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黄元吉注 第十章 专气致柔

2021-03-10 07:35:27一真厚德22:42 72
声音简介

第十章 专气致柔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dí)除玄览,能无疵(cī)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hé),能无雌(cí)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ch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此章开口即说炼精化气之道。既得精气有于身,既要一心一德,而不使偶离;离则精气神三宝各自分散,不能会归有极,以为炼丹之本。故太上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夫营者,血也。血生于心、魄藏于心,其必了照丹田,一心不动,日魂方注于月魄之中,月乃返而为纯乾。此由心阳入于肾阴,神火照夫血水,虽水冷金寒,却被神火烹煎,而油然上升,自蓬勃之不可遏(è)。至人知此玄牝为天地之根,于是一呼一吸之间,微阳偶动,取一眼觑(qù)定,一手拿住,运一点己汞以迎之,左旋右抽,提回中田,凝聚不散,即载魄而返,抱一而居,不片刻间,而真阳大生,真气大动矣。由是运行河车,由虚危穴起火,引至尾闾,敲九重铁鼓,运三足金蟾(chán),上升于顶——俱要一心专注,不二不息——及至升上泥丸,牟(móu)尼宝珠已得,若不于此温养片刻,则泥丸阴精不化,怎得铅汞融和,化成甘露神水,以润一身百脉?既温养泥丸矣,复引之下重楼、入绛(jiàng)宫,即午退阴符也。但进火之时,法取其刚,非用乾健之力,真金不能升;退符之候,法取其柔,非以柔顺之德,阳铅依然散漫,不能伏汞成丹。故曰:“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其意教人阴生午后,一心朗照,任其气机下降,如如自如,了了自了,却不加一意、用一力,此即坤卦柔顺利贞,君子修行之道也。至降宫温养,送归土釜(fǔ),牢牢封固,惟以恬淡处之,冲和安之,一霎(shà)时间,气息如无,神机似绝,此致柔也。温养片晌(shǎng),神气归根,自如炉中火种,久久凝注,不令纷驰,自然真气流行,运转周身,一心安和,四肢苏软,不啻(chì)婴儿之体,如絮(xù)如缕,有柔弱不堪任物之状,此足征丹凝之象。从此铅汞相投,水火既济,又当洗心涤虑,独修一味真铅。苟心一走作,丹即奔驰,不惟丹无由就,即前取水乡之铅,亦不为我有。《清净经》云:“心无其心,物无其物。空无所空,无无亦无,湛然常寂”,又何瑕疵之有?故曰“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倘外丹虽得,内照不严,则人欲未净,天理未纯,安得一粒黍(shǔ)球,虚而成象?到得丹有于身,犹须保精裕气,以成圣胎。虽然,其保精也要顺自然,其裕气须随自在。此不保之保胜于保,不裕之裕胜于裕。否则矜持宝贵,鲜不危害焉。夫以丹为先天元气,无有形状,何须作为!若着迹象以求,未免火动后天,而先天大道亡矣。故曰:“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民比精也,国喻气也。治世之要惟恩以爱民。立法治国,霸者之驩虞(huān yú)小补,大远乎王者的无为而治。重熙累治,气象所争,在有为无为间耳。治身之道,以精定为民安,以气足为国富。炼己则精定,直养则气足,极之浩然刚大,充塞两间,亦若视为固有之物,平常之端,不矜(jīn)功能,不逞才智,浑浑沌沌,若并忘为盈满者然,无为也而大为出焉矣。学人到此,精盈气足,养之久久,自然裂顶而出,可以高驾云彩,遨游海岛,视昔之恪守规中、专气致柔者,大有间矣!故曰:“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此言前日调神养胎,不能不守雌也;而今阳神充壮,脱离凡体,冲开天门,上薄霄汉,诚足乐也。气何壮乎?到此心如明镜,性若止水,明朗朗天,活泼泼地,举凡知觉之识神,化为空洞之元神矣。前知后晓,烛照糜(mí)遗,此明明白白,所以四达而不悖(bèi)也。然常寂而常照,绝无寂照心;常明而常觉,绝无明觉想。殆(dài)物来毕照,不啻明镜高悬,无一物能匿者焉。而要皆以无为为本,有为为用。当其阳未生,则积精累气以生之;及其阳已生,则宝精裕气以蓄之。迨其后留形变世,积功累仁,虽生而不夸辅育之功,为而不恃矜持之力,长而不假制伏之劳。一劫此心,万劫此心,真可谓天上主宰,分司造化之权,是以谓之“玄德”。
此将筑基得药、炼己还丹、脱胎得珠九节功夫一一说出,要不外虚极静笃、含三抱一、恍惚杳冥为主,自守中以至还丹,皆离不得浑有知于无知,化有为于无为。夫以先天一元真气,隐于虚无之中,不在见见闻闻之地。人能泯(mǐn)其知觉,去其作为,则一元真气常在。故太上曰: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精。此可知道生天地,原是浑浑沌沌,无可拟议,惟浑其神智,没其见闻,道即在其中矣。倘起大明觉心,则后天识神应念而起,已非先天元神,故必恍惚中求,杳冥中得,修士其亦知所从事矣。
整理:王钰琴

黄元吉写给小朋友的作品有什么

钟亮 饰演人名 姓名 外号 秦叔宝 黄海冰 小孟尝 罗成 聂远 冷面寒枪 单雄信 任山 小关羽 王伯当 卓凡 白衣神箭 程咬金 林子聪 混世魔王 尉迟恭 寇占文 黑面神 杨林 王绘春 翻天覆海,震天囚龙 秦彝 申军谊 金锏镇长江 罗艺 高雄 大漠银枪 裴元庆 释小龙 霹雳火 徐茂公 谭建昌 小诸葛 李蓉蓉 童蕾 单冰冰 菁蔚 李渊 壮志国 李世民 郑乙(国)霖 李建成 张卫星 李元吉 钟亮 李元霸 马佳 王萤 孙林 程母 方青卓 宁夫人 路捷 裴翠云 谢晶晶 杨广 谢军豪 杨坚 陈继名 宇文化及 杨树林 宇文成都 张政勇 宇文智及 张东升 宇文成龙 江中 萧妃 鲍玉菁

孩子专注力差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1、遗传因素:如家庭成员,特别是直系亲属有专注力差的情况,孩子受遗传因素影响,也会出现专注力差。 2、神经发育障碍:主要包括前庭平衡功能不佳、感觉能力落后。前庭平衡功能不佳会导致身体动作控制不良,出现专注力不集中,感觉能力落后会影响孩子在外部世界中提取有用的感觉信息,感觉信息不能及时传到大脑,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 3、儿童多动障碍:多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这类儿童智力一般正常,但存在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的注意力差、活动过多、自控力差、冲动任性等特征。 4、生理因素:缺乏锻炼会导致神经系统发展不平衡,出现专注力差。

专注做一件事做到极致成语有哪些?

专注做一件事做到极致成语有: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尽心竭力、全力以赴、不遗余力等。 精益求精[ jīng yì qiú jīng ]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出自《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造句: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一丝不苟[yī sī bú gǒu ]苟:苟且,马虎。 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造句:第十三车队工作一丝不苟,车辆的每一个小毛病,随时发现,随时修理。 尽心竭力[ jìn xīn jié lì ]尽:全部用出;竭:用尽。用尽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出自《宋书·宗越传》:“帝凶暴无道;而越及谭金、童太壹并为之用命;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造句:老局长虽退居二线了,但依然尽心竭力地工作。 全力以赴[ quán lì yǐ fù ]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出自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盖当时荐举徵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造句:抗洪救灾,党政军民都要全力以赴。 不遗余力[ bù yí yú lì ]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出自《战国策·赵策三》:“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 造句:王师傅带徒弟不遗余力,全部本事和经验都传给了徒弟。

道德经十五章原文译文和注释

道德经·第十五章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时期 译文对照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 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晌液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译文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就像冬天里涉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春谈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宴森物故更新。

道德经六十二章原文译文和注释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原文译文和注释如下: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译文: 道是荫庇万物之所,善良之人珍贵它,不善的人也要保持它。需要的时候还要求它庇护。美好的言辞可以换来别人对你的尊重;良好的行为可以见重于人。 不善的人怎能舍弃它呢?所以在天子即位、设置三公的时候,虽然有拱壁在先驷马在后的献礼仪式,还不如把这个“道”进献给他们。自古以来,人们所以把“道”看得这样宝贵,不正是由于求它庇护一定可以得到满足;犯了罪过,也可得到它的宽恕吗?就因为这个,天下人才如此珍视“道”。 注释 奥:藏,含有庇荫的意思。 市尊:换取尊位。 加入:高过他人,亦有凌驾于别人之上的意思。 何弃之有:即“有何弃之”,有什么可抛弃的。老子认为恶人可以转变,世上不应有被抛弃之人。 三公:古代最高的官职。 拱璧:极为珍贵的大玉 道德经赏析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堂吉诃德第10章讲了什么

继续叙述唐·吉诃德和比斯开人之间发生的事情,以及这位骑士与杨桂斯人相遇后遭到的危险。

黄道吉日是成语吗?

黄道吉日是成语。【成语】:黄道吉日【拼音】:huángdàojírì【解释】:迷信的人认为可以办事的吉利日子。【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今日是皇道吉日,满朝众公卿都在银台门,敦请太师入朝授禅。”【举例造句】:次日是黄道吉日,就着杨老妈为媒,说不舍得放女儿出门,把张幼谦赘了过来。★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九【近义词】:吉日良辰【灯谜】:待到秋来九月八【用法】:作宾语;指好日子。

黄道吉日,这句成语什么意思?

【黄道吉日】迷信的人认为可以办事的吉利日子。 【吉日良辰】吉:吉利;良:好;辰:时日。美好的时辰,吉利的日子。后常用以称宜于成亲的日子。 【吉日良时】吉利的日子,美好的时光。同“吉日良辰”。 【良辰吉日】良:好;辰:时日;吉:吉利。美好的时辰,吉利的日子。后常用以称宜于成亲的日子。 【良时吉日】美好的时辰,吉利的日子。后常用以称宜于成亲的日子。同“良辰吉日”。 【令月吉日】令:好,吉祥。吉月吉日。指吉利的好日子。

成语黄道吉日?

黄道吉日:也叫黄道日。旧时迷信者认为宜于办事(如出行、动土、结婚、埋葬等)的好日子。

黄吉安的介绍

黄吉安,男,出生于台湾省台中市,是一个童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