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

2022-01-22 11:59:10高山流水2509:15 157
声音简介

河中石兽的故事是真的吗 河中石兽的故事是不是真的

1、河中石兽的故事是不是真的:不是。 2、《河中石兽》选自清代大学士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文章主要内容是河里掉了石兽,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兽要从石兽掉落的上游去找桥和。文章意思就是要具体考虑问题,不能想当然。 3、这篇说理短文叙述了三种寻找河中石兽的看法和方法,告诉人们:再深的理论,不能得到实践的证明,就不是真理;只有经得兆衡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正敏猜盯确的。同时还揭示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不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可主观臆断,而是要“知其所以然”。

这故事是《河中石兽》

 

和,河中石兽,类似的文言文

北冥有鱼,刻舟求剑,

河中石兽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在遇到一件没有经历过的事情的时候,不能够想当然地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实地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1.凡事不能主观臆断 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3.实践出真知

河中石兽

【答案】 【小题1】(4分)(1)靠近 (2)拉 (3)停止 (4)逆流而上 【小题1】D 【小题1】(2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画线处为得分点,错两处扣1分。) 【小题1】(3分)天下大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不能通过主观的臆断,实践才能出真知。 【答案解析】【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D中与例句都是“代词,它的”。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强调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阐述的道理。

河中石兽讲了什么事?

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学者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之人的嘲讽,亦告诉了人物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这一道理。

河中石兽中有什么成语

《河中石兽》中的成语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成语】: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拼音】: zhǐ zhī qí shān,bù zhī qí èr 【解释】: 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出处】: 《庄子·天地》:“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举例造句】: 八戒道:“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七回 【近义词】: 一知半解 【反义词】: 了如指掌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没有全面了解

河中石兽中有什么成语?

《河中石兽》中的成语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成语】: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拼音】: zhǐ zhī qí shān,bù zhī qí èr 【解释】: 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出处】: 《庄子·天地》:“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举例造句】: 八戒道:“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七回 【近义词】: 一知半解 【反义词】: 了如指掌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指没有全面了解

河中石兽中的成语及意思?

《河中石兽》中的成语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成语】: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解释】: 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而不知道它的另一方面。 【出处】: 《庄子·天地》:“识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 【举例造句】: 八戒道:“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近义词】: 一知半解 【反义词】: 了如指掌 成语还有:如:河清海晏,中饱私囊,石沉大海,困兽犹斗等。

《河中石兽》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说明,遇事不能主观臆断,实际经验比纸上谈兵来得重要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