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节目《什么,太湖结冰啦!公元1111年北宋人也曾这样尖叫》

2023-07-01 20:37:34布衣豆腐12:27 2.9万
声音简介

寒潮来临,江南进入了少有的寒冬低温,无锡苏州的网友们一夜醒来,纷纷在自己的朋友圈发现,自己熟悉的流淌着温情与水的太湖,竟然结冰了。以前江南人需要买票排队才能看到的冰雕景观,如今满眼都是,而且免费,管够!


但是今天还不是本世纪太湖冻得最厉害的一年。20161月,无锡迎来21世纪最低气温-8.6℃。当年太湖整片结冰的场景据说让人矫舌不下。




  根据资料显示,历史上,太湖结冰,清代就发生了多次,专家介绍说,江苏、安徽两省大致以顺康雍乾时期、咸丰末年同治初年、光绪中期为三个寒冷期。顺治十一年冬,吴江,冬大寒,太湖冰厚二尺。松江府,泖淀冻合数日,人行冰上。康熙九年望江大雪,城中深数尺,湖池冻冰约六尺。康熙二十九年冬,吴县严寒大雪,河道结冰断流。乾隆二十三年,太湖结冰一个多月。咸丰十一年冬吴县大雪,平地积四五尺,太湖冰半月乃解。光绪十八年,青浦县吴松江结冰经旬不解。嘉定县河港结冰,河上可以行人。光绪十九年,吴县大雪,太湖结冰厚尺许,虽力士椎凿不能开船。可见有清一代,太湖结冰已经是家常便饭,清代人经常能够领略太湖瞬间凝固的表情。


 但是史料中,太湖结冰的第一次记载,却是远在宋代。十二世纪初期,中国气候加剧转寒,这时,金人由东北侵入华北,取代契丹人,成为北中国的主人,占据淮河和秦岭以北地方,以现在的北京为国都。宋朝(南宋)国都迁杭州。公元1111年第一次记载江苏、浙江之间拥有2250平方公里面积的太湖,不但全部结冰,且冰的坚实足可通车,这个记述出自元代陆友仁《砚北杂志》的记述之中。陆友仁是元代书法家、藏书家。字友仁,一字辅之,号研北生。本人就是吴郡人,所以应该就是亲身经历,具有说服力。




这个史料,被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竺可桢先生选用在他著名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这篇惊世骇俗的论文,是他数十年深入研究历史气候的心血的结晶,不但博大精深,严谨缜密,才气横溢,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不吝溢美之辞: “每读一遍使我觉得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为多年所少见的作品,理应侧身于世界名著之林。”在这篇论文中,他充分利用了我国古代典籍与方志的记载,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文章指出: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的二千年间,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温度大致比现在高2℃,一月温度约3—5℃;此后的一系列冷暖变动,幅度大致在1—2℃,每次波的周期,历时约400年至800年;历史上的几次低温出现于公元前 1000年、公元400年、1200年和1700年;在每一400年至800年的周期中,又有周期为50—100年的小循环。温度变动的幅度0.5— 1℃。




历史上的几次低温中,比较近的两次,一是公元1200年,一是1700年,而公元1111年正是第一次记载太湖全部结冰,足可通车的那个时候,而1700年是清代康熙三十九年,正是我们在节目开始的时候所追述的,太湖结冰频繁的清代顺康雍乾时期。可见,历史的事实,正处于竺可桢先生的学术射程之内。


在阐述太湖第一次结冰的宋代,竺可桢先生还从古代文献诗歌中梳理挖掘出那个时代气候变冷的其他史料信息,他说,宋代名著的梅盉大公,梅妻鹤子的宋初诗人林逋bu隐居杭州曾经以咏梅诗而得名。但在十一世纪初期,华北已不知有梅树,梅树只能在西安和洛阳皇家花园中及富家的私人培养园中生存。他从苏轼苏轼咏杏花的诗中有“关中幸无梅, 赖汝充鼎和”的线索,了解了苏轼对梅在关中消失的惋惜。同时,从苏轼同时代人王安石在咏红梅诗中的“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一句,了解到王安石嘲笑北方人常误认梅为杏,由宋人诗歌中呈现的物候常识,从中窥见见唐宋两朝温寒的不同。


在经过十三世纪初和中期比较温暖短暂时光,元代的冬季又陷入了严寒。竺可桢根据江苏丹阳人郭天锡日记发现,公元1309年正月初,他由无锡沿运河乘船回家途中运河结冰,不得不离船上岸。而从元代陆友仁《砚北杂志》中,竺可桢发现了公元1329年和1353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人可在冰上走,橘尽冻死。这是太湖结冰记载的第二次和第三次。




随后,竺可桢从金代诗人蔡珪在《撞冰行》中发现,公元1153一1155年,金朝派遣使臣到杭州时,靠近苏州的运河,冬天常常结冰,船夫不得不经常备铁锤破冰开路的情形,“扬锤启路夜撞冰,手皮半逐冰皮裂。”他从南宋诗人范成大《范石湖集》卷十二《燕宾馆》诗自注中发现,公元1170年范成大被派遣到金朝,他在阴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到北京,当时西山遍地皆雪,他赋诗加以纪念。由此他总结说:苏州附近的南运河冬天结冰,和北京附近的西山阳历十月遍地皆雪,这种情况现在极为罕见,但在十二世纪时,似为寻常之事。


在竺可桢的跨学科气候研究中,充满着对学术研究的奇妙创见与激动人心的治学快乐。1930到1931年,在山东历城县发掘龙山文化遗址。在一个灰坑中找到一块炭化的竹节,有些陶器器形的外表也似竹节。竺可桢从中敏锐地发现了气候蝴蝶翅膀的颤动,因为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竹类的分布在黄河流域是直到东部沿海地区的。


又比如,《左传》鲁桓公十四年,鲁成公元年,鲁襄公廿八年均载“冬无冰”,可见位于山东地区的鲁国在过冬的时候,冰房得不到冰;而像竹子、梅树这样的亚热带植物,在《左传》和《诗经》中,常常被提到。由此可以知道,春秋时期气候开始转暖。


 还比如,文中指出,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为什么呢?因为根据史料,有几次冬天严寒,晚春国都洛阳还降霜降雪,冻死不少穷苦人民。但东汉冷期时间不长。当时的天文学家、文学家张衡曾著《南都赋》,赋中有“穰橙邓橘”之句,表明河南省南部橘和柑还是十分普遍。根据唐代李德裕《瑞桔赋·序》介绍可知,直到三国时代曹操在铜雀台种橘,只开花而不结果,看来,气候已比汉武帝时代寒冷。又根据《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记载,曹操的儿子曹丕,在公元225年到淮河广陵视察十多万士兵演习,由于严寒,淮河忽然冻结,演习不得不停止,记住喔,这也是我们所知道的第一次有记载的淮河结冰。那时气候已比现在寒冷了。




在冷兵器时代的古代,淮河结冰,太湖结冰,黄河结冰都会引发各种安全的隐患,唐朝诗人屈同仙就曾经在《燕歌行》中咏叹道:汉兵候月秋防塞,胡骑乘冰夜渡河。冰面冻结,使得平时作为天堑的大江大河顿时丧失了防卫的作用。据说北周的宇文泰为了防止北齐的高洋冬天趁黄河冰冻而渡河攻击,每到黄河结冰时就派人砸开黄河冰,直到有黄河水重新有涌动,宇文泰才放心。


在宋徽宗宣和七年秋季,金兵南下,那年严寒早到,黄河一夜之间结了冰,金人乘机渡过黄河,侵犯晋宁、丹州,又渡过清水河,攻破潼关,秦、陇一带人心惶惶。都是这个道理。


千年后的今天,大家坐在暖意融融的家中,太湖冰冻,银装素裹,已然成为一种美丽的景色。


文本+音频:布衣豆腐

插图:唐鼎华

爱为什么这么痛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鼓足勇气大胆表白 种痛会减轻否则 只有继续痛下去而且还极有能与爱情失之交臂

答辩1111****1111****1111****1111****1111****

我们学校答辩简单知道了答辩前我也听说难开始答辩才知道和开题报告答辩样(知道学校有没有开题答辩)上去把自己主要内容弄了些讲下例:弄得几种技术方法之类讲讲弄了方法技术弄得系统之类讲讲有模版能实现有用等等 老师时间忙用讲太多讲多了老师也烦好几上老师听久了也没精神听问 我答辩时主要答辩组长人问其老师少问(除非组长懂方面)组长说过了行用管其老师实行给老师说说好老师会让过过也有责任

愚人节1111****1111****1111

不要愚人吧 会伤害友情的~~~

舌尖上的北宋女主有几个

舌尖喊稿渗上的北宋女主有1个。舌尖上的北宋女主是厨娘宋五嫂。《舌尖上的北宋》是一本历史小说,作者是梦回东京。宋朝的人们已经摆脱了饥饿的威胁敬轮,因此人们有了更多郑脊的时间和心思,来研究美食,研究烹饪之道,来发明各种美食,来满足大家舌尖上的享受。

冥王神话1111****1111****

首先,额外说一下个人认为LC中黄金圣斗士最强的应该是小狮子,一个人放出雅典娜之惊叹,这是可以击破处女座的奥义天舞宝轮的存在 楼主说的处女和双子兄弟是在同一水平线上,但处女和双子谁更强这是网上撕逼了十年的话题,我也不好妄下定论 个人认为若论小宇宙强度与招式威力双子是强于处女的,但考虑实战与招式的实际效果处女应该比双子强一点 至于教皇兄弟二人站在巨蟹座黄金圣斗士(虽然白礼是祭坛座白银,但两人实力相差不大)的角度来说是有史诗级加强,但无奈LC里强者云集,所以赛奇和白礼大致是黄金中游偏上的实力,难以和处女,双子相提并论

北宋元年是那一年

北宋建立于公元960年。

哪些评书,比较有意思?推荐一些1111****1111****111

《拯救辞书》

作文雨中的故事i !1111****1111****

细雨霏霏,天色朦胧。与好友漫步在同一把伞下,望雨丝随伞沿落下,叙旧事于小城街 角。 --题记 坐窗前,看那与一滴滴落下,如天使的泪般晶莹。顺屋檐滑下的雨,轻轻地敲打着窗外的 水泥台,点点的声音如璎珞敲冰般清脆,看着那些细雨竟醉在自己的梦中。醒来时便茫然地望了 望手表。 二点二十四分。到了。 好不容易从人海中找到了小苏。三年。这个时间不长也不短,长到让小苏原本泼辣的性格 转变成温柔,短到竟没让时间耽误到一直无限延长的友情。 时间本可以摧毁一切,但我们永不会因时间而搁浅。小速,这是你三年前说的话,你还记 得么? 当然记得。小苏轻启唇齿,柔柔地笑了。那就好,你记得就好。 小苏本来就流畅的口才被这细雨感染,她就那么给我讲了南方的雨。 小苏说,南方的雨一定要打在青石板上,不然就没有一点可讲的价值了。最有意思的便是 在下着细雨的古街中漫步。有青石板的地方一定会有老房子。看罩在老房子上那薄薄的一层烟 雾,一片朦胧的景象沉在心底。现在的雨下在这钢筋混凝土的喧闹城市,有什么美可言?那些片 片青老的古瓦,那些错落有致的房子,那些清凉的青石板……都被旧时光凝滞在似乎很遥远的年 代。 那蒙蒙细雨也让路上的青石板变得清凉,但也掩饰住了他经历的沧桑。与顺着老房子的屋 檐流下,如珠帘般轻柔,像是在承接着一个重要的使命。 小苏说,她去过徐厝巷。看见过一个大石缸。雨盛在那里,水面就一直在荡漾。与在古街 上的飘洒就那么刻在了她的记忆里。我点头。低头看着地上的积水,从伞沿滑落的雨珠无声的开 在地上,飞溅起点点的涟漪。 雨里,记忆里,你我同在一个伞下,漫步街头,身后留下的水迹似乎证明了你我永不分开 的友情。

湖北人回答 你们湖北人是什么性格?

什么性格都有

儿童呼啦圈教程?

首先把呼啦圈放在孩子身体的正确位置,让孩子在腰下摆的位置进行旋转,并且要控制好呼啦圈。 开始转呼啦圈后,必须要确定把呼啦圈向左方或者右方推动。一旦呼啦圈开始转动,孩子的身体也要随着呼啦圈摆动,孩子的臀部摆动要和呼啦圈转动的方向要一致,这样就会让呼啦圈围着孩子的腰部和腰部以下的位置旋转摆动起来了。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