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下】

2022-02-27 15:20:13瓶子cici01:45 5433
声音简介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下】
1.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
(二)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以及刻意孤立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
( 三 )辱骂或者以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
(四)因个人或者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
(五)因学业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
(六)因个人情绪、好恶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教育惩戒;
(七)指派学生对其他学生实施教育惩戒;]
(八)其他侵害学生权利的。

2.学生及其家长对纪律处分不服的,可以在教育惩戒或者纪律处分作出后15个工作日内向学校提起申诉。

3.学校应当成立由学校相关负责人、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法治副校长等校外有关方面代表组成的学生申诉委员会。

学习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是指中小学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要求制定的学生惩戒规则,旨在维护教育秩序,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具体内容如下: 1. 惩戒对象: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适用于全体学生,包括在校生和寄宿生等。 2. 惩戒方式: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规定了多种惩戒方式,包括口头警告、书面批评、体罚、留校察看、退学等。其中,体罚已被禁止,留校察看和退学应当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 3. 惩戒标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对不同行为和情节制定了相应的惩戒标准,如违反校规校纪、打架斗殴、欺凌霸凌、旷课逃学等。根据不同标准,采取相应的惩戒方式。 4. 惩戒程序: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规定了惩戒程序和流程,包括惩戒通报、听证、复议等环节。对于严重违规行为,应当依法依规进行听证和复议。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惩戒

惩戒分两方面,一是身体上的。二是心灵上的。 小学生不明事理,最好以鼓励为主,教育惩戒为辅,这些也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从心底的尊重及教育才能赢得孩子的心,才会有好的效果。

中小学生教育惩戒规则(实行)

中小学生教育惩戒规则(实行)如下: 《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障和规范教师依法履行教育、管理学生的职责,维护师道尊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根据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制定。 由教育部于2019年11月22日发布意见征求稿,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22日。 《征求意见稿》指出,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学生违反学生守则、校规校纪、社会公序良俗、法律法规,或者有其他妨碍教学活动正常进行、有害身心健康行为的,教师应当给予批评教育,并可以视情况予以适当惩戒。 内容解读: 在一般惩戒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中,根据学生违规违纪情形,可以采取点名批评、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适当增加运动要求、不超过一节课堂教学时间的教室内站立或者面壁反省、课后留校教导等方式当场进行教育惩戒。 在较重惩戒方面,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情节较重或者经现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教师经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同意,可以实施暂停或者限制学生参加课程表以外的集体活动、承担校内公共服务任务、由学校学生德育工作负责人予以训导、在学校设置的专门教育场所隔离反省或者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教育、家长到校陪读等措施教育惩戒。 在严重惩戒方面,学生违规违纪、行为失范,屡教不改的,或者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或者有欺凌同学、辱骂殴打教师等恶劣情节的,教师可以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带回配合开展教育;由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予以训诫、改变教育环境或者限期转学等措施进行教育惩戒。 同时,《征求意见稿》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教育过程中,不能有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学生身体痛苦的体罚行为;不能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不能辱骂或者以带有歧视、侮辱的言行贬损等侵犯学生人格尊严。 不能因个人或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不能因个人情绪或者好恶,恣意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惩戒,或者其他侵害学生基本权利或者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关于惩戒教育的成语或诗句或谚语?

成语,结草衔环,表示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故事:结草:晋国大夫魏颗在父亲死后,没有遵从他的遗愿让他的爱妾殉葬,而是让她嫁人。后来魏颗在与杜回作战时,一个老人把草打结绊倒杜回。夜里梦见老人说他是所嫁妇人的父亲,特来报恩。衔环:东汉扬宝救了一只黄雀,夜有黄衣童子衔白环四枚相报。 成语,退避三舍。退师九十里。比喻退让回避,避免冲突。 故事: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避难楚国,得到楚王的厚待。楚王问将来何以回报,答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后晋国与楚国两军对垒,晋国遵守诺言退军九十里,以报当年楚王之德。 成语:鞠躬尽瘁。小心谨慎,竭尽全力工作。 故事: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运筹帷幄为蜀国立下汗马功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后来在<出师表>中说,辅佐后主刘禅,也是报先主之恩与陛下。 谚语:知恩不报非君子。 滴水知恩,当涌泉相报。 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为报答君王黄金台拜将之恩,愿提宝剑为君战死沙场。 诗句: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李白),说的是韩信潦倒时得河边洗衣老妇赠饭,后发达时以千金相报。 诗句:莫道君恩比天高,辜负君恩是尔曹。嘉庆皇帝的诗。对臣子歌颂君恩,誓死回报的批语。

关于惩戒教育的成语或诗句或谚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子不教,父之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十年寒窗,十年磨一剑,铁棒磨成针,教育的很多,不一一列举。 祝新年新气象,好运连连。

教育惩罚和教育惩戒有什么区别?

一﹑性质不同。 1﹑教育惩罚是一种行为、一种手段; 2﹑教育惩戒是带有手段和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 二﹑目的不同。 1﹑教育惩罚是为了“罚”,比如说体罚、变相体罚等,强调了“罚”的教育行为本身。 2﹑ 教育惩戒是为 了“戒”,即戒除、预防是目的,它强调了教育结果和目的的达成。 三﹑方式不一样。 1﹑教育惩罚需要正强化,即肯定、表扬、奖励等。学生因犯错而受到惩罚,事后非但不再犯错,而且在同样情景下学到以适当行为代替不当行为,则可谓对该生实施的惩戒在性质上就带有负强化的意义。 2﹑教育惩戒需要负强化,即否定、批评、惩戒等。在惩戒活动中手段与目的并存,教师往往通过给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而带来教育效果,使其感受到对错、荣辱、愉悦、痛苦等,以激发其悔改,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

适当教育惩戒事例?

严师出高徒:孟子给人的形象是自尊而凛然不可犯,有时不免令人望而生畏,这一点,从师生关系上可以看出。在学生面前,他更多地呈现出严师的形象。 一次,孟子的学生乐正子到齐国,因为没有马上安顿好,未能当天去看孟子。第二天乐正子去见孟子时,孟子很不高兴,劈头就说:“你也想到来看我吗?” 乐正子感到语气不对,也不知怎么回事,忙问:“老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孟子并不直接回答,转而问道:“你到齐国几天了?”乐正子老老实实地答道:“昨天已到。” 孟子听后便极为不快地说:“既如此,那么我刚才说那样的话又有什么可怪?”乐正子这才明白孟子生气的原因是自己抵达齐国后没有立即去看望他,于是赶紧解释,昨天没有及时到老师那里,是因为住所尚未落实好。 孟子一点也没有放松,继续责问:“你难道听说过,一定要住所找好了才来求见长辈吗?”乐正子只好向孟子认错。 在这段对话中,孟子的态度始终咄咄逼人,从中我们不难看到,他对师道尊严的维护,显然压倒了对学生的宽厚和关心。确实,就人格形象而言,孟子可敬的一面似乎超过了可亲的一面。

什么叫做教育惩戒,体罚学生算么?

什么是教育惩戒,教育惩戒指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也能够去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体罚学生就是对学生进行非常严重的体罚,让学生去认识自己的错误。 一、教育惩戒是什么意思? 教育惩戒指的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合理的行为,让学生能够去改正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并且能够避免这种行为再一次的发生。能够规范教育,而且在进行惩戒的过掘乎程当中不会去伤害到孩子的身心,并且会直接的指出孩子错误行为,能够让学生,直面的认识到自己哪里做错了。而不是用一些方式去挖苦学生,惩戒的目的指的是让这种不好的习惯永远的被戒除,而非是体罚学生,而非是去挖苦学生。 二、体罚学生是什么意思? 体罚学生就是有一些学生在做错事情,甚至是没有做错事情,只是引起了老师的不满,而老师去选择体罚学生,这样的教育方式是非常错误的,体罚学生会让学生的身心受到非常严重的伤害,而且也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厌学的情绪,严重的话也可能会导致孩子患上抑郁症。所以说体罚学生是绝对不合理的一种教育方式,老师一定不要去用体罚学生的这样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学生,体罚学生也是对学判册悉生人格的侮辱,对学生身体上面的侮辱。其他学生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去感受道身体上面的痛苦,从而让学生去改变自己的错误。 三、总结。 惩戒学生也是要注意一个度,而姿闹体罚学生也是要注意一个度,体罚学生不是说去殴打学生,也不是说去让身心受到伤害。我们的所有教育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的优秀,为了让学生的成绩更加优异,而非是以这样的教育方式。

古代教育惩戒成功的例子?

记得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因为孟子不好好读书,把正在织的布拿把大剪刀剪了,说做事情如果半途而废的话就像这匹布,虽然没有怎么好好惩戒孟子,从此却让孟子努力读书,最终成为一代大家。

每日面试一练:如何看待“教育惩戒权”?

用法规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 【背景链接】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了要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对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正在研究制定教师惩戒权具体的实施细则,将尽快出台。同时,吕玉刚司长还介绍,在今后将明确实施教育惩戒权的原则,并研究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实施的范围、程度和形式,规范行使教育惩戒权,促进广大教师既热情关爱学生,又严格管理要求学生。同时,还要抓好教师法修订工作,在法律修订中进一步明确教师在教书育人、管理学生等方面的权利,保障教师有效行使惩戒权,促进教师敢管善管。 【题目预测】 近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在《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制定实施细则,明确教师教育惩戒权”。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尊师重道的国家,教师这个职业在对于一个国家是神圣且重要的。被誉为“园丁”、“蜡烛”等,都体现的是大家对教师的尊敬和付出的肯定。但是当下却出现了师生之间的一些极端案例。例如在网上频繁爆出家长到学校、教育局等部门要求换老师,甚至出现打老师的相关视频、新闻。原因却大同小异,大概都是因为老师因为孩子的调皮做了一定的惩罚。有好多老师纷纷表示对现在的“熊孩子”,他们“不敢管”“不能管”。与此同时,也出现一些教师的极端个案:老师在课上、课下用非常难听的言语辱骂学生、甚至让全班同学排挤学生的情况,但是对此,学校却解释为“这个老师比较严厉”。 而此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它通过相关规则的细化,使老师管理能范围化、具体化,能够更好的解决“不愿管、不敢管”的问题。在管理学生的过程当中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减轻了心理负担,保证教育质量和良好的课堂秩序。另一方面,有的家长对老师的工作不理解,《意见》的出台用科学的办法衡量,能够让溺爱孩子的家长心服口服,缓解家校矛盾。再者,针对极个别的师德师风的老师,《意见》的出台也使他们减少了“严厉”的托词,也客观上为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提供了相应的依据。 但是,《意见》的出台在细则方面需要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同时更需要获得家长和孩子双方的理解。对此,要深入实际进行充分了解调研,保证《意见》真正能够合理,维护各方权利;除了明确惩戒学生的相关条文外,也应当明确师德师风不正,存在对学生过度惩罚行为的教师应当接受何种惩罚。无论是教师也好、家长也好,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和发展。所以作为学校和主流媒体,也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增进家长和教师双发的理解,让双方能够真正发自内心的认同对方,真正能够“双剑合璧”,帮助孩子成长成才。

接下来播放