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 俞伯牙学琴的故事

2021-08-19 10:22:09柳若尘02:58 1.5万
声音简介

俞伯牙摔的琴什么琴?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摔的是瑶琴(用玉装饰的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

俞伯牙为什么摔琴?

他的知音没了。

俞伯牙拜师学琴的故事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3年,创作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   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后,笑笑说:“我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访问他。你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天清早,成连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海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10天以后,我再来接你。”   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的琴师。他累得气喘吁吁,心情烦躁地坐在海上。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的“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得欢呼起来。他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   10天以后,成连先生真得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他连连夸奖说:“好,好,好极了!”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内容。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很擅长弹琴,他到楚国马鞍山遇到钟子期,两人谈论琴律很投机。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弹奏一曲,钟子期高兴地说泰山江河。两人结为知己。第二年伯牙去拜会钟子期,得知钟子期病故,就在坟前伤心地毁琴。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内容是什么?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俞伯牙为什么摔琴

因为俞伯牙觉得今生唯一的知音已经不再了,再也没有人能听懂他点的心声和琴声了,所以摔琴,终身不复鼓。

写俞伯牙琴技高超的成语?

悠扬悦耳婉转连绵委婉连绵高荡起伏泉水叮咚如鸣佩环余音袅袅绕梁三日不绝如缕珠落玉盘高山流水 余音袅袅[yúyīnniǎoniǎo] 基本释义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处 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感人故事

那一刻,我的世界阳光灿烂;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那一刻,我的世界芳香四溢。——题记   流水潺潺,琴声悠悠,弦音绕耳。听,竹林中,子期与伯牙正合奏一曲高山流水。那水的轻柔,那山的豪迈,那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完全把它们呈现出来。那音绝非弦音,那是心中的声音,是两颗怀着真诚的心,相互碰撞,相互交缠发出的肺腑之音……我感动了,我也伤心了。   我感动的一塌糊涂。   钟俞之交,惊天地,泣鬼神。一个隐居山林之人,一个精忠报国之士,因为拥有共同的音乐梦想,因为怀着相同的真诚之心,走到了一起。他们观世界,谈音乐。可是国家需要人才,于是伯牙不得不再去报效国家。他们相约十年后再次相见,再度把酒言欢。声声誓言,句句肺腑,可天公不作美,子期先逝了,他不得已违背了十年的那个誓言。而伯牙,朝廷命官,十年后,他再次来到了此地,到处打听伯牙子期的消息,可结果是那一堆黄土和那一块冰冷的墓碑。他伤心、绝望,悲伤中噙着泪水,在子期墓前,独奏一曲高山流水。曲调激昂却又夹杂着一份悲伤,这伤只有他懂,只有他才知道那种失去知己的悲痛。收曲时,弦断,余音绕山林而不休。弦断,心死,伯牙誓言从此再不复鼓。那一刻我才懂什么是真诚,什么是“千载难逢一知己”,我被这颗赤诚的心所打动,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我伤心的痛不欲绝。   钟俞之交,感人肺腑,今人之事,痛不欲绝。面对这惊天动地的钟俞之交,我敢问今人呢?他们早已被利益蒙蔽了的双眼,早已被金钱腐蚀了的灵魂,早已被权利充满的大脑,它们何谈真诚?何谈钟逾之交?何谈知己?天无言,地无语,一切都在沉默,一切都在自省……   听,那弦音,甚是悲凉,那是伯牙失去子期之痛,那也是伯牙看待今人所行之事之痛。   我看到伯牙因子期仙逝而不再复鼓的时候,我的内心被这种深情所打动,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那一刻,我才真正认识到:原来这个世界存在那一份真诚。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读后感

知音难觅 ——《伯牙绝弦》读后感 昨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伯牙绝弦》.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钟子期就成了俞伯牙的一个知音.钟子期去世了以后,俞伯牙以为世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就摔坏了琴,折断了弦,终身不再弹琴了. 我很了解他的这种心情,因为我也想找到我自己的知音,我的手风琴已经练到八级了,可是还是没有遇到我的知音,我好伤心呀. 俞伯牙学琴时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这个故事是这样讲得:俞伯牙和他的师傅学琴,可是他弹得音准了,却没有感情.他的师傅就把他带到一座岛上,让他感受大自然.十几天后他的师傅来接他,他不但弹得有感情了还做出了《高山流水》这首曲子.后人就用“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来比喻知音难觅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读懂了干什么都要重情重义,还懂了知音难觅——寻找知音真困难呀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读后感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但这种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有几个?寥寥无几。 你拥有过么?你遇到过么?你曾错过么?我没有,但我知道:知音难觅。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世上又有几个像俞伯牙那样在乎知音,肯为知音摔碎自己的爱琴,又有几个肯为知音放弃自己的酷爱。同样,寥寥无几。 “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仔细咀嚼,你读懂了什么?我懂了,我知道了伯牙的悲痛。人生在世,知音又有几何?如果说知音太难寻找,那知心朋友你有么?你会设身处地的为她或他想过么? 我有过一个知音,但因我的任性而放弃。现在回想起来,好后悔。 知音,不会去欺骗你。知音,不会去背叛你。重情重义莫过于知音,高山流水莫过于知音。其实,伯牙绝弦的真正意义,我体会到了,那就是——珍惜! 珍惜,两个字?不是!包含了多少?无人知晓。只是我知道,知音,可能是你最讨厌的人,可能会是最关心你的人。朋友,听我一句,从现在起去珍惜,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要等错过了,或是失去之前,或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