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项羽有江东八千子弟

2021-07-21 07:26:11阿云阿霞07:32 87
声音简介
2 范仲淹胸中具数万甲兵,楚项羽江东有八千子弟。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唐宋典籍记载为周王族诸侯国项国后代,姬姓,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
项羽勇猛好武,跟随叔父项梁发动吴中起义,反抗秦朝,复立楚王。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赢得巨鹿之战。率军攻破关中,举办鸿门宴,火烧秦王宫,杀死秦王嬴子婴。分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此后,与汉王刘邦争夺天下,史称“楚汉之争“。自恃武力,刚愎自用,弑杀楚义帝,猜疑亚父范增,终为刘邦所败。汉五年(前202年),兵败于垓下,发生“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
据《史记》记载,项梁因才能和势力,在吴中地区颇受士大夫等上层人士敬重。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天下大乱,项梁项羽杀了会稽郡太守,控制了郡的兵力,加之门客一类的,故称八千子弟兵。这就是项羽最初的资本,也是项羽后来打出江东、南征北战、让秦朝闻风丧胆的“江东八千子弟兵”。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的,当项羽逃到乌江边上时,乌江亭长曾劝说项羽乘单舟尽快渡江,回到江东后以图东山再起。乌江亭长是这样说的:"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自刎而亡。

楚霸王项羽会乌江自刎的原因

霸王项羽是一代枭雄,与汉高祖刘邦争夺天下,在那个年代赢得了西楚霸王的美誉,差一点就成为楚汉之争最终的胜利者。却因为很多原因最终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让人不禁扼腕。项羽鸟江自刎有以下原因 原因一:妇人之仁,鸿门宴的目的就是为了借机铲除楚当时最大的敌人--刘邦,最终在项伯的劝说下,觉得不能趁人之危放弃了大好机会。 原因二:优柔寡断。 原因三:过于自负。 也算是多种原因结合把,最终,造成了项羽乌江自刎失败的结局。

“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乌江”在哪

霸王项羽并非自刎乌江,而是死于东城(即今定远县境内,距离乌江还有240多里地。

项羽为什么不过江?

因为他当年起兵带出来的饥迟八千江东子弟,死光了。过江的没肢肆话,八千人枯轿的爹妈问他要儿子,怎么还人家?所以不能过。

项羽不过江东的故事?

项羽不过江东的故事? 鸿沟分天下之后,项羽返回彭城,刘邦出尔反尔,背信弃义,命韩信在九里山垓下设伏夹击项羽,史称垓下之战。那一夜悲歌吹散八千子弟兵。只剩二十八名勇士。项羽带他们突出十面埋伏时,只剩项羽孤身一人,逃至乌江,乌江亭长曰:足下可是项羽项霸王,老朽知道霸王战事不利特来接应,江东虽小亦有千里,霸王凭勇武招募兵士东山再起。项羽曰:勇武又如何,天数己定,奉刘邦为真主,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又想到自己兄弟死的死、逃的逃,而且虞姬也死了,觉得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最后将乌骓马交给亭长,自刎而死。

西楚霸王项羽有后代吗?

没有。项羽无后。

关于楚霸王项羽的成语典故有那些?

取而代之、霸王别姬、破釜沉舟、作壁上观、先发制人等。1、取而代之【解释】: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译文】:秦始皇巡游会稽,渡过浙江,梁和书籍都看,阮籍说:“他们可以取代了。”2、霸王别姬【解释】: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译文】:霸王项羽和刘邦夺取在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失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诀别。3、破釜沉舟【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译文】:项羽便率兵渡过黄河,船都沉,破釜甑,烧毁房屋,携带三天的干粮,用以表示一定死,没有一个还心。4、作壁上观【解释】: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译文】:等到楚军攻打秦国,诸将都在墙壁上看。5、先发制人【解释】:发:开始行动;制:控制,制服。原指丢动手的牌主动地位,可以控制对方。后也泛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译文】: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谁知道??

楚汉之争就是继中国秦末农民大起义之后,项羽和刘邦之间为争夺封建统治权力而进行的战争。自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历时5年。   在秦末农民大起义过程中,陈胜牺牲后,项羽集团和刘邦集团成为反秦武装的两支主力。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六月,项羽经破釜沉舟一役,大败秦军主力40余万,注定秦朝覆灭之势,同时却也为刘邦军入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秦二世四年(汉元年,公元前207年,汉初承秦制,以十月为岁首)十月与十二月,刘邦、项羽相继率兵入关,推翻秦王朝。   按照楚怀王原来“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刘邦先入咸阳,理应做关中王,但项羽自恃功高,企图独霸天下。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佯尊楚怀王为义帝,徙于郴县(今湖南郴州)。四月,分封天下十八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以刘邦为汉王。   项羽进入秦都咸阳后大肆烧杀抢掠,不仅失去民心,也导致无法立足关中。此后他贬义帝于江南,迁刘邦于巴蜀,徙故王于恶地,王亲信诸将于善地,挑动和加剧了各路诸侯之间的权力纷争,并且迅速激化了他与刘邦之间的矛盾。刘邦被徙封汉王后,决定以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为基地,养民招贤,安定巴蜀,然后收复三秦。三个月后于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乘齐王田荣起兵反楚的有利时机,决策东向,终于爆发了楚汉战争。   项羽分封诸侯后即罢兵回 项羽(9张)归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不久,齐、赵和彭越起兵反楚,对西楚构成直接威胁。项羽不得不调遣主力击齐,以稳定局势。当时僻处巴蜀的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之际,于八月出故道,迅速还定三秦,继续东进,使项羽在战略上陷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楚军主力困于齐地,无法脱身。刘邦乘隙进驻洛阳,同时,以项羽放杀义帝为由,率诸侯联军共56万人进据楚都彭城。项羽得知彭城失陷的消息后,亲自率精兵3万人回师彭城。在楚军突然袭击下,汉军56万乌合之众一败涂地,刘邦仅得与数十骑突围。   彭城之战后,楚汉双方便进入了长达2年零4个月的相持阶段。相持阶段一开始,刘邦就组建了骑兵部队,有效地阻挡了楚军的进攻;与此同时,汉军一方面坚守荥阳、成皋一线,一方面积极在楚军的后方和侧翼开辟新战场。这一部署打击了项羽在战略上的致命弱点,很快收到了成效。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八月至次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接连平定魏、代、赵、燕,矛头直指齐地,逐渐形成包围西楚的态势。而项羽却始终不能摆脱两线作战,首尾不能相顾的困境。特别是项羽不能用人,在 刘邦(3张)政治上、军事上连连失策,使刘邦得以调兵遣将完成对项羽的战略包围。汉三年(公元前204年),汉军在成皋大破楚军,韩信也尽定齐地。项羽腹背受敌,进退失据,陷于汉军的战略包围之中。   汉四年(公元前203年)八月,项羽向刘邦提出议和,楚汉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九月,项羽率兵东归,而刘邦却背约攻楚。次年(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项羽被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汉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军士无斗志;项羽率少数骑兵突围至乌江(今长江,位于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镇),自刎而死。楚汉战争最后以刘邦夺取天下,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楚霸王项羽的故事

自小要学万人敌

关于楚霸王项羽的成语典故有那些?

垓下之围、四面楚歌、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楚河汉界、江东父老

谁知道有关于西楚霸王项羽的歌?

哦?霸王别姬算不算。王力宏的《盖世英雄》是项羽。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