到了红衣仙女的爱情,老大、老二变成了乞丐。故事赞美了劳动者巧夺天工的手艺,表达了不畏艰苦才能得到幸福的思想。 《一幅壮锦》原文: 古时候,大山脚下有几间茅屋,屋里住着一位壮族老妈妈,丈夫死了,身边有三个儿子。老妈妈织出了一幅壮锦,上面有房屋,有花园,有田地,又有果园、菜园和鱼塘,还有鸡鸭牛羊。 一天,一阵大风,把壮锦卷向东天边去了。原来是太阳山的一群仙女拿壮锦做样子去了。 老妈妈叫大儿子到东方去找壮锦,因为吃不了苦,一位老奶奶给他一盒金子,就回到城里享福去了。老妈妈又叫二儿子到东方去找壮锦,老二也吃不了苦,也得了老奶奶一盒金子,也到城里享福去了。 后来,老妈妈的三儿子,在大石马的帮助下,越过火山和大海,找到了红衣仙女,让她还回壮锦。红衣仙女正拿着老妈妈的壮锦样子在织锦,老三趁机拿走了自己家的壮锦,骑马回到老妈妈的身边。 老三回到家中,壮锦在阳光下渐渐地伸宽,变成了美丽的家园。因为仙女在壮锦上绣下了自己的像,也被带回家中。老三就跟她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生活。 一天,老大和老二回村来了,他俩把老奶奶给的金子花光了,成了叫花子。他俩感到没脸见亲人,只好又拖着讨饭棍走了。 这个民间故事,是讲壮族老妈妈织了一幅美丽的装进,被红衣仙女拿走做样子,老妈妈让三个儿子去寻找壮锦。结果,老大、老二怕苦贪财,没有找回壮锦,老三办事认真,找回了壮锦,并且得到了红衣仙女的爱情,老大、老二变成了乞丐。故事赞美了劳动者巧夺天工的手艺,表达了不畏艰苦才能得到幸福的思想。

一幅壮锦的故事

从前,在大山脚下住着一位老妈妈和她的三个儿子。老妈妈织得一手好壮锦,靠卖壮锦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有一天,老妈妈在集市上看到一幅美丽的画,那画上有田园、房屋、花园、池塘和成群的鸡鸭牛羊。老妈妈满心喜欢,就买下了这幅画。她决心把画上那美丽的村庄织成一幅壮锦。 老妈妈不分画夜地织锦,松油灯把眼睛都熏坏了。眼泪淌到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小河和池塘。鲜血滴在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太阳。一连织了三年,美丽的壮锦终于织成了。老妈妈真高兴啊! 忽然,一阵大风把壮锦卷上了天空,向东方飞去,一转眼就不见了。 老妈妈着急地对大儿子说:“快去东方寻找壮锦,那是我的命根啊!” 大儿子出发了。走了一个月,来到一个大山口,那里有一座石头房子,门口坐着一位老奶奶,旁边有一匹石马。 老奶奶说:“是东方太阳山的仙女把你妈妈的壮锦借去作样子了。你要去找,先要打落两颗牙齿,放在石马嘴里,等石马吃到第十颗杨梅果时,你就跨到它的背上,然后要经过烈焰熊熊的发火山和漂浮着冰块的大海,才能到达太阳山。如果不能坚持,就会丧命。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了,给你一盒金子,回家去吧。” 大儿子害怕了,拿了金子,跑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老妈妈病倒在床上,不见大儿子回来,又让二儿子去寻找。二儿子也是个贪心怕死的人,他拿了老奶奶的金子,也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老妈妈病得骨瘦如柴,眼睛也哭瞎了。三儿子决心去把壮锦找回来。 三儿子来到大山口,见到了老奶奶。他照老奶奶的话打落了两颗牙齿,然后跨上马。他咬紧牙关,忍着疼痛,翻过了烈焰熊熊的发火山,渡过了漂浮着冰块的大海。终于到达了大海对面的太阳山。 三儿子看见仙女们正在织锦,妈妈的那幅壮锦就摆在中央。三儿子说明了来意,仙女们答应织完后马上还给他。 三儿子收好壮锦,马上往回赶。他没有想到,一位红衣仙女因为喜欢壮锦中的美景,把自己的像也织到了壮锦上。 三儿子回到家里,妈妈已经奄奄一息了。他赶紧拿出壮锦,那耀眼的光彩把妈妈的眼睛都照亮了。 一阵香风吹来,老妈妈住的茅草屋不见了,只见眼前是漂亮的房子、美丽的田园,和壮锦上织的一模一样。 花园里有个红衣姑娘正在看花,原来她就是那个红衣仙女。 三儿子和美丽的仙女结了婚,从此和妈妈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大儿子和二儿子用完了老奶奶给的金子,变成了两个叫花子。他们没脸去见妈妈和弟弟,只得到处去乞讨。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