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诗歌精选-07曹植《白马篇》

2022-02-16 13:07:20依然爱诗词12:14 107
声音简介
大家好,我是依然,欢迎来到“依然爱诗词”,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的是曹植的《白马篇》。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是乐府歌辞,又作《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辞》,以开头二字名篇。诗中塑造了一个武艺精熟的爱国壮士的形象,歌颂了他的为国献身,视死如归的高尚精神,寄托了诗人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诗一开头就使人感到气势不凡。金羁(jī)指金饰的马笼头。连翩(piān)就是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白马”“金羁”,色彩鲜明。从表面看,只见马,不见人,其实这里写马,正是为了写人,用的是烘云托月的手法。这不仅写出了壮士骑术娴熟,而且也表现了边情的紧急。这好像是一个电影特写镜头,表现出壮士豪迈的气概。清代沈德潜说,曹植诗“极工起调”,这两句就是一例。这样的开头是喷薄而出,笼罩全篇。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幽并就是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游侠儿”指国家效力的爱国壮士。“去乡邑”指离开家乡,“去”是离开的意思。扬声:扬名。垂:同现代“边陲”的“陲”,指边境。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借问”四句紧承前两句,诗人没有继续写骑白马的壮士在边塞如何冲锋陷阵,为国立功,而是故设问答,一笔宕开,补叙壮士的来历,使诗歌气势变化,富于波澜。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宿昔指早晚。秉是执、持的意思。楛(hù)矢(shǐ)就是用楛木做成的箭。何当多么讲。参差(cēncī)指长短不齐的样子。控弦就是开弓。的dì指箭靶。摧是毁坏。“月支”和下句的“马蹄”都是箭靶的名称。左、右是互文见义。接是接射。猱(náo)是猿的一种,行动轻捷,攀缘树木,上下如飞。飞猱指飞奔的猿猴。散:射碎。狡捷:灵活敏捷。勇剽(piāo):勇敢剽悍。螭(chī)是传说中形状如龙的黄色猛兽。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飞骑射裂了箭靶“月支”,转身又射碎箭靶“马蹄”。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诗人使用了一连串的对偶句使诗歌语言显得铿锵有力,富于气势。“控弦”四句,选用“破”“摧”“接”“散”四个动词,从左、右、上、下不同方位表现游侠儿的高超武艺。“狡捷”二句,以形象的比喻描写游侠儿的敏捷灵巧,勇猛轻疾,都很生动。这些描写说明了游侠儿“扬声沙漠垂”的重要原因,也为后面所写的游侠儿为国效力的英勇行为做好铺垫。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虏骑(jì)指匈奴、鲜卑的骑兵。数(shuò)指经常、屡次,数迁移指经常进兵入侵。羽檄(xí)就是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厉马扬鞭策马。长驱就是向前奔驰不止。蹈这里是践踏的意思。顾就是看。凌指压制。鲜卑: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东汉末成为北方强族。这里是写游侠儿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情景。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因为游侠儿的武艺高超,前面已详写,这里只用“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二句,就十分精练地把游侠儿的英雄业绩表现出来了。这种有详有略的写法,不仅节省了笔墨,而且突出了重点。可见其剪裁的恰当。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弃身就是舍身。怀指爱惜。“名编壮士籍”的“籍”指名单、名册。中指内心,中顾私就是心里想着个人的私事。捐躯指献身。赴是奔赴。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这最后八句揭示游侠儿的内心世界。游侠儿之所以能够克敌制胜,不仅是由于他武艺高超,更重要的,还由于他具有崇高思想品德。这种思想品德和他的高超武艺结合起来,使这个英雄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白马篇》是曹植前期诗歌中的名作,它在写法上显然受到汉乐府的影响。全诗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好,《白马篇》就解析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聆听!

为什么叫魏晋南北朝而不是魏晋北南朝?

南朝是承晋正统。古代很讲究正统的。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承汉正统(曹丕受禅让,刘禅也投降魏国,所以从哪方面讲,魏国都可以称为正统),汉是承秦正统,秦是承周正统。晋承魏,所以必然南朝在前。

魏晋南北朝的魏是指什么?

北朝中的北魏

魏晋南北朝男王后的故事?

韩子高打算一路南下回到老家,然而这时候却被出守吴兴的陈蒨看中,他看上了韩子高,于是把他留在了身边作为自己的随从,伺候陈蒨。之后陈蒨是越来越迷恋韩子高的美貌,陈蒨也觉得自己是喜欢上了这个貌若女子的韩子高。韩子高从此便得到了陈蒨的各种款待以及宠爱,后来韩子高不满意自己仅仅是长得好看,于是便开始习武,想要成为一名帅才,为国家效力。陈蒨看后很是激动,于是和陈蒨一起习武。韩子高成长的速度非常之快,和陈蒨一起为国家效力,陈蒨顺利的当上了国家的大司马,韩子高也进了朝廷。 然而这一进朝廷就被皇帝给看上了,这皇帝甚至连身边的妃子都不管了,直接就跑过去亲自迎接韩子高,你自己想想这种排面吧,有几个人能被皇帝给亲自迎接?皇帝将他接到殿堂,不仅是佳礼赏赐,甚至还要给他一个高高在上的职位——皇后,这韩子高听到后真是哭笑不得,不知道是接受还是不接受,但是皇帝的话你能不接受吗。于是第二天韩子高登基,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男皇后。

魏晋南北朝 成语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才高八斗;三顾茅庐 ;如鱼得水 ;.初出茅庐 ;锦囊妙计 ;既生瑜何生亮;望梅止渴等。

推荐几本关于魏晋南北朝的书

传记你可以看下《世说新语》,里边有这些 通俗的东西看下《南北朝演义》,也还可以 在想看正史就去二十四史里边找吧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222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这个时期从222年孙权称王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统一中国,共369年。可分为三国时期(以曹魏正统,蜀汉与孙吴并立)、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共150年)。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孙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南京)的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道教的勃兴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在从魏至隋的三百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使这一时期儒学的发展及孔子的形象和历史地位等问题也趋于复杂化。

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词代表作,越多越好,谢谢

曹植的《七步诗》

魏晋南北朝讲的什么?

魏晋南北朝是东汉灭亡之后到隋朝统一的一段大分裂时期,220年汉献帝禅位于曹丕,魏建立,自280年西晋统一中国,304年西晋统治崩溃,中国北方进入了十六国时期,直到北魏统一北方。南方于420年由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南朝宋,中国开始了南北对峙,是为南北朝。直到589年隋灭南陈,中国统一。

求写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

《魏晋南北朝史(全二册)》 出版社:中华书局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 作者:蒙思明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与政治的关系——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学术丛书》 作者:李传印 著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作者:万绳楠 整理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大家说历史:朱大渭说魏晋南北朝》 作者:朱大渭 著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找一篇魏晋南北朝的言情小说女主是穿越的

林家成的《越姬》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