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陶潜》赏析大家:骆玉明

2020-11-16 12:00:43上海辞书社_问道国学14:21 7.4万
声音简介

    《饮酒》(其五)

     汉魏六朝-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鉴赏者:骆玉明)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学生版诗词曲鉴赏辞典》和《学生版文言文鉴赏辞典》!

饮酒其一 陶渊明 赏析

陶渊明饮酒赏析

见字表达了诗人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映入眼帘,见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当时悠闲自得的闲适之情。

赏析陶渊明《饮酒》

“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静穆”、“淡远”的志趣

陶潜饮酒的由来?

《饮酒》是陶渊明归隐之初写的组诗共20首,大约写于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秋冬之际。组诗前有一小序,说自己闲居少欢乐,偶尔有好酒,没有不朝夕痛饮的,醉后就题诗数句来消遣时光。这就简单交待了诗产生的背景,说明组诗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的联系,兴至挥毫,皆独立成篇。陶渊明为何要以"饮酒"为题呢?究其竟主要是有两点:其一,因为这20首诗都是酒后所题咏,所以冠以总题为《饮酒》。其二,以饮酒为题,来表达对世事人生的感慨,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平之气。

陶渊明饮酒诗赏析

《饮酒》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绎。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浓缩到“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给读者以理性的启示,整首诗的韵调也更显得隽秀深长。   宋代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首诗正刻画了诗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庐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 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赏析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陶渊明饮酒诗赏析

陶渊明饮酒组诗二十首,你问的是哪首?

陶渊明饮酒诗赏析

《饮酒》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绎。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浓缩到“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给读者以理性的启示,整首诗的韵调也更显得隽秀深长。   宋代朱熹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这首诗正刻画了诗的不同流俗的精神风貌。他不象一般隐士那样标榜超尘出世,而是“结庐在人境”;他置身“人境”,却能做到“无车马喧”,不染世俗之事。原因何在?诗人意味深长地说:“心远地自偏”。心静,境自静。无求名求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宛如在山。这深刻的道理被诗人平淡地说出,亲切感人。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 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饮酒其四 陶渊明赏析

饮酒·其四 陶渊明 〔魏晋〕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译文 栖遑焦虑失群鸟,日暮依然独自飞。 徘徊犹豫无定巢,夜夜哀鸣声渐悲。 长鸣思慕清远境,飞去飞来情恋依。 因遇孤独一青松,收起翅膀来依归。 寒风强劲树木调,繁茂青松独不衰。 既然得此寄身处,永远相依不违弃。 赏析 这首诗在写作上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采用了强烈的对照手法,诗的前六句极言孤鸟的失意,鸟既失群,自然栖惶不安,加之在暮色苍茫中独自飞翔,令人倍感凄凉。再说它徘徊无定,是目之所见;续说它鸣声转悲,是耳之所闻,最后又从其鸣声而推测其心之所思,层叠写来,将孤鸟无地可容的窘迫处境写得淋漓尽致。然“因值孤生松”以下陡然折回,敛归息荫,自然有无限乐趣,更何况在举世无繁荣之木的情况下,得一挺拔劲直、浓荫铺地之青松作为栖息之地,自为理想的乐土,故欲托身于此,千载不离。下六句写鸟的得其所哉也极尽其能事。然惟有在前半极言失意的基础上,才更深刻地感到后半所写境遇的可贵,前后构成了强烈的对照,令诗意更加鲜明,这便是诗歌创作中比照的妙用,相反相成,达到更为感人的效果。

饮酒的赏析

饮酒的赏析如下 一、饮酒的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米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二、全文赏析,这首诗大概作于诗人归隐后不久,题为"饮酒",实际上不过是借以述怀,取其漫然不受拘束之意。诗的开头是矛盾的两句,既然在人间建造住宅,那么肯定难以避免世界上万物的干扰,然而诗人却说亳"无车马喧"的感觉,世俗交往的喧扰丝亳没有,正当读者诧异的时候,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蓄势提顿,展出第三四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原来诗人的心早已远离喧闹不休、令人厌烦的尘世,所以即使身处"人境",亦如同偏僻之地一样。这四句主要阐述"心远地自偏"的道理,但客观之景、主观之情亦寓含其中。这里的"景"是个大的环境—"结庐在人境","情"则是超尘脱俗的心理感觉"而无车马喧",诗人引人注目地刻画了看似矛盾的环境与心态,读者自己便可以去领略"心远地自偏"的道理。下半篇转入对隐居生活乐趣的描写。"采菊东篱",多么自由自在,"悠然见"山,又是何等的闲适惬意。这两句主要是写景抒情,"南山"之景是"采菊东篱下"的诗人,在"悠然"自得的情况下看到的。一个"见"字,信手拈来,不费气力,把"悠然"自得的诗人的视线无意中与"南山"相接的情状,不动声色而又极其传神地表现了出来。主客观的感受被写得贞切自然,诗人淡泊的 心境与幽雅美丽的环境浑然无间紧密契合。接着描绘山间傍晚的风光,着意刻画了群鸟结伴而还的景象,用飞鸟类比诗人弃官隐居园田的事实,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的自我肯定,自我欣慰,使人觉察出诗人对躬耕田园生活颇为自得的心情。这两句的描写平易流畅,明白如话,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余地。诗的末尾,诗人直抒胸臆:"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是脱离世俗的"尘网"而高度觉醒的自白,此时诗人的思想已达到了无须加以辩说的大彻大悟的境界。心情愉快并非出于偶然,但"此中"究竟有什么"真意",诗人并未说出,或许 是用语言难以形容,或许应该让读者去领悟,韵味十足,言已尽而意无穷。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