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第二章 良好的饮食习惯 2.改造主食的营养

2022-09-13 23:56:41问道老胡19:17 58
声音简介

如何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啊?

现在生活水平普遍都提高,孩子们从小就衣食无忧,很多的宝宝就出现挑食、偏食的坏毛病,而挑食是造成儿童贫血、免疫力低下、多动症、脾气暴躁的原因之一,那么如何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呢: 首先,饮食是一种学习经验,孩子周围养护人的饮食习性,都会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影响孩子的饮食习惯。因此,养护人应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面前批评食物,即使对自己不喜欢的食物,也应该改变自己,和孩子一起食用。看你吃得津津有味,他怎会不受感染? 其次,应该及时添加辅食,让孩子及早习惯并广泛地接触各种食物。遇到孩子拒绝吃某些健康食物,千万不要强迫他吃,否则会让他对食物产生反感,更加失去食欲。但也不能听之任之,以为他长大了会自然而然地纠正。如果孩子左挑右挑不好好吃,你不妨淡定而坚决地拿走食物,适当地让他饿一饿,谁说他的小脑子不会琢磨这样做的后果? 再就是给予零食的时间最好在两正餐之间。零食应选择乳制品、水果、坚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控制糖果、点心等含糖高的食品,少吃或不吃油炸、膨化等深加工食品,以利于营养的均衡供给,避免能量摄入过剩的同时,造成微量营养素的欠缺。想办法用生动的故事教孩子懂得:零食虽然好吃,但是不可以多吃。 总而言之,好的饮食习惯会让宝宝受用一生,而那些不好的饮食习惯却可能伴随孩子的一生,影响孩子的成长健康,所以家长一定要从小抓起,帮孩子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补充营养。不论人乳、牛乳以及其他代乳食品,从营养学角度看,营养成分都是不够全面的。如维生素C、维生素D及铁等均含量不足,不及时添加会造成营养缺乏症。因此从新生儿开始即要考虑加用辅助食品。   发育不同阶段对营养物质需要不同。如母亲供给婴儿的铁储备至生后3-4个月,即显不足,必须注意含铁食物的增加,否则导致生理性贫血。   婴儿饮食的重要过渡。新生儿问世后,只能吃液体食物、母乳、牛羊乳。3-4个月后这些液体食物已不能使婴儿饱足,需用半流质食物,如糊、粥之类。5个月后需用烂粥、烂面之类,1岁左右已可吃固体食物。辅助食品则为食物性质由流质到半流质到固体食物的过渡形式,是婴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辅食的添加为断奶做好准备。这一过渡的顺利通过,婴儿得到必需的营养,为一生的健康打下基础。辅食添加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   在孩子喂奶时就应该及时添加各种辅食,使孩子从小逐渐习惯各种食物。   家长以身作则,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或者在孩子面前讲这个好吃,那个不好吃。孩子的模仿性很强,跟着学就会形成偏食。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孩子的饮食应定时、定量,最好不让他们吃零食。同时增加活动量,以促进孩子的食欲。   合理安排孩子的食谱,饭菜的品种应多样化,避免单打一。烹调食物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和消化特点,重视色、香、味、形,以刺激孩子的食欲。   在孩子进食时,对幼儿要多诱导和鼓励,使孩子增加进食的信心,鼓励与其他不偏食的小伙伴一起进食。   不要用威吓或者强迫孩子吃不爱吃的食物,以免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应采取改变食物的烹调方式或讲道理的方式,逐步达到纠正孩子偏食的习惯。

培养儿童良好饮食习惯

1)做好进餐前的生理和心理准备; 2)营造良好、科学的进餐环境; 3)制定科学的进餐制度; 4)适当的进餐礼仪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1)注意培养孩子对食物的兴趣和好感,引起孩子旺盛的食欲,这样有助于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使食物得到良好消化。在吃饭前或喂奶前,要让小儿看着食物,并对他亲切说话,吸引他去吃。 (2)培养爱整洁习惯,饭前洗净手、脸,围上围嘴,桌面也要干净。 (3)训练孩子自己握奶瓶喝水、喝奶,自己用手拿饼干吃。不要让小儿用手抓饭、菜吃。 (4)训练正确握匙姿势和用匙盛饭,这为1岁后自己吃饭打基础。 (5)吃饭时要安静,大人不要逗孩子大笑或哭闹,这样容易把食物吸进器官。不要边玩边吃,也不要边看电视边吃。 (6)不挑食,饭、菜、鱼、肉都吃,干稀都吃,鼓励孩子多咀嚼。 (7)饭前不吃零食,尤其不要吃巧克力等甜食,以免影响食欲。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

宝宝吃饭时,玩具之类的,不要出现。看到了也要收。 用语言和行动告诉宝宝,吃饭的时候只能吃饭——这句话对我们来说有点奇怪,孩子们能理解,简单。 给宝宝一张自己的椅子,每次吃饭,都坐在上面吃。 不要给宝宝吃任何的零食。水果、干果至少在孩子吃饭前一个小时吃完。 宝宝如果不想吃了不要勉强。允许他自己拿勺子、筷子,他会弄得一团糕,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心理准备,还有收拾残局。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不挑食,均匀摄取各种营养,健康成长,但3岁看老,看到孩子挑食、偏食,妈妈总是担心害怕。如果饮食方面的不良习惯从小得不到纠正,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每位妈妈都需用耐心、爱心来教育孩子。 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应该教他学会如何从妈妈给饭吃过渡到主动地向妈妈要饭吃。饮食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孩子一生,因此,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孩子1岁后,表现出想靠自己吃东西的倾向,最好在这时对孩子进行饮食教育。1天要吃3顿饭,在固定的位置吃,不能挑食,均匀摄取营养,以及吃饭应遵守的礼节等都需要给孩子说清楚。饮食习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形成的,妈妈必须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地在身旁帮助孩子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7—9个月的孩子,手的功能有了很好的发展,可以开始教孩子用手自己吃东西。有不少家长,怕孩子把手弄脏了,不给孩子自己进食的机会。尤其是在冬季,给孩子穿一件袖子很长的衣服,把孩子的小手包在袖子里面。妈妈包揽了全部的喂食,以为这样才体现了母爱。其实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喂养方法,对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十分不利的。         孩子自己用手吃一点饼干、馒头,或者自己学习拿奶瓶吃奶都是很好的办法。自己吃东西,有一个逐渐熟练的过程。一开始孩子会将食品弄得到处都是,一身也是脏兮兮的,此时母亲应当多包容一些,让孩子大胆地去实践与学习。孩子用手自己吃东西,有着许多好处。首先,可以增加对新食物兴趣,自己吃对孩子来讲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其次,可以训练孩子动手的能力,训练手眼协调,爱动手的孩子脑子灵活。  

什么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科学早中晚餐,早晨吃好,早餐吃饱,晚上吃少。少油少盐少糖!

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哪些

按照下列十条去做,就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一般人群的膳食指南共有十条,适合于6岁以上的正常人群。 1.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 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4. 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 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6.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7. 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8. 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9. 如饮酒应限量 10. 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小儿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哪些?

儿童由于十分娇小脆弱,又受到宠爱娇惯,在饮食活动中容易形成许多不良习惯,主要表现为爱吃零食,喜欢偏食,暴饮暴食等,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会严重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健康。 儿童常吃零食会影响食欲,因吃零食,破坏胃肠道消化的规律,容易引起胃病。 偏食容易造成儿童营养不良,影响智力发育。调查表明,儿童因营养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多达20余种。 儿童消化器官发育不健全,若吃得过饱,消化液的分泌供不应求,容易引起肠胃病。 吃饭过快,唾液分泌不足,会影响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 说笑、打闹进食,食物容易呛入气管,造成窒息的危险。 边走边吃,不但不文明,而且很不卫生。把空气中的灰尘、细菌和食物一起吞进去,有害身体健康。 边吃饭,边看电视,边看书,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天长日久,会引起消化不良。 蹲着吃饭,腹部受挤压,肠胃不能正常蠕动,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常吃甜食,特别是糖果,容易造成龋齿,引起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等。 经常吃过咸的食物,会使体内水分滞留,心脏排血量增加,容易引起肾脏病和高血压症。 有的儿童顽皮,不好好吃饭,有的家长很容易发脾气,采取强制手段,如吓唬、训斥,以不给买玩具、不带他(她)去公园来威胁儿童,甚至打骂等等,迫使宝宝吃东西。强制饮食对儿童的机体和个性都是一种压抑,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儿童不想吃或不愿吃的东西,往往是他当时不需要的食物。即使有些营养的食物,像胡萝卜、水果、青菜、牛奶等,医生建议坚持让儿童吃的也不要强迫压服,否则会引起儿童的反感,可以通过讲故事和耐心说教的方式逐渐加以更正。 强迫压服不对,强求乞求也十分有害。有的家长为了让儿童吃东西,死气白赖地强求乞求,变着法说呀、劝呀、许愿呀等,儿童吃不吃,基本上顺其自然,稍加干涉即可,否则会养成纵言娇惯的习惯。 进食时应平心静气,有祥和的气氛,不要在儿童进食时批评训斥儿童,更不能在吃饭时或吃饭前打骂儿童。如儿童刚刚哭闹发过脾气,在气头上暂时不要进食,应缓一缓,烟消云散,在充满轻松快乐的心情下进食,否则容易导致胃病。 有的儿童不喜欢吃主食,喜欢吃巧克力、小食品、冰淇淋三类食品,家长便投其所好,一再迁就。主食,其意在主上,不能用小食品代替主食。小食品只能是零食,要吃得适当,不可喧宾夺主,主次不分。 对儿童的异食行为,要及早发现制止。对有偏食行为的要设法纠正。挑食的更要严格要求,有的儿童自动养成挑菜、拣菜、翻菜的不良习惯,必须教育儿童养成吃饭的礼貌行为。 有的家长由于各种原因常催促儿童快吃,这不利于咀嚼和消化。如果宝宝确实要出去玩或上学,最好吃多少算多少,总比不嚼就咽下去强得多。 儿童吃东西,也应像上课一样要求,不应分散注意力。应当将电视关掉,将玩具收起来,把书本作业也放下,吃饭就集中吃饭。吃饭时谈笑风生,说话唠叨,边打闹说笑边吃饭,这样如果不小心,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引起呛咳、窒息,甚至危及生命;也不要边看书边吃饭,这样不但饭菜无味,而且影响消化液的分泌。日久天长会造成消化不良,还会引起近视。 有的儿童一边走路一边吃东西,儿童端着碗,到处走,这很危险。这样儿童容易摔倒,造成摔伤、烫伤、戳伤等意外事故。另外,上街也不要随便买小食品边走边吃,这样既不文明,也不卫生。搁下饭菜,跑出去嬉闹一阵回来再吃,这样不仅有损于身体的健康,而且也会导致儿童做事不认真,养成很随便的坏习惯。 常听有的家长为了使儿童吃得多,就说:“你看某某同学,每次吃两碗。”有的儿童有很强的好胜心,愿和别人比个高低,为了显示自己和为了讨好妈妈的喜欢,就强咽下许多食品,这也会闹出毛病来。要培养儿童养成吃饭的礼貌行为。 忌“零食”;忌“偏食”;忌“暴食”;忌“快食”;忌“笑食”;忌“走食”;忌“看食”;忌“蹲食”;忌“甜食”;忌“咸食”;忌强迫压服进食;忌强求乞求进食;忌生气中进食;忌投其所好进食;忌放纵姑息进食;忌催促快速进食;忌分散注意力进食;忌边走边吃;忌相互攀比进食。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