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俄罗斯民族起源之谜 (3)

2020-11-18 14:03:35人文哲思坊18:33 3601
声音简介

俄罗斯族的起源

“俄罗斯”(Русские)一词起源于欧洲古代一个东斯拉夫部落的名称“罗斯”,俄罗斯族 的先民最早居住在欧洲东部,公元1世纪时被罗马史家称为“维勒底人”,他们居住在维斯杜拉河及波罗的海南岸,从事农牧业,公元6世纪时,已有罗斯之称。10世纪,罗斯大公奥列格控制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周围部落,13世纪,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吞并,归入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元朝文宗皇帝时,曾征调金帐汗国境内的1万名罗斯军人入大都充扈卫亲军,并赐给土地令其耕种,这是历史上俄罗斯人大批进入中国的最早记载,中国的史书中称他们为色目人。从14世纪起,俄罗斯人脱离古代罗斯部族,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莫斯科为中心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在种族分类上,俄罗斯族属于欧罗巴人种。人体特点是肤色白,眼睛呈棕色或蓝色,鼻高、唇薄、细软黄发、身材高大,第三类毛发(胡须、腋毛等)中等发达。中国的俄罗斯族由于与周围民族通婚,体质逐渐变化,具有黄种人特征。 中国的俄罗斯族祖先最早在18世纪初从沙皇俄国迁来的,18世纪后期,由于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残酷统治,大批俄罗斯人迁来中国,尤其是在19世纪末和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更多的俄罗斯人从西伯利亚等地涌入我国新疆北部地区、东北各地。俄国十月革命后,又有一些人为躲避战争,进入中国。那时他们被称为“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俄罗斯族,被确认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同其他各族人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我国俄罗斯族的生活习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基本上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相同。由于俄罗斯族迁来我国的时间不长,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在前苏联国家还有自己的亲友。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之间又恢复了关系,不少人要求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50年代,经中苏两国政府协商同意、并帮助他们陆续迁回家乡。此外,也有部分俄罗斯族迁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地,因为那里也有他们的亲族,因此,中国现有俄罗斯族的人口数量已经不多了。

俄罗斯族的民族语言

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俄罗斯族总人口为15609人。俄罗斯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唯吵滚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等地共约1.4万人,占俄罗斯族总人口的89.40%。 “俄罗斯”一词起源于欧洲古代一个东斯拉夫部落的名称“罗斯”,俄罗斯族的先民最早居住在欧洲东部,公元1世纪时被罗马史家称为“维勒底人”,他们居住在维斯杜拉河及波罗的海南岸,从事农牧业,公元6世纪时,已有罗斯之称。10世纪,罗斯大公奥列格控制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周围部落,13世纪,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吞并,归入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元朝文宗皇帝时,曾征调金帐汗国境内的1万名罗斯军人入大都充扈卫亲军,并赐给土地令其耕种,这是历史上俄罗斯人大批进入中国的最早记载,中国的史书中称他们为色目人。从14世纪起,俄罗斯人脱离古代罗斯部族,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莫斯科为中心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俄罗斯族少女 在种族分类上,俄罗斯族属于欧罗巴人种(白种人)。人体特点是肤色白,眼睛呈棕色或蓝色,鼻高、唇薄、细软黄发、身材高大,第三类毛发(胡须、腋毛等)中等发达。中国的俄罗斯族由于与周围民族通婚,体质逐渐变化,具有黄种人特征。 中国的俄罗斯族早在18世纪初从沙皇俄国迁来的,18世纪后期,由于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残酷统治,大批俄罗斯人迁来中国,尤其是在19世纪末和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更多的俄罗斯人从西伯利亚等地涌入我国新疆北部地区、东北各地和内蒙古东北地区。俄国十月革命后,又有一些人为躲避战争,进入中国。那时他们被称为“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俄罗斯族,被确认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同其他各族人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力。我国俄罗斯族的生活习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基本上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相同。 由于俄罗斯族迁来我国的时间不长,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在前苏联国家还有自己的亲友。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之间又恢复了关系,不少人要求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50年代,经中碰知苏两国政府协商同意、并帮助他们陆续迁回家乡。此外,也有部分俄罗斯族迁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地,因为那里也有他们的亲族,因此,中国现有俄罗斯族的人口数量已经不多了。 俄罗斯族有自己的语言指余和文字,使用俄语俄文,使用斯拉夫基里尔字母,共有33个字母,有印刷体和手写体的区别。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在社会上,他们都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中,在与本民族人交往时,他们也讲俄语,使用俄文 。俄罗斯族语言的特点是: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种。辅音又分为清辅音(声带不振动)和浊辅音(声带震动)。此外,俄语的辅音还可以分为软辅音和硬辅音,二者发音动作基本相同,区别主要在于发软辅音时,舌中部需要向上颚抬起。名词分单数和复数,有词性的变化,有格的变化,动词有式、时、人称、体的范畴。

俄罗斯族的民族舞蹈

俄罗斯族能歌善舞。每逢喜庆之日,或亲朋相聚之时,他们就拉起手风琴,唱起歌,跳起舞来。其舞蹈形式有独舞、双人舞、集体舞等。他们经常举行各种家庭宴会、晚会,参加的人多,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踢踏舞,普遍流传于塔城、伊犁、乌鲁木齐等地。这是一种自娱舞蹈,即兴性很强。舞蹈动作以双脚在地上踢、踏击打节奏为主。跳此舞时,男女老少穿上皮鞋一起参加。用手风琴伴奏,众人围成一圈,用脚尖、脚跟、或脚掌的某一部位击地,发出踢踏响声。妇女们边跳边挥手绢,男人们边跳边吹口哨,拉琴者亦加入跳舞行列边拉边跳。节奏清晰多变,脚下动作灵活而响声大,场面活跃热烈。 踢踏舞奔放的节奏和欢快的情绪,已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喜爱。现在塔城、伊犁等地的汉、回、哈萨克、维吾尔等民族的家庭聚会中,也可以看到跳格巴克的场面。 俄罗斯妇女的头巾舞和男子的赶马车舞颇有特色,深受人们喜爱。民间舞蹈《阿金诺其卡》(单身者)流行于新疆伊宁、乌鲁木齐、塔城等地。其动作特点是单腿跳,技巧很高,多由一或二人表演。

俄罗斯族的民族舞蹈

俄罗斯族能歌善舞。每逢喜庆之日,或亲朋相聚之时,他们就拉起手风琴,唱起歌,跳起舞来。其舞蹈形式有独舞、双人舞、集体舞等。他们经常举行各种家庭宴会、晚会,参加的人多,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踢踏舞,普遍流传于塔城、伊犁、乌鲁木齐等地。这是一种自娱舞蹈,即兴性很强。舞蹈动作以双脚在地上踢、踏击打节奏为主。跳此舞时,男女老少穿上皮鞋一起参加。用手风琴伴奏,众人围成一圈,用脚尖、脚跟、或脚掌的某一部位击地,发出踢踏响声。妇女们边跳边挥手绢,男人们边跳边吹口哨,拉琴者亦加入跳舞行列边拉边跳。节奏清晰多变,脚下动作灵活而响声大,场面活跃热烈。 踢踏舞奔放的节奏和欢快的情绪,已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喜爱。现在塔城、伊犁等地的汉、回、哈萨克、维吾尔等民族的家庭聚会中,也可以看到跳格巴克的场面。 俄罗斯妇女的头巾舞和男子的赶马车舞颇有特色,深受人们喜爱。民间舞蹈《阿金诺其卡》(单身者)流行于新疆伊宁、乌鲁木齐、塔城等地。其动作特点是单腿跳,技巧很高,多由一或二人表演。

俄罗斯族的民族概况

  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俄罗斯族总人口为15609人。俄罗斯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等地共约1.4万人,占俄罗斯族总人口的89.40%。   “俄罗斯”一词起源于欧洲古代一个东斯拉夫部落的名称“罗斯”,俄罗斯族的先民最早居住在欧洲东部,公元1世纪时被罗马史家称为“维勒底人”,他们居住在维斯杜拉河及波罗的海南岸,从事农牧业,公元6世纪时,已有罗斯之称。10世纪,罗斯大公奥列格控制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周围部落,13世纪,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吞并,归入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元朝文宗皇帝时,曾征调金帐汗国境内的1万名罗斯军人入大都充扈卫亲军,并赐给土地令其耕种,这是历史上俄罗斯人大批进入中国的最早记载,中国的史书中称他们为色目人。从14世纪起,俄罗斯人脱离古代罗斯部族,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莫斯科为中心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俄罗斯族少女 在种族分类上,俄罗斯族属于欧罗巴人种(白种人)。人体特点是肤色白,眼睛呈棕色或蓝色,鼻高、唇薄、细软黄发、身材高大,第三类毛发(胡须、腋毛等)中等发达。中国的俄罗斯族由于与周围民族通婚,体质逐渐变化,具有黄种人特征。   中国的俄罗斯族早在18世纪初从沙皇俄国迁来的,18世纪后期,由于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残酷统治,大批俄罗斯人迁来中国,尤其是在19世纪末和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更多的俄罗斯人从西伯利亚等地涌入我国新疆北部地区、东北各地和内蒙古东北地区。俄国十月革命后,又有一些人为躲避战争,进入中国。那时他们被称为“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俄罗斯族,被确认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同其他各族人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力。我国俄罗斯族的生活习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基本上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相同。   由于俄罗斯族迁来我国的时间不长,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在前苏联国家还有自己的亲友。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之间又恢复了关系,不少人要求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50年代,经中苏两国政府协商同意、并帮助他们陆续迁回家乡。此外,也有部分俄罗斯族迁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地,因为那里也有他们的亲族,因此,中国现有俄罗斯族的人口数量已经不多了。

俄罗斯为什么叫战斗民族?是因为俄罗斯人很能打仗吗?

不知何时,网友们喜欢把俄罗斯称为“战斗民族”,因为经常能在网上看到俄罗斯人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来,加上他们彪悍的身形,就给人一种很能战斗的感觉。当然这种说话还是多为调侃,那在历史上俄罗斯人的战斗力究竟如何呢?这也要从不同时期来看。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他们和欧洲的关系在历史上有着说不完的故事,而早期的俄罗斯人也是从被打压中成长起来的。 从世界历史来看,全世界范围内有几百个国家,几千个民族,其中不乏强悍善战的民族,最典型古代的匈奴,突厥,蒙古人等那都是非常强悍,有世界征服者之称的,但是时至今日,没有一个民族成为战斗民族。而世界范围内公认的战斗民族,却只有在古代默默无闻的俄罗斯人。很多人到现在都还不能理解,为何世界几千个民族,只有俄罗斯人成为了战斗民族?这到底是为何呢?其实原因只有三个字。 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战斗民族,只有俄罗斯人一个,其他的都不算。而且对于俄罗斯人的强悍,那是有目共睹。但是从起源来看,俄罗斯人起源于东斯拉夫人的罗斯部落,在古代欧洲那是一个化外民族,被称为欧洲四大蛮族之一,是整个欧洲都看不起的。 而且俄罗斯人的历史非常短,到15世纪才开始建立早期国家,到现在也就是几百年的历史。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不入流的民族,欧洲瞧不起的民族,而且历史很短的民族,却在近代几百年内,强势崛起,靠着自己的拳头和Q支,打下了世界唯一的战斗民族的头衔,而且是让世界都不得不屈服。 在近代俄罗斯人在战争中誓死不退,死战到底,不怕牺牲的情景,到现在都震撼人心。尤其是二战,俄罗斯军队伤亡2400万,不惜代价的赢得了胜利,更是让世界佩服。很多人都不明白,俄罗斯人为何那么拼,俄罗斯人为何这么不怕死,为何能成为战斗民族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只有3个字。 那就是“打怕了”。俄罗斯人在古代欧洲是一个非常可怜的民族,为此只能在欧洲的苦寒之地。而且欧洲的主要民族将俄罗斯人视为奴隶,而东方的民族杀到欧洲,第一站杀得也是俄罗斯人,所以俄罗斯人自古那是被东西方联合绞杀。 尤其是在近代以前,当时的波兰立陶宛,那是经常到俄罗斯烧杀抢掠,甚至直接杀进莫斯科,而且还在俄罗斯实行减丁政策,任意的杀戮。甚至奥斯曼时期的小小克里米亚,都经常到俄罗斯去杀戮,抢掠人口作为奴隶。在当时地中海奴隶市场,俄罗斯人到处都是。 因此,俄罗斯人当时面对的状况是整个民族被不断杀戮,没有被杀的也被贩卖成奴隶,整个都是悲剧和悲惨,毫无未来。正是在这种极端的生存环境下,俄罗斯人被“杀怕了”,因为如果再不反抗,再不强大,那么等待俄罗斯人的将是自我灭亡和消失,这无疑是刺激俄罗斯重新强大的最强大的力量。 所以俄罗斯很快以莫斯科为中心建立国家,而建国之后,极其看重武力。对于战争,那是不惜一切代价要胜利,而之所以这么强,就是因为当初被杀得太狠了,如果不能打败对手,就意味着被对手杀戮。所以胜利,不惜代价的胜利,土地,不惜代价的抢占土地,成为俄罗斯人的唯一目标。 在这种生存压力下,俄罗斯变得无比的强悍,和无所畏惧,战争死战不退,不畏牺牲,所以逐步在战场上打败对手,开始强大起来。因此,近代400年时间,俄罗斯征战400年,打败一切欺辱过俄罗斯的民族,扩大了地盘。而且让世界最强的对手,都倒在了自己的面前,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却打出了一个世界唯一战斗民族的称号。

俄罗斯人成为战斗种族有哪些历史渊源

高寒,是最重要的原因

俄罗斯族简介

应该是斯拉夫族

俄罗斯族是中国人吗

俄罗斯族是中国人。 俄罗斯族是中国人,是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之一,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中国境内俄罗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在社会上,俄罗斯族讲汉语,使用汉文,在家庭内,在与本民族交往时讲俄语,使用俄文。 中国的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经过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长相、风俗和习惯等,已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完全不同。而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俄罗斯族散居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下辖额尔古纳市等地。 俄罗斯族服饰是怎样的: 俄罗斯族服饰,男女款式不同。男子多穿长及膝盖的套头衬衫和细腿裤;妇女夏季穿粗布衬衣,外套无袖、高腰身的对襟长袍,下穿毛织长裙。喜庆节日穿绸制的绣花衬衣。男女都穿毡靴、皮靴和皮鞋。 俄罗斯族男子多穿长及膝盖的套头衬衫和细腿裤,春秋穿粗呢上衣或长袍,冬天则穿羊皮短衣或皮大衣,喜庆节日爱穿彩色衬衣。

俄罗斯族历史简介俄罗斯族是怎么由来的

中国的少数民族还是有非常多的,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生活习惯,当然了,也有很多少数民族的产生有很大的历史故事。就比如一个非常有趣的名族俄罗斯族。说到俄罗斯族,其实,俄罗斯族是当时从沙皇俄国搬迁过来的。来到中国后便发展成为了少数民族。俄罗斯族的建筑也大多都是堡垒似的。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历史上俄罗斯族的历史简介吧! 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俄罗斯族总人口为15069人。俄罗斯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黑龙江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等地共约1.4万人,占俄罗斯族总人口的89.4%。 俄罗斯一词起源于欧洲古代一个东斯拉夫部落的名称罗斯,俄罗斯族的先民最早居住在欧洲东部,公元1世纪时被罗马史家称为维勒底人,他们居住在维斯杜拉河及波罗的海南岸,从事农牧业,公元6世纪时,已有罗斯之称。10世纪,罗斯大公奥列格控制了以基辅为中心的周围部落,13世纪,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吞并,归入蒙古人建立的金帐汗国。元朝文宗皇帝时,曾征调金帐汗国境内的1万名罗斯军人入大都充扈卫亲军,并赐给土地令其耕种,这是历史上俄罗斯人大批进入中国的最早记载,中国的史书中称他们为色目人。从14世纪起,俄罗斯人脱离古代罗斯部族,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莫斯科为中心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 俄罗斯族少女在种族分类上,俄罗斯族属于欧罗巴人种(白种人)。人体特点是肤色白,眼睛呈棕色或蓝色,鼻高、唇薄、细软黄发、身材高大,第三类毛发(胡须、腋毛等)中等发达。中国的俄罗斯族由于与周围民族通婚,体质逐渐变化,具有黄种人特征。 中国的俄罗斯族早在18世纪初从沙皇俄国迁来的,18世纪后期,由于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残酷统治,大批俄罗斯人迁来中国,尤其是在19世纪末和俄国十月革命前后,更多的俄罗斯人从西伯利亚等地涌入我国新疆北部地区、东北各地和内蒙古东北地区。俄国十月革命后,又有一些人为躲避战争,进入中国。那时他们被称为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落被称为归化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俄罗斯族,被确认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同其他各族人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力。我国俄罗斯族的生活习俗、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基本上与俄罗斯的俄罗斯人相同。 由于俄罗斯族迁来我国的时间不长,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在前苏联国家还有自己的亲友。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之间又恢复了关系,不少人要求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50年代,经中苏两国政府协商同意、并帮助他们陆续迁回家乡。此外,也有部分俄罗斯族迁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地,因为那里也有他们的亲族,因此,中国现有俄罗斯族的人口数量已经不多了。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