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正说》第六百四十三回,康熙六年,熊赐履自荐,海燕县养鹰

2023-08-25 12:56:15佟骏清史正说18:17 1023
声音简介


康熙的六儿子叫什么?

康熙八岁登基,六十八岁去世,是历史中执政较久的皇帝。这就会出现以下两个必然的结果:1.于前朝,政绩无数。2.于后宫,嫔妃亦无数,且遍布在各年龄段。康熙生命里,第一个孩子是生于1667年的爱新觉罗承瑞,母亲为荣妃马佳氏,而最后一个孩子,却要等到康熙五十五年,这似乎也证明了第二点。爱新觉罗·胤祕是康熙最小的儿子,排行第二十四,而那些一诞生即夭折的皇子,本文并没有计算在内。胤祕的母亲,根据《清史稿》的描述,为穆嫔陈氏。说到这位穆嫔,清朝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对传教士的态度都非常严厉,以防国人受到外来文化的过度影响。鉴于此种原因,外国人来华,如果目的是传教,多半会禁止入境,但若是身怀绝技,乐意在中国奉献的,国人则非常欢迎。绘画,就是技艺之一。因绘画而留于宫廷的意大利人有许多,比如《心写治平图》的作者郎世宁,再比如康熙朝的马国贤。这些人,之所以远渡重洋,定根在中国,大多沉醉于华夏文化,马国贤就是其中之一,他对佛教文化尤其眷恋。康熙六十年,宫廷画师陪同皇帝一起前往热河避暑山庄。一个太监告诉马国贤,不久活佛将从他的住处经过,是时可以窥视其颜。谁知道,到了约定的时间、地点,画师分辨错了方向。目光所及,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怀中一个四岁亦或是五岁的孩童,天真烂漫。马国贤回到住处,将以上经历写进了他的随笔《京庭十三年里》。对于他,这是个美丽的错误,而对于研究清史的后人,也能从活佛乌龙事件里提取另外两个历史人物:经过时间分析,画师看到的女子,正是穆嫔,孩童就是爱新觉罗·胤祕。爱新觉罗·胤祕生得很晚,他降生六年之后,父亲玄烨于北郊畅春园内溘然长逝,而彼时,母亲陈氏还不到二十岁。这位排行第二十四的皇子,按照家庭辈分跟雍正皇帝胤禛是平辈人,但是论及年龄,却比雍正的四子乾隆还要小五岁:爱新觉罗·胤祕出生在康熙五十五年,爱新觉罗?弘历出生于康熙五十年。下面,不妨来做一个有趣的比较,也方便我们把“小叔叔,大侄儿”的生活片段串联起来:康熙六十年,玄烨在雍亲王府第一次见到了孙儿弘历,甚是喜爱,不仅亲自教授书法,还接到身边一起生活。那时,弘历10岁,胤祕5岁,二人成为玩伴。雍正元年,通过秘密立储程序把儿子弘历设为太子,派各方名师授课,同时对待幼弟的教育,雍正也没有放松,请师父严加管教。那时,弘历13岁,胤祕8岁。多年后雍正还说过:数年以来在宫中读书,学识亦渐增长,朕心喜悦,著封亲王。这是兄长比父的节奏。乾隆五年,弘历认命胤祕为镶白旗蒙古都统,那时,弘历30岁,而胤祕刚刚25岁。在古代,一个皇子如果没有卷进夺嫡大战,那么等新皇帝登基后他多半是可以保留特权的。胤祕得益于他的“年幼”,并没有被雍正视作障碍,因此日子过得非常不错,这主要体现在两点:1.与胤祕联姻的人,皆大有来头。嫡福晋乌雅氏,是海望的女儿。这海望何许人也?雍正的母亲,孝恭仁皇后的侄子。侧福晋钮祜禄氏,其家族同时走出过乾隆的母亲。婚姻只是代表了一个侧面,其深层表达的是:当时显赫的家庭也愿意与胤祕攀上关系,互相加持。2.根据史书记载,在一次祭祀活动后,胤祕与弘昼因为没有把肉吃完而遭到斥责,但是一转眼,胤祕还是拿到了都统、宗人府等要职。公元1773年,爱新觉罗胤祕去世,可算长寿,生前获封诚亲王。如果说生平遗憾,那可能有两个:其一他的母亲穆嫔没有那么幸运,雍正五年死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其二胤祕没有进入过国家的中枢机构,没有做过议政大臣,也没有处理过苗疆事宜。本文参考资料:《清史稿》《永宪录》后记:不仅二十四皇子,雍正的年轻兄弟们,只要是当初没有卷进九子夺嫡事件的,大多数都有很好的下场,而且得到了很大的礼遇。

康熙的六儿子叫什么?

皇六子允祚 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母孝恭仁皇后。康熙二十四年夭折。

介绍史记六百字作文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 。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侯,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公羊春秋》、《古文尚书》。汉武帝元朔三年,司马迁二十岁,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调查,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 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于是,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回护开脱,贬责汉武帝的爱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三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诸于世。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有没有燕双鹰第六部?

应该会有,但目前张子健正在拍《神探包青天》,如果有的话也要等此剧拍完再说

熊出没观后感六百字

答--熊的字是被人看好的,熊市和牛市都是相对的,在童话故事中熊憨厚忠诚。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寻一本清穿小说,主角为康熙的六儿子

《十龙夺嫡》写的不错,值得一看。 分给上面的兄弟吧,必竞是他先答。

一本穿越小说,男主是康熙,女主好像叫六月,是腾讯原创小说··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呀

彼岸繁花的清梦蝶舞。

康熙六次下江南分别是在康熙几年?经过了什么地方?

1684年、1689年、1699年、1702年、1705年、1707年。康熙下江南时随行的大臣们不能带家眷。

《名家少年说之陈丹燕》读后感谁会写,六百字以上,跪求各位大神

陈丹燕是一位有着独特视角的女作家,她的文字优美浪漫,带着对孩子们的温柔的关切。 陈丹燕*的《名家少年说之陈丹燕》选取了陈丹燕的数十篇游记和旅途中的摄影作品。作者在描写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时,那种循循善诱的语气像是在给自家的小孩子讲故事,琐碎、细致,饱含启迪,让人在增长见识的同时,开始思考很多问题。 正如作者所说:旅行是一个人日常生活的试金石。在旅行中,你寻找什么东西,被什么景物吸引,就反射出你在日常生活中向往与缺乏什么。 读完这本书,你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想要走出去,看一看这个美丽、博大、好玩的世界。

关于康熙的清穿小说

《桂花香,若初见》作者:warm ice 主角:康熙,瓜尔佳莹冰 很棒的一篇文,以至于看了之后依然甩下四爷党,从此变成了康熙党!一定要看!强烈推荐! 《清扬婉兮》作者:爬犁 主角:康熙,章佳氏·清扬(十三的妈)福全,曹寅 《月到天心处》(做你一天的皇后) 作者:欧阳夏江 主角:佟佳天心,康熙 文文平淡处现真情,很推荐的一本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