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南明上】史可法死守扬州多铎屠城 柳如是践行大义老钱剃发

2021-05-03 03:47:19李胜天老师曰29:47 217
声音简介

弘光南渡    弘光政权    南明    史可法 联虏平寇   扬州十日  《梅花岭记》  豫亲王多铎    秦淮八艳   柳如是    钱谦益

扬州种柳的故事?

相传隋炀帝来扬州时种的柳树,因为隋炀帝姓杨,所以扬州的柳树叫杨柳。现如今杨柳是扬州的市树。

扬州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鉴真】(688~763)唐代高僧。俗姓淳于,扬州人。 【秦少游】(1049~1100)宋代词人。名观,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人。 【郑板桥】(1693~1765)清代画家、书法家、诗人。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兴化市(原属扬州)人。“扬州八怪”代表人物之一。 【罗聘】(1733~1799)清代画家。字遁夫,号两峰。祖籍安徽歙县,其先辈迁居扬州。“扬州八怪”中最年轻者。 【王念孙】(1744~1832)清代学者。字怀祖,号石。扬州高邮人。清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汪中】(1745~1794)清代学者。原名秉【焦循】(1763~1820)清代学者。字理堂、里堂。扬州市邗江县人中,字容甫,号颂父。扬州人 【阮元】(1764~1849)清代官吏、学者。字伯元,号芸台,别【李涵秋】(1873~1923)清末民初文学家。名应漳,字涵秋,号韵花,别署“沁香阁主人”。扬州人。号雷塘庵主。扬州市邗江县人 【王少堂】(1889~1968)评话艺术家。名德庄,又名熙和,艺名少堂。祖籍江都,生于扬州安乐巷 【盛白沙】(1894~1923)革命烈士。名延年、延祺,字白沙。扬州仪征人 【任中敏】(1897~1991)教育家、学者。原名讷,字中敏,号二北,别号半塘。扬州人 【朱自清】(1898~1948)诗人、散文家、学者、教育家。原名自华,字佩弦,号实秋。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随父定居扬州 【张永寿】(1907~1989)工艺美术家。字颂椒。扬州人。

扬州历史名人

扬州什么都没有,找个扬州炒饭找了一天都没有找到,

扬州历史名人的介绍

本书是“扬州历史文化丛书”的一种,主要介绍扬州籍历代名人的生平事迹、学术成果、独特肆扒毕贡献,以及外籍名人在扬州富有意义的影响的活动裂芹此慧。

扬州历史名人的内容简介

扬州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史城,历史文化积淀十分丰厚。人文荟萃,名流众多,群星璀璨,历代史人在这方热土上辛勤耕耘,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那些流芳百世并镌刻于扬州文化丰碑上的历代先贤,是扬州历史文化永续利用的独特人文资源。那些让扬州人民引以为豪的先哲、鉴真、秦观、史可法、阮元、郑板桥、朱自清等,自身便属于扬州历史文化的内涵。一代又一代人以其为楷模,构成扬州文化中一道极为亮丽的风景线。介绍、宣传、研究这些历史名人,对于把扬州建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试图通过这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分设提供翔实而有力的文化依据,使得我们的城市建设保持足够的人文性与文化性。

历史上哪个美女是扬州美女

  扬州是国内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而且人杰地灵,自古就有“扬州出美女”的佳话。“和亲公主”刘细君、汉成帝宠爱的皇后赵飞燕、唐朝女官上官婉儿、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等,都是“扬州美女”的代表。   刘细君 汉武帝时人,江都王刘建的女儿。为改善民族关系,稳固汉朝边疆,刘细君被汉武帝远嫁乌孙国,成为史册上记载姓名的第一位“和亲公主”。细君善于写诗,她的《黄鹄歌》是扬州历史上第一首诗歌,影响深远。为纪念江都公主和解忧公主,江苏省政府于2003年出资6400万元人民币在伊犁援建“汉家公主纪念馆”,今年落成。   赵飞燕 原名宜主,汉成帝刘骜最宠幸的皇后。因其身轻如燕,成帝赐名为“飞燕”。其父冯万金是江都王府舍人,精通音乐。唐代李白在歌颂杨贵妃的艳美时,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之句。相传赵飞燕穿着云芙紫裙,在高榭之上表演歌舞,忽然起风,飞燕随风欲去。因怕大风把赵飞燕吹跑,成帝特地大兴土木,筑起“七宝避风台”。后因宫廷斗争,被废为庶人,被迫自杀。   上官婉儿 唐代武则天时人,曾祖父上官弘本是陕州人,因作隋江都宫监而移家江都。祖父上官仪是唐太宗时名臣,后为武则天所恶,死于狱中,婉儿被配入宫廷。武则天对她的文笔赞不绝口,将她留在身边,参与撰拟诏书。《全唐文》中所收唐中宗文诰两卷,都出自她手。这位天赋极高的女子,后来死于宫廷权力斗争之中。开元年间,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儿的才华,下令收集其诗文,辑成二十卷。   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   《红楼梦》中的第一女主人公林黛玉   冯小青 明代扬州才女。幼时从母亲学习诗书音乐,后嫁杭州冯生。因大妇忌妒,被隔离在西湖孤山居住,不得与丈夫见面。在孤寂的生活中,小青整天以读《西厢记》、《牡丹亭》打发日子,不久抑郁而死。临死前,自己梳洗整洁,焚烧诗稿,遗稿有《小青词》。《红楼梦》曾引用冯小青诗:“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形象看,明显受了冯小青故事的影响。   红楼梦中人宝钗组8进5的比赛中,两位扬州姑娘蔡飞雨、马静风华绝色,惊艳全场。扬州的水土,孕育出蔡飞雨超凡脱   俗的仪态,落落大方。扬州的气质,培养出马静淡然从容的韵味,轻松自若。她们从全国几万个“薛宝钗”中杀出重围,脱颖而出,在8进5强中,扬州姑娘独占两席,可谓印证了“自古扬州出美女”的俗语。两天的比赛中,扬州成为了全场频率最高的城市。在蔡飞雨的自我介绍里,在马静的旗袍展示中,她们都特别自豪地以“扬州姑娘”自称。在比赛中,马静还在朗诵那首千古传诵的诗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养育出如此优秀的女孩,扬州也成为她们闪亮在舞台上的外衣.

柳州柳刺史 说的是谁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运城、苪城一带)。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 。

柳州第十七中学是公办还是民办

公办吧wwee

扬州宝应县历史名人?

建安七子之一·陈琳陈琳(?-217)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柳州的发展史

柳州解放,十二月十九日,柳州市人民政府成立,魏伯任首任柳州市市长。五零年将柳州市定为直辖市。 解放初期的五零年,柳州市工业总产值不足千万元,次于梧州位列广西第二;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于白沙一带兴建了锌品厂的前身柳州铅锌矿,木材厂和砖瓦厂,组建了染织厂,两年后的五二年,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了两千六百余万元。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柳州工业就已经形成了机械工业,有色冶金工业和木材加工业三大支柱产业;大跃进运动期间中央在柳州规划了新工业区,部署了十大重点建设项目:柳州钢铁厂,柳州热电站,柳州空压机厂,柳州化肥厂,柳州第二化工厂,柳北水厂,柳州微型汽车厂,柳州水泥厂,柳江造纸厂,以及由上海迁来的建筑机械厂即今柳州工程机械厂。不久后,在备战的思想下,再次从上海将针织厂,标准件厂等企业内迁来柳州。柳州同时在积极吸收内迁带来的先进管理人技术的基础上,建设了油漆厂,制药厂和开关厂。至六零年,柳州市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三亿元,全市人口增加到三十五万。六六年,当时中国第一,世界第十三的先进方案的柳江大桥复建。大跃进是柳州的一个超常发展的时期,奠定了柳州的工业城市地位。 七十年代初,柳州晶体管厂成功制造出高频三极管;八十年代,柳州开关厂的拳头产品电炒锅创造了产值年增长四成的奇迹,八五年时开关厂工业产值已经达到目眩的一点二亿;飞鹅路上宏大的双马塑像,全国第一的柳州糖果一厂,都乐糖果首创的果冻产品行销全国,神仙水一滴的广告是那个年代的小孩最激动的回忆:九二年,柳州工业产值在五个自治区中首破百亿;在九四年元月,柳州召开了盛大的全市表彰大会,庆祝九三年一百四十二亿的辉煌成绩,柳州人在人民广场灿烂的百米冲天水柱下,提出了九四年一百七十亿的目标,时年,柳州位列全国城市综合排名第二十七位。艺术中心,文惠桥,鱼峰大厦,东环,水上中心等大型工程在当时动工。 九三年夏末,洪水袭击柳州。 九五年冬天,刘知炳成为柳州市市委书记。 然后是柳州人所熟悉一系列的这个城市的不幸,对此我已经不愿意再次重复,双马雕像和音乐广场的冲天水柱几乎同时消失在我和所有关心这个城市的人的记忆当中,取而代之的是大字报和工人们愤怒和失望的眼睛,由于不同原因而残缺的壶西和壶东大桥在柳州的东西两个方向用着不同的方式诉说着这个工业城市的悲哀。 工人们在曾经车来人往的工厂大门前摇着蒲扇述说当年辉煌已经成为柳州不新鲜的场景,老工业基地的柳州正在经历着因为体制改革带来的阵痛。九四年到九九年整整五年间,偌大一个柳州几乎没有任何进步:古亭山曾是柳州新的希望,然而由于地理上的偏僻,事实上它却成为了柳州最大的一个犯罪滋生地,时任柳州公安局长的于某由于打击犯罪得力,成为柳州人心目中难得的好官,东窗事发后,柳州中院宣判于某死刑时,守侯在法庭外支持于某的柳州人仍然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喃喃道:怎么会是这样,怎么会是这样……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