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大圣和妈妈对百合《柳宗元刘禹锡“衡阳赠别诗”》语音反馈

2021-12-05 20:17:41Brandon00123:41 23
声音简介

刘禹锡柳宗元的不同

刘禹锡和柳宗元同为中唐文学巨星,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据着重要位置,前半生的命运轨迹惊人一致,似乎是重合的两条直线,家境相当,同时进士及第,一同升官,一起参加永贞革新,就连遭贬谪也是一样。 他们政治主张一致,才华诗名相当,但人生结局却截然不同。柳宗元在险恶的生存环境和苦闷的政治失意中,身心俱损。尤如他作品《江雪》中的“渔翁独钓”,宁可遗世独立,孤独得肝肠寸断,固执坚韧,一往无前。也许,这位才华卓绝的文学巨匠,也想寄情于山水,渴望在大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甚至谋求人性桎梏,但是他生性忧郁,忧愤难平,即使在《小石潭记》青葱的树木,清冽的潭水,相互逗乐的游鱼,奇形怪状的石头,蜿蜒曲折的溪流,这样美好的景色中,他都能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不可久留”。这样的心境,再顽强的生命之火也会很快熄灭。 性格乐观开朗对人生不如柳宗元那样计较的刘禹锡却愈挫愈勇,百折不挠。被贬到巴山楚水凄凉地的刘禹锡,面对萧瑟的秋天,他能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从悲秋论调中拓展出乐观昂扬的精神风貌。后来在年老体衰之时,他又吟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以“沉舟”“病树”自比,惆怅中透着达观。即使在被知县屡次刁难,搬到竟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斗室时,他照样从容淡定地写下了名垂千古的《陋室铭》。 刘禹锡一生三起三落,仕途不可谓不坎坷,但是他始终斗志昂扬,积极乐观,活到你七十一岁高龄。 性格忧郁的人,在遭遇打击时,往往愁闷郁结于心而不能发自于外,长此以往,势必伤心伤身,对挫折抵抗力更为减弱,由此陷入恶性循环。而面对困境,能通透达观、随遇而安的人,打不死、压不垮,百折不挠,韧性十足。

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并称为什么与什么

刘禹锡与柳宗元交好,人称“刘柳” 刘禹锡又与白居易常相唱和,又并称“刘白

刘禹锡和柳宗元相关资料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派如”,有《陋扮羡御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厅岩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柳枝词 刘禹锡(翻译)

真还是假??

杨柳枝词。 刘禹锡

杨柳枝词 作者: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杨柳枝,唐教坊曲名,唐乐有《杨柳枝词》。此词及调谱最早收入毛先舒《填词名解》。乐府瑟调曲有《折杨柳行》,乐府横吹曲有《折杨柳歌辞》、《折杨柳》,清商曲有《月节折杨柳歌》,此调是用旧曲名另创新调,多用以咏柳技。

刘禹锡的《杨柳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倒似无情胜有情

杨柳枝词刘禹锡

刘禹锡《杨柳枝》 炀帝行宫汴水滨,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柳宗元的小故事最多一百字

柳宗元和刘禹锡是诗文方面互相欣赏的好朋友.唐代顺宗永贞年间,二人共同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后来革新运动失败,柳宗元被贬职到邵州任刺史,赴任时还没走完一半路程,又被贬职到永州任司马. 到了任上,柳宗元写信给同样贬谪的刘禹锡,说:[我远离家乡被贬到这个土地荒芜瘟疫横行的地方,将自己放逐于山林湖泽之间,倍感压抑穷困烦闷,只好将全部心思都放在赋诗作文上了.]刘禹锡就时常写信给柳宗元,以自己乐观的情绪鼓励安慰他. 元和十年,柳宗元又被调职任柳州刺史,刘禹锡则再次被贬谪到播州.柳宗元知道播州是个荒蛮偏远之地,条件极为艰苦,于是他上书给皇帝说:[播州条件恶劣,不是人所能住的地方,而刘禹锡尚有老母亲在世,需要他供养,我实在不再忍心让他忍受这样的困顿,这没法向他母亲交待,如果我不代替他去播州,那么刘禹锡母子就再也见不到面了.因而,我恳请陛下批准让我和他交换,我去播州,他去柳州.] 这种患难真情感动了朝中许多大臣,于是有人站出来为刘禹锡求情.后来皇上虽然没有批准柳宗 元的奏请,但最终还是对刘禹锡罔开一面,让他改去联州上任. 你自己适当抄,不用全部抄

刘禹锡是谁?

刘禹锡可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中的人物 他是位比较有名的诗人

刘禹锡是什么

刘禹锡是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刘禹锡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主要著作是《天论》三篇。在宇宙论方面,其唯物主义思想比柳宗元更进步。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刘禹锡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的观点,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刘禹锡认为,人之所以产生唯心主义思想,是与社会现实有密切关系的。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