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兰亭集序诵读第19遍20220102

2022-01-03 01:28:27传来_传去03:52 6
声音简介

辛弃疾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的主题思想

报国无门,抗金复国

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里登建康赏心亭是题目吧

是的,水龙吟是词牌名,登建康赏心亭是题目

配乐 诗朗诵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胡歌《忘记时间》也可以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翻译

上阙:楚地天空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江河水流向天际,秋色无边。眺望远山,山岭犹如妇女头上的碧玉簪和螺形发髻,它们似乎在向人们表示无限的愁恨,在太阳下山的时候,在失群孤雁的哀鸣中,江南游子我站在楼头望。把宝刀吴钩看完,把楼头栏杆拍遍,却没有人领会我登亭的用意。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用了哪些典故

上半阕写景,下半阕用了张翰归隐,许汜故事,桓温北征三个典故。 休说鲈鱼堪,尽西风、季鹰归未——张翰归隐;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许汜故事;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脍——桓温北征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翻译

好!!!!!!!!!!!

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的原文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关于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潜气内转”,什么意思啊

王羲之《兰亭序》书法赏析是什么?

王羲之《兰亭序》书法赏析:《兰亭序》遒媚劲健的用笔美,流贯于作品的每一个细部。最卓越的艺术品,往往在极小的空间里蕴含着极其丰富而有“韵”味的艺术美。 《兰亭序》不仅仅是极小空间中的“韵”美,整体上更是如此,总览全篇,错落有致,挥洒自如,变化多端而神气内敛,自始至终流露着从容不迫的气度,给人以高雅清新的艺术感受。  王羲之的字内敛中不失含蓄,苍劲中不失秀美,而《兰穗隐亭序》通篇潇洒自然,大小参差,形态各异,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出于天然”。每一字都被王羲之赋有了生命力,或静或动,或躺或卧,而其字态中的一颦一笑、一嘻一怒,超然洒脱显于纸上。静态的字,动态的灵魂,可以见得,王羲之书法的功底如何,当时书写的情感如何。尺幅之内,“群贤毕至”。 《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此肆”,不仅表现在异字异构,更突出地表现在同字别构上。凡重复的字,写法也是各不相同,如据资料显示,五个“怀”字、七个“不”字,各有各不同的形态,千变万化。其中,特别是“之”字,有的洒脱流转,有的工整有序,大小参差,位置各异,千姿百态。 王羲之书法特点: 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森族轿称“二王”。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兰亭集序赏析

文章首段记叙了兰亭聚会的盛况,作者摆脱了世俗的烦恼,尽情享受美景,整段围绕一个“乐”字展开描写;文章的第二段则是作者感慨人生短暂,盛事不常;文章的最后一段紧承上文“死生亦大矣”感发议论,从亲身感受谈起,体现了作者积极入世的人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