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海洋文明的诞生

2023-06-07 21:14:36建外28号27:02 1641
声音简介

13海洋教案

(一)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心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 本课词语丰富,要引导学生感悟、积累,文中出现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语言比较多,可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作一般了解,教师则不必过多讲解。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教学难点: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生词,会用“由于”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你亲眼见过海洋,了解海洋吗? 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 2、板书课题,读题: 9海洋——21世纪的希望 3、质疑: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通顺、读正确,理解生词 2、学习生词: 低廉威胁索取敬畏大显神威望洋兴叹喜怒无常 无穷无尽匮乏干旱回眸蔚蓝色 (1)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3)理解词义: 回眸:眸:指眼睛。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匮乏:缺乏、贫乏的意思。 慷慨:本课指很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低廉:(价钱)低,便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望洋兴叹:本课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指导分段: 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1)生读文分段 (2)交流分段及段意 三、精读训练: 学习第一段: 1、找出这一段中的中心句: (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 (读一读,画出有关语句) 3、交流: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食盐。”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热爱海洋) (2)“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敬畏海洋) 4、师生接读第一段: 生说说对“喜怒无常”和“望洋兴叹”的理解。 四、作业: 1、完成描红本 2、读课文:思考习题5 3、抄写词语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精读课文,从文中找答案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检: 1、默写词语 2、齐读第一段: 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学习第二段: 1、出示: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从哪些方面对海洋进行了开发、利用? 2、生自学课文第二段: (1)思考上述问题,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用括号标出来) (2)尝试用小标题概括。(写在有关语句边上) 3、交流: “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一座座……已矗立……”、“一艘艘……已驶向……”、“……已潜入……” (1)生说体会 (2)点拨:人类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开发利用海洋? (3)生概括板书: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4)指导朗读 “由于……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来自海洋” (1)方法同上 (2)板书: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潮汐……、海水温差发电站……,……电力。” (1)方法同上 (2)板书: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用海水淡化的方法……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生存空间。” (1)方法同上 (2)板书: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4、齐读第二段: 根据板书综合回答: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学习第三段: 1、齐读 2、说说你的体会 ——明确保护海洋、珍惜海洋的重要性。 三、总结: 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所以我们要保护、珍惜海洋资源。 四、作业: 1、造句: 由于—— 2、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联系课文内容写体会。 板书:9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二) [写作特色] 本文的显著写作特色是总分说明,纲举目张,条理清晰。比如先总提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然后从“提供”、“给予”、“冲垮”、“毁灭”正反两方面加以说明,归结到人类对海洋既热爱又敬畏的复杂心情。: 又如第二段先总提人类正迎来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新时代,然后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发电、淡化海水和建设海底城市诸多方面一一说明,条分缕析,纲目分明,给人以清晰印象,这在“结构分析”中已图示说明了。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由于”造句。 2.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领会“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看录像。(大海) 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关系呢? 2.揭示课题。 (板书:8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呢?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8个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两个生字。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低廉威胁大显神威望洋兴叹 慷慨敬畏喜怒无常无穷无尽 3.自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提示:“矿”是后鼻音,“匮”读第四声。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低廉:(价钱)便宜。 慷慨:大方,不吝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望洋兴叹:本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讨论: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第二段(第4—8自然段):写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段(第9自然段):写开发海洋,首先得保护海洋。 四、精读训练 1.自由朗读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呢? 画出有关语句。 交流: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说说自己的理解。 (2)“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抓住“慷慨、丰富、每日不可缺”几个词) 这两句之间的分号,说明什么?这两句都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因此,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 (3)“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 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抓住“无情、冲垮、毁灭”等)这句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灾难,所以人们在热爱海洋的时,又——(敬畏海洋) 3.引读第3自然段。 4.指导朗读第一段。 要读出千百年来人类对海洋既“热爱”又“敬畏”的复杂心情,及面对它“喜怒无常”的无奈。 齐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继续精读训练 1.过渡: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已进入信息时代的我们,还会像千百年来的人们那样“望洋兴叹”吗?(指读第4自然段)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海洋的呢? 2.学习第二段。 (1)齐读第4自然段。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人们是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呢?快速读读下面几个自然段,交流。 (板书 开发矿产资源 索取高蛋白食品 利用水力发电 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建设海底城市) (3)课文是怎样具体开发、利用海洋的呢?对照课文,根据板书,四人小组逐个自然段讨论。 交流: ①“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座座……”、“一艘艘……已驶向……”、“……已潜入……”。 (人类“能源危机”,导致到海底开发矿藏) 看图理解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朗读第5自然段。 ②“由于……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世名的餐桌上……来自海洋”。 (人类“食物匮乏”,导致到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 朗读第6自然段。 ③“潮汐发电站……价格低廉的电力。”(人类用较少的价钱,获得大能量的电力) 朗读第7自然段。 ④“用海水淡化……缓解……水荒。”(人类遇干旱,用淡化海水的方法缓解) “在海底建设城市……”(人口增长,拓宽生存空间) 朗读第8自然段。 (4)朗读第二段。 3.课文学到这儿,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人类面临困境时,把“目光转向海洋”,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给人类带来了希望) 根据板书,概括地说一说。 自由说、指名说。 4.齐读第三段。 为什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我们可以怎样保护海洋? 朗读第三段。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海洋与人类有密切关系,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让它真正成为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四、练习 指导造句“……由于……”。

13海洋教案

(一)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有关海洋的说明文,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心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 本课词语丰富,要引导学生感悟、积累,文中出现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语言比较多,可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作一般了解,教师则不必过多讲解。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弄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教学难点:通过搜集课外资料进一步体会海洋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生词,会用“由于”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愫。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你亲眼见过海洋,了解海洋吗? 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 2、板书课题,读题: 9海洋——21世纪的希望 3、质疑: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通顺、读正确,理解生词 2、学习生词: 低廉 威胁 索取 敬畏 大显神威 望洋兴叹 喜怒无常 无穷无尽 匮乏 干旱 回眸 蔚蓝色 (1)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3)理解词义: 回眸:眸:指眼睛。是回过头来看的意思。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匮乏:缺乏、贫乏的意思。 慷慨:本课指很大方,不吝惜的意思。 低廉:(价钱)低,便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望洋兴叹:本课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指导分段: 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1)生读文分段 (2)交流分段及段意 三、精读训练: 学习第一段: 1、找出这一段中的中心句: (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 (读一读,画出有关语句) 3、交流: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食盐。”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热爱海洋) (2)“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敬畏海洋) 4、师生接读第一段: 生说说对“喜怒无常”和“望洋兴叹”的理解。 四、作业: 1、完成描红本 2、读课文:思考习题5 3、抄写词语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精读课文,从文中找答案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检: 1、默写词语 2、齐读第一段: 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训练: 学习第二段: 1、出示: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从哪些方面对海洋进行了开发、利用? 2、生自学课文第二段: (1)思考上述问题,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用括号标出来) (2)尝试用小标题概括。(写在有关语句边上) 3、交流: “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一座座……已矗立……”、“一艘艘……已驶向……”、“……已潜入……” (1)生说体会 (2)点拨:人类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开发利用海洋? (3)生概括板书: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4)指导朗读 “由于……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世纪人类的餐桌上……来自海洋” (1)方法同上 (2)板书: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潮汐……、海水温差发电站……,……电力。” (1)方法同上 (2)板书: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用海水淡化的方法……水荒”、“在海底建设城市,……生存空间。” (1)方法同上 (2)板书: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4、齐读第二段: 根据板书综合回答: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学习第三段: 1、齐读 2、说说你的体会 ——明确保护海洋、珍惜海洋的重要性。 三、总结: 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里的希望。所以我们要保护、珍惜海洋资源。 四、作业: 1、造句: 由于—— 2、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联系课文内容写体会。 板书: 9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能源危机——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食物匮乏——向海洋索取食物 能量浪费——利用海水发电 水荒——淡化海水 生存空间狭小——建设海底城市 (二) [写作特色] 本文的显著写作特色是总分说明,纲举目张,条理清晰。比如先总提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然后从“提供”、“给予”、“冲垮”、“毁灭”正反两方面加以说明,归结到人类对海洋既热爱又敬畏的复杂心情。: 又如第二段先总提人类正迎来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新时代,然后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发电、淡化海水和建设海底城市诸多方面一一说明,条分缕析,纲目分明,给人以清晰印象,这在“结构分析”中已图示说明了。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由于”造句。 2.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领会“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一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看录像。(大海) 同学们,你们了解海洋吗?海洋与我们人类有哪些关系呢? 2.揭示课题。 (板书:8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呢?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学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8个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两个生字。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低廉威胁大显神威望洋兴叹 慷慨敬畏喜怒无常无穷无尽 3.自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提示:“矿”是后鼻音,“匮”读第四声。 2.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低廉:(价钱)便宜。 慷慨:大方,不吝惜。 威胁: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敬畏:又敬重又害怕。 望洋兴叹:本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讨论: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什么? 全文可分几部分?哪部分写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第一段(第1—3自然段):写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年来,人们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 第二段(第4—8自然段):写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第三段(第9自然段):写开发海洋,首先得保护海洋。 四、精读训练 1.自由朗读第一段,画出中心句。 (出示:人与海洋的关系非常密切) 2.课文通过哪些方面来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呢? 画出有关语句。 交流: (1)“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说说自己的理解。 (2)“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不可缺少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抓住“慷慨、丰富、每日不可缺”几个词) 这两句之间的分号,说明什么?这两句都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因此,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 (3)“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 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抓住“无情、冲垮、毁灭”等)这句是讲海洋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灾难,所以人们在热爱海洋的时,又——(敬畏海洋) 3.引读第3自然段。 4.指导朗读第一段。 要读出千百年来人类对海洋既“热爱”又“敬畏”的复杂心情,及面对它“喜怒无常”的无奈。 齐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继续精读训练 1.过渡: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已进入信息时代的我们,还会像千百年来的人们那样“望洋兴叹”吗?(指读第4自然段)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海洋的呢? 2.学习第二段。 (1)齐读第4自然段。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人们是从哪些方面开发、利用海洋的呢?快速读读下面几个自然段,交流。 (板书 开发矿产资源 索取高蛋白食品 利用水力发电 淡化海水缓解水荒 建设海底城市) (3)课文是怎样具体开发、利用海洋的呢?对照课文,根据板书,四人小组逐个自然段讨论。 交流: ①“由于……都在闹‘能源危机’”、“—座座……”、“一艘艘……已驶向……”、“……已潜入……”。 (人类“能源危机”,导致到海底开发矿藏) 看图理解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朗读第5自然段。 ②“由于……人类正面临着食物匮乏的威胁”、“21世名的餐桌上……来自海洋”。 (人类“食物匮乏”,导致到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 朗读第6自然段。 ③“潮汐发电站……价格低廉的电力。”(人类用较少的价钱,获得大能量的电力) 朗读第7自然段。 ④“用海水淡化……缓解……水荒。”(人类遇干旱,用淡化海水的方法缓解) “在海底建设城市……” (人口增长,拓宽生存空间) 朗读第8自然段。 (4)朗读第二段。 3.课文学到这儿,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说海洋是人类21世纪的希望? (人类面临困境时,把“目光转向海洋”,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给人类带来了希望) 根据板书,概括地说一说。 自由说、指名说。 4.齐读第三段。 为什么必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我们可以怎样保护海洋? 朗读第三段。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海洋与人类有密切关系,我们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开发、利用海洋,让它真正成为人类新世纪的希望。 四、练习 指导造句“……由于……”。

13《科林的圣诞蜡烛》

一:步履沉重、浓雾封锁、烛光摇曳、沉吟;二:(1)升旗仪式时,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的注视着国旗、(2)上课铃响起,小明气喘吁吁的跑进教室。。。。。_____第三题我没看过原文全文,不会

为什么大洋洲没有诞生文明?

大洋洲包括澳大利亚以及南太平洋诸多岛屿,在世界各大陆中大洋洲因其孤悬一隅而几乎与时间隔绝。至于文明为什么没有诞生,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大洋洲居民尚未掌握冶金术,他们不能像东半球欧亚大陆一些文明区的居民那样使用金属工具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没有交通工具,甚至没有推动交换和商业的家庭畜牧业,又因为自然条件恶劣,直至15世纪,太平洋仍然没有农业。

13课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中心思想: 文章告诉我们,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1世纪人类已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成了人类在新世纪裏的希望。我们要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拥有更好的明天。 段意: 一(1-3)些海洋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由敬畏海洋。 二(4-8)写人类迎来了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三(9)指出开发海洋,首先要保护海洋。

13、太阳出来喜洋洋(打3字天文名词)

噢,我知道了,是: 日心说 说,古字通假为“悦”。

最早的生命是诞生在陆地上的还是海洋里?

最早的生命是诞生在海洋里. 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大洋里。

为什么地球海洋没有诞生文明,反而是陆地诞生了人类文明?

因为海洋会流动不稳定,陆地是固定的,在稳定的陆地改造自然比在海洋改造自然更容易,所以陆地更容易出现文明,人类文明就是先征服陆地才探索海洋的。

大卫的圣诞礼物里面的13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圣诞礼物里面的这个起到的作用就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什么海洋生物没有诞生文明?而陆地生物却诞生了文明?

因为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相对陆地生物来说比较简单,环境日常变化也比较小,而且海洋生物内部生理构造也比陆地生物简单,海洋生物的种类也比较少,所以综合种种原因,海洋生物没有单身文明而落地生物诞生了文明。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