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曾国藩家书》这碗鸡汤为什么这么好喝?

2023-06-09 09:55:48张宏杰讲史13:50 9.4万
声音简介

自从杰克·坎菲尔德写了《心灵鸡汤》这本书后,鸡汤这个词就流行开来。凡事物极必反,当人人都能随时给你端出一碗鸡汤之后,鸡汤这个词也慢慢走向了反面。


确实,现在社会上鸡汤太多了,不但市场上充斥着廉价鸡汤,而且还出现了很多毒鸡汤,它们逻辑根本不能自洽,以博眼球的标题、似是而非的故事、以偏概全的结论、煽动情绪的措辞,让人片面地认识人生,让人“盲目乐观”。但是很显然,这些廉价鸡汤和毒鸡汤的效果很不好,只能给人打几秒钟鸡血,几秒钟过后,仍然一地鸡毛。所以有人调侃“鸡汤穷三代,励志毁一生”。


但是我还是要端给你一碗鸡汤,《曾国藩家书》这碗鸡汤。


为什么呢?因为这碗鸡汤与众不同。


首先,它是真材实料做成的。我最初对曾国藩这个人感兴趣,就是因为读了《曾国藩家书》。第一次读,感觉《曾国藩家书》不太好读,因为很琐碎,里面什么都写,都是家长里短,今天又和谁借了多少钱,昨天给爷爷寄了几根人参。一点也不高大上。


但是多读几遍,特别是对曾国藩的整个人生有所了解之后,我才开始认识到《曾国藩家书》的可贵。它的可贵在于真实。曾国藩在家书里说的,都是私房话,他原本想不到家书是会出版的。所以里面没有虚构的部分,掩饰的部分。所以,它完全是真材实料。


有人说,别的鸡汤不是真材实料做成的吗?


有,而且特别多。


我们中国人,喜欢造神,也喜欢造鬼。所以我们历史上的人物,基本上就两类,一类是高大全的神,都是超人,全是优点,没有缺点。另一类是鬼,从头到脚都是坏处,一生下来就坏。


所以很多人生故事,人物传记,很多伟人,成功人生,他们的故事都是包装出来的,是经不住推敲的。


比如我们经常说,中国明清有两个圣人,一个王阳明,一个曾国藩。王阳明的人生经历,王阳明留下的事迹当中,有一些就是包装出来的。


有人说,王阳明之所以成为圣人,他的学生们后来给他写的《王阳明年谱》功不可没。这本年谱可下了功夫了,写了三十多年。


结果就把王阳明写成了神。其中有很多暗示王阳明是神仙的地方。比如开头吧,王阳明的妈妈就怀孕十四个月。他一出生,就伴随着一个奇怪的梦。据《年谱》载:“九月三十日。太夫人郑娠十四月。祖母岑梦神人衣绯玉云中鼓吹,送儿授岑,岑警寤,已闻啼声。祖竹轩公异之,即以云名。乡人传其梦,指所生楼曰‘瑞云楼’”。


王阳明的母亲怀孕娠十四月才生产,他的奶奶岑太夫人梦到有仙人在云彩里奏乐,送王阳明下凡。王阳明的祖父因为这个梦,为新生儿起名为“云”,结果却无意中点破了“天机”,导致王阳明直至五岁尚不能开口,一日与群儿玩耍,一神僧路过,暗示阳明不能开口的原委是泄露了“天机”,竹轩公改“云” 为 “守仁”,于是王阳明顷刻就能言了。


当代研究王阳明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束景南教授从对《罗洪先集》《邹守益集》《耳谈类增》以及陆深《海日先生行状》等文献的梳理,论证王阳明诞生的传奇乃是他父亲王华虚造。至于王阳明幼年不能言,后受神僧异人点化的记录,他考证认为是王阳明的爷爷竹轩公的虚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束景南教授的《王阳明年谱长编》。


《年谱》中其他虚构之处,不一而足。《年谱》还记载:“弘治五年(1492),……(阳明)举浙江乡试。是年,场中夜半见二巨人,各衣绯绿,东西立,自言曰:‘三人好作事’。忽不见。已而先生与孙忠烈燧、胡尚书世宁同举。其后宸濠之变,胡发其奸,孙死其难,先生平之,咸以为奇验。”


也就是说,王阳明二十岁那年,去考举人,梦到两个巨人,一个穿红衣,一个穿绿衣,说了一句话,三个人会做好事。后来王阳明和孙燧,胡世宁三个人都在这一科中了举人,几十年后,宁王叛乱,胡世宁向朝廷举服,孙燧在平乱中殉难,王阳明最终把这场判乱镇压下去了。也说明王阳明是神人。


年谱中的王阳明比传说中的诸葛亮还神奇。比如王阳明能求雨。正德十二年,王阳明在汀州府的上杭县祈雨,《年谱》对此记说:“先生方驻军上杭,祷于行台,得雨,以为未足。及班师,一雨三日,民大悦。”


王阳明能禳火。正德五年(1510),他刚升任庐陵县的知县,《年谱》记说:“城中失火,身祷返风,以血禳火,而火即灭。”


王阳明能求风。正德十四年,他听说朱宸濠叛变的事情,希望乘船返回吉安,当时南风甚急,船不能往前,《年谱》记王阳明:“乃焚香拜泣告天曰:‘天若哀悯生灵,许我匡扶社稷,愿即反风。若无意斯民,守仁无生望矣。’须臾,风渐止,北帆尽起。”


王阳明的这些内容记入年谱,首先他自己经常讲述自己的神奇经历,将良知神秘化的结果,其次是他的门人后学竭尽全力对其进行圣化的结果。所以王阳明这个人的特点是从头到脚都非常高大,没有一点错误,没有一点阴影。


所以王阳明这碗鸡汤,有很多副作用。材料不实,容易误导人,告诉人,不用一点点地用功,不需要读书学习,只需要坐在那悟就可以了,悟到了,遍体光明,你一下子就成了圣人了。所以晚明王学也就是心学流行之后,经常有一些人,半文盲,突然就宣称,我悟了,成了圣人了,于是圣人就满街走了。


但是曾国藩这碗鸡汤不是。


曾国藩家书和日记的价值和生命力,在于真实。他在这些文字当中分享了自己最深刻的人生经验,表现了自己最真实的生命状态。所以他不光讲到自己的成功,也讲到自己的失败。他不光分享自己的经验,也解剖自己的缺点。比如他在日记当中经常记载自己好色,经常剖析自己贪财,咒骂自己虚伪。


曾国藩在家书当中经常以自己的缺点为反面教材,鼓励儿子在这些方面超过自己。比如他说,自己平生大病,在于无恒:


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尔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因此要求曾纪泽从小要注意做事有恒,在这方面超过自己。


他甚至不惮提起自己咸丰八年因为向咸丰要官不成在家中气急败坏,与家人争吵、大失风度的一段往事。那一年他向咸丰提出,要不给他一个总督或者巡抚当,他就不出来带兵了。结果咸丰顺手推舟,说你不出来,那你就在家呆着吧,搞得曾国藩心情非常不好,在家里呆了几个月,天天和兄弟们打架。把兄弟们打跑了,他又开始骂兄弟媳妇,而且骂得非常难听。


事后他当然非常后悔,因为他是理学名臣啊,怎么能做出这样乡野村夫的事来。但是他却不怕和曾纪泽说起这个事,还让他们不要象自己学习,而是要超过自己,让乡亲们夸奖纪泽的气量大于父亲的气量:


余因去年在家,争辨细事,与乡里鄙人无异,至今深抱悔憾。尔当体我此意,于叔祖各叔父母前尽些爱敬之心。若使宗族乡党皆曰纪泽之量大于其父之量,则余欣然矣。


所以我们在家书里,能看到曾国藩是怎么一点点改掉自己身上的缺点和毛病,看到他从不完美状态走向成熟。他究竟是怎么实现鱼龙变化的,都记载在家书里。这个过程我们能看得很清楚,这个过程本身,就能给我很大启发。在家书当中,曾国藩会讲他在官样文章中不讲的话,我们能看到他怎么掏心掏肝地向弟弟讲官场的密诀,教他们怎么当官,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他不光是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告诉他们,也现身说法,讲自己的教训。


这是《曾国藩家书》这碗鸡汤好喝的第一点原因,材料真。


《曾国藩家书》这碗鸡汤好喝的第二点原因,是材料简单。


所谓大工不巧,曾国藩为人尚拙,他的人生哲学也很简单。


很多人生哲学,听起来很复杂,让人头大。有一些书,讲一个人怎么改掉性格弱点的,谈起操作要点来,动不动四五十条。


但是曾国藩一生,不谈过高之理。他说的事,都很容易操作。


曾国藩说,“凡道理不可说得太高,太高则近于矫,近于伪”。他对人的接受心理很了解,说“论天下之理,惟易简乃可行”。他也要求自己平日“应事接物时,须从人情物理中之极粗极浅处着眼,莫从深处细处看”


所以他说,如果一个人一生能守定六个字,“莫晏起、不说谎”,肯定就能或多或少成功。“二事虽浅近,而已大有益于身心矣。”


所以曾国藩非常讨厌人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讲一些别人听不懂的道理。他说我平生“恶闻高言深论,但好庸言庸行”。


他反复强调这一点,说:“理不宜深,……愈易愈简愈妙也。……吾辈治心、治身,理亦不可太多,……切身日日用得着的不过一、两句”,“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稍繁难则人不信不从矣。”


曾国藩的家书中,并没有什么“秘笈”,也没有什么“厚黑之语”,并没有提出过太多与众不同的家教信条。他不过是告诉家里人要勤快、早起、节俭,告诉孩子们有恒、有志、说话稳重,告诉弟弟不要争强好胜,遇事要三思。但是这些话经曾国藩嘴里说出来,就显得特别有说服力。因为他自己每时每刻都在践行自己的说法。


曾国藩的家书,和孔子的论语很象,那就是随时随地,因事而教,言之有物,不发空洞高大之语。曾国藩的大弟子李鸿章曾说:“我从师多矣,毋若此老翁(指曾国藩)之善教者,其随时、随地、随事,均有所指示”。我们看曾国藩家书当中,对兄弟和儿子,往往是就具体的事入手,用非常简洁、非常通俗的话说出来,加以指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所以,喝这碗鸡汤,有利无害,没有副作用。


喝碗心灵鸡汤的说说?

1、当你爱上一个人,你总是觉得他也喜欢你。 2、思念不需要结果,只证明心中曾经有人。 3、我不能拯救世界,但我可以伤害别人。 4、梦男神不想要我的结果早上醒来才发现他真的不想要我。 5、有些好朋友不知不觉就疏远了,你甚至不知道为什么。

你喝过的最毒的“鸡汤”是哪一碗?

最毒的鸡汤应该就是心灵鸡汤了,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人在现实的生活中,是需要激励的。因此不少人在闲暇的时候,会选择看一些名人名言,亦或者励志语录。但是往往有些东西根本就是自己无法完成的。毕竟那些适用于名人的语录,真的不一定就适合我们,就比如马总曾经说的:人要多走走,多看看。可是谁不想旅游呢?但是有很多人还拼搏在温饱线,因此就不要谈什么环球旅游之类的了。 第一:人要脚踏实地 不论是工作也好,还是看励志语录也罢,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去做。曾经马可波罗说过: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虽然这句话不少人都非常的向往,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先不说去世界各地游走有多么麻烦,单单是旅游经费方面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大家还是脚踏实地的比较好,心灵鸡汤可以看,但是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如果真的因为相信名人名言,而卖房子去旅游的话,那么回来之后很大的可能就是一无所有啦。 第二:自己要学会努力拼搏 作为一个现代人,面对着这么大的生活压力,一定要学会努力拼搏。名人名言都是成功人士撰写的,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因此真想出人头地的话,还得需要靠自己的努力。俗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将一切零碎的时间好好的整合一下,然后多学习一些文化知识。毕竟每一位成功人士的背后都离不开努力。 所以说作为年轻人,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只有努力的学习东西,不断的创新自己的思维,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天天看心灵鸡汤,不使劲儿努力的话,基本也没什么用。

教育的三碗“鸡汤”,现在的家长们还有必要“喝”吗?为什么?

我个人觉得这些鸡汤只是大人强加给孩子的,孩子是不是真的需要? 我觉得教会孩子怎么认识世界,怎么学会学习更重要。每个人的个性不一样,兴趣点也不一样。这个应该让孩子自己选择。 无论孩子选择什么样的路,大人应该在一旁指导,孩子的思想和意志力发展还不够完善。大人应该正确引导,让孩子有正确的思想,正确的判断力。 所谓的学历,快乐教育什么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其实这种思想不必灌输,平时在教导孩子上贯彻这些精神,自然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来碗鸡汤。

坚持下去,并不是我们真的足够坚强,而是我们别无选择。--并不是我们喜欢一件事情就可以把它做好,而是我们在做的时候,学会了喜欢它。--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可以奉献。这些都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请记住:永远永远永远都不要放弃你自己。—— 丘吉尔

灌一碗心灵鸡汤

秀恩爱

你怎样看天天喝心灵鸡汤的人?

天天喝心灵鸡汤,说明这个人不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想象大于行动

经期可以喝鸡汤吗?

可以的,热汤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经期腹胀、痛经等不适,营养价值也比较高,可以增加免疫力。同时要注意保暖,不指局要吃辛辣刺激食物,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卫生巾,禁止同房,适当运动郑逗派,注意休息,营养均衡,保持愉快心情。喊贺

少喝鸡汤多做事啥意思

  最后我得出一个结论,没钱,那就让自己有钱,有钱了,那就让自己更有钱。于是,我的志向又一次更改了,我立志要成为一个有钱人,不过,在这之前,我得先去睡一觉。有钱没钱,都得睡觉的不是,你不能因为没钱就剥夺我睡觉的权利吧,这可是我仅有的一点权利啊。好,睡了,早睡早赚钱。

天天喝鸡汤好吗

好的,喝些鸡汤健康讲助于提高自身免疫能力流病毒拒门外鸡汤营养丰富美味许家庭鸡汤作滋补佳品同家病往往熬锅鸡汤作补品并所都适宜喝鸡汤鸡汤内所含营养物质鸡油、鸡皮、鸡肉鸡骨内溶解少量水溶性蛋白质、脂肪机盐等汤所含蛋白质仅鸡肉7%左右汤鸡油都属于饱脂肪酸

心灵鸡汤很好喝吗

你好,心灵鸡汤确实是很好喝,但是并没有什么用。 心灵鸡汤现在更多的意思是指心灵上的一种安慰的语言或者是文字。但是这种心灵鸡汤更多的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心灵鸡汤在刚刚听的时候你会觉得很有道理,心确实会很暖,或者是很有冲劲的去看待未来。认为下一秒你可能就会成为成功的那个人。但是其实并没有什么鸟用,他教导不了你又如何去成功。 所以心灵鸡汤虽然好喝,但是并不建议经常去喝,还是脚踏实地的去做好自己的事情比较好。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