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谋略传》第一兵法谋帅刘伯承3

2021-02-19 05:00:18人文社科大讲堂18:58 526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49 喜点
声音简介

兵法和谋略,有什么区别?

兵法是谋略的一种吧,谋略的的范围很广,是一种概括,设计各个方面,就只兵法而言就是一种谋略,在具体来说,排兵布阵,粮草运输,都是一种谋略

空城计和纸上谈兵是谋略故事吗?

空城计和纸上谈兵是谋略故事。 一、空城计的故事 空城计是关于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故事。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 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 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二、   纸上谈兵的故事 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 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 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上兵伐谋是什么意思 上兵伐谋是什么

大意是:最高境界的军事行动是运用智谋,不是死打硬拼。

孙子兵法里的:谋定后动。是什么意思?

拿定主意再去做!

上兵伐谋开头成语

谋开头成语 :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谋财害命、 谋而后动、 谋虚逐妄、 谋道作舍、 谋定后战、 谋无遗谞、 谋臣猛将、 谋事在人、 谋夫孔多、 谋逆不轨、 谋臣如雨、 谋谟帷幄

上兵伐谋开头成语?

谋开头成语 :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谋财害命、 谋而后动、 谋虚逐妄、 谋道作舍、 谋定后战、 谋无遗谞、 谋臣猛将、 谋事在人、 谋夫孔多、 谋逆不轨、 谋臣如雨、 谋谟帷幄

上兵伐谋 类似的成语

上兵伐谋 [shàng bīng fá móu]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解释】: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故上兵伐谋翻译

翻译: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谋取胜。原句出自于春秋时期兵法家孙武的《孙子兵法》。 1、字词解释: (1)故:所以;因此。 (2)伐谋:破坏敌方施展的谋略。一说以谋略战胜敌人。 2、原文: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 白话译文: 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谋取胜,其次是以外交手段挫敌,再次是出动军队攻敌取胜,最下策才是攻城。攻城为万不得已时才使用。制造攻城的蔽橹、轒辒,准备各种攻城器械,需要花费三个月的时间。 扩展资料: 赏析: 《孙子兵法》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都有研究。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什么叫上兵伐谋

我用我自己的话说,简单一点: “兵”在这里有两个意思:一是“军事行动”,二是“士兵”。 “上兵发谋”中“上”的意思是“最好的”,“兵”的意思是“军事行动”那整句的意思是“最好的军事行动是利用谋略来取胜的”。 “次之伐交”意思是“通过外交手段来取胜,也是不错的办法”。 “中兵发兵”意思是“通过士兵的拼杀来取胜,只能是一般的策略,不太好”。 “下兵伐城”意思是“到了我们不得已去围着别国的城池打战的那个时候,我们的军事行动已经是很糟糕的了”。 “发谋”的意义在于“不费一枪一弹,不死伤一人,就可以战胜那个国家或对方”,可以通过离间其统治集团内部成员,收买等各种手段达到! 刘备取得徐州,是通过淘谦转让的。而淘谦为什么会把徐州转让给刘备呢,就是刘备运用了谋略,让淘谦信任他并且心甘情愿的把徐州给他,而刘备也就没花什么力气,把徐州弄到手了!

上兵伐谋的出处

【出处】《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注解】 ① 上兵伐谋:上兵,上乘用兵之法。伐,进攻、攻打。谋,谋略。伐谋,以谋略攻敌赢得胜利。此句意为:用兵的最高境界是用谋略战胜敌人。 ② 其次伐交:交,交合,此处指外交。伐交,即进行外交斗争以争取主动。当时的外交斗争,主要表现为运用外交手段瓦解敌国的联盟,扩大、巩固自己的盟国,孤立敌人,迫使其屈服。 ③ 修橹韫:制造大盾和攻城的四**车。修,制作、建造。橹,藤革等材制成的大盾牌。韫,攻城用的四**车,用桃木制成,外蒙生牛皮,可以容纳兵士十余人。 ④ 具器械:具,准备。意为准备攻城用的各种器械。 ⑤ 距堙:距,通“具”,准备;堙,通“堙”,土山。为攻城做准备而堆积的土山。 ⑥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胜,克制、制服。忿,忿懑、恼怒。蚁附之,指驱使士兵像蚂蚁一般爬梯攻城。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