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第53首【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工会任)

2021-10-13 18:13:06工会任23:23 165
声音简介
每日一读,用声音分享知识!听,您有获益!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诗作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般指本词条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是毛泽东写于 1961年11月17日的一首诗,借用神话小说的内容,写白骨精的生成。这首诗明确写出了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出戏的看法,诗中塑造了三类不同的人物,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憎感情。

作品名称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作者
毛泽东
创作年代
1961年11月17日
文学体裁
七言律诗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⑴一从:自从。
⑵精生白骨堆:指的是白骨精。《西游记》中说白骨精是从白骨堆衍生出来的。
⑶僧是愚氓犹可训:僧指的是唐三藏,或者称作唐僧。此句的意思是:唐僧是个愚蠢的人但是还能教育争取。愚氓(yú méng):是蠢人的意思,这里指受迷惑的糊涂人。训:教育,争取。
⑷鬼蜮(guǐ yù):鬼怪。蜮:传说是一种害人的妖虫,能含沙射人,射着人的影子都能使人生病,“含沙射影”成语便出于此,鬼即“为鬼为蜮”,出自《诗经》,指鬼怪的阴险善变,作恶多端。有时不作正面攻击而侧面伤人。
⑸金猴:孙悟空。
⑹千钧: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相当于十五公斤,千钧:不是实指,言其极重。
⑺玉宇:宇宙。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又恐琼楼玉宇”
⑻埃:尘埃。
白话译文
逐句
全译
自从风雷震动了大地,就有白骨堆中变成的妖精。和尚虽糊涂却可以教育,妖精是鬼怪将必然带来灾难。
金猴王奋勇挥起金箍棒,澄清了天地的万里尘埃。今天我们要欢迎孙悟空这位齐天大圣,只因为妖魔重新又到来。
写作背景
国际背景
苏联赫鲁晓夫统治集团上台后,他们首先在苏共二十大上反对斯大林的思想主张,这是形成现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分裂的开端。1959年9月苏美戴维营会谈以后,赫鲁晓夫便采取了一系列步骤,恶化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在1960年7月,苏联突然撤走援华专家,撕毁中苏合同,挑起中苏边境纠纷,任意践踏国家间的关系准则,推行世界霸权主义。1961年10月,赫鲁晓夫召开苏共二十二大。1961年11月17日,毛泽东便写下了这首《七律·和郭沫若同志》,用艺术的形式概括和总结了共产主义运动的斗争规律,给共产主义战士指明了斗争的策略。
事件背景
郭沫若1961年10月18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看了浙江省绍兴剧团演出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写了一首题为《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七律。郭诗大概意思是:唐僧把人当妖精,把妖精当人,混淆是非,不分敌友,对敌人发慈悲,对朋友却不断刁难。还给孙悟空一遍又一遍念起紧箍咒,使他头痛,却让白骨精连续几次脱逃,应当千刀万剐唐僧的肉。毛泽东看了这首诗,认为诗中把唐僧看作敌人:要“千刀万剐”,这样是不恰当的。于是他便给郭沫若写了这首“和诗”,告诫人们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大多数群众,最大限度地孤立敌人。1962年1月6日,郭沫若同志读了毛泽东这首诗之后深受启发,便步其原韵,又和了一首诗改正了自己的错误。郭的和诗说:”赖有晴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香弭大灾。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几度来。“这首诗道呈毛泽东,毛泽东回信说:”和诗好,不要‘千刀万剐唐僧肉’了。对中间派采取了统一战线政策。这就好了。
作品鉴赏
这首诗明确写出了对《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出戏的看法,就隐喻内容来说,表达了反对修正主义的主题。诗中塑造了三类不同的人物,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憎感情。
本诗的艺术特点主要是采用借喻等手法,形象地揭示出写诗的目的,蕴意丰富,很有吸引力。诗词语言精练,比喻恰当,想象丰富,寓意深刻。[3]
首联这两句诗,借用神话小说的内容,写白骨精的生成。用这一生动而形象的比喻,科学地概括了一百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斗争规律。“一从”和“便有”两个词相呼应,强调出两个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自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兴起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风暴雷霆之后,就产生出了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势力,这些就像从一堆腐朽的白骨中化生出妖精来兴风作浪一样。
这两句诗是针对郭沫若诗中“千刀当剐唐僧肉”说的。“僧”,指剧中的唐僧。他错误地惩罚了斩妖除魔的孙大圣,三度放过了白骨精。但他只是属于辨不清敌友,误把变化成人样的白骨精当做朋友,受了欺骗和蒙蔽,而不是与白骨精同谋陷害孙大圣的。同时,唐僧自己也是受害者。诗人一个“愚”字,便简练地点出了这一点。僧与妖一作“犹可”,一作“必成”,十分准确地点明他们应持的本质,以及我们对他们的不同态度。
戏中的白骨精尽管是那样诡计多端,但终究逃脱不了“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最后的下场只能是被“金箍棒”打得粉身碎骨,其所制造的千里妖雾尘埃被扫灭,而使太空得到了澄清。很显然,是借此比喻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势力也可能在一个时期内气焰嚣张,制造什么千里尘、万里埃,但到头来只能像白骨精那样落得一个可耻的下场。
与开头相呼应,运用借喻的修辞方法。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之所以再一次受到全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热烈拥护,就是因为世界上又出现了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势力,他们又兴妖作怪起来了,人民希望真正的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再一次把妖雾澄清,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推向前进。“今日”、“又重来”这些字眼的运用,巧妙地和首联相呼应,再一次深刻地揭示出当前这场斗争,实质子上是一百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势力之间的斗争在新形势下的继续。

郭沫若立长志常立志事例

论常立志与立长志 所谓“常立志”者,套用一句老百姓的俗话就是,夜晚千条路,早上起来照样卖豆腐。 而“立长志”者,则或许非古人云之“头悬梁、锥刺股”莫属。 如何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不知难倒了多少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当然更难倒了无数的孩子。

是郭若沫,还是郭沫若

郭沫若才是真的 没有郭若沫

郭沫若的诗集和郭沫若的历史剧代表作

诗集有:《恢复》,

郭沫若诗两首的写作方法什么是由什么到什么

由写实到想象

郭沫若,我不只是作家,还是考古学家

考古学家还真不知道

郭沫若最有名的诗集是什么

《女神》(诗集

郭沫若的作品话剧有

沟通沟通春节后发

郭沫若有哪些经典题字?

牡丹江医学院

郭沫若写过什么有名的诗?

女神,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的 女神 主要写什么?

气势洪辉豪迈的自由体诗最具特色。它突破了从来诗歌的樊篱和束缚,没有固定的格律和形式,甚至联脚韵业不押,但诗的内在的旋律与诗人感情的节拍是和谐一致的。其中一部分的诗形式格律相当谨严。‘棠棣之花’采用传统的五言诗形式、‘晴朗’结合‘黄浦江口’有整齐的形式和韵律、‘西湖纪游’表现词的小令风味,看出诗人是如何采用多姿多彩的形式,来抒发自己不问的情感。‘女神’所显示的鲜明的时代色彩,宏大的艺术魄力,独创的艺术风格,丰富了诗歌创作的宝库。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