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白话版~魏纪10-3

2021-05-08 04:07:22东胜阁35:51 38
声音简介
魏元帝咸熙元年(甲申 公元264年)

《资治通鉴 唐纪》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 "翻译

作为人主如何才能圣明

资治通鉴 周纪译文

原文: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 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翻译: 魏文侯(魏斯)和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近郊。左右侍从劝说:“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国君要到哪里去?”文侯回答:“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但怎能失约呢?”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因下雨,取消打猎的事。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魏文侯(魏斯)说:“我和赵国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应你。”赵国又向魏国借兵攻击韩国,魏文侯同样拒绝。韩、赵两国使者皆愤然辞去。事后,两国得知魏文侯的外交政策,都开始向魏国朝贡。自此,魏国开始强大,其他诸侯国不能跟它争锋。 魏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后,封给儿子魏击。魏斯闻群臣:“我为君如何?”大家皆回答:“你是仁德的国君。”只有任座说:“国君攻克中山,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分给儿子,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魏斯大怒,任座匆忙告辞。魏斯再问另一位大臣翟璜。翟璜回答:“国君是仁德的君主啊!”魏斯再问:“你怎么知道?”翟璜回答:“臣听说只有国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刚才任座言辞正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斯大悦,派翟璜速召回任座,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宾。 魏文侯的性格特点: 重信用,守承诺,体恤下属,宽容胸怀。一个君王在大雨的时候还能记起和臣下的约定,而且不管风雨多大也要亲自和猎场官员说明。

资治通鉴10个故事概括。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1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卒于宋哲宗元祐元年,享年68岁。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夏县)涑水乡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举荐兴国之才——黄中庸(1030-1110),字长行,号军城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福建兴化军城西驿前街府西巷(即今莆田城西雷山巷110号其故居尚存)黄太常寺卿第。北宋景祐甲戌进士大理寺评事黄宠之子。黄中庸从小受到其父宋进士宝文阁大理寺评事黄宠的熏陶,学习刻苦,勤奋上进,皇祐四年(1052)中福建乡试举人,次年,赴京会试第一即会元;经殿试中进士二甲第一名即传胪。以司马光温国公论荐,累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资治通鉴故事·围魏救赵读后感

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说明我们要抓住问题关键与本质,攻其所必救,这样才能事半功倍,马到成功

资治通鉴 魏文侯书

翻译: ①与②相约去打猎。到了这天,①饮酒作乐,天上突然下起雨来。①起身准备出去时,两边的官员纷纷劝戒道:“今天饮酒饮得开心,天又下雨了,您还想到哪里去呀?”①回答道:“我与②约好今天去打猎,虽然很快乐,但怎能不信守诺言不去相见呢?”于是就去了,亲自告诉对方取消今天的打猎活动。 1.这(是)哪里(焉) 2.饮酒乐,天又雨 3.虽然很快乐,但怎能不信守诺言不去相见呢? 4.守信

续资治通鉴与资治通鉴相比哪个好?

当然是《资治通鉴》的好,什么东西都是原装的好

《资治通鉴谋略》和《资治通鉴》有什么不同?

《谋略》只是摘抄了《通鉴》中的一些文字,然后简单的翻译成白话文。

资治通鉴 唐纪 译文

不知,选我吧!!!我想加分!

自己在忙,别人让帮忙如何拒绝别人

方式一(个人较常用):亲,我这几天工作超多,已经开始影响同组同事了,我不好意思再拖同事后腿了,你看这样行不行?你要是实在着急的话,晚上你下班先别走,等我加完班,大概得晚上XX点钟,到时候咱们俩再一起弄? 方式二(此题情景下推荐):亲,我这几天工作都是领导亲自交派的,他着急要,要不你和我领导说说,或是请你领导和我领导打个招呼,先做你的工作?这样我就不为难了啊。 方式三(较疏远关系使用):亲,我这几天超忙,领导已经批评我好几次了,嫌我效率不够高呢,我这几天午休时间也没有了,你看能不能等到过几天我做完了再帮你? 只要是情商正常的人,你这么说了,一般不会逼你现在弄,也不好意思让你为了她加班。 但是,除非你拒绝的时候口气非常强硬,否则像找同事帮忙干活这种情况,被拒是正常,她当场就甩脸子的话,我觉得她情商一定不是很高。有的人就是贪得无厌的,只要你拒绝,她没达到预期目标,她就会不高兴,跟你是不是委婉没关系。 另:帮别人干活这种事情,你自己一定要眼明心亮: 1、团队内和团队外是不一样的,团队内毕竟亲近,帮也就帮了,团队外你要帮的话,还得考虑领导知道这个事情会怎么想,要慎重; 2、如果是需要多个人帮忙,别人帮了你还可以考虑随大流,如果总是每次只找你一个人帮忙,你就得考虑一下:这个工作是不是非你不可?为什么每次都找你?她是真的做不完?还是不会做?还是另有原因? 3、一定要看开的是:职场上的帮忙虽然有时是等价交换,但有时也是白付出的,说白了就是有人白白用你的时间替她工作,就是看准你不好意思,利用你,她将来很可能不会报答你,而且总找你帮忙的话,十有八九是贪得无厌的,自己小心处理吧。

用英语翻译“他有很多好的品质”

He is a man of good qualities.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