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爱上世界遗产

2021-09-08 10:43:34高考蜂背APP04:16 9892
声音简介

年轻人爱上世界遗产

只有让年轻人感受到世界遗产的文化魅力,才能全面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展现文化遗产强盛的生命力

每一个中华儿女,都骄傲于我们拥有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敦煌莫高窟等灿烂的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是亘古文明的见证物,是自然馈赠的景观地。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中,体现了人类自然观和遗产观的发展变化。从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5处,成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五十五处世界遗产。申遗过程中,遗产地对20多平方公里的周边环境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整治,对产业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如今,良渚古城遗址成为一个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城墙、城门、宫殿、王陵等古老的文化遗存得到展现,实现了“考古遗址要像公园般美丽”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理念。

当这些沉睡在地下的考古遗址得到良好展示以后,年轻人纷纷前来探访。他们在公园中流连忘返,体会博大精深的文明内涵和优美的遗产景观,参与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体验新技术带来的沉浸感受。五千多年的良渚古城遗址真正“活”了起来。

我们拥有如此多的世界遗产资源,需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积极向大众讲述文化遗产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让大众了解古代的文化遗产与今天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

比如,我们正在策划户外体验型文化遗产节目《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节目组织专家、嘉宾,探访良渚古城遗址、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福建土楼、西湖文化景观等世界遗产,并与遗产地的保护者、研究者、居住者、见证者、体验者相遇、同行,在互动体验中了解世界遗产的恢弘和伟大。希望通过新颖的节目形式,使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感受世界遗产的文化魅力,认识世界遗产的现实意义,让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真正“活起来”。

保护文化遗产不仅要依靠文物保护部门的努力,更要将行业部门的工作转变为全民参与的事业,融入大众生活之中,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只有经过不断传播,将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城市发展和大遗址保护等工作中,融入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等项目中,融入考古发掘和文物建筑修缮等工程中,融入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等事业中,文化遗产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和参与。也只有让年轻人感受到世界遗产的文化魅力,才能全面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展现文化遗产强盛的生命力。



遗产中的遗是什么意思

你好,是指遗留的意思。

遗产的遗是什么意思

遗产的 “ 遗 ”,简单解释就是:逝者本人遗留下来。

遗产的“遗”是什么意思

落下,留下的意思

是遗产包括遗物 还是遗物包括遗产

遗产包括遗物

什么是遗产

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

如何给孩子讲文化遗产

给孩子讲文化遗产的方法: 1、守土有责,保护好遗产。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 为了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首先要保护好、管理好、解读好文化遗产,其次要深入挖掘凝结在文化遗产中的文明底蕴,激活其内在生命力,融入当代生活。再次要讲好遗产故事,传承中华文明。 2、传承文明,管理好遗产。 通过科学管理,让文化遗产为当代社会服务,为现代生活服务,让文化遗产不再陈旧、沉默、尘封,让文化遗产在被关注、被观赏、被分享中得到保护、诠释和延续,发挥了文化遗产涵养文化、凝聚人心、传承文明的作用。 3、讲好故事,解读好遗产。 文化遗产是文明的物证,是珍贵的记忆。为了讲好故事,必须对文化遗产予以精准解读。精准解读的标准有三个:一是解读出来的语言准确优美,二是解读出来的文字富有思想性,三是解读出来的故事有趣味。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从存在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间文学、民俗活动、表演艺术。 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如歌圩、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

外国文化遗产

石器,陶器,手。 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审美需要。 双重奇迹——阿布辛拜勒神庙 埃及的阿布辛拜勒神庙真正称得上是伟大的世界奇迹。令人惊叹的不仅在于如此宏伟的建 筑是在 没有任何机械帮助的条件下建造而成的,而且还在于它的湮没、发现和搬迁的整个 过程。 “阳光奇迹” 埃及中王国时期以后的首都是底比斯,这里是尼罗河中游的峡谷地带,两侧大都为峭壁悬 崖,金字塔的艺术构思失去了表现力,神庙则取代金字塔成为主要建筑形式。公元前16世 纪以后的古埃及,国王崇拜与太阳神崇拜结合起来,国王的纪念物也与太阳神庙(又叫阿蒙 庙)结合起来。这些神庙仍保持了古埃及建筑高大雄伟、气派恢宏的风格,许多雕刻华丽的 大圆柱至今留存。金字塔等建筑以外部表现力为主,神庙建筑的艺术表现力主要在内部。 雕刻、绘画和建筑的和谐融合,大大加强了古埃及建筑的艺术感染力。 在埃及的努比亚地区,留存了许多拉美西斯二世遗迹。拉美西斯二世是公元前13世纪新王 国时期极有作为的法老和杰出的建筑业主。为了能升上天堂成为不朽,他为自己建造了众 多的神庙和雕像。埃及的艺术家们为了满足拉美西斯的愿望,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来雕凿 浮雕。如果说在此之前的墙壁上装饰的雕塑都是凸出的阳刻手法,那么,此时的工匠就转 而建造凹下的阴刻浮雕了。这样,这样他们就无须一点一点凿平背景,而只要在墙面上刻 出图像就行了,这是一种迅速得多的方法。 但这还不够。每个神庙都需要无数的塑像。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拉美西斯又是如何弄到这么多的塑像呢?他创造了一种天才的方式: 他命人将早期君王的纪念碑上刻的姓名装饰凿平,然后再把他自己的姓名填进去,这样, 这些塑像就变成描绘拉美西斯二世的了,毕竟是“落笔为实”嘛。 拉美西斯二世修建的神庙宏大精美,阿布辛拜勒太阳神庙可见一斑。神庙是在尼罗河沿岸 的悬崖峭壁上由一整块石壁雕凿出来的,高33米、宽37米、纵深61米。神庙正面雕刻着4尊 高达20米的拉美西斯雕像。这四尊雕像,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匀称准确,脸部的两耳之间宽 3.9米,嘴的宽度也将近一米。其工艺之精湛,充分展示了古埃及人的高度智慧和杰出工艺 水平,堪称古埃及艺术中最绚丽的珍宝。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要完成这样的工程 也非易事,在3000多年以前,根本谈不上有任何机械工具,甚至连造纸术也尚未问世,我 无论如何想像不出,这旷世之作当年是如何造就的? 在四尊雕像的小腿之间,有拉美西斯二世家庭成员的小雕像,旁边刻有优美的古埃及图案 和文字。脚下雕的是一些俘虏,说明了他的疆土和无限扩张的野心。四座雕像中,左起第 二座的头像和王冠掉落了,摆放在雕像前的地上。头像和王冠都有一人多高,重达几十吨 。 进入神庙内,是三个连接的厅,外面的厅最大,中间是两排站立的石雕像。最里面的小厅 是圣殿,供奉着太阳神。四面的石壁上刻满了壁画,描绘着拉美西斯二世的军旅生涯和战 争场面,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古埃及与周边国家的恩怨故事,以及古埃及的世俗生活。 经过3000多年后,壁画依然清晰,色彩鲜艳如初。 阿布辛拜勒太阳神庙供奉的是太阳神,建造的方位使他能够在一天的多数时间里都沐浴在 阳光中。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第一道光芒会照射到神庙大门上方是神像。太阳神庙的设 计和建筑,由于巧妙地吸收和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等知识,因此在每年 的2月20日和10月20日,渐渐升起的阳光就会穿透神庙里所有的房间,一直照射到设置在岩 石64米深处的内殿里面去,照亮岩壁上雕刻的神像,这就是举世无双的“阳光奇迹”。 在离太阳神庙不远处,是规模较小的月亮女神庙。神庙是拉美西斯二世为王后涅菲尔塔丽 修建的。在涅菲尔塔丽王后的神庙上有一行字,说“我为我最宠爱的王后在山上开凿这个 神庙,涅菲尔塔丽将永存,太阳将永远为她升起。” 在这里,涅菲尔塔丽就是爱与音乐 女神的化身。这座神庙激起了祭司集团的不满,因为只有法老本人才是神圣的。不过,他 追求与爱侣一起长生不老的心情实在太急切了,以致毅然决然地摧毁了传统的藩篱。 阿布辛拜勒神庙是为纪念法老“登基”三十周年而建造的。“登基”是为了纪念远古时代 王位更迭举行的仪式,那时氏族首领的年纪老了以后就被杀死,为的是把他的领导职责传 给新的统治者。所以“登基”在古代埃及就意味着新的王权。为了使新的统治者比原来的 老法老更顺利地统治国家,就要建造神庙向神证明新法老的丰功伟绩,所以在神庙入口处 凿刻如此巨大的雕像,在神庙内的墙壁上雕刻着拉美西斯二世征战的场面。在阿布辛拜勒 的两座神庙落成举行庆典的时候,涅菲尔塔丽还和拉美西斯一起出席了仪式。在那个时代 这个王后是令人瞩目的,至今很多女性和饭店都在沿用这个名字,体现对这个美丽王后和 拉美西斯的无限景仰之情。 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再发现 古希腊罗马作家曾经把埃及的金字塔看作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但是从来没有提过阿布辛拜 勒神庙,这座神庙被埋葬在沙土里近两千年,根本没有人知道。直到1813年,瑞士史学家 布尔克哈特装扮成阿拉伯人在尼罗河流域旅行才发现这样一个奇迹。 布尔克哈特在垂直陡峭的尼罗河岸边,发现几个巨大的方柱刻在山岩上,在大方柱之间有 六尊巨大的石头雕像,石像直到膝盖部都被埋在沙子中,守护着神庙的入口处。他往神庙 里面看了一下。底层大殿很宽阔,但大殿的深处是黑黝黝的。他们带来的火把只能照亮曾 经是极为精致的彩色浮雕。庙里供奉着美丽的皇后涅菲尔塔丽,她伸着长长的双手,把这 个异族人根本不放在眼里。但是庙里面非常闷热,他没有走到黑乎乎的走廊尽头。他跨过 小山包似的沙滩,走出神庙来到河岸边,走到等待着他的船边,他又一次回过头,想再看 一眼石刻的雕像时,突然,他看到了一种奇异的景象:那边高原台地上的山坡正在离开河 水往后倒退着。沙舌涌进了平原,就像瀑布一样,到了河水边以后形成了好几米的高度。 一颗颗巨大的石雕头像从沙土堆中朝游人张望着,石雕像的头上戴着双层的法老皇冠。就 在离开岸边稍远的地方,他又发现了两顶掩埋在沙土中的皇冠。 “这是什么?”布尔克哈特问导游。“这些神的雕像从久远的古代就被埋在沙堆里了”, 导游耸了耸肩膀。“那儿也有神庙?”导游没有回答,等待着这位好奇的人随他上船。可 是布尔克哈特早已转过身,踩着沙土向着被掩埋在沙土中的巨型雕像奔去。但是布尔哈克 特什么也没有找到。 四年之后,一位名叫别尔卓尼的意大利旅行家为揭开阿布辛拜勒小城边巨型雕像之谜走出 了第二步。这位意大利旅行家是为大英博物馆寻找古遗址的。据他推断,阿布辛拜勒的雕 像是守护神庙的,神庙中有由于沙漠而免遭抢劫的宝藏。他到阿布辛拜勒后,雇佣工人挖 出雕像中间的黄沙,经过几天的挖掘,通向大神庙的入口处就显露出来。神庙由好几个宽 敞的大殿组成,大殿中有好几座10米高的雕像,别尔卓尼写道:“这是世界上最为宏伟壮 丽的庙宇之一,庙宇中有精美的浮雕,绘画作品及巨型人像。”从那时起,阿布辛拜勒成 为埃及最有名望的朝圣者和旅行家的圣地。它也是旅行家能够到达的最南边的极点。 愚公移山,埃及搬庙 中国古代有一则愚公移山的寓言,赞颂的是一位老人,为了搬走家门前的两座大山,每天 手拿锄头挖山不止、锲而不舍的精神。在现代的埃及也有类似的故事,说的是各国科学家 通力合作,让神庙搬家。 有人说,尼罗河是上天赐予埃及的厚礼,她不仅滋养了两岸的土地,还激发了古埃及人非 凡的灵感,沿着这条河,散落着无数的宫殿和神庙,闪耀着世界文明的辉煌。为了根除尼 罗河的水患,1959年,埃及与苏丹商定,在阿斯旺修建一座规模宏大的水坝,但让他们始 料不及的是,将水坝将影响到阿布辛拜勒神庙的存亡。为了留住“阳光奇迹”,埃及政府 被迫向联合国发出拯救神庙的呼吁。 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出呼吁的那一刻起,拯救阿布辛拜勒神庙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次联合 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行动。这场行动得到50多个国家的支持,前后共筹集8000万美元的经 费, 然后由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典等国派出考古学家和工程师。 搬迁工程从1962年开始,用了10年的时间,把神庙切割成1700多块,每块最小也有10多吨 ,最大的重达32吨。然后,再把每块石体编号,把它们搬迁到比原址高64米、深入陆地18 0米的高地上,像砌积木一样重新组装起来。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整体迁移成为这次拯救行动 中最为壮观的工程,当那些巨大雕像安然无恙地矗立在新址时,全世界热爱古埃及文明遗 产的人们都大大松了一口气。只是,这次拯救也留下了遗憾:由于计算上的误差,阿布辛 拜勒神庙最著名的“阳光奇迹”比原来的日子晚了一天。 这次行动被称为“阿布辛拜勒运动”。拯救行动不仅保住了神庙,也使全世界第一次 看到了国际间联合救援人类文化的伟大力量。 1965年,在美国白宫举行了一个国际保护组织的会议,通过一项旨在保护人类自然和 文化遗产的决议,这就是建立“世界遗产信托基金”;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 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一个影响人类文化与自然遗产未来命运的世界性 公约由此诞生了。

<会说话的遗产>类似的故事

《宝葫芦的秘密》不错啦

什么是遗产

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

世界遗产文物有那些?

有《清明上河图》等等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