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陈思呈:强大如孙悟空,他的猴生他也做不了主

2021-04-17 14:56:23上译厂刘风10:53 13.1万
声音简介

撰稿:陈思呈

演播:田洪涛


被二郎神打败、又被穿了琵琶骨的孙悟空被押解到天庭之后,天兵各众又对他各种收拾。


奇怪的问题来了,之前孙悟空被穿了琵琶骨,但押到天庭绑在降妖柱上,他又突然“刀砍斧剁,枪刺剑刳,莫想伤及其身……以雷屑钉打,越发不能伤损一毫。”


当然神魔小说在这种细节上不能过分较真,也许可以理解他并非铜墙铁壁,只是修复功奇强,所以无法打败。更有太上老君,客观上反而助他重要的一力。


太上老君的主意是:“不若与老道领去,放在‘八卦炉'中,以文武火煅炼。炼出我的丹来,他身自为灰烬矣。”

结果,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孙悟空不但没有被炼出丹来,反而炼成金刚不坏之身,炼成了他的火眼金睛,所以他从八卦炉出来之后,又重新开始了一轮新的大闹天宫。


到这里为止,孙悟空表现出他极大的能力,强悍而且自由,勇敢而且自尊,天不怕地不怕,一直以来,孙悟空是“反抗者”极好的榜样,是儿童、少年甚至成年人的偶像。但其实,他的猴身,并不能由他做主,他其实也是“长恨此身非我有”,和每个平凡的人类实质上是一样的。


眼看天庭实在拿他没办法,玉帝想了一个办法,请西天如来佛祖前来帮忙。


如来佛祖来了之后,问孙悟空为何这等暴横,孙悟空突然说到一个他之前从来没有提到过的诉求:

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

随后又说到:“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总之他就是一个意思,要玉皇大帝让位给他,“若还不让,定要搅乱,永不清平。”


这是一节里最不可思议的地方,这个诉求、这个野心,似乎是突然之间生发出来的。之前孙悟空的大闹天宫,看起来胡作非为,但其实归根到底都是被动的,换言之,是被欺负了,为了发泄怒火才闹。第一次闹,是因为弼马温这个官职何等微末,第二次闹,是因为齐天大圣有名无禄,蟠桃会不叫他,说明他压根依然不入流。这两次,他的自尊心都受到很大的侮辱,如果在这个情形下他不做出反抗,也太窝囊,不可能是他。


但是他第一次离开天庭后,直接就回到花果山,看起来是乐享深山。自称“齐天大圣”其实也是为了出出自己的恶气。第二次来到天庭后,东游西逛也没有什么目的性,更看不出城府,唯一的野心就是头衔要好听,唯一的贪心就是桃子熟了全被吃了。在蟠桃会上,他乘着酒气和愤怒,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后,酒醒后发现自己干下的事,也吓了一大跳。当时的他,其实归根到底还是服从的状态,闹,都是赌气而已。


但是之后他步步得胜,欲望和自信越来越鼓涨,到了和二郎神对打之后,固然失败,但他的信心已经达到顶点:天兵不足以打败他了,要外借境外势力了。他很得意,很得意的后果是,他突发奇想,觉得做做皇帝也无妨,天上天下只有他最厉害。所以就提出要取代玉皇大帝的要求。


这可能是一句狂言,不是一个深思熟虑之后的想法。我们看后来他在如来佛祖的手指上写的大字:“齐天大圣,就此一游”,他还是自称齐天大圣,没有自称“新皇帝”,他心里的自我定位,齐天大圣,也就够了。

但人怕轻狂,猴也怕轻狂,话说到这个份上,野心暴露,如来佛祖必定是要治一治他的了。


如来佛祖先是说出了玉帝的资历: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


至于自己,如来佛祖不需介绍,只给孙悟空一个测试:如果能翻出我的手掌心,就算你赢。

这个情节我们很熟悉,孙悟空一跟斗翻到天尽头,看到五根柱子,他留下一泡猴尿,写下几个大字,然后又回来,发觉自己果然还在如来佛祖手心中。


但是他不能相信。他说“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


可惜佛祖不想再和他啰嗦了,翻掌一扑,将这只猴子压住,猴身上多了一座五行山。


我们知道孙悟空是狂急狂妄,性格像一块爆碳,但他心眼全无,尤其是书的开始,完全就是一根直肠子。所以在这里,他说的不相信,是因为他自己确实无法相信,这里他需要的是一个解释,或者再一次的证明。而如来佛祖不愿意再理他,直接把他压在山下,在孙悟空看来,这个行为一方面是言而无信,我们在下一回看到他对菩萨说的也是这样“如来哄了我,把我压在此山”,他只觉得,自己是被骗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那就是,有些事情,是不需要对你解释的。


这对孙悟空,可以说是脱胎换骨的教训。他身上压的这五座大山,一压就是五百年,不能展挣。如果说这五座大山,是天上人间古往今来最大惩罚的隐喻,那么,这一回隐喻的,其实就是压抑。


压抑住自己的性子,压抑住自己的欲望,也压抑住自己的力量。这五百年的时光是细思极恐的,吃铜丸,喝铁汁,更无一个相识的来看他一看,时光漫漫,欲生不能,欲死不得。


抑郁症的感觉应该是和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感觉很相似。有时候偶有抑郁的情绪,我总是想起西游记里这个片断。能想象得出这样的状况和惩罚,应该是对人生有着很刻骨的痛感才能想象得出吧。


这一回的主题,应该叫“压抑”。


孙悟空。孙行者,都是谁给猴子起的名字?

一、唐代高僧“释悟空”说。释悟空的俗家姓名叫车奉朝,公元751年随张光韬出使西域,因病在犍陀罗国出家,公元789年回到京师。释悟空较玄奘晚了40多年,但是他的出境地点也始自安西,回来时在西域从事翻译和传教活动多年,留下了许多事迹和传说。有学者认为,在“取经”故事漫长的流变过程中,人们逐渐将释悟空的名字与传说中陪同唐僧取经的“猴行者”的名字联系并捏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孙悟空”的艺术形象。 二、“石磐陀”说。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锦池在研究取经故事流变过程后得出结论,认为孙悟空的现实原型为《三藏法师传》所载玄奘西行最困难时所收胡人****石磐陀。理由是:孙悟空之于唐僧和石磐陀和石磐陀之于玄奘,(1)向导作用相类;(2)解决危难作用相若;(3)行者身份相同;(4)师徒间微妙关系相似;(5)石磐陀乃胡僧,胡僧与“猢狲”音近。在宗教思想指引下,“唐僧取经,胡僧帮忙”易传为“唐僧取经,猢狲帮忙”,从而为玄奘取经故事的神魔化提供了契机。

孙悟空那部电影成魔猴

西游降魔篇 2013年上映|110分钟|内地/香港|国语 导演:周星驰郭子健 主演:文章舒淇黄渤罗志祥李尚正 类型:奇幻|冒险|搞笑

有个被叫做孙悟空的猴子翻译

there is a monkey called Monkey King

关于猴子,孙悟空的小说

孙悟空大闹异界 齐天大圣孙悟空 悟空外传 新悟空日记 被孙悟空撞了以后 齐天大圣后传 白骨晓燕 孙悟空之混沌道 悟空的故事 暗黑西游之美猴王… 龙珠之悟空归来 西游伏魔录 齐天大圣传 金箍二代 孙悟空传奇 魔心之圣传 大圣转世 重生之斗战胜佛 情癫大圣 梦回花果山 悟空悟空 齐天大帝 真经 西游遗闻录

西游记孙悟空变很多小猴子是哪一集

西游记孙悟空变很多小猴子是第48集糊涂老国王那一集。讲老国王做了个恶梦,巫婆说只有杀掉一万个和尚或者光头才能逢凶化吉。恰巧唐僧师徒四人来到这里,为制制止这场无辜的杀戮,孙悟空疫夜深人静时变出无数小猴子,用剃刀削去了国王、王后、巫婆和王公大臣的头发,个个成了光头,从而制止了这场无辜的杀戮

孙悟空是从哪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孙悟空是从石头缝里奔出来的。群猴发现一个洞:水帘洞,群猴害怕没有一个赶紧去,这时群猴说:“有那个赶紧去而且活着出来我们就拥护他为大王!”就这样石猴孙悟空进入水帘洞,并且出来又带领群猴进入洞中,大家任他为大王!

海子诗歌赏析及感悟?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1989年1月13日,是海子最负盛名的抒情短诗之一。在这首诗中,我们透过表面的幸福和关怀读到的是海子内心深处的“黑暗”和“罪恶”,这种“黑暗”和“罪恶”伴随着海子对他人的祝福和对尘世的关怀,给海子带来的却是疯狂、膨胀,以至于崩溃“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名人名言加赏析加感悟有哪些?

1、尽量宽恕别人,而决不要原谅自己。——古罗马·西拉斯 2、宽恕和受宽恕是难以言喻的快乐。是连神明都会为之羡慕的极大乐事。——美·哈伯德 3、目标越接近,困难越增加。但愿每一个人都像星星一样安详而从容地不断沿着既定的目标走完自己的路程。——歌德 4、人生在世的最大难题,就是不胡说八道而活着。——陀思妥耶夫斯基 5、用谅解、宽恕的目光和心理看人、待人。人就会觉得葱笼的世界里,春意盎然,到处充满温暖。——蔡文甫 6、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肠,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普希金

悟道诗赏析

看看 弥勒日吧道歌

孙悟空人物分析

我认为孙悟空是一个悲剧人物,小时候后没父没母,长大还要被天庭压迫,完了还要陪唐僧取经,取经中功劳最大,但是被分了个闲职! 命运在他身上下了一道枷锁,他总想挣开它,但是无一例外他都失败了。在整个世界的压迫下,他只有放下追求去妥协。 勇气是他最好的武器,在勇气的陪伴下他走完了取经之路,在勇气的陪伴下他一次次取得胜利,在勇气的陪伴下他战胜了一个个敌人。 智慧是他保命的法门,在智慧的指引下他走过了八十一难,在智慧的指引下他一次次死里逃生,在智慧的指引下他完成了取经任务。 天庭的压迫、取经的磨难、生死的磨难磨平了他的棱角,使他变得圆滑,但是内在的刚强是永远不变的。这一切造就了他的外圆内方。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