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穴和五腧穴

2021-10-05 16:04:22海天一色122804:45 1.7万
声音简介

五腧穴的阴经五腧穴表

经脉 井(木) 荥(火) 输(土) 经(金) 合(水) 手三阴 手太阴肺经(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手厥阴心包经(君火)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手少阴心经(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足三阴 足太阴脾经(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足厥阴肝经(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足少阴肾经(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五输穴的五腧穴歌

五腧穴歌 --井荥输(原)经合歌 出自 明代 刘纯《医经小学》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五腧穴属性都是什么?(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在五行中分别属什么?),原穴、络穴、郄穴、墓穴

首先,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的五行属性分两种 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的属性不同的 比如,阴经的属性是井(木)穴、荥(火)穴、输(土)穴、经(金)穴、合(水)穴 而阳经的属性是井(金)穴、荥(水)穴、输(木)穴、经穴(火)、合(土)穴 治疗多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比如肺虚,肺属金,土生金,土为金之母,因此治疗肺虚可以选用属于土的五输穴。同理,比如肺经实证,应该泻其子,金生水,所以水为金之子,治疗可以选择属于水的五输穴,用泻法治疗。

经络腧穴学的目录

绪言 上篇 经络腧穴概论 第一章 经络概述 第一节 经络系统概况 一、十二经脉 二、奇经八脉 三、十二经别 四、十五络脉 五、十二经筋 六、十二皮部 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 二、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腧穴概述 第一节 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分类 二、腧穴的命名 第二节 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 一、腧穴的作用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第三节 特定穴 一、五输穴 二、原穴 三、络穴 四、郄穴 五、背俞穴 六、募穴 七、八会穴 八、八脉交会穴 九、下合穴 十、交会穴 第四节 腧穴定位法 一、体表标志法 二、骨度分寸法 三、手指比量法 中篇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三章 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太阴经络 一、手太阴经脉 二、手太阴络脉 三、手太阴经别 四、手太阴经筋 第二节 手太阴腧穴 第四章 手阳明经络与塍穴 第一节 手阳明经络 一、手阳明经脉 二、手阳明络脉 三、手阳明经别 四、手阳明经筋 第二节 手阳明腧穴 第五章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阳明经络 一、足阳明经脉 二、足阳明络脉 三、足阳明经别 四、足阳明经筋 第二节 足阳明腧穴 第六章 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太阴经络 一、足太阴经脉 二、足太阴络脉 三、足太阴经别 四、足太阴经筋 第二节 足太阴腧穴 第七章 手少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少阴经络 一、手少阴经脉 二、手少阴络脉 三、手少阴经别 四、手少阴经筋 第二节 手少阴腧穴 第八章 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第九章 足太阳经络与腧穴 第十章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第十一章 手厥阴经络与腧穴 第十二章 手少阳经络与腧穴 第十三章 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第十四章 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第十五章 奇经八脉 第十六章 奇穴 下篇 经络的纵横关系及经络腧穴现代研究 第十七章 经络的纵横关系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 附录一 经络腧穴歌诀选 附录二 《脉书·十一脉》选录

腧穴的定位方法是?

骨度分寸定位,自然标志定位,手指同身寸定位,

经络腧穴学的目录

绪言 上篇 经络腧穴概论 第一章 经络概述 第一节 经络系统概况 一、十二经脉 二、奇经八脉 三、十二经别 四、十五络脉 五、十二经筋 六、十二皮部 第二节 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 二、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 腧穴概述 第一节 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分类 二、腧穴的命名 第二节 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 一、腧穴的作用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第三节 特定穴 一、五输穴 二、原穴 三、络穴 四、郄穴 五、背俞穴 六、募穴 七、八会穴 八、八脉交会穴 九、下合穴 十、交会穴 第四节 腧穴定位法 一、体表标志法 二、骨度分寸法 三、手指比量法 中篇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三章 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太阴经络 一、手太阴经脉 二、手太阴络脉 三、手太阴经别 四、手太阴经筋 第二节 手太阴腧穴 第四章 手阳明经络与塍穴 第一节 手阳明经络 一、手阳明经脉 二、手阳明络脉 三、手阳明经别 四、手阳明经筋 第二节 手阳明腧穴 第五章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阳明经络 一、足阳明经脉 二、足阳明络脉 三、足阳明经别 四、足阳明经筋 第二节 足阳明腧穴 第六章 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太阴经络 一、足太阴经脉 二、足太阴络脉 三、足太阴经别 四、足太阴经筋 第二节 足太阴腧穴 第七章 手少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少阴经络 一、手少阴经脉 二、手少阴络脉 三、手少阴经别 四、手少阴经筋 第二节 手少阴腧穴 第八章 手太阳经络与腧穴 第九章 足太阳经络与腧穴 第十章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第十一章 手厥阴经络与腧穴 第十二章 手少阳经络与腧穴 第十三章 足少阳经络与腧穴 第十四章 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第十五章 奇经八脉 第十六章 奇穴 下篇 经络的纵横关系及经络腧穴现代研究 第十七章 经络的纵横关系 第十八章 经络腧穴现代研究 附录一 经络腧穴歌诀选 附录二 《脉书·十一脉》选录

五腧穴的歌诀,谁知道~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之沟天井索。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能转胎,治疗胎位不正的腧穴是

C 解析: 至阴主治:①胎位不正,滞产;②头痛,目痛,鼻塞、鼻出血 。至阳主治:黄疸、胸胁胀满等肝胆病证;咳嗽、气喘;腰背疼痛、脊强 。足窍阴主治:头面五官实热病证;胸胁痛、足跗肿痛 。大敦主治:疝气、少腹痛;泌尿系病证;月经及前阴病;癫痫、善寐 。厉兑主治:实热性五官疾病;热病;神志病 。

说一些地理学家

郦道元 徐霞客 竺可桢 魏格纳

火车的发展史是什么?

火车的发展历史如下: 1810年,火车先驱乔治.斯蒂芬孙他开始制造蒸汽机车。 1817年,当斯蒂芬孙决定他主持修渗扒建从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线上完全用蒸汽机车承担运输一条完全靠蒸汽机运输的铁路线,从此火车开始奔腾在人类的历史舞台。 1814年,一个名叫德里维斯克的英国矿山技师,首先利用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这种车因为当时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们都叫它 “火车” ,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1879年,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研制了第一台电力机车,重约954公斤,只在一次柏林贸易展览会上做了一次表演。1903年10月27日,西门子与通用电气公司研制的第一台实用电力机车投入使用。 1924年,德、美、法等国成功研制了柴油内燃机车,并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使用。 1941年,瑞士研制成功新型的燃油汽轮机车,以柴油为燃料。且结构简单、震动小、运行性能好,因而,在工业国家普遍采用。 扩展资料: 火车山如发展经历的阶段: 1、初期发展阶段,大约从1830年到1900年前后。这一阶段以蒸汽机的发明和钢轨生产技术的进步为代表,解决了铁路发展的动力和钢轨等关键问题,促进了铁路的大发展。 2、大约从1900年到1950年前后。在这一阶段中,铁路技术的进步主要是围绕机车技术的进步和钢轨断面的改进两个方面进行的。首先是电力机车的出现,为铁路的发展提供了干净的动力。 3、从1950年开始到现在。这一阶段是高技术铁路的飞跃发展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高技术铁路以其高的速度、高的运输效率,在陆海空运输中独占鳌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逗喊启度百科-火车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