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思想十讲 第32集 伟大的智者老子与《道德经》(五)

2023-08-07 12:29:06博雅人文23:53 2654
声音简介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先秦时期是中华民族的轴心时代,诞生了一大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和著作。先秦时代的文化成果奠定了中国学术传统和民族性格。

先秦诸子论德八则讲述什么

主要讲了先秦诸子关于仁义道德的看法。 具体而言: 1、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5、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6、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有谁知道先秦诸子的读后感?

两个字 有智慧

关于先秦诸子的小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先后到了卫、陈、蔡、楚、宋等国,宣扬其政治抱负,但皆不得要领。 孔子不能伸展自己的抱负,心灰意冷,遂返回鲁国,是为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已六十八岁。自此以后,他潜心讲学和著书,在此其间与弟子重新编订了《五经》和撰写《春秋》,为的是要记载春秋时代所发生的大事,阐发儒家的价值观。其一生主要贡献在于,奠定了教育的基础,倡导“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些开明的启发式教育方法,以及他对于思想领域的开创

先秦诸子有哪些特点?

先秦诸子具有鲜明的特点。思想上,它们都坚持独立拍李思考,各抒己见,放言无惮。如孔子提倡仁义礼乐,墨子主张兼爱尚贤,庄子主张自然无为,韩非子则大倡法术势。与之相应,文风上也各具个性和风格。如《论语》简括平易、迂徐含蓄,《墨子》质朴明快、善于类推,《孟子》气势恢宏、辞锋雄辩,《庄子》汪洋恣肆、文思奇幻,《荀子》浑厚缜密、比喻繁富,《韩非子》严峻峭拔、论辩透辟。语言上,它们都善用比兴老贺举,深于取象。如《庄子》“寓言十九”,引物连类,取象之深厚,为诸子之最。在文体发展上,先秦诸子散文首先确立了论说文的体制。从语录体的有观点无论侍碧证,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专题论说文,显示了我国论说文发展的大致风貌。此外,先秦诸子散文中一些故事叙述,颇类小说,为后世的叙事文学供了营养。 先秦诸子散文,在思想和创作上,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等都产生了极为深远影响。

先秦诸子是什么?

指各种学说代表人,如墨子,孔子,韩非子

先秦诸子是什么意思?

先秦笼统的说是指春秋战国时期 先秦诸子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诸子百家)

先秦诸子

先秦诸子 我刚学的呢 说不来哦 跟上面的老兄说的差不多

高二先秦诸子选读四字成语

执迷不悟 拼音: zhí mí bù wù 简拼: zmbw 近义词: 顽固不化、一意孤行、屡教不改 反义词: 迷途知返、浪子回头、悬崖勒马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 执:固执,坚持;迷:迷惑;悟:觉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出处: 《梁书·武帝纪上》:“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赫,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例子: 快叫田见秀跟众贼将前来投降,不要~,自走绝路!(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九章)

先秦诸子散文哪四家成就最大

  根据文学评论家的普遍观点,先秦散文中墨儒道法四大家成就最大,有关的解释如下:   一、综述:   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在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有儒、法、道、墨四家。】   二、详细解释这四大家的代表作品:   1、儒家代表作: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风格是语言简练,含义深远,雍容和顺。其中许多形象化的语言,往往包含着深远的社会和道德含义。例如,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既是对松柏的礼赞,又是对一种坚强人格的称颂,形象与哲理交融在一起。   《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端锋芒显露。例如,《孟子·梁惠王下》中记述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孟子对齐宣王所问"齐恒晋文之事"避而不言,却引齐王谈论王道。在对话中,孟子经常连连发问,步步紧逼。他的雄辩锋芒,有时竟使得"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的文章还善用比喻。他在谈及不能和不为的区别时说:"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他所用的比喻常常是多样的,有时整段用,有时全篇用。就象"鱼,我所欲也",就是层层深入,运用曲折的比喻揭出所论主旨。   2、墨家代表作:   《墨子》一书,语言质朴,但有很强的逻辑性,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又经常从具体问题的争论中作出概括性的总结。例如,《非攻》篇中说:"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人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以下又从盗窃别人鸡狗说到,侵略他人国家,指出这些行为的本质都是"亏人自利"的不义之举。这样的由小及大,层层推进,既是演说,又是比喻,论证明白而严谨。   3、道家代表作:   《庄子》:在先秦思想中,庄子的思想具有一种虚无主义色彩。在先秦散文中,《庄子》是最具风格的。大量的采用虚构的寓言故事,来说明思想论点,这是《庄子》的一大特色,《庄子》想象神奇,在古代散文中独树一帜。《庄子》寓言丰富,并且很多出自作者自创。这些寓言也不是简单的比喻,而是有着奇幻斑斓的色彩。诸子图像写河伯看到"秋水将至,百川灌河"的景象,便"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当他来到北海,看到大海的浩瀚天际,这才感到天外有天,自己的沾沾自喜是笑的。接着通过与河伯的对话,又道出宇宙之大,大海在其中也是渺小的等的道理,既是寓言,又有壮阔的景物描写,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还有,写诸侯间的战争时说:有两个国家,一个建在蜗牛的左角,一个建在蜗牛的右角,"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可返"象这样的奇幻的想象,在《庄子》中还很多。   4、法家代表作:《韩非子》的文章注重论述,论事证理切中要害而又精辟深刻。在先秦诸子中,韩非子的分析力最强。有一篇写亡国的理由,竟写了47条之多。他的文章中也大量引用寓言故事和历史知识,我们今天还在运用的成语,如守株待兔、买椟还珠等,都出自《韩非子》。

先秦诸子 都有哪些呢?

孔子 孟子 老子 韩非子 墨子 庄子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