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记忆】112期:建筑可阅读:历经百年,汾阳路这栋小楼戏韵绕梁、翰墨飘香

2021-07-11 22:00:00上海发布05:42 545
声音简介

建筑可阅读:历经百年,汾阳路这栋小楼戏韵绕梁、翰墨飘香


徐汇区汾阳路,这条几百米的小马路上有着许多优秀的历史建筑,汾阳路150号小楼,是其中十分著名的一座。它位于汾阳路、桃江路和岳阳路三岔路口,掩映于许多高大的树木之中,远远望去,白色的外墙在其中若隐若现。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里,去感受下它的历史变迁吧。 


汾阳路150号建于1919年,是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三层混合结构建筑,包括地下室一层(在地面上)构成宽大的基座,立面为横三段竖三段处理。 在上海欧式花园住宅发展历程中,它属于早期的仿古典式花园住宅。建筑多处细部精美,拱券、弧形窗等具有典型文艺复兴特点;建筑周围保留大面积花园景观,保存完好,并存有椭圆形水池,与主楼建筑形成呼应关系。 


南立面为主入口,前面是大台阶,从花园顺着大楼梯拾级而上到达建筑二层,是两层高的弧形大门廊,首层采用爱奥尼克柱式,二层为塔斯干柱式支撑的阳台。墙面分缝明显,窗上有楣饰,建筑通体为白色(后期粉刷)。建筑二层外窗过梁采用拱券式,并有券心石装饰。三层为圆弧形大阳台,由四根柱子支撑,镂空铁艺栏杆。 


屋面有女儿墙,中央弧形处是栏板,栏杆的分格柱式与二三层柱子对应,柱头有酒杯形装饰物点缀。左右两侧为镂空宝瓶石栏杆。建筑东侧二层有半圆形凸窗,屋面为宝瓶栏杆。前方是一大平台,可通过台阶下到花园。 


建筑南立面外窗窗框颜色偏浅白,为外开木窗。南立面二、三层有爱奥尼克式壁柱,窗过梁采用平拱和券式两种,并置有券心石,东墙室外上二楼阳台处有螺旋形带花瓶状栏杆楼梯,建筑顶部部分有三角形山花和圆形透气窗。


该建筑细部多处呈现出文艺复兴风格的特点。其外立面为水平仿石划格,窗户形式为矩形,二层窗洞上方有半圆形浮雕。檐口为典型古典主义风格,女儿墙虚实结合,以宝瓶栏杆与酒瓶装饰点缀。南侧露台二层有6根爱奥尼克柱(包括两根壁柱),而三层则有6根多立克柱。 


2015年12月,汾阳路150号被公布为徐汇区文物保护点。20167月,建筑拟修缮后作为沪剧展示交流用途。2017年,汾阳路150号建筑修复方案设计定为三类保护,即:建筑的主要立面、主要结构体系、主要空间格局和有价值的建筑构件不得改变。


修复工程中,设计团队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比照历史图片,对历年来建筑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与原始建筑结构不符的地方,一一落实细部修缮方案,并实地取样,参阅档案文献,再落实到施工图纸上,力求完整恢复到建筑最初的样貌。 


根据原始设计档案文件,一号楼外立面水刷石墙面原为白色涂料,勒脚原为灰色涂料,此次修复,完全按照原样恢复。

屋面栏杆原为浅色混凝土女儿墙及栏杆、宝瓶装饰,建筑使用过程中,多处栏杆被封堵,且饰面受污染及泛潮较为严重。修复过程中,对封堵区域的装饰层采用人工方式轻轻凿除后,没有发现原始宝瓶栏杆,则全部按照原始照片、原始图纸或设计图纸进行等比例翻做后安装。 


根据档案文献记录,建筑原雨水管截面为矩形,雨水斗形状精美,带有装饰线脚及英文缩写字母“M”;根据历史照片判断,雨水斗及雨水管为铜皮或白铁皮,颜色亮度与墙面接近。本次修缮,原位替换现有雨水管,根据历史样式复原铜皮(或白铁皮)雨水斗及雨水管。 


水磨石旋转大楼梯,是汾阳路150号小楼内饰中最具特色的设计之一,此次修复过程中,施工团队严格比对历史照片,逐级对每一处细微裂痕进行修复,且坚持采用原始工艺,力求新修部分与旧有部分无色差。 


本期《上海记忆》由上海发布和喜马拉雅的共同出品。


资料:市文旅局

编辑:阮天霖、孙凌波

播音:DJ舜

建筑一栋楼需要哪些图纸

建筑一栋楼,需要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电气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暖通施工图、装饰施工图;人防施工图、消防施工图、节能施工图等。 建筑施工图分:包括设计说明、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构造详图。表示建筑物的内部布置情况,外部形状,以及装修、构造、施工要求等。 结构施工图分等:包括结构设计说明、基础图、梁板柱平面布置图和各构件的结构详图。表示承重结构的布置情况,构件类型,尺寸大小及构造做法。 电气施工图分(包括强电和弱电):设计说明、平面图、系统图、详图等,电施部分包括建筑智能化的施工图纸。 给排水施工图:设计说明、平面图、系统图、详图等; 暖通施工图分:设计说明、平面图、系统图、详图等; 人防施工图分:设计说明、平面图、剖面图、梁板柱施工图、详图。 另外还有:消防施工图、节能施工图及电梯施工图等。

翰墨飘香梦为马,下联是什么?

上联:翰墨飘卖毁香梦为马 下联:丹青弄色心中态备作花 上联:翰墨飘香闭亮梦为马 下联:诗辞引玉情惊鸿

翰墨流香和翰墨留香得差别是什么?

翰墨留香:书房里的书画作品上的墨汁香味仿佛还未散去,形容人死后的作品仍然被人传阅;翰墨流香:形容文章、书法写得好,或者绘画画得好。

古建筑华美壮观,古代工匠是如何做到“雕梁画栋”的?

其实,手工艺一直是我国古代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手工艺大师们往往能够雕出各种各样的图案,而且是活灵活现,比机器做出来的还要精美。古代的雕梁画栋只是他们的其中一项本事而已。 其实,这一类的手工大师一直到今天都仍然存在于我们身边。在民间,有很多的大师就是祖祖辈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比如,在福建的泉州和石狮等地方,就盛产石头的雕刻大师。那些雕刻大师别看他们年轻,一个个都是从小跟着父辈们长大,手把手地学习雕刻技巧。 所以在他们的手中,根本无需图纸和模型,只靠想象力,他们就能随意地雕刻出各种各样的造型。不论是龙飞,还是凤舞,不论是虎跃,还是鱼游,在他们的手下都跃然纸上。 如今,这种手工艺大师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越来越少。但是如果往回追溯几百年,几千年,在民间就更不知道有多少大师存在了。 所以说,对于那些“雕梁画栋”的手工艺大师们而言,“雕梁画栋”只是他们的工作而已。只不过他们已经干了一辈子,甚至他们的父辈和祖辈都是一辈子干下来,所以他们的技巧比平常人更高一筹而已。 但是不管怎么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能工巧匠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们才会有那么多辉煌壮观的中式建筑流传下来,才能让世界更为中国人的手艺和技能惊叹。“雕梁画栋”的技能,放眼世界,舍我其谁。

古时候那些雕梁画栋的建筑都是怎么建造出来的呢?

城内设有衙署、府第、寺观、民居、培逗作坊等。三重城最外边是周长20多公贺雀里禅中早的罗城,共有水、旱门20个。每重城墙外面都有护城河,用于军事防御。

沈栋梁为什么知道沈墨没死

沈栋梁通过沈墨的小拇指的指纹知道沈墨没死。 在那个年代,DNA技术喊源还不是很发达,想要辨认尸体的身份,只能通过家属或者侦查中的各种蛛丝马迹,而当时沈墨被认定为遇害者之后,还曾沈栋梁过来辨认过身份,沈墨的小拇指是有4条指纹的,沈栋梁在认过尸体之后尸体的小拇指没有4条指纹,所以他知道沈墨橘余孝没事,但是也默认了死者是沈墨,正因如此,所有人才会被骗了。 《漫长的季节》该剧讲述了出租车司机王响和妹夫龚彪联手帆渗巧调查套牌车的过程中,18年前的碎尸悬案再度浮现。他们决定查找真相,并请出当年侦办此案的退休警官马德胜,三个老伙计由此踏上一场人生救赎之旅的故事。 角色介绍 1、李庚希饰演沈墨,她是女大学生。性格亲和开朗,心智比同龄人更加稳重成熟,不轻易表露情绪,做事有条理和计划性。她闲暇时常去维多利亚会所弹钢琴勤工俭学,面对客人的示好、卢总送花篮,她问清来圆稿源直接拒绝,抵得住诱惑、不迎合客人。 2、陈明昊饰演马德胜,他是退休刑警。马德胜曾是受人敬仰的刑警队长,当年一毁渗直为查清碎尸案的真相而奔走,退休后成为了老年大学的舞王。虽然已经脱下了警服,马德胜却始终没有忘记当年的案子,当王响请求他帮助时,他毫不犹豫的应了下来。虽然已经退休多年,在追查套牌车司机的过程中,马德胜依然可以保持对案件的高度警觉。

红楼梦中的“翰墨诗书之族”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是:书香门第

翰墨疑香是啥意思?

翰墨:翰:原指长而坚尺兆硬的羽毛,后来戒指毛笔文章和书信等等。墨:指笔墨、书籍则困扒和墨宝。翰墨孙昌凝香的意思是,形容读书很多,房间里有淡淡的墨宝的香味。

红色寻根——一栋建筑,一个故事

好好学习小朋友

红色寻根:一栋建筑一个故事

好好学习小朋友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