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世界观(3)

2023-09-14 22:59:12书意_婷婷又玉立09:46 265
声音简介
对于修行人来说,一旦超越自性见,安住在空性境界中,所谓的大和小不过是梦幻泡影而已。既没有实在的大,也没有实在的小。我们平时感受到的所谓大小、轻重、美丑、贵贱等等,以及由此带来的一切障碍,其实都来自我们的心,来自我们的执着。

请问:观心法门出自哪部佛经?

所有佛经讲的一样。

佛教生死观

佛教主要的思想之一就是“诸行无常”,无常、无我、空是佛法的基本要素,即一切有情众生乃至外界的世界,都是处在变异、运动、假合的状态,从生到死,构成生命存在的一个过程,谁也逃不脱;有成必有坏,任何物质世界也都只是存在的过程,没有什么可以恒久。而轮回,则是生命之流的表现:我们死后意识通过结生的力量而进入各个新的环境,产生不同的生命形式,就是六道,结生的力量则是来源于爱和欲的造作。 视自己的观察点而定,有的小生命生死就在几妙钟,有的生物可以存活数百年。在他们自己的生命意识里,无论是几秒钟,还是几百年,都是一生、一世,乃至三生、三世、无数生、无数世。而一部佛经中曾这样说;生命在呼吸之间。所以一生一世从宏观来看是很简单很容易就结束的。 但无论这一生有多久,该死的仍然会死去,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无常、无我、空,是由此而可以理解到的。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生命就是我们当下的感受和觉悟,失去现在的反思、发现、向往,就谈不上过去与未来。只要有这颗觉察、依止当下的心,我们的生命之流就会不断灭,永远更新。

应作如是观在佛语中是什么意思?

应该这样去观察。

女人是不是带如来佛,那为什么不可以带观音?

男戴观音女戴佛~

佛心自观的典故?

佛心自现说的是你看别人是什么,就说明你自己是什么。 发明这句话的高僧其实心中还没有完全抛弃嗔念,还有争强好胜之心,别人说什么,做什么,都是虚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都是空的,有何分佛,人,又有什么自己,他人,连自己都没有,又有什么佛心,没有佛心又何必自现。 正如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乃是心动,一样。佛家的最高境界不就是,心外无物,心内也无物么,又何必心中有物,心中有动呢。 正如无欲则刚,如心中无刚这个字,不更是圆满么,圆满两字,又显出了我心中的物,还是有欲。 万法自然,自然无欲。

佛教生死观

佛教主要的思想之一就是“诸行无常”,无常、无我、空是佛法的基本要素,即一切有情众生乃至外界的世界,都是处在变异、运动、假合的状态,从生到死,构成生命存在的一个过程,谁也逃不脱;有成必有坏,任何物质世界也都只是存在的过程,没有什么可以恒久。而轮回,则是生命之流的表现:我们死后意识通过结生的力量而进入各个新的环境,产生不同的生命形式,就是六道,结生的力量则是来源于爱和欲的造作。 视自己的观察点而定,有的小生命生死就在几妙钟,有的生物可以存活数百年。在他们自己的生命意识里,无论是几秒钟,还是几百年,都是一生、一世,乃至三生、三世、无数生、无数世。而一部佛经中曾这样说;生命在呼吸之间。所以一生一世从宏观来看是很简单很容易就结束的。 但无论这一生有多久,该死的仍然会死去,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无常、无我、空,是由此而可以理解到的。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生命就是我们当下的感受和觉悟,失去现在的反思、发现、向往,就谈不上过去与未来。只要有这颗觉察、依止当下的心,我们的生命之流就会不断灭,永远更新。

佛教生死观

佛教主要的思想之一就是“诸行无常”,无常、无我、空是佛法的基本要素,即一切有情众生乃至外界的世界,都是处在变异、运动、假合的状态,从生到死,构成生命存在的一个过程,谁也逃不脱;有成必有坏,任何物质世界也都只是存在的过程,没有什么可以恒久。而轮回,则是生命之流的表现:我们死后意识通过结生的力量而进入各个新的环境,产生不同的生命形式,就是六道,结生的力量则是来源于爱和欲的造作。 视自己的观察点而定,有的小生命生死就在几妙钟,有的生物可以存活数百年。在他们自己的生命意识里,无论是几秒钟,还是几百年,都是一生、一世,乃至三生、三世、无数生、无数世。而一部佛经中曾这样说;生命在呼吸之间。所以一生一世从宏观来看是很简单很容易就结束的。 但无论这一生有多久,该死的仍然会死去,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无常、无我、空,是由此而可以理解到的。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生命就是我们当下的感受和觉悟,失去现在的反思、发现、向往,就谈不上过去与未来。只要有这颗觉察、依止当下的心,我们的生命之流就会不断灭,永远更新。

小孩念佛可以观佛的样子吗

这个要看他自己的天眼是不是能打开,如果打开也许能看到。一般小孩子的天眼都是没有关死的。六岁之前的小孩,是有可能看到一些的。 如果你是说,可不可以看佛像,或者有佛像的图片,这个没问题。可以看。给她讲讲佛的一些故事。尤其是未来佛,也就是弥勒佛的事。因为,过去现在佛都已经过去了,现在已经是末法时期的尾声了,未来佛住世时期。

边念佛边观想佛,可以吗?

可以,“观想”比“口念”更重要 观想佛的时候,对其他的杂念的对治效果更好,所以观想优于口念。 “想”是更真实的自己,“语言”可以撒谎,可以口是心非。 但“想”对自己来说,是更真实的部分。其摄心的效果更好。

哪些佛经是讲中观思想的佛经?

《中观论》即《中论颂》。阐述缘起性空深义,揭示生死解脱根本,为三乘共遵之门。《中论颂》为龙树重要的代表作,畅演中道,中观论摧破执空执有的异说,使大乘不再依傍於小乘部派,而能卓然自立,自成大乘中观一格。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