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参与者

2021-07-16 06:39:32坚持学习的教育人12:44 25
声音简介

【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参与与体验】 学生课堂参与度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册前,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舞台。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充分和自由的发展。为此,必须实现课堂教学优化,使其具有生命活力,充满情趣和智慧的挑战。   一、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如果课堂教学没有激活学生的思维,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接受学习并不一定是机械、被动的学习,只要教师呈现的学习材料能够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任意的联系,而不是形式的和人为的联系,并且学生具有内部学习动机和有意义学习的意向,学生的接受学习完全可以产生有意义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新知识能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建立一种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是判断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是有意义学习还是机械学习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设计问题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形成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参与,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积极性,发冲茄挥主体作用,课堂教学才有活力。   二、学生的主动参与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   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个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的过程。 学生如何参与课堂教学,对于其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性质不同,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预习、阅读课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那么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对知识的掌握就会比较牢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就会得到不断提高和发展;否则,如果学生只是被动、消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讲多少就学多少,在学习上完全依赖教师,课堂教学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主动参与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   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参与状态和参与度问题――学生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部分参与还是全面参与。如果是被动参与,学生只能是注意力不集中,消极模仿或简单重复,被动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如果是主动参与,学生能够主动向老师提问,善于独立思考,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如何,不仅取决于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而且也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整体把握。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堂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学生充分合作、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并进行点拨,使知识的掌握水到渠成。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每个学生充分、自由地发展。   三、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核心   课堂教学是学生以简捷、有效的方式继承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然而,继承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方面,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生还必须具有主动发现、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大胆质疑、敢于批判的精神。为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注重培养他们运用知识和发现知识的能力。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使学生“学会学习”,还要使学生“学会研究”、“学会创造”,从而促进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为此,教师应积极创设一种民主的、开放的和自由的学习散姿察环境,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发现学习转向探究式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接受和发现两种方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过分突出、强调接受和掌握,而忽视发现和探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就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敢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布鲁纳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如何学习”本身要比“学会什么”更重要。“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学习就是依靠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发现者”。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实现其学习方式转变的核心。教师应树立主体性教学思想,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以往被动、机械的学习状况,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意义学习和发现学习。在此基础上,不仅使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江宁初级中学)

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有以下几种方法:. (1)对学生积极期待(皮格马利翁效应),让学生体会师生平等,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开端;. (2)课堂教学内容的凝练,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热情的根本,例如散顷把教学内容故事化、情景化;. (3)积极语言的暗示咐租,是保持学生较高参与度的法宝,例如对付学生上课不听讲的情况,教师除了可以停止教学活动、减小讲课声音、举例子等外,可以通过“上过我们班课的老师都觉得我们班学生上课衡掘兆认真……”积极语言暗示学生;. (4)提高自身人格魅力;. (5)制定课堂规则;

如何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热情

通过学生讲故事的方式学生很自然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了,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台下的听众应该也更容易被他们同学的面孔所吸引。

北京版英语小学一年级课堂活动手册教参?

我学的是深圳版

怎样让家长参与到课堂中来?

家长进课堂可以先要做好调查,看家长最近关注的是什么问题,然后围绕着个问题和家长交流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 各位老师,家长,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陈松冉的家长,非常高兴能有机会走进课堂,让我们家长体验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快乐。前天接到张老师的通知说要我在家长进课堂讲课,想想讲什么?觉得无从下手,最后决定,结合自己的职业,和大家聊聊记者这个职业。 中间我可能要问一些问题,我希望同学们都能踊跃发言,如果谁表现活跃的话,我最后还要请她上来做一次小主持人。大家在家里都看电视吧?实际上,新闻和专题报道都是由记者采集回来,进行加工整理。 首先,我想问一下,哪位小朋友知道,什么是记者?记者到底是做什么的?有哪位小朋友告诉我?请举手!感谢大家的踊跃发言,其实很多同学的回答已经从意思上接近记者的定义了。记者其实是一种职业。她是指在新闻机构中从事采访报道的专业人员。 就比如说,中心广场举行了一场晚会,大家可能都没能去现场看,新闻记者通过摄像机把晚会的内容拍摄下来,编成新闻,通过电视告诉大家这是一场什么晚会。达到了什么效果。这样,大家是不是通过记者的采访报道,看电视就知道了当时晚会的情况?这就是记者做的事情。 那知道了记者是做什么的?我们在了解一下记者怎么做新闻?做新闻最基本的就是要把一个新闻事件讲清楚。通俗的讲,就像讲故事一样。要有时间、地点、人物,要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举个例子:刚才陈松冉在玩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哭了。 看是不是很简单呢?做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也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树立自信心。下来就以今天的家长进课堂为例,我们模拟一个新闻场景。我们现在请上一位同学来客串一下小记者!哪位同学愿意配合一下呢?请举手! 回去以后小朋友也可以扮演小记者采访你的爸爸妈妈,并把你采访到得内容用小故事的方式讲出来。我再问小朋友一个问题,你们长大了想不想做一名记者?好的,非常棒。希望大家在幼儿园能努力学习本领,将来能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再次谢谢大家的配合,我的课讲完了,谢谢大家。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呼唤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项中心任务。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只要抓住情感、思维、方法、手段四个关键因素,就能有效地帮助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一、优化情感氛围、创设和谐心理   1、激发动机   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首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培育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既然每个人都有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表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和需求,因此我尽力在授课、作业、辅导、测试的等教学环节中设置不同的标准,因材施教,帮助每个同学在各个阶段都取得成功,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有价值、有追求、有实力、有地位,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充满信心地迎接新的挑战。   2、密切情感   情感是教育的润滑剂。只有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情绪背景带入课堂,才能让学生兴致勃勃、兴趣浓厚,进入最佳的学习意境。和谐的师生关系主要来自于教师的道德与情感。因此我常常用鼓励性、期待性语言向学生发问,以赞许性语言肯定学生正确的答案,以谅解性语言引导学生错误的回答;以和蔼亲切代替冷漠严厉,以鼓励帮助代替讽刺挖苦,最大限度地消除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普遍存在的烦燥、焦虑、压抑和困乏心理,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下,以灵活的思维、强劲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取得学业的成功。   3、培养兴趣   兴趣是认知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教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形成了稳定的兴趣和追求。我校主要从创设课堂情境和培养个人兴趣两个方面实现以上的目标。为了创设良好的课堂条件和情境,我常常采用科学成就、小故事、漫画、课堂演示、扣人心弦的悬念激起学生注意;利用原有认识的片面性或不完整性引起认知冲突,利用新旧知识的关系提出学习课题引起认知期待,使原有认知结构处于能动状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4、形成习惯   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意志力的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型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能自已安排好学习计划,自觉地阅读教材,主动地收集信息,大胆地提出问题,独立地完成作业,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自己的学习状况。当然要学生形成这些良好习惯,需要顺序渐进,分阶段逐步给予引导与强化。 二、优化认知结构、掌握思维规律   现代认知学派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在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既要遵循思维规律组织教学,还必须把认知规律教给学生,让他们能够以最迅速有效的方式把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   1、梳理知识 知识结构是认知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为了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学得生动,要教会学生梳理知识的方法。学生梳理知识可以在几个层面上展开:第一从内容上展开--学会找出教材的知识点,如重点、难点、关键点、易错点、枢纽点与德育点;第二从深度上展开--学会分析教材各部分的地位和要求,哪些是需要了解的,汪段哪些是需要理解的,哪些是需要记忆的,哪些是需要掌握应用的,哪些是值得深入钻研的;第三从思想方法上展开--学生要学会把学到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学会归纳和总结,不单要总结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还要总结自己掌握了什么新的思维方法或研究方法。   2、设置问题   巴尔札克说过“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科学地设置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引导学生逐步迈进科学的殿堂,攀登科学和峰峦。我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问题的发现和设置。   设置问题一般困蠢誉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目的性原则--问题的设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要求;适应性原则--设置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并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层次性原则--问题的设置应当是顺序渐进,逐步提高的,有利于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接近并实现教学的目标;档知新异性原则--问题的设置要有新鲜感、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3、训练思维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因此,教学过程应该是由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思维活动过程,要让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自己解决;第二、对于各种类型的重要知识点,要求学生不能满足于记住现成的结论,要学会挖掘其中潜在的思维成分,独立思考,加深理解;第三、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也可以选择适当的教材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发现探索;第四、结合教学过程教给学生各种科学思维的方法,如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等。 三、 优化学习方法、学生主动参与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和能力。为了想方设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动起来--动脑、动手、动眼、动耳和动口,我采取的方式主要有引导自学、合作讨论和独立作业。   1、引导自学   自学是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自学能力是人的终生学习的需要,也是学校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由于中学生的能力限制,我采用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引导的形式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导情--激发学习热情,创设悬念,形成问题意识,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导法--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掌握教材内容的方法;导路--引导学生理清教材的逻辑思路;导疑--指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独立解决疑难;导思--教给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培养思维能力。 2、独立练习   学生的独立练习,要注意强调以下几点:第一要求学生在自学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理解、消化、吸收所学到的知识,然后完成独立练习;第二要在独立练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并通过复习教材,参考有关资料,学会独立地解决问题;第三要求学生在完成练习后认真核对答案,寻找错误的原因,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第四要求学生通过独立练习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把握学习的进度和难度。   3、合作讨论   学习的独立性与交换性都是教学的本质特征。在现代教学中,信息由单向交流扩展到双向交流以至于多向交流。为了让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能够在多层面、多方向上展开,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了合作讨论的机制。 四、优化教学手段、采用现代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神奇的舞台,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友好的界面、良好的交互性和强大的表现力赢得了广大学生的青睐,特别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表现在课堂现场中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和情景,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动手参与能力

1、激发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 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兴趣激发的方法很多,从美术教材的挖掘入手。 以新激趣:学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往往会激发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 欲望,这就要求教师挖掘教学内容的新意,使之有新鲜感。如讲《勤劳的蜜蜂》时,为了让学生了解蜜蜂的各种姿态,教学时,让学生利用各种大小不一圆来自由拼摆小蜜蜂的动态, 生起来,化难为易,让学生想学且学得轻松。学生在绘制时有了激情,就能带着愉悦的心情, 轻松的创出形象各异的画面。 以情激趣:情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和前提,它能引起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 提高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关注的眼神,信任的微笑,及时的鼓励,对于孩子们都是一种 鞭策和鼓励,都可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特别是后进生,教师更要以满腔的热忱去帮助 他们,用教师的真挚感情去感染、吸收学生,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在这融洽、轻 松的气氛中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指导学法,赋予动手参与能力 教学是教和学的活动的统一体。教学方法既包含教师的教法,又包含学生的学法。重 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是实现从教到学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应 有系统地把学法指导与学习过程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愿望也有能力动手参与学习,进行创造。 1.加强技法训练:美术课对技法的要求很高,这是学生正确描绘对象,进行创作的基础。 技法训练包含的内容较好,如:蜡笔水彩的构图、造型、勾线、上色;中国画的笔墨、布局; 素描的透视、线条,因此,技法训练既要扣紧每节课的重点,有要胸有全局,点面结合; 既要着眼于同学们,又要照顾个别成绩突出或能力较弱的同学,因材施教;既要表扬鼓励, 又要具体辅导,帮助他们解决技术上的困难。 2.拓展想象空间:“象是创作的源泉”世界上许多创照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美术教 学中,我们可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拓展想像空间,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间创设一种“不 协调”,使学生在探索的乐趣中寻求知识,提高智力。 实物演示:即利用实物展示或表演的方法,使他们明白完成任务的迫切性,联系已有知 识经验进行想象。上《画一顶帽子》一课时,可以先出示几顶漂亮的帽子,让学生观察外形、 颜色等,然后戴到头让学生作画或者根据现有的帽子想象外形更美、功能更全的帽子。 语言表达:即利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根据自身体会大 胆想象。在彩塑课《青蛙》一课中,教师可有意识的讲述关于青蛙的童话故事,把学生的思 维越迁越宽,让他们仿佛进入了想象中的青蛙王国共同游戏,学生进入情境后,做出的青蛙 生动有趣,神情兼备。增强了对青蛙的感情,也起到了环保的教育作用。 媒体应用:即利用电视、录象、投影、多媒体等音像手段创设情境。这一方法可视性强, 时空转换快,吸引力大,能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

有参加过孙老师课堂培训的吗?教的怎么样?

孙伟老师是教英语的,课讲的不错.

“蒙牛·我回老家上堂课”公益活动都有那些大学一起参加?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

【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参与与体验】 学生课堂参与度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舞台。教师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充分和自由的发展。为此,必须实现课堂教学优化,使其具有生命活力,充满情趣和智慧的挑战。   一、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如果课堂教学没有激活学生的思维,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接受学习并不一定是机械、被动的学习,只要教师呈现的学习材料能够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任意的联系,而不是形式的和人为的联系,并且学生具有内部学习动机和有意义学习的意向,学生的接受学习完全可以产生有意义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新知识能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建立一种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是判断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是有意义学习还是机械学习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设计问题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形成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参与,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课堂教学才有活力。   二、学生的主动参与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   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个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的过程。 学生如何参与课堂教学,对于其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性质不同,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不一样的。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预习、阅读课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那么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对知识的掌握就会比较牢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就会得到不断提高和发展;否则,如果学生只是被动、消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讲多少就学多少,在学习上完全依赖教师,课堂教学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主动参与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   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参与状态和参与度问题――学生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部分参与还是全面参与。如果是被动参与,学生只能是注意力不集中,消极模仿或简单重复,被动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如果是主动参与,学生能够主动向老师提问,善于独立思考,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如何,不仅取决于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而且也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整体把握。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堂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学生充分合作、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并进行点拨,使知识的掌握水到渠成。这样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每个学生充分、自由地发展。   三、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核心   课堂教学是学生以简捷、有效的方式继承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然而,继承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方面,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生还必须具有主动发现、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大胆质疑、敢于批判的精神。为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注重培养他们运用知识和发现知识的能力。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使学生“学会学习”,还要使学生“学会研究”、“学会创造”,从而促进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为此,教师应积极创设一种民主的、开放的和自由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从发现学习转向探究式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接受和发现两种方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过分突出、强调接受和掌握,而忽视发现和探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就必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敢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布鲁纳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如何学习”本身要比“学会什么”更重要。“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学习就是依靠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材料,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发现者”。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实现其学习方式转变的核心。教师应树立主体性教学思想,真正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以往被动、机械的学习状况,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意义学习和发现学习。在此基础上,不仅使学生掌握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江宁初级中学)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