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1656【公元572年】北周帝宇文邕,听到斛律光被诛杀,大喜过望

2022-02-17 08:00:09馋嘴的青蛙11:13 873
购买 | 299 喜点
声音简介

资治通鉴 周纪译文

原文: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 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翻译: 魏文侯(魏斯)和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近郊。左右侍从劝说:“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国君要到哪里去?”文侯回答:“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但怎能失约呢?”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因下雨,取消打猎的事。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魏文侯(魏斯)说:“我和赵国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应你。”赵国又向魏国借兵攻击韩国,魏文侯同样拒绝。韩、赵两国使者皆愤然辞去。事后,两国得知魏文侯的外交政策,都开始向魏国朝贡。自此,魏国开始强大,其他诸侯国不能跟它争锋。 魏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后,封给儿子魏击。魏斯闻群臣:“我为君如何?”大家皆回答:“你是仁德的国君。”只有任座说:“国君攻克中山,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分给儿子,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魏斯大怒,任座匆忙告辞。魏斯再问另一位大臣翟璜。翟璜回答:“国君是仁德的君主啊!”魏斯再问:“你怎么知道?”翟璜回答:“臣听说只有国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刚才任座言辞正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斯大悦,派翟璜速召回任座,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宾。 魏文侯的性格特点: 重信用,守承诺,体恤下属,宽容胸怀。一个君王在大雨的时候还能记起和臣下的约定,而且不管风雨多大也要亲自和猎场官员说明。

续资治通鉴与资治通鉴相比哪个好?

当然是《资治通鉴》的好,什么东西都是原装的好

《资治通鉴谋略》和《资治通鉴》有什么不同?

《谋略》只是摘抄了《通鉴》中的一些文字,然后简单的翻译成白话文。

“资治通鉴”的“资”是什么意思?

《老子》曰:“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师是老师,引申为榜样;资指资源、借鉴。善良的人是不善的人的老师;不善良的人又是善良人的借鉴。这里句话大意是说,坏人可以成为好人引以为戒的借鉴,我们不能光学做好人好事,还要知道坏人坏事会导致怎样的恶果。 这里的“资”大致就是借鉴的意思。 《资治通鉴》,原名《通知》即一本贯通全部的史书,但是司马光献给宋神宗,神宗很喜欢,认为对政治很好帮助,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就给它改名《资治通鉴》,大意是说它很好对治国有帮助,有借鉴意义。 这里的“资”就是有帮助的意思。

看资治通鉴有什么用?

使人明智 (牧客)

资治通鉴是什么意思?

整体为“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分开为“资,有助于;治,治理;通,通史;鉴,借鉴”。

《资治通鉴》的意思是?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一楼正解

脱口秀是什么意思?

脱口秀是口才展示的意思,是从英语词组Talk Show音译过来的。脱口秀节目是西方少见的电视节目。指一种观众挤满在一起辩论主持人明确提出的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一般脱口秀都有一列嘉宾席,通常由有学问的或者对那档节目的特定问题有类似经验的人构成。在节目的表现形式上,不仅有现场观众参与的谈话节目,也有无现场观众的谈话节目,不仅有带嘉宾的谈话节目,也有不带嘉宾的谈话节目,不仅有在演播室现场录制的谈话节目,也有利用卫星通讯技术让不同地域的嘉宾同时进行交流的谈话节目。扩展资料:脱口秀的特色是语言表达的多元化:脱口而出是脱口秀节目最直观的特色,谈话过程中,口语化的语言很具有现场感染力和亲切感,口语化的脱口秀节目表达,让该节目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和戏剧化。在不同的话题语境的口语表达中,现场感很强的谈话氛围很容易让观众和嘉宾兴奋起来。脱口表演秀的互动氛围,能够激活现场每一位观众,使其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脱口秀的口语化风格,是脱口秀节目的特色,是与节目的内容表现过程相适应的,风格口语化,是话语语境表现的需要。脱口秀节目的口语表达,需要主持人具有犀利的语言、机敏的思维、较强的现场调度能力。

什么是《尚书》?

“尚”是上的意思,《尚书》是指:上古以来的书。“尚者,上也。上所为,下所书也。”王充《论衡·须颂篇》“言此上代以来之书。”孔颖达《尚书正义》《尚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初只称为《书》,后来所加的“尚”字,其义为“上”,即指上古以来的书,故名《尚书》。

这是什么邮票

这不是邮票,是1992年第13届最佳邮票评选纪念张。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