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心汤与血小板无力症(20130414)

2023-05-24 19:55:56经方研究03:52 4260
声音简介

半夏泻心汤和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的异同?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三方,均治胃气呆滞,湿浊中阻,升降失常之心下痞硬,均体现了泻心消痞之治。半夏泻心汤是其基本方,水气偏重者,表现以水饮犯胃之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为主,用生姜泻心汤,方中重用生姜以和胃散饮。胃虚偏重者,表现以下利频繁、完谷不化为主,用甘草泻心汤,方中重用炙甘草以补中焦脾胃之虚。

中医辩“生姜泻心汤”和“半夏泻心汤”

两者的 病机 基本相同,都是 脾胃气虚 ,热壅气滞。但 生姜泻心汤 的病机除上外,尚有水食停滞。所以治疗以和胃降逆,散水食,消痞气为主。而 半夏泻心汤 的治疗则以甘温 益气 ,苦泄辛开为主 在临床中,生姜泻心汤证有明显的食滞, 嗳气 带有食臭味,不难分辨

半夏泻心汤

“升”是东汉末年的剂量单位。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水几升,那个“升”。对于一“升”是多少,历来有一点争议,但不存在剂量上的差异,只要对症下药就可以了。(这不是外人讨论的范围) 就参考这个就行了:半夏(9克) 黄芩(6克) 干姜(6克) 人参(6克) 炙甘草(6克) 黄连(3克) 大枣(4枚) 但最好按医生的指导用药,加减变化也会导致克数的不一样

半夏泻心汤

两者的病机基本相同,都是脾胃气虚,热壅气滞。但生姜泻心汤的病机除上外,尚有水食停滞。所以治疗以和胃降逆,散水食,消痞气为主。而半夏泻心汤的治疗则以甘温益气,苦泄辛开为主 在临床中,生姜泻心汤证有明显的食滞,嗳气带有食臭味,不难分辨

龙胆泻肝汤与龙胆泻肝丸有什么不同?

龙胆泻肝汤与龙胆泻肝丸:药和功效基本相、但不同的是制作与使用方式不同、汤为液体 喝饮、丸是固体 吞咽

半夏泻心汤的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泻心汤的各种方源

奇效良方 【处方】大黄、当归、芍药、荆芥、麻黄、甘草,各一钱半;白术,三钱半。 【功能与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与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薄荷少许,煎至一钟,去渣,不拘时温服。 【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组成】人参(去芦)、黄连、干姜(炮,洗)、黄芩、甘草(炙)各等分。 【来源】《魏氏家藏方》卷九。 【主治】积热喉闭,舌肿口疮。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每服3钱,水1盏半,生姜10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 【来源】《种痘新书》卷十一。 【组成】桑白皮(蜜炙)、地骨皮、甘草、淡竹叶、灯心、天花粉、连翘,玄参、川连、川贝各等分。 【主治】麻疹,咳嗽烦渴。 【用法】水煎服。 【来源】《千金》卷十五。 【组成】人参1两,甘草1两,黄芩1两,橘皮1两,栝楼根1两,黄连2两,半夏3两,干姜1两半。 【主治】卒大下痢热,唇干口燥,呕逆引饮。 【用法】上㕮咀,以水6升,煮取2升,分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泻心汤专治心下痞满,然以按之不痛为虚,故取半夏泻心汤分解冷热虚痞。缘有唇口干燥,故加楼根、橘皮,以滋虚热燥渴。

半夏泻心汤的用量

半夏15g,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9g,黄连3g,大枣4枚。

金匮甘草泻心汤与伤寒甘草泻心汤有何不同

金匮甘草泻心汤,甘草是生甘草,伤寒甘草泻心汤,甘草是炙甘草.所以主治和疗效不同.

急性腹泻的症状是什么?

短期内拉肚子肠胃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