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史记)-258-龟策列传第六十八2

2021-07-19 17:30:00谦德文化24:56 1049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0.30 喜点/集
声音简介

《明史》列传第六十五翻译

运算起来容易多了

宋史 列传二一六

你想问什麽?

《宋史 列传一百六十》翻译

不错,我正好需要

258文学的域名怎么没了

过期后没有续费吧。。

战国策与史记的区别

以往所看关于孟尝君手下冯谖的故事,都是来自战国策。最近买了史记翻看,才发现史记的记载的确比战国策高明,应该比较符合事实。 《故事内容》 这是个很富戏剧性的小说故事。分几个阶段。 阶段1,孟尝君来了一个食客冯谖,什么事不做,只会抱怨。首先抱怨三餐没有鱼,其次抱怨出门没有车,孟尝君都给他了。最后抱怨住在宿舍没有个家。孟尝君心中暗骂,却为了维护名声,不好发作。 阶段2,孟尝君食客太多,财务吃紧。要找个人去薛地收债。孟尝君的经理人员推荐冯谖。大概觉得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冯谖到了薛,先杀牛摆起酒席,请大家吃饭。参加酒席的薛地人民当然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好不容易可以吃顿免费酒席。忧的是债还不出来。酒酣之后,冯谖核对所有人的借据。付得起利息的,约定交利息的时间。付不起的,把借据就当面烧了。 阶段3,孟尝君听到这消息,愤怒异常。他把冯叫到面前问:我本来奉邑就不多,还要养你们这些食客,你怎么不把债要回来,还请他们喝酒吃肉?冯谖不急不徐地说:这些穷人,本来就没有钱还你,利息越加越多,最后只会逃离你的领地。我把这些无用的债券烧了,换来你的好名声,这有什么不对呢? 阶段4,齐王觉得孟尝君权力太大,把他废了。孟尝君底下食客四散。剩下冯谖为他奔走秦齐,最后恢复了孟尝君的地位。 《名字不同》 战国策的名字是冯谖(音宣),史记写的是冯驩(音欢)。表示这两个字在当时的发音应该是同一的。目前有些地方音(比如黄陂,和京剧)还保留这种特色,比如权力,读成船力。 《处理抱怨方式不同》 冯谖不做事,还接连抱怨。最后抱怨没有个家。战国策里面说孟尝君派人送食物给冯的母亲。史记只说,孟尝君终于不高兴了。 《收债的理由》 战国策没有谈到收债的理由。史记说得很清楚,是孟尝君财务吃紧。养那么多食客,毕竟需要一些花费。花费从哪里来呢?来自奉邑的人民。人民真苦啊! 《为何选择冯谖收债?》 战国策说是冯谖自告奋勇。史记说是经理推荐。推荐的说法比较合理。推荐的理由不多,就说他反正不能做什么事。猜测冯谖大概类似李敖不是好惹的人物。孟尝君的经理也奈何不了冯谖,想要除掉这个人物,就把这扎手的任务交给他了。 《烧借据的方式》 战国策说的是全部烧了。史记说是烧还不起钱的穷人的借据。史记说的比较合理。 《孟尝君得知真相的方式》 战国策说是冯谖回来之后报告给孟尝君知道的。史记说,孟尝君事先听到了才派人立刻召回冯谖。史记说的比较合理。孟尝君不可能不派人监督冯谖。 《冯谖对孟尝君的解释》 战国策说是买义。有点牵强,可能是儒者的附会。史记说,反正你这些借据根本收不回钱,是绝对呆账。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这个说法比较合理些。 《恢复地位的方法不同》 史记说冯去游说秦王。来抬高孟尝君价码。战国策说是游说梁惠王。并且首次提出狡兔三窟的理论。 《太史公的说法》 史记的特点是所有故事最后司马迁都加了自己的评论。关于这个故事,司马迁说他亲自到了薛地,发现那里侠盗特别多。因为孟尝君时天下所有侠盗都躲到薛地受孟尝君的保护了。司马迁这句话隐含着对孟尝君的批评。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孟尝君和黑道勾结。 《结论》 史记和战国策都写的很好。但是战国策的故事总让人觉得距离真实远一点。史记的故事比较合理。

战国策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原作者不明,一般认为非一人之作。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料的记载。原书名不详,书中文章作者也不知是谁,成书推断也并非一时。刘向编撰后,删去其中明显荒诞不经的内容,按照国别,重新编排体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隐配三十三卷,分十二国的“策”卖携租论。内容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同时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传统上把《战国策》归为历史著作,但书中不少篇章内容荒诞,缺乏历史依据,说是历史,其实更多是文学故事,有趣的是这部分作品反而语言以及逻辑相当精彩,有较强的文学性。而另一部分则文采稍逊,却依托历史事实,对研究战国历史有着较大的史料价值。 战国策的叙事手法: 《战国策》单纯的叙事方面笔墨并不多,大多以对话出现,其文约而事丰,以对话的形式将人物的主张以及行动联系起来,将故事情节用一种场景转换的方式来实现。叙事者常常将观点隐没在语言或是故事的讲述过程中,其中包含有自己的态度和评判。 评述文字的部分显然是文本的隐含作者,他通过叙事者特有的叙事视角来进行叙述从而“陈其势,言其方中兆”。如《齐三·孟尝君在薛》楚国军队攻伐孟尝君的封地薛,孟尝君恳请淳于髡谋解薛之危。 淳于髡面见齐闵王说“薛不量其力,而为先王立清庙。荆固而攻之,清庙必危。故曰薛不量力,而荆亦甚固。”齐王和其颜色曰:“嘻!先君之庙在焉!”疾兴兵救之。” 叙事者显然是站在一个全知视角下,对即将发生的事做了一个全面的分析评价,对事情的发展以及淳于髡的反应都了如指掌,并给予掌局者般的评价。《战国策》的故事很多都是如此,通过人物的言行将隐晦的观念和犀利的评论结合起来。

孙策简介,历史上的孙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1、历史上孙策是一个少年英雄、骁勇善战、 惜英雄重英雄、政治眼光好的人。 史书称“孙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三国志·孙策传》)。 2、年少成名: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孙策之父孙坚被朱儁推荐为佐军司马攻打黄巾军,孙策与家人留在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居住。孙策十几岁时就在寿春结交名士,名声渐渐传播开了,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周瑜慕孙策之名,专程到寿春拜访。

宋史 列传第八十六

翻译得很好,就是􏶢很多呵。

龟为什么会列入四灵呢?

乌龟壳像八卦

六一儿童节活动策划怎么写

仅供参考! 年一度的儿童节是幼儿最隆重的一个节日,今年我园的“六一”儿童节将以开展系列庆祝活动的形式来进行,为了使庆祝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此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从而度过一个幸福、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使家长在参观和参与幼儿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进一步感悟幼儿教育的观念,从中使自己对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启发;通过向家长、社会展示幼儿的“六一”活动,进一步塑造本园的良好形象。 二、活动主题和宣传口号 1、活动主题: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环保 2、宣传口号: 我有一双能干的手;保护我们的地球;爱护我们的环境;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会说;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会玩;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三、活动准备 1、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环境(班级环境及全园周围环境);张贴宣传标语。 2、以班为单位作好参加活动的准备:排练童话或故事剧;抓好幼儿生活技能的教育和学习;培养幼儿与不同年龄班级的小朋友交往与和合作的能力;收集制作环保时装的废旧物品;每班设计一个结对子游戏,并做好游戏物品的准备。 3、由幼儿园准备活动奖品和礼品。 四、活动内容 (一)活动倡议 1、目的:为了使幼儿能度过一个愉快、难忘而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倡议本园全体教师和全体家长积极为幼儿创设欢度“六一”的节日环境与氛围,共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六一”节的各项活动。 2、时间:200*年5月26日至200*年6月1日。 3、对象:本园全体教师、幼儿和家长。 4、办法:通过在本园的板报向教师、家长发出倡议和向每个幼儿的家长发送倡议书引起家长的重视,争取全体教师和家长对此次庆祝活动的配合与支持。 (二)系列活动 本次“六一”儿童节活动以“幼儿故事、童话剧表演”、“巧手儿比赛”、“小能人比赛”、“巧嘴儿比赛”、“结对子游园”等系列活动的形式来进行。 1、幼儿故事、童话剧表演赛 (1)目的:通过参加幼儿故事、童话剧的表演,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2)要求:每班准备一个幼儿故事或童话剧;体现人人参与;选材符合本班幼儿水平;表演活泼、大方;服装设计符合剧情需要;根据剧情的需要配有一定的背景和表演用的道具;讲述、配乐录音良好。 (3)评奖: 根据表演评出节目表演奖、最佳舞台设计、最佳小演员。 A、节目表演奖:从参赛的12个节目中评出特等奖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7个; B、最佳舞台设计奖:从参赛的12个节目中评出最佳舞台设计6个。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