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思想十讲 第21集 原始儒家的殿军荀况与《荀子》(一)

2017-04-27 10:26:34博雅人文23:11 3561
声音简介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的轴心时代,诞生了一大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和著作。先秦时代的文化成果奠定了中国学术传统和民族性格。

荀况就是荀子吗??

你这个问题要严格的来说是错的荀子不一定就是荀况,在古代子是对男子的尊称,但是 荀况出名啊,所以荀子就是他,在古代只要姓荀的都可一叫荀子

荀况就是荀子吗??

荀子(xunzi)(前325年-前235年)名况,字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 可见,荀况就是荀子。

荀况是哪个时期的人

战国时期的人是儒学家

荀子是先秦什么学派的

荀子 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前313-前230) 有极强的人文意识。弘扬了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

荀况的主要事例?

荀况即荀子(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荀子墓的荀子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名况,战国时赵国人则孔孟之后的儒学大师,世人尊称之为“荀卿”。他曾游学于齐国,任稷下学宫祭酒。又到楚国,由春申君用为兰陵令。以后辞官,著书立说,死后葬于兰陵。所著《荀子》一书,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荀子幼年时就成为“秀才”,成年之后游学于齐,在稷下学宫三为祭酒,齐襄王时“最为老师”。后来因受齐人之谗而适楚,楚考烈王8年(公元前255年)被当时正封于淮北的春申君聘为兰陵令,后遭谗言被辞,回到赵国,被奉为上卿。真相大白后,春申君思贤心切,固请荀子返楚,复任兰陵令。约前238年,春申君为门客李园所杀,荀子辞官,蛰居兰陵著书讲学,终老其身,去世后葬于兰陵。 荀子究竟死于何年,现已不可考。楚考烈王25年(前238年)春申君死后,荀子家在兰陵,这一点司马迁《史记·孟荀列传》中有明确记载,故荀子卒年在前238年以后,《苍山县志》考为荀况约公元前230年病逝,葬于兰陵,而当代著名思想史家侯外庐则认为“直到秦朝统一,他还在世”。

关于荀子的故事介绍 孔子与荀子是什么关系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常识人物篇。

《荀子.儒效篇》的内容

《荀子 儒效》中的“儒效”的意思是什么?求教方家指教!

摩诃婆罗多的剧情简介

故事从婆罗多族后裔,象城国王福身王开始。福身王恋上渔女贞信,太子天誓为父亲的幸福甘愿放弃王位。后贞信之子奇武暴毙,贞信找来自己婚前私生子广博仙人,与奇武的两个遗孀生下持国与般度。持国天生眼瞎,由般度继位。后般度因身中诅咒,让位于持国,自己去林中苦修。持国娶妻甘陀利,生下百子;般度娶妻贡蒂、玛德利,后因诅咒不能与女子交欢,让妻子使用咒语召唤天神,替他生下五儿子。持国百子称为俱卢族,般度五子为般度族。 此后的故事便是围绕俱卢族与般度族之间的王位争夺展开。剧情基于史诗《摩诃婆罗多》,详情可参见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全译本(1-6卷)内容介绍。

兴县有哪些名人?

兴县的名人很多,主要有孙嘉淦、高如星、牛友兰、刘少白等,我主要说一下我了解的这几个人。 首先是孙嘉淦,他是清朝时候的官员,他从小在家境贫寒的环境下,辛苦读书,并且在他的不断努力下最后是考中了进士,接着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升官至副都御史,还有兵部侍郎以及工部尚书兼署翰林掌院学士,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升官是必要的,再者就是他的著作真的很有价值,不管是在文学上还是在学术上。我搜集到的一些书目有《周易述义》、《诗经补注》、《近思录辑要》、《南华通》、《南游记》等。 接下来就是这位著名的革命思想教育家—— 牛友兰,是晋绥边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牛友兰曾经在北京京师大学堂上学,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学。在当时,基本上能够北京京师大学堂上学的就很有前沿思想,所以牛友兰他就在兴县创立的当时的兴县中学,也就是1925年。不过这件事情在当时,震惊了周围各县,很多人就前来求学,慢慢的这个学校就发展起来了,一开始招收的班级有几个,后来达到了八个班,大约几百名学生。 除了弄学校之外,牛友兰更突出的贡献就是对当时革命的贡献,当时八路军到达晋西北开辟根据地。牛友兰为了我们的革命,他曾经捐献银元2.3万元,支援当时的抗日政权开办兴县农民银行。并且牛友兰这个人的思想很前沿,他还鼓励子女们参加革命,为革命做贡献。 兴县的名人很多,但是我对牛友兰还是了解比较多一些。他不管是在革命方面,还是在教育方面,都为当时的做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对古人要怀有敬佩之情,更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和品质,不断的完善我们自身。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