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太祖要杯酒释兵权?

2022-02-26 10:52:28留声197301:38 28
声音简介

宋太祖赵匡胤(927~976),涿州(今河北省涿州)人,公元960年,他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赵匡胤靠发动兵变夺得政权,也就很不放心自己的部下,但他不愿像刘邦那样诛杀功臣,便采取了一种新的安置功臣的办法。建隆二年(961年)七月,赵匡胤宴请功臣宿将,席间,宋太祖说: “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当了皇帝以后,却整夜不能安睡。”大将石守信等人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列位固无异志,但若部下有贪图富贵之人, 有朝一日也强将黄袍加身,你们不想当皇帝也不行了。”石守信等人惶恐地请太祖指一条生路。太祖便委婉地诱导他们交出兵权,出守藩镇,多买良田美宅,以尽天年。这样,君臣之间互不猜疑,上下相安。石守信等人大悟,第二天便上表假称有病,要求解除兵权,太祖欣然同意。 这就是有名的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D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两词是对应关系,且是人物和历史典故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A中“暗度陈仓”与张良、韩信有关,而与“萧何”无关;B中“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语出《后汉书,班超传》,是“班超”而非“班固”之言;C中“才高八斗”形容“曹植”而非“曹丕”;D中“纸上谈兵”正是来源于“赵括”的故事,与题干相同逻辑关系的即为D。故正确答案为D。 

杯酒释兵权讲的是宋太祖的故事吗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祖在杯酒释兵权后,兵权都是谁掌管了呢?

兵权都归他自己掌管,他又设立了太尉,帮助他协同掌管。

怎么评价杯酒释兵权的宋太祖?

既不伤君臣与兄弟的关系 也表明了他的仁慈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为什么能够成功?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赵匡胤的政治手腕强硬,还有就是他得到了民心所导致的结果。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天下兵马谁来调遣?

当时天下的兵马是由赵匡胤自己来调遣的。赵匡胤的实力是非常强的。

杯酒释兵权的意思

哈喽,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杯酒释兵权】; 这是历史上宋太祖夺权事件,发生在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通过酒宴的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这是宋太祖为了巩固统治,所采取改革措施的开始,之后,宋太祖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大大强化了北宋中央集权,后来,“杯酒释兵权”演变成一个成语,引申为轻而易举解除将领的兵权,但是这一事件在北宋史官的《太祖实录》和《三朝国史》中,却未曾提及到,《宋史·太祖记》对这一事件也没有讲到; 所以,有学者认为这件事发生过的可能性非常小,可以作宾语和定语,是一个中性成语,用于政治斗争,我们可以这样造句,从鸿门宴到杯酒释兵权,古往今来,无数的英雄都离不开一个“酒”字; 好了 本期内容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杯酒释兵权”典故

太长了还抠扪

“杯酒释兵权”故事简介

乾德元年(963年)春天,赵匡胤在退朝后留下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锋、赵彦徽、罗彦环诸高级将领饮酒。酒至半酣,宋太祖对部下们说“我非尔曹不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此话令石守信等人大惊失色:“陛下何为出此言,今天命己定,谁敢复有异心。”太祖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其可得乎?”守信等将领谢恩:“臣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之。”宋太祖借机表达了让他们放弃兵权,建议“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第二天,各位大臣就称病请求辞职,宋太祖一一诏准。

杯酒释兵权的意思

杯酒释兵权 [ bēi jiǔ shì bīng quán ]  基本解释 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详细解释 1. 【解释】:释:解除。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2. 【出自】: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北宋建隆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 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被视为宽和典范。其后,宋太祖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大大强化了北宋中央集权。 3.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用于政治斗争

接下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