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语文园地五》(欧阳子继)

2021-04-27 21:28:38独兰清幽幽04:14 8
声音简介

预习 太阳的话

太阳的话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精神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虽然家里贫穷,但他克服重重困难,勤学苦读,终有所成。欧阳修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有着远大志向和吃苦精神,就一定会成功。 欧阳修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赞赏和学习。吵哗耐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家长的善于教育,严格要求。 扩展资料 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可谓坎坷。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17岁的他应试未中,天圣四年(1026年)再试又未取,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 22岁时,欧阳修跟随知汉阳军的胥偃前往京师。天圣七年升春(1029年)春,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于开封府国子监,该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芦培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 天圣八年(1030年),欧阳修参与由仁宗主持的殿试在崇政殿举行,唱十四名,位列二甲进士及第。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回忆,他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欧阳修《预浩造塔》

预浩造塔① 欧阳修 开宝寺塔②,在京师诸塔中最高③,而制度甚精④,都料匠预浩所造也⑤。塔初成⑥,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⑦。人怪而问之⑧,浩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⑨。”其用心之精,盖如此!⑩ 注释 ①选自《归田录》。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②开宝寺塔:宝塔名,建在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八角十三层,高三百六十尺(宋时一尺约合30.72厘米),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一座有名的木质结构的琉璃宝塔。该塔于宋仁宗庆历年间焚毁。 ③在京师诸塔中最高:在京城所有的宝塔中最高。京师,京城,这里指汴京。诸,众,所有。 ④而制度甚精:而且设计很精巧。制度,规划,设计。 ⑤都料匠预浩所造也:是都料匠预浩负责建造的。都料匠,官名,掌管设计及施工的土木工程总负责人。预浩:五代末至北宋的著名建筑师,擅长建筑宝塔和楼阁。 ⑥初:刚。 ⑦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远远看去,塔身不正,有点儿向西北倾斜。之,它,指开宝寺塔。倾,斜。 ⑧人怪而问之:人们感到奇怪,就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之,他,指预浩。 ⑨吹之不百年,当正也:风不断吹它,用不了一百年,塔身就会正了。之,它,指开宝寺塔。 ⑩其用心之精,盖如此:他建塔时的考虑问题,就是这样的精密周到。其,他,代预浩。如此,这样。 译文 开宝寺塔,是在卞京各塔中最高的一座,它的建造和设计都很精巧,是都料匠(职务名)预浩主持建造的。塔刚建成,看上去塔身不正向西北方向倾斜。有人奇怪并问他,预浩说:“京城这个地方平坦没有山,多吹西北风,不到一百年,就会把它吹正了。”他考虑周到,达到了这种地步!

我的欧阳就是他的欧阳 是什么意思?

话说他你女朋友的前男友是不是姓欧阳啊

冬阳 童年 骆驼队的预习

预习就与习三

预习课文怎么预习。

、首先你要读通课文,遇到生字查字典,读准字音,分清字形,组成词语划条线。 2、遇到不理解的字或词,联系上下文,据词来定义。 3、再读课文,知道课文主要讲什么,心中有个底。 4、最后将课文细细读,仔细想想课后的问题,看哪里不懂的就注上记号,学会自己提问题。

我想给孩子(一年级)预习下学期的课本,你说这样好吗?应该怎么预习,重点是什么?我...

我不建议预习.一年级的内容比较简单,如果这样预习,可能会导致他下学期上课不认真听讲,获取知识的方式应该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这个习惯应该从小养成. 利用假期的时间,让孩子多玩一下~或者上一些他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兴趣班更好~

预习课文,要预习哪些内容?

词语含义,组词,课文所说的主要内容,课文的写法,是什么类型的文章

欧阳修,欧阳询,欧阳澈三个人之间有什么关系?

除了同姓好像没啥关系

预习的预字的四字词语

出乎预料_成语解释 【拼音】:chū hū yù liào 【释义】:指出人意料。 【出处】:柯云路《三千万》:“白莎轻微地一怔,她对丁猛的平淡反应出乎预料。”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