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3.谈谈保险

2023-08-06 20:27:41雪球09:21 13.1万
声音简介

欢迎收听雪球和喜马拉雅联合出品的财经有深度,雪球,3500 万投资者在线交流,一起探索投资的智慧,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匪石-34,今天分享的稿件名字叫谈谈保险,来自cfuwxd。


保险我不碰,因为我看不懂它的估值方法。平安使用的那套估值方法,我认为建立在过多靠不住的假设上,我是无法接受的。除了这点以外,从金融行业的其他子行业的视角看,大陆寿险业务本身,我认为是无法自洽的。今天就来说说这个业务本身基本面,股价或者估值的问题,就不要找我。


保险的本质是卖一份确定性,客户付出来一份保费,来换取未来风险事件的补偿,也就是安全,用金融话语来说就是确定性。从金融上,确定性是有溢价的,也就是说客户为确定性付出的代价是大于其对应的不确定性的事件的期望值的。如果一个卖保险的,赚取这个溢价,是非常合理的事情,因为它承受了不确定性的风险。因为保险公司要为这个不确定性冲击做好准备,所以他要有相应的资本准备,也就是偿付能力。确定性溢价和资本,就构成了保险这个生意的基础。


所以一个正常的短期赔付的保险,基本上是遵循这个业务逻辑的。巴菲特的浮存金概念不过是保费持续滚动收入,赔付持续滚动赔付,中间有个资金池。投资业务本身,不是这种卖确定性的保险基本业务的内容。这种卖确定性的保险业务,其业务本身很难谈的上好,因为存在无差异化的竞争。在中国大陆,这个问题尤其显著,因为大家太会杀价格了,所以如车险这种很简单清晰的无差异化业务,保险公司在价格战之下,很难赚钱。


既然卖当期确定性的业务比较难,大家就把眼光转向了卖未来确定性的寿险。寿险,简单来说卖的就是三差,费差、死差和利差。这其实是把不确定性在时间维度上的扩展,卖给客户关于未来的确定性。费差和死差,和当期确定性问题的差别不是特别大,关于未来的确定性问题上的核心问题是利差。寿险,卖给客户的是关于未来的收益的确定性,自己承担的是自己投资的关于未来的投资的不确定性。当然,在寿险的估值方法上,是把这个不确定性当作确定性来进行估值的。


寿险的核心问题是利差。但是这个问题,有一个先天的不利影响。国内寿险公司的资产是短久期的,而负债是长久期的。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久期越长,收益率越高,所以正常情况下,寿险公司要面临这个利差倒挂问题。那么解决的方法是什么呢?


1)给客户更低的利率,比如在90年代高利率时代导致保险公司活不下去以后行业被监管限定了很多年的2.5%的利率;


2)投资端进行放松,比如进行分散化的股权投资、信用下沉、杠杆化等等。


我这里先放一个基本观点,对于大型金融机构而言,长期持续的超额收益能力是不存在的。投资能力这个事情不是加分项,反而有可能是因为风控和管理不利变成减分项。可以存在的投资收益仅来源于基础收益、资产配置和分散化带来的好处。也可能在一个长周期的过程中,投资会受益于一个长期的利率变化过程,但是这些最终都是要还债的,或者是利率反向变化,或者是客户要求收益率变化。简单的说,寿险投资,享受了负债低流动性的好处,但是要进行额外的收益补偿。这个事情本身是中性的,风控不力的情况下是负面的。如果和金融行业的其他子行业的投资端比较,保险行业并不具有额外的投资优势。


在投资不具有额外优势的情况下,保险行业的利差驱动主要靠给客户更低的利率来实现。要实现这个,所以我们看到过去寿险行业具有金融行业最强的销售能力和佣金,并辅以各种客户看不懂的产品结构来掩盖低利率的实际产品特征。这个其实就是信息不对称的割韭菜。以前在全民金融意识的启蒙期,保险行业割韭菜的镰刀又大又快,这点大家可以参考过去很多其他的以销售驱动的行业。


但是时代的车轮总是要向前,时代变化有一个根本性的熵增现象,就是信息越来越流通,信息不对称的割韭菜会越来越难。随着信息的越来越流通,这个割韭菜模式的负面特性越来越呈现。


1)一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客户的反馈会随着信息而流通到潜在客户,低利率的结果自然是很差的,市场的口碑越来越坏,保险行业是骗子的信息流传。2)中国这些年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流通是突然出现了质变的。原来作为韭菜对象的群体都被移动互联网侵蚀,大量新兴的割韭菜的流量高手进入这个领域,寿险业原有的销售代理人模式的割韭菜能力相对来比较是严重落后了,镰刀不好用了。3)资管行业的兴起,改变了原来金融业的野蛮时代,资管是一个后发但是学习进化能力极强的金融子行业,尤其是和互联网结合以后的全民理财教育,严重地打击着原有的存款理财国债保险体系。4)在信息越来越流通,市场越来越竞争以后,所有的投资管理行业都出现了一个很要命的现象,客户为投资能力买单的价格越来越低了,公募基金的管理费率越来越低,指数基金和低费率基金一直冲击着主动管理基金和高费率基金。这个效应同样传递到所有的金融行业,那么对寿险行业的冲击就是,他提供的低回报率产品的吸引力越来越低。


上述问题的根源还是寿险的传统生意模式,在客户回报率和真实投资回报率之间,存在过大的利差。毛利率过高的行业,其实很难抵御时间的熵增。寿险的传统模式,把价差大量放到了销售资源上,销售驱动,这其实是一个比较落后的生意模式了。反观它的竞争对手,基金行业,他其实做的是产品驱动的,为了获得更好的客户体验,降各种费率,开通各种销售通路,让客户更容易买到基金,把大量的市场资源放到marketing上而非sales上,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者教育,基金一直在告诉客户我业绩多么多么好,你多么多么赚钱。我们现在会发现,基金行业已经摆脱了过去完全依赖银行销售渠道的现象。你要是去问问年轻人,有钱买什么,一堆人都在买基金,还不是通过银行买的,是通过支付宝买的。


接着说资管和寿险的竞争,他们两种业务的本质差异,一个是表内,寿险,一个是表外,资管。表内业务卖的是确定性,但是收益率低,而且受制于资本约束,在新时代的监管下,所有的表内业务的ROE都不会太好。表外业务的卖的是不确定性,但是收益高,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可以放无限杠杆,所以它可以接受很低的毛利率。在资管新规为代表的时代变化下,表内业务未来都是没什么大机会的,那是旧时代的产物了。银行和地产业,过去或者正在演绎类似的问题,资本约束的表内业务失去了两个最主要的短期增长驱动力,资产价格上涨和过高杠杆下的风险后置。这些表内行业,未来大多数公司都不再有高ROE了。


这里接下来要引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寿险行业是不是一定有不可替代的需求。银行有,市场总有间接融资需求,虽然增速会降低;地产有,人总是要住房子,房子不好了总是要更新。那么寿险有嘛?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很难大规模成立的,或者说这个很难是大规模的需求。养老这个事情,交给寿险公司和自己买个股票基金,都是可以的。美国人都是退休账户买的股票呢。客户是不是一定要投资的确定性,是未必的事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行为模式,下一代人被基金理财教育以后,未必一定是那么低的风险偏好了。甚至在长期投资以后,投资者最终还是会明白,不确定性有更高的长期投资回报率。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追求确定性的长期低收益呢?更何况还是确定性的短期中低收益的银行理财货币基金呢。这是我认为,寿险投资逻辑里面经常讲的保险渗透率不太成立的地方,换个地区换个环境,就没有那么渗透率了,更何况中国大陆是个更加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发展阶段。


如果寿险不具有不可替代的需求,行业性整体很难看到未来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如银行地产一样,头部的强公司能走出来呢?我觉得也是困难的。银行和地产业,本质是政策影响下的供应侧改革,优秀的公司,可以依靠其更强的效率获得市场份额的增长来实现更高的roe。寿险行业呢,问题不是来自于监管,而是市场竞争;问题不是来自于行业内的市场竞争,而是跨行业的市场竞争。直到现在为止,我尚未看到寿险行业出现足够显著的差异化竞争。说到底,寿险行业还活在上一个时代的的客户低利率的解决方案,这是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而寿险的表内业务模式,很可能是找不到利差上的出路的,它可能天然就竞争不过表外业务的金融机构。


如果那天我们能看到寿险行业的业务核心不再建立在利差上,我们是可以重新审视这个行业的。





怎样和有钱人谈保险

对有钱人不要谈保险会领多少钱,红利是多少,他会认为自己做生意的收益一定会比保险强,保险没意思,大家一定要走出这个误区。 话术: 1、“王老板您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有多少呢?” 回答“200万左右”, “那您银行里有存款吗?” 回答“我都贷款那里还有存款啊”, “那请问王老板,如果天有不测风云家庭里需要一笔50万的医疗费用,您该怎样办,是从公司里抽出50万还是去借50万?” 回答“公司里抽出50万那我的公司就不能运转了,去借朋友的会很难现在的社会很难借到钱” “那王老板我有一种方法一年存1.5万你就会拥有50万,既不影响你的生意又可以解决有50万的医疗和风险保障您觉得怎样呢?” 2、免税、免债 王老板在我们保险公司存保险是可以免税的,不像银行那样还要交税金。如果您在生意上发生问题,您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银行的钱是可以封存的也就是抵押债务的,唯独保险是不可以封存的,您可以自己自由支配所领到的钱,别人是没有权利拿到的。 3、有借款功能 王老板我们保险公司2年后可以保单借款,解决你资金的燃眉之急,在借款期间我公司保单上的一切待遇还照常享受,既不耽误您的生意又有保障您说这样有多好啊! 4、体现您的人生价值,退休后有尊严,别人会高看你一等。 5、家庭有安全感6、给自己留固定资产

怎样和有钱人谈保险

  “我有钱,我不需要保险”——怎样和有钱人谈保险? 我太太是保险公司的主管,有一次,太太让我陪同她去展一次业,客户是天津华苑科技园区的一位女老板,叫放晓遇,年轻貌美。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业务员包括我太太都去拜访过她,但方小姐总说:“我这么年轻,身体又好,又这么有钱,所以不需要保险。” 这个理由不知挡住了多少业务员,所以我太太让我陪她一起去展业。在去之前,我花了两天时间研究应对的方法,把夏船的话术和吴学文的话术做了一个组合话术,最后感觉比较有把握了才前去拜访。我们开了一个小时的车才来到了方小姐的公司,因为是转介绍,所以对方也没有拒绝,然后,就是寒喧赞美,你赞美我,我赞美你,赞美得一塌糊涂,很自然地,我就问了方小姐一个问题,我说:“我是一个业务代表,现在月收入是一万多块钱,那么方小姐,您这么成功的人士,您的收入至少是我的两三倍吧?” 她听完微微一笑,表示赞许,说:“差不多吧。” 我说:“方小姐,像您这么高的收入,每天如果多挣10块钱或少挣10元钱,对您的生活会不会有影响?” 她说:“不会有任何影响,就像一颗小石子投进大海,引不起任何波澜。” 我又说:“那么您可不可设想一下,假如您的生活中突然出现某种意外情况突发事件,需要十万八万来解决,而且还要您亲自打理,那么您的生活和工作会不会受影响?” 她说:“影响太大了,可能我都不能正常工作了。” 我接着说:“方小姐,也就是说,您并不在乎每天多赚10元或都少赚10元;您在乎的是,当意外情况来临时,能不能在第一时间把它挡在门外,使您好的生活永远能够正常运转,是这样吗?” 她说:“是这样。” 我最后说:“那好,我这里刚好有一份理财计划,每天只需要投资十几块钱,您刚刚说过,对您的生活不会有任何影响。而一旦出现刚才所说的意外情况突发事件时,它可以在第一时间帮您把它们挡在门外,而且有我来为您专门打理,您做甩手掌柜就可了。这样您就能永远保证您的生活和工作正常运行了,方小姐,这是不是您所需要的呢?” 方小姐想了想:“嗯,听起来倒蛮像那么一回事的。” 我又亮出“杀手锏”:“方小姐,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没告诉您,如果若干年后都没发生意外,那么您投资的钱会连本带利返还给您,这样您就等于免费享受了这么多年的服务。方小姐,尽管您这么有钱,但是我想免费的东西您还是不会拒绝,对吧?” 方小姐一听“免费”,赶紧说:“拿过来我看看!” 方小姐看完计划书后基本满意,我马上给她真投保书,填完后我就问方小姐:“您手头有没有现金?5380元。她说没有,什么时候能到位也说不清——她想拖延。” 我马上采取一招“收订金”的方法,解决客户拖延的问题。我说:“没关系,您先去筹钱,不着急,因为我们先把材料交上去,看看能不能通过核保——保险不是人人都能买,它有严格的审核手续,有8%——10%的有钱人永远也买不了,因为健康的原因,所以说这事不急。” 我接着说:“不过为了使核保更顺利更便捷,我们公司最近新推出一个绿色通道服务,是专门为您这种VIP客户设计的。您看您可不可以先预交100元作为核保费,不过您放心,如果核保通过,这100元全部给您算在保费里,如果通不过则由我负责在一周内全部退还给您,您不会有任何损失,只是为了保障您的核保过程更便捷,您看可以吗?” 还没等方小姐回答,我就说:“太太,请给主小姐一张100元的收条!” 我太太心领神会,马上开出一张收条:今收到方晓遇女士现金100元,若核保通过则全部算入保费中;若未通过,则由本人负责在一周内全部返还给方晓遇女士,特立此据为凭。下面是签名和日期,然后把收条递给方小姐。 方小姐还没醒过味来,收条已经拿在手里,收也不是,退也不是,低头看看,好在只有100元,很不情愿地从包里取出皮夹,从里拿出100元交给我。 ——各位注意,这100元拿到手,这张保单90%就已经做下来了,这叫“收订金促成法”。 100元拿到手后,再问下面的问题:请问方小姐,剩下的钱我们什么时候来拿比较方便呢? 她说:“下星期吧。”我说:“是周二还是周三呢?”她说:“那就周三吧。” 因为第二天我就去了福州,所以没有全程跟踪,我到福州第三天,我太太打电话,5380元保费已经全部到位…… 中国的有钱人有一个特点——有钱但没有闲,有钱有是有钱,但他可能没时间,他可能怕麻烦。所以你要引导他,保险是花小钱买时间,花小钱解决大麻烦。

名人谈保险的例子

如果我有这个能力,我一定要把保险这两个字,写在家家户户的门上。 ——邱吉尔(英国前首相) 许多东西是买了才相信,而人寿保险是相信了才会买。 ——周润发(香港著名影星) 别人都说我很富有,拥有很多的财富。其实真正属于我个人的财富是给自己和家人购买了充足的人寿保险。 ——李嘉诚(香港著名企业家) 保险的意义在于:今天为明天做准备,真是真稳健;生时为死时做准备,这是真旷达;父母为孩子做准备,真是这慈爱。 ——胡适(中国著名学者)

如何图解谈保险

如图

和老师怎么谈保险

首先介绍寿险功用,再分析作为教师的保险需求:教师虽然有社保但是社保保障范围有限,给付金额有限(身故只给3个月的社平工资),养老功能更是根据社平工资水平高低决定的(连大锅饭都算不上只能算大锅粥),寿险、重疾风险和养老金、子女教育金都是教师所面临的保险需求。 教师思维逻辑性强,所以讲解前需要做好功课,把自己要说的话设计一下,分清层次,说的时候有条理的讲。需求分析针对职业来讲,不要针对客户个人,教师都是给别人上课的,如果他觉得你是在给他上课,可能会引起本能的反感吧。 分析好需求后也可以提供一下示例做参考(看情况而定,有的人就不喜欢跟风),这时不仅要提供教师职业的示例,还要提供些高端收入职业的示例,比如银行高管人员,政府公务员。 只要让客户找到自身的保险需求了,剩下的就是挑选保险公司和具体产品的问题了,这些如果自己不在行,可以求助公司的培训部。

谈谈冒险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去荒芜人烟的地方探险

保险与理赔考试谈谈你对保险与理赔的认识

保险是对未来灾害的财务预安排。 1、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何时有灾、哪时有难,难以预料; 2、在灾难忽然降临的时候,我们不会两手无措,不会陷入绝境,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风险预测,并进行风险防范。 3、保险就是集合大家的力量,来帮助个别遭遇灾害的人(或者集体)度过困难期,并为今后的再发展准备条件。 保险,帮人也帮己! 顺祝好运!

谈谈你对保险代理人的看法,以及你对当今中国保险业的评价。

我们致力打厅腊历造一扮搜支诚信、专业理财规划师的队伍,我们的使命:帮助局亮更多的家庭实现财务自由!愿景:协助客户开创幸福美满人生!保险行业需要诚信、专业和坚持。当今保险行业正在由素质参差不齐向专业、诚信的方向发展!

浅谈家庭理财与保险之间的关系

保险是家庭理财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并非无关也非全部。没有保险配置的一切家庭理财都是一场裸奔,因为一次意外或重疾就可以把一个家庭打回原形,甚至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而误将保险当成投资将主要的家庭资源错配成保险,不但无法达到理财保值增值的目的,甚至反而会使家庭财产缩水。

保险公司谈增员目的

增员成为保险业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而一直以来“增员难,难增员,难留存”成为各家保险公司面临的共同问题。难道增员真的难吗?我们来看这样一种现象:报名参加新人班有数百人,但是真正上岗留存的却所剩无几。随之呈现增员、脱落、再增员、再脱落的恶性循环,其背后带来的是时间、费用、精力的增加,同时社会对寿险业的认识也会产生消极态度。显 浅谈增员难、难增员、难留存三大问题 保险代理人要想持续发展,营销队伍是保障;业绩要持续提升,发展增员是基础。因此,增员成为保险业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而一直以来“增员难,难增员,难留存”成为各家保险公司面临的共同问题。难道增员真的难吗? 我们来看这样一种现象:报名参加新人班有数百人,但是真正上岗留存的却所剩无几。随之呈现增员、脱落、再增员、再脱落的恶性循环,其背后带来的是时间、费用、精力的增加,同时社会对寿险业的认识也会产生消极态度。显而易见,增员难问题越来越突出。然而增员很重要,留存新人更重要。笔者就如何提升新人留存、如何打造有价值团队,简单谈一点看法。 首先,应以收入、保障为基础,激发留存兴趣。毋庸置疑,不管是加入寿险行业还是其他行业,人们往往要考虑到行业的收入,这也是在市场中驱使人员流动的主要因素。因此,一名新人入司时首先要让他知道收入和福利保障情况,让他知道本公司有着其他公司无法比拟的亮点。通过在团队当中树立的标杆,比如标榜一些营销员的佣金收入和所享受的福利待遇,而达到增强新人信心和留下的决心。 其次,应及时规划,用发展留住新人。以利益点进行促动,让其围绕利益点做好工作,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如何去做才能做得更好。通过展示公司发展前景和综合实力,使其对公司充满信心,对自己的选择不再怀疑困惑。荣誉体系着眼于队伍长期荣誉的培养与激励,因此,将新人纳入荣誉体系建设进行长期发展的培养,都是对员工的长期激励与促进。 再次,应加强系统化培训,稳定新人。俗话说得好,“教育是最大的福利。”一名营销员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的过程。不定期地通过培训,积极提高新人的专业知识和展业技能,能增强他们的展业能力和信心。同时,通过为新人制订衔接培训计划,让新人感受公司对他的重视和关心,感受公司和团队为他提供了一个不断学习的平台,从而达到隐定队伍、安定人心、留住新人的目的。最后,应以增强团队精神让新人融入团队。感情是培养出来的,因此,应该更多地关心新人,利用团队拉、帮、带的方式,陪新人作拜访、陪新人促成签单、陪新人出单等,让新人逐渐熟悉展业过程和签单过程。 针对新人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帮助解决,树立团队精神,加强沟通交流,让新人提早进入角色,尽早融入团队,成为团队的一员。通过对新人的细心关照,让他们感受到团队的浓浓深情,从而死心踏地地留下来。业绩是生存的根本,增员是成长的命脉,留存是做大的基石。从每一个细节入手,用心留住新人,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支能战斗、能吃苦的营销团队。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