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贻琦011:重返清华园

2021-12-23 20:00:00传奇人物FM14:17 1.6万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199 喜点
声音简介

清华著名校长梅贻琦为何曾被称为“寡言君子”?

教育家梅贻琦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人称“寡言君子”。 有一次,学校的一些学生与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导致对方严重受伤。媒体记者蜂拥而至,经过采访,认为学生的过错大。此事报道后,引起轩然 *** ,民众纷纷指责学校。有记者问梅校长打算怎样处理学生,是不是要开除。梅贻琦没有迎合舆论以求自保,而是承认自己有错,并向公众道歉。最后,他还说:“学生没有坏的,坏学生都是被教坏的。”护犊之情溢于言表。 随着清华学术地位的日渐提高,梅贻琦开始受到世界的关注。1941年清华建校30周年校庆时,有欧美著名大学的校长称赞清华“西土一千年,中邦三十载”,并问梅校长做到这点有何秘诀。梅校长没有大谈特谈管理经验,而是继续他惯有的简练风格,回答道:“这和学校教师、学生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因为,大家倒这个, 倒那个,就没有人愿意倒梅(霉)!”自嘲式的幽默,给在场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寡言少语的梅贻琦,有时也会让人无法参透其内心。当初考清华第一批留美生,放榜时,大家都焦急万分,唯有他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启程上船赴美时,有人惊讶地发现他也在其中。此后,大家发现,梅贻琦虽然话语少,谈起来却颇优雅得体,从此在同学中有了“寡言君子”的称谓。 可见,梅贻琦虽然寡言,却绝不是肚子里没货或者思想贫乏,而是“嘴里不说,骨子里自有分寸”。如今,我们从梅贻琦许多简短的话语中,能领略到的,更多的是他的个人魅力和人生哲理。

寡言君子:梅贻琦

读完《大学与大师》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一直想写写梅贻琦,终于落笔。 第一次了解到梅贻琦,是因为教育系列短片《先生》,其中一集讲的梅贻琦,当时最吸引我的一点是倒不是他的君子,毕竟君子很多,可是他寡言,而我正好也不喜说话。 那时的我,也会因为这个缺点时常质疑自己。所以,在了解到有这么一个人存在之后,实在惊喜! 我很好奇,一个寡言的人是如何成为人人称道的君子的呢? 在学术气息浓郁而人才辈出的民国时代,不说话,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呢? 慢慢了解,才知道, 梅先生的寡言是一种品质,而非一种缺陷。 在1931年清华驱逐校长风波中,梅先生是唯一一个能够获得各方认可,尤其是赢得学生和教授支持的校长。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寡言。如何寡言?他放权,清华要务由教授评议会做决策,每个教授都可以发表看法。自己不参与各种讨论,通常的态度都是“吾从众”。他的任务就是给教授们搬搬椅子、端端茶水。将更多说话的权利给到说话做事的人,教授们感受到被重视、有发言权,当然能更好地出谋划策了。 梅先生的寡言,是淡泊的性格。他不喜欢说 话,并不代表他不会说话。 在校长就职演说时,他曾提出著名的大学大师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每每想起,总有振聋发聩之感。 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却是另一桩。 一次政府派部队到清华清查,部分学生抢了枪,扣留了团长。结果当晚一师军力荷枪进入校园,负责的同学溜了,20名大多无辜学生被捕。 第二天,梅先生告诫学生们:徒凭血气之勇是不能担当大任的,尤其做事要有责任心。你们领头的人可以规避,我做校长的不能规避。人家逼着要住宿学生的名单,我能不给吗?我只好很抱歉地给他们一份去年的名单,告诉他们可能名字和住处不太准确的...... 梅先生的教学目标很明确,求学时代不鼓励选择政治信仰的左中右,学校要教会学生的是去辨别自己的人生道路。至于今后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和政治价值取向,那是走向社会的事情。 正因为寡言,所以更不说假话,不说虚伪的话,不恭维人。梅先生的寡言是谨言,是知世故而不世故。他曾说:“为政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说的力量,远不及做的力量。梅先生爱干实事,肯干难事,能干大事,当之无愧是知行合一的典范! 清华大学教授黄严复曾说,他从一开始研究梅贻琦的时候就在试图找他的缺点,但是找不到,没有像样的缺点。可是要说优点,似乎也没有的振聋发聩的大优点。可就是这样一个朴实、平凡的人,成为了清华永远的校长。 心中有谱,行动有力,寡言,又何妨?

清华校长梅贻琦一生只有两次迟到,背后的原因让人心酸

梅贻琦任清大学校长期间,作风严谨,从不破规矩,就拿开会来说,从来都是提前到会,没有迟到的时候,可有两次,他却差点迟到了。 1941年7月的一天,梅贻琦正在成都公干,这时,西南联大突然来电, *** 要在联大召开一个教育会议,请示他某日某时可否开会。梅贻琦立即批准,并表示自己择日返回昆明,按时参加会议。 可没想到,成都公干出了点意外,耽误了时间。梅贻琦惦记着学校开会的事,想早点办完事返回昆明。正巧,这时一位在航空公司工作的朋友来拜访他,得知他要回昆明后,便亲自为他联系了飞机票。梅贻琦非常感激,心也放下了,并于当天电告联大,他将坐飞机返回昆明。 西南联大的会议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可不想,梅贻琦并没有按照当初电告的时间返回,到了开会的头一天晚上还没有回来。学校可急坏了,并已经按照他不参加会议准备了。可就在开会前20分钟,梅贻琦回来了,只见他灰头土脸,一身疲备的样子,进了会场便和教育部的人道歉,然后就这身装束上了会场。 后来,与会人员才知道,本来梅贻琦定的是机票,可就在他要走的前三天,突然有一个乘邮政车的机会,他考虑时间足够,如果乘邮政车,能给国家省下好几百块钱,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退掉了机票,改乘邮政车回昆明。可不想,车在半路上坏了,他又要赶会,只好连日连夜转车,搞得十分狼狈,幸好,会是赶上了,就是形象差了点。 1939年以后,受日寇侵略影响,昆明的物资极度匮乏,联大的师生只能简单地维持生活。一天,有一批学生要毕业了,他们邀请梅贻琦给他们讲最后一课。梅贻琦非常高兴学生们如此信任,就和教务定好了上课时间。 这一日,该是上课的时间,同学们都提前半个小时来到了教室,可临近上课了,梅贻琦还没来,同学们开始有骚动议论。就在这时,教室门开了,梅贻琦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然后走上讲台,盯着同学们,站在那里大口喘气。 一位女生上前递给了他一杯水,问他去哪了。梅贻琦笑了,对大家说:“我刚才在街上给我内人的糕点摊守摊,她去进货了,可她办事不利,我告诉她八点我有课,她七点半还没回来,我只好丢下摊,跑来了,不过,今天点心卖得特好,有钱挣啊!”梅贻琦笑着说。 一席话说完,他的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可学生们好多都默默地擦起了眼泪。原来,大家都知道,梅贻琦非常廉洁,刚出任清华大学校长,他就破了以前的规矩,把校长能享受的免交电话费、免费米面供应、冬天免费拉两吨煤等补助全都撤消了。可这样一来,他一家的日子就过得很紧巴了。没办法,他的妻子不得不做些糕点卖以补家用。而梅贻琦经常在下班时,去接他的妻子,然后把摊车推回家,有时空闲还要帮着妻子卖。 梅贻琦两次迟会,背后都有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是他人格的反映,更是他对业界所展示出的那颗一心为公的良心。

欧洲第一大国清华的校长梅贻琦一生只迟到过两次这背后的原因是可悲的

在担任梅贻琦仁清大学校长期间,他作风严谨,从不违规。他总是提前参加会议,但有两次差点迟到。 1941年7月的一天,梅贻琦在成都出差。这时,西南联大突然打来电话,政府要在总会召开教育会议,问他能不能找个时间召开会议。梅贻琦立即批准了,并说他将择日返回昆明,准时参加会议。 没想到成都出差出了点意外,耽误了时间。梅贻琦正在考虑学校的会议,想尽快回到昆明。正好一个在航空公司工作的朋友来看望他,得知他要回昆明后,亲自联系了他的机票。梅贻琦非常感激,也松了一口气。同一天,他打电报给大会说,他将飞回昆明。 会议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进行得如火如荼。不想,梅贻琦并没有按照原电报的时间返回,也没有在会议的第一个晚上回来。学校很着急,已经做好了他不参加会议的准备。但是就在会议开始前20分钟,梅贻琦回来了,却看到他非常尴尬和疲惫。当他进入会场时,他向教育部的人道歉,然后穿着这套服装去开会。 后来,与会者了解到,梅贻琦原本订了一张机票,但就在他离开前三天,他突然有机会乘坐一辆邮车。他有足够的时间考虑这件事。如果他乘坐邮车,他可以为国家节省数百美元。为什么不呢?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退了票,坐邮车回了昆明。我也不想,但是车半路抛锚了,他又要赶会议,只好连夜换车,弄得他很尴尬。还好赶上了,只是形象差了点。 1939年后,受日军入侵影响,昆明物资极度匮乏,联大师生只能简单谋生。一天,一群学生即将毕业。他们邀请梅贻琦给他们上最后一课。梅贻琦很高兴学生们如此信任他,所以他和教务管理部门确定了上课时间。 这一天,该上课了。学生们提前半个小时来到教室,但是上课时间快到了。在梅贻琦来之前,学生们开始有了骚动。就在这时,教室门开了,梅贻琦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然后他走上讲台,瞪着同学,站在那里喘着粗气。 一个女孩上前递给他一杯水,问他去哪里了。梅贻琦笑着对大家说:“我刚刚站在街上我妻子的糕点铺旁边。她去买东西,但她遇到了麻烦。我跟她说我八点有课,她七点半还没回来,我只好离开地摊跑了。不过,今天的零食卖得很好,有钱赚!”梅贻琦笑着说道。 演讲结束后,他脸上带着自豪的微笑,但许多学生默默地擦去了眼泪。本来,我们都知道,梅贻琦是很诚实的。他一当上清华大学校长,就打破以前的规矩,把校长能享受到的补贴全部收回,比如免电话费,免费供应大米面粉,冬天免费拉两吨煤。但就这样,他家的日子过得很拮据。没办法,他老婆只好做点蛋糕卖了养家。梅贻琦经常在下班的时候去接妻子,然后推着地摊车回家,有时候有空就帮妻子卖。 梅贻琦两次迟到的会议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既是他人格的反映,也是他为了大众而向业界展现的良心。

梅贻奇生平?

梅贻琦(1889年12月29日-1962年5月19日),字月涵,祖籍江苏武进,祖先于明成祖时由江南迁居北京,后于天津落籍,为梅曾臣长子。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1914年,由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55年,在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并任校长。 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期间,奠定了清华的校格,为清华大学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期间,对师资人才进行严格遴选和延聘,推行一种集体领导的制度。他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梅贻宝的介绍

梅贻宝( 1900—1997)天津人。1928 年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基督教燕京大学,历任注册课主任、教务处主任、讲师、教授、文学院院长、成都燕京大学代校长、美国爱荷华大学东方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校长、台中东海大学教授等职。与其兄长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教授齐名。

广美国画~

外省 应该没问题~ 我今报广美 我想报画 我数太 综合70~ 我报冷门~ 祝功

蚊子最怕什么植物

蚊子最怕的植物: 1、香叶天竺葵:香叶天竺葵像个武林高手,它散发出来的一种特殊气味会使蚊子感到恐惧,而且温度越高,它的气味就会越浓,所以,香叶天竺葵在夏天驱蚊效果特别好。天竺葵耐干旱、怕积水。因此,在生长过程中,需适当控水。浇水过多,盆土含水量过大,会引起徒长或烂根。 2、五色梅:五色梅的香味可以驱蚊,养一株放在室内既可以赏心悦目,又可以净化空气,去除蚊子,真是两全其美。五色梅原产热带美洲,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因此很适宜在广州种植。盛夏也不必遮光,但要求通风良好。若光照不足会造成徒长植株,需保持盆土湿润,避免过分干燥。 3、猪笼草:猪笼草广州人很熟悉啦。由于其捕虫笼长得像猪笼,所以被叫作猪笼草。这个笼不是花,也不是叶,而是它的“胃”,是专门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里会有一些分泌的特殊汁液,专门吸引昆虫,包括蚊虫,甚至一些小动物,把它们溺死、消化掉,转化成养分。猪笼草不能暴晒,要悬挂在阴凉处,记得在周围多喷喷水,这样能长出更多的小猪笼草来。 4、驱蚊草:驱蚊草学名裂叶天香葵,是一种芳香类天竺葵科植物,其驱蚊草叶片呈掌状分裂,含有一种叫香茅醛的驱虫成分,常年散发类似柠檬的香味,能驱虫还能净化空气,而且气温越高香味越浓,能够更有效地驱虫。其实驱蚊草的作用原理是采用了转基因技术,荷兰遗传学家迪克将具有驱虫基因的香茅醛基因导入到原产非洲的裂叶天香葵当中,这种植物本身就具有独特的香味释放系统。 5、碰碰香学名香叶洋紫苏,观赏价值高,它有较为缓和的驱虫效果。碰碰香的驱虫原理和含羞草是类似的,都是属于植物自身的一种自我应激反应,当虫子落在碰碰香上,其感受到刺激后内部气孔张开,其内部一种易于挥发的物质就随着气孔散到空气中,这种气味具有一定驱赶蚊虫效果,同时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在家中种植碰碰香的时候,要放置在通风且有充足光照的地方,碰碰香不耐水湿,喜欢疏松的土壤,也需注意合理浇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六种驱蚊草 清香除虫还养眼

一个人的西藏之行

1,拉萨-八一-波密-然乌-波密-八一-加查-泽当-羊湖-日喀则-珠峰-萨嘎-玛湖-扎达-塔钦-萨嘎-日喀则-纳木错-拉萨

想要那种会动的简单小人的动画

小小啊,就是那个一般人都会画的线条小人,一个圆头加一个身体和四肢,很可爱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