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辩证广注 (18)

2021-12-23 13:18:07无尽武装love22:12 41
声音简介

伤寒论主要讲的是实证吗?

不是。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著。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时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他说,他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伤寒论谁的注解最好

胡希恕的简洁一些,如果纯是学经方,吉益东洞的类聚方可以看看,很简洁

辩论和辩证的区别

辩论是得到“正确”观点,与对手讨论的一种活动。辩证是哲学中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辩证法。

金匮要略中为什么会出现与伤寒论辩证相差很大?

这个差异是由于二者研究对象的差异造成的,即伤寒和杂病的差异,亦即外感病和内伤病的差异,亦即急性病和慢性病的差异,所以辨证方式不同,就像还有三焦辩证,卫气营血辨证。

最好的伤寒论注解是那本书呢,或那个学者

如果初学,建议读刘渡舟的伤寒论讲稿

历代伤寒论的注解有哪些

《伤寒论》之注释,起于金代成无己之《注解伤寒论》。此前《伤寒论》诸研究者,如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等,严格而言,均非注释,故《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将其纳入“发挥”之列。 继成无己注本后,《伤寒论》的全注本较早的有: 明代方有执《伤寒论条辨》8卷(刊于1589年), 张遂辰《张卿子伤寒论》7卷(刊于明末), 清代喻昌《尚论篇》8卷(刊于1648年), 柯琴《伤寒来苏集》8卷(刊于1669年),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刊于1683年)等。

自然辩证法概论讲什么

就讲自然辩证法。

关于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

大哥,这个目前在中医届还在争论中!现在还是按伤寒中说说的!

关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在伤寒论中运用的是最好。 首先你要明白六经有标本,太阳本气寒水,阳明本气是燥金,少阳本气是相火,太阴本气是湿土,少阴本气是君火。 这些就是六经本,六经辨证就是本气加临到标位所至标受本气病。 黄帝内经中有:病反其本得标之病,治反其本的标之方。 这个就是六经辨证的大致意思。 目前运用六经辨证最好的伤寒论注解书《易演伤寒论》

《伤寒论》中的“八纲辨证”指的是什么?

八纲辨证的诊断方法是应用“四诊”,即望、闻、问、切。从观察病人面色、形体、舌质,聆听病人声音,嗅闻排泄物气味,询问病史,现有病情,以及通过切脉、诊肌肤,了解病情的诸方面,从而取得疾病的深浅程度(表里),病象的寒热、盛衰(虚实)印象,然后分别疾病所属三阳、三阴的某一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