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白话版 卷162 梁纪18-7张嵊刚正不阿,陈霸先誓死征侯景

2022-02-20 21:11:43东胜阁18:14 38
声音简介
南梁武帝 萧衍 太清三年 9~12月侯景父子诱降张嵊,张嵊刚正不阿,全家被侯景杀掉萧詧把守襄阳,攻打江陵以便救援湘州,萧绎向王僧辩求计鲍泉围攻长沙久攻不下,萧绎派王僧辩问罪鲍泉庄铁归顺萧大心,任命他做豫章内使,,庄铁到后反叛百济派使者入贡梁朝,侯景拘捕了他岳阳王萧詧派薛晖攻打广平,捉到杜岸,残忍的杀害了 他萧詧和萧绎成为了死敌,想向西魏求援,宇文泰派杨忠与长孙俭救助他南郡人民指望南郡王萧大连平定侯景之乱,奈何饮酒享乐,把政事都交给了残暴的留异始兴太守陈霸先联络郡中豪杰征讨侯景,萧勃派人阻止失败

《资治通鉴 唐纪》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 "翻译

作为人主如何才能圣明

资治通鉴 第200卷的译文

在这里,帮你找找哦

资治通鉴 周纪译文

原文: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 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翻译: 魏文侯(魏斯)和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命令马上备车前往近郊。左右侍从劝说:“饮酒正在兴头,天又下雨,国君要到哪里去?”文侯回答:“我事先与虞人(管理山林的人)约好打猎,饮酒虽乐,但怎能失约呢?”于是起身前往,亲自告诉对方,因下雨,取消打猎的事。韩国向魏国借兵攻打赵国。魏文侯(魏斯)说:“我和赵国情同手足如兄弟,不能答应你。”赵国又向魏国借兵攻击韩国,魏文侯同样拒绝。韩、赵两国使者皆愤然辞去。事后,两国得知魏文侯的外交政策,都开始向魏国朝贡。自此,魏国开始强大,其他诸侯国不能跟它争锋。 魏斯派乐羊攻打中山国,攻克后,封给儿子魏击。魏斯闻群臣:“我为君如何?”大家皆回答:“你是仁德的国君。”只有任座说:“国君攻克中山,不将它封给弟弟,却分给儿子,怎么能称得上仁德呢?”魏斯大怒,任座匆忙告辞。魏斯再问另一位大臣翟璜。翟璜回答:“国君是仁德的君主啊!”魏斯再问:“你怎么知道?”翟璜回答:“臣听说只有国君仁德,臣子才可能正直。刚才任座言辞正直,我才得以知道。”魏斯大悦,派翟璜速召回任座,亲自下堂迎接他,待作上宾。 魏文侯的性格特点: 重信用,守承诺,体恤下属,宽容胸怀。一个君王在大雨的时候还能记起和臣下的约定,而且不管风雨多大也要亲自和猎场官员说明。

资治通鉴 魏文侯书

翻译: ①与②相约去打猎。到了这天,①饮酒作乐,天上突然下起雨来。①起身准备出去时,两边的官员纷纷劝戒道:“今天饮酒饮得开心,天又下雨了,您还想到哪里去呀?”①回答道:“我与②约好今天去打猎,虽然很快乐,但怎能不信守诺言不去相见呢?”于是就去了,亲自告诉对方取消今天的打猎活动。 1.这(是)哪里(焉) 2.饮酒乐,天又雨 3.虽然很快乐,但怎能不信守诺言不去相见呢? 4.守信

丁万明和张国刚谁讲资治通鉴讲的好?

两个人都拥有很高的水平,我个人更喜欢张国刚讲的资治通鉴,觉得更加通俗易懂

资治通鉴22卷翻译

老子今天要让丫整明白了,这个世界,出来混都是要还滴!

《资治通鉴》22卷翻译

老子今天要让丫整明白了,这个世界,出来混都是要还滴!

续资治通鉴与资治通鉴相比哪个好?

当然是《资治通鉴》的好,什么东西都是原装的好

《资治通鉴谋略》和《资治通鉴》有什么不同?

《谋略》只是摘抄了《通鉴》中的一些文字,然后简单的翻译成白话文。

名人梦想的事例 排比句。5条左右

他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最终诞生了一部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他就是李时珍。 他痴心硬干,十几年如一日的运算推理,钻研不止,最终才有了数学领域陈氏定理的发现,他就是陈景润。 他忍辱负重,呕心沥血,数十年如一日的伏案攻读,挑灯夜战,最终诞生了一部史学巨著《史记》,他就是司马迁。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