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上——端木蕻良

2021-05-15 08:33:47清_3Oz21:56 85
声音简介

“端木蕻良”中的“蕻”怎么读?

1936年经郑振铎推荐给《文学》杂志发表端木蕻良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鴜鹭湖的忧郁》时,想取一个不与别人犯重的笔名——复姓‘端木’、名‘红梁’(端木蕻良的家乡至今管高粱叫红梁)。责编王统照嫌‘红’字在当时惹眼犯忌,建议换成一个较生僻的‘蕻’字。后觉‘蕻梁’二字组合起不理想,便又改为‘蕻良’。那就是端木蕻良的“蕻”应该读hóng。

端木蕻良简介

端木蕻良(1912年9月25日-1996年10月5日),原名曹京平,笔名,荃叶、罗旋、辛人、叶之琳、曹坪等。辽宁省昌图县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其成名作为他创作于1936年的短篇《此鹭湖的忧郁》,是反应东北沦陷区人民生活的代表。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摹》、《大地的海》和《曹雪芹》。

端木蕻良是什么作家

现代进步作家 端木蕻良,(1912.9.25——1996.10.5)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端木从香港回到北京。1960年5月与钟耀群结婚。1980年,端木当选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5年,《曹雪芹》中卷(与夫人钟耀群合著)出版。1996年10月5日,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 。

端木蕻良的简介

端木蕻良,(1912.9.25—1996.10.5)满族,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端木从香港回到北京。1960年5月与钟耀群结婚。1980年,端木当选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5年,《曹雪芹》中卷(与夫人钟耀群合著)出版。1996年10月5日,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84岁 。

端木蕻良的蕻的读音

念hong,二声。蕻良原作红梁(意指红高粱,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后改为蕻良。

端木蕻良是著名的什么家和什么家

端木蕻(hòng)良(1912.09.25—1996.10.05),满族,原名曹汉文,又名曹京平,曾用笔名黄叶﹑罗旋﹑叶之林﹑曹坪等。现代著名作家、小说家。

端木蕻良的简介

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

端木蕻良是男是女

女的,写小说、穿越文的

端木蕻良:第三个字怎么读?

hong 第二声, 和红同音。 因为端木蕻良当时的笔名原型是端木红梁,因为红字当时过于敏感,改成了蕻,这个字也可以念第四声

端木蕻良的巜红姑娘》主要内容?

红姑娘,是我家乡常见的果实,房前屋后及菜园边都长的有。红姑娘也叫酸浆、灯笼果、泡泡草,它还有个鲜为人知的名字——绛珠草。而绛珠草之名,世人无不熟悉,不知是因为它赤红的果实,还是为林黛玉“潇湘妃子”的雅号,曹雪芹才赋予它这么美的芳名。红姑娘是野生草本植物,生长能力极强,从不挑肥拣瘦,只需一点阳光雨露,便会葳蕤生长。它开着白色的小花,花落后,结一个小小的球形浆果,外面有一层状如麻纱、薄如蝉翼的外壳。果实晶莹、圆润,未成熟时是绿色的,既苦又酸,等到果实变黄变红,味道就变得柔软甘甜了。成熟后的红姑娘挂在枝丫上,在绿叶的衬托下,如同一串串火红的小灯笼,随风摇曳,将秋天的乡村渲染得分外妖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