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芹丽 2021年8月26日 第68天不间断诵读《伤寒论》1~160

2021-08-26 15:19:57李芹丽36:52 27
声音简介

怎么背诵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你得先弄明白原文的意思,理解了就好背了.我上学的时候就是这么背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和中医方剂学的联系很密切,你应该注意到啊!中医方剂学有很多都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你可以联系的背,我上学的时候就这么学的.我老师是咱们都是经方派,就是学的用的大多数都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的方:)你方剂学没问题的话,背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也不难.好好理解原文.

40多岁还能背诵伤寒论吗?

40岁还能凑和着背,过两年就不行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各脏器功能衰退,精血不足,记忆力急剧下降,别说背了,就连看都吃力 。

伤寒论哪些条文是必须背诵的?

如果自学中医,学伤寒论,398条,个人认为必须记的,是那些有方有证的条文。临床对上号就用,常常有很好的疗效。(我自己试过) 有些条文没有方,但是涉及到一些治疗原则,比如83到89条,净讲不可发汗的。像这样的条文,也很重要。就算不能脱口而出,起码要了解。总的来说是多多益善,学知识还怕多吗 如果真正专业研究伤寒论的,那讲不了了,一字别漏吧。那是专业的了。 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不一定完全正确。错误之处,请别见笑。

伤寒论背诵条文是108还是396

全的 398 当然108的网上也有

伤寒论那一本好?

南中医的第四版《伤寒论译释》,有各家注解,而且排版印刷都非常好。 可以作为《伤寒论》研究的宝典。 如果一般看看可以用学院的教材。

伤寒论谁讲的最好

刘东军老师的《易演伤寒论》

伤寒论讲义的内容简介

《伤寒论讲义》以明代赵开美复刻的宋本《伤寒论》为蓝本。内容断白“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至“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共计10篇,398条,113方。每章标题下加“导学”内容,主要介绍本章需要掌握、理解、应用的知识。每节内容一般分【原文】、【词解】、【释义】、【方解】、【析疑】、【医案选录】部分。【释义】力求精练,突出重点。【析疑】展示各家观点,或引发争鸣,或引而不发,力求通过对疑难问题的诠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医案选录】限选1~2案,第1案与原文原方相应,第2案为异病同治和拓展方用。

伤寒论和伤寒杂病论的区别是什么?

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是张仲景着作者。伤寒论是人体感受外邪,正气不敌邪气,或邪气过于强盛时就会发病。伤寒包括温病,现在的流感,热病,湿温病,原名叫伤寒杂病论,后把杂病合在金匮要略中

伤寒论是谁的

是张仲景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原本是一本书 叫伤寒杂病论 是张仲景总结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撰写的 也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 有完备的理法方药 自仲景以后没有一部医书如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影响之深远

伤寒论与内经的关系是什么?

伤寒论与内经的关系是:都是中医经典。 我国现有的两大医学体系,一个是以《黄帝内经》、《难经》为一体系,一个是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一体系。前者简称为内经体系,后者称为伤寒体系。两者各有自己的特点,但都是中医经典。 张仲景当年编伤寒论时有参考过黄帝内经。但是黄帝内经全书大部分内容都在讲针灸和经络,而伤寒论大部分都是讲症状和汤药。 伤寒论中讲到针灸方面的内容很少,全文只有提到刺期门和针足阳明,风府穴所以大家不能强制用黄帝内经的内容去解释伤寒论。相关内容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