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白话电报》

2022-10-22 15:44:20阅耳亲子故事02:48 51
声音简介

胡适的白话电报

胡适的白话电报内容如下: 三十年代初,胡适在北京大学任教授,讲课时他常常对白话文大加称赞,引起一些只喜欢文言文而不喜欢白话文的学生的不满。 一次,胡适正讲得得意的时候,一位姓魏的学生突然站了起来,生气地问:“胡先生,难道说白话文就毫无缺点吗?”胡适微笑着回答说:“没有。”那位学生更加激动了:“肯定有!白话文废话太多,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胡适的目光顿时变亮了。 轻声地解释说:“不一定吧!前几天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请我去政府部门工作,我决定不去,就回电拒绝了。复电是用白话写的,看来也很省字。请同学们根据我这个意思,用文言文写一个回电,看看究竟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胡教授刚说完,同学们立刻认真地写了起来。 十五分钟过去,胡适让同学举手,报告用字的数目,然后挑了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电报稿,电文是这样写的“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白话文的意思是:学问不深,恐怕很难担任这个工作,不能服从安排。 胡适说,这份写得确实不错,仅用了十二个字。但我的白话电报却只用了五个字:“干不了,谢谢!” 胡适又解释说:“干不了”就有才疏学浅,恐难胜任的意思;“谢谢“既对朋友的介绍表示感谢,又有拒绝的意思。所以,废话多不多,并不看它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只要注意选用字词,白话文是可以比文言文更省字的。 人物背景: 胡适出生的时候正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过渡时期,虽然他在自己的家乡接受了九年传统的私塾教育,但是在学习了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之后,便立即从思想上接受了西方的这种学说。于是他开始大力提倡白话文,坚决反对迂腐繁复的八股文。有一个“胡适的白话电报”的典故可以说明他在推广白话文方面的智慧。

胡适与胡适之是同一个人吗?

是同一个人。

胡适的生平简介 胡适的介绍

1、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学名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籍贯安徽省绩溪县,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2、宣统二年(1910年),赴美国康乃尔大学留学,师从哲学家约翰·杜威。民国六年(1917年),回国受聘北京大学教授。民国七年(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民国八年(1919年),出版论著《中国哲学史大纲》。民国九年(1920年)2月,出版白话诗集《尝试集》。民国十一年(1922年),任《国学季刊》杂志编辑,创办《努力周报》杂志。民国十七年(1928年),出版论著《白话文学史》。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被聘为全国财政委员会委员,创办《独立评论》杂志。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被聘为农村复兴委员会委员。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当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民国二十七至三十一年(1938—1942年),出任驻美大使。

胡适用白话文写电报

胡适用白话文写电报       口王吴军      我国第一个用白话文写电报的人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胡适。      “五四”时期,胡适大力提倡白话文,并以推广白话文为己任,始终关注着白话文的发展和命运。为此,胡适还特意编著了一部《白话文学史》。在推广白话文的活动中,胡适身体力行,处处使用白话文。为了说明白话文的优点,胡适还使用白话文写电报,因此,他也成了我国第一个用白话文写电报的人。      1934年秋天,胡适在北大讲课时,又大力称赞白话文的优点,这时,一个名叫魏生的学生突然站起来,声色俱厉地对胡适提出了抗议:“胡先生,难道说白话文就没有一点不足吗?”胡适微笑着回答道:“没有。”魏生反驳道:“白话文肯定是有不足的!白话文语言不精练,如果用白话文写电报,肯定是用字多,花钱多。”听了魏生的话,胡适扶了扶眼镜,露出了沉思的神色,然后,胡适微笑着耐心解释道:“不一定!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决定不去,为这件事我想回电报拒绝。请同学们根据我的这一意愿,用文言文编写一则回复的电文,我则用白话文写一则回复的电文,咱们比一比,看看究竟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胡适说完后,整个教室里呈现出紧张沉寂的气氛,每个同学都在开动脑筋,认真地编写回复的电文。      二十分钟过后,胡适让同学们自动举手,报告用文言文所写的回复电文的字数,然后,胡适从中挑选出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电文稿。电文是这样写的:“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胡适说道:“这份回复电文写得确实简练,仅用了12个字。但是,我的白话电报只用了5个字:‘干不了,谢谢。’”      胡适解释说:“‘干不了’就含有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之意;‘谢谢’既对友人费心介绍表示感谢,又暗示着拒绝之意。由此看来,语言的精练与否,不在白话与文言的差别。客观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恰当地反映。所谓研究,就是细心琢磨问题的中心所在,恰如其分地选用字词,其实,白话文比文言文是更可以省字的。”      从胡适这番精辟阐述中,那些对白话文不感兴趣的学生都受到了深深的启迪。      胡适开了用白话文写电报的先河,从此,人们开始纷纷使用简洁易懂的白话文来写电报和其他文章,白话文被广泛地使用开来。      

胡适是谁?

汉族人1891年到1962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主要人物

胡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风趣幽默的文人

胡适的品性的故事

父亲胡传,字铁花,官至台湾台东直隶州知州,后因乙未战争离台;母亲冯顺弟。 胡适5岁启蒙,在绩溪老家受过9年私塾教育,打下一定的古文基础。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 1904年,他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后任该报编辑。 1906年考入中 国公学,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于康乃尔大学先读农科,后改读文科.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庚款官费留学生只取前二百名,考试两场,文章和杂科(政史地物理化生等),头一场文章胡适洋洋洒洒一篇得了一百分,如此可见他的文章造化! 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唯心主义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 [1]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同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辩难;陪同来华讲学的杜威,任杜威的翻译逾两年;与张君劢等展开“科玄论战”,是当时“科学派”丁文江的后台。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

胡适几个孩子

3个。 1、胡素斐(1920.8.16—1925.5),现代著名学者胡适之女,生于1920年,于1925年不幸夭折。 2、胡思杜(1921年12月17日-1957年9月21日),胡适先生幼子,1921年12月17日出生,生性好玩,喜交朋友,因不好读书,在美国八年转了两所大学也未毕业,1948年回国后被安排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 3、胡祖望,胡适先生的儿子,1919年出生,距胡适母丧仅四个月,取名“祖望”有光宗耀祖的意思,2005年3月12日在美国逝世,享年86岁。

胡适的一首爱情诗

胡适写诗不少,其中的爱情诗尤其可爱。不妨抱着“我但玩明月,更不想什么”的心情把玩一下也未尝不可。醉和爱沈玄庐说我的诗“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的两个“过”字,依他的经验,应该改做“里”字。我戏做这首诗答他。你醉里何尝知酒力?你只和衣倒下就睡了。你醒来自己笑道,“昨晚当真醉了!”爱里也只是爱——和酒醉很相象的。直到你后来追想,“哦!爱情原来是这么样的!” 爱情与痛苦也想不相思,免得相思苦。几度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如梦令(一)她把门儿深掩,不肯出来想见。难道不关情?怕是因情生怨。休怨!休怨!他日凭君发遣。(二)几次曾看小像,几次传书来往,见见又何妨!休做女孩儿相!凝想,凝想,想是这般模样!(三)(今年八月与冬秀在京寓夜话,忽忆一年前旧事,遂和前词,成此阕。)天上风吹云破,月照我们两个。问你去年时,为甚闭门深躲?“谁躲?谁躲?那是去年的我!” 前二诗,深得爱情之真谛,写出了爱情既令人沉醉又令人深苦的独特感受,非爱过之人不能写出。人说胡适和妻子江冬秀没有真爱,真个错误,他们的爱情并不输于任何一对恋人的爱情。我最喜欢《如梦令》,幸好有了“忽忆一年前旧事,遂和前词,成此阕”,不然此词很糟糕,有失大家风范。(三)一出,境界立出,其夫妻“夜话”恩爱调笑的情态翩翩而浮现,叫人羡慕。从《如梦令》词来看,江冬秀是个很些“女孩儿相”情态的女子。可惜当时胡适一心想要见见她的模样,倒抱怨起“闭门深躲”,心急之斯,可见胡适也有把持不住的时候,哪个少男不痴情,大学者胡适先生也不能免的。“谁躲?谁躲?那是去年的我!”——江冬秀的颇有几分活泼之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爱怜。(三)阕大把“话巴山夜雨时”的“共剪西窗烛”之情景,诗意悠然。《如梦令》是首现代诗歌不多的好词!胡适还有一首《新婚杂诗》,很有意思。中有“只有那十年的爆竹,越陈越响!”——胡适和江冬秀之间的爱情虽谈不上曲折坎坷,却是一长漫长的相思苦。“女孩儿相”是种羞涩情态,现在的女孩子全无羞涩之态,一眼见底,全无曲折婉转之美,同封建社会的太羞涩一般乏味。女孩子,当要活泼不失矜持,端庄不失妩媚,同这样的女孩子恋爱,那真是莫大的享受!  

胡适小故事

胡适小故事六则   近代名人胡适的小故事,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胡适小故事六则,欢迎阅读!   太监   胡适的代表作《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皆有始无终,只有上卷而没有下卷,以致被黄侃讥讽为缺失下面一截的太监,成了将没有完稿的小说、论着称为太监的起源。   诺贝尔奖提名   根据诺贝尔奖官方资料库,胡适曾于1939年被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怕老婆的小故事   中国现代着名学者胡适是属兔子的',他的夫人江冬秀是属老虎的,胡适常开玩笑说:“兔子怕老虎。”当时就流传了胡适怕老婆的笑话。   有一次,巴黎的朋友寄给胡适十几个法国的古铜币,因钱上有“PTT”三个字母,读起来谐音正巧为“怕太太”。   胡适与几个怕太太的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成立一个‘怕太太协会’,这些铜币正好用来做会员的证章。”   胡说   胡适经常到大学里去讲演。有一次,在某大学,讲演中他常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先生的话。引用时,他就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   最后,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竟引起了哄堂大笑,原来他写的是:“胡说”。   “民国第一红娘”   胡适有“民国第一红娘”之誉,由其促成的有情眷属数不胜数。他喜欢看到青年人相恋、结合,并主持过150多次婚礼。   这150多次证婚,从已知的记载来看,大多为胡适同辈友人、晚辈学者,成就的多是学界伉俪;婚礼地点也大多为中国国内。而有一桩胡适在美国证婚的婚礼,且有婚礼现场照片存世,却至今未有研究者披露过。   《胡适日记》1939年5月12日这天,记载了他在美国的一次证婚。他写道:   今天本馆秘书游建文君与张太真女士结婚。张女士是张履鳌先生的女儿,与上海剧团同来,我病在纽约时,他们正在纽约演戏,故建文与张女士常相见,以后就订了婚约。我给他们证婚。   不干了   三十年代初,胡适在北京大学任教授。讲课时他常常对白话文大加称赞,引起一些只喜欢文言文而不喜欢白话文的学生的不满。   一次,胡适正讲得得意的时候,一位姓魏的学生突然站了起来,生气地问:“胡先生,难道说白话文就毫无缺点吗?”胡适微笑着回答说:“没有。”那位学生更加激动了:“肯定有!白话文废话大多,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胡适的目光顿时变亮了。轻声地解释说:“不一定吧!前几天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请我去政府部门工作,我决定不去,就回电拒绝了。复电是用白话写的,看来也很省字。请同学们根据我这个意思,用文言文写一个回电,看看空间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胡教授刚说完,同学们立刻认真地写了起来。   十五分钟过去,胡适让同学举手,报告用字的数目,然后挑了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电报稿,电文是这样写的:   “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白话文的意思是:学问不深,恐怕很难担任这个工作,不能服从安排。   胡适说,这份写得确实不错,仅用了十二个字。但我的白话电报却只用了五个字:   “干不了,谢谢!”   胡适又解释说:“干不了”就有才疏学浅、恐难胜任的意思;“谢谢”既对朋友的介绍表示感谢,又有拒绝的意思。所以,废话多不多,并不看它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只要注意选用字词,白话文是可以比文言文更省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